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永曆帝欲調和孫可望與李定國,卻被曲解,最終雙方同室操戈

1646年底, 農民起義領袖、大西皇帝張獻忠在抗清戰鬥中戰死, 剩餘的大西軍由他的養子孫可望和李定國率領繼續作戰, 後來進入雲南地區, 並以此地為根據地休養生息。 後來, 清軍進軍貴州, 南明的軍隊已徹底潰散, 全靠大西軍與南明永歷朝廷聯合, 南明才可得以苟延殘喘。 取得了一定的抗清成績後, 大西軍領袖孫可望意圖擁兵自立, 與大西軍另一重要將領李定國起了衝突, 上演了一出同室操戈的戲碼。


張獻忠

孫可望把持了大西軍的大部分兵力, 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並不能與李定國相比, 在初次交戰後孫可望兵敗,

為了挽回顏面, 他便想竭盡全力再打一仗。 孫可望的部下白文選勸說道:“如今永曆帝在李定國手中, 我們應當以和為貴。 ”永曆帝是南明最後一任皇帝, 孫可望和李定國是他名義上的手下。 聽了白文選的勸說之後, 孫可望便令白文選到昆明和李定國議和。


孫可望

白文選到昆明後, 恰逢永曆帝大封“功臣”, 永曆帝封李定國為晉王、劉文秀(大西軍另一重要將領)為蜀王, 連孫可望的部下白文選都有份, 封白文選鞏國公, 另外還分封王尚禮保國公、王自奇夔國公、張虎淳化伯;靳統武、高文貴、竇民望等人為總兵。


李定國

王尚禮、王自奇、張虎也是孫可望的心腹愛將, 其中張虎為人奸詐多端, 十分看重私利。 封賞過後,

張虎內心認為不公, 十分生氣。 白文選希望達成議和, 便對李定國和劉文秀說:“如今孫可望死黨王尚禮、王自奇手握重兵, 張虎又特別詭詐, 都在皇上左右, 難以控制。 若想要和秦王(指孫可望)議和, 必須奏請皇上遣張虎前去, 說不定能讓秦王回心轉意。 ”

李定國和劉文秀便奏請永曆帝, 永曆帝召張虎到後殿。 永曆帝說:“秦王和晉王應和好, 需要愛卿前去走一趟, 說和二王。 ”張虎磕頭領命後, 永曆帝從頭上拔下一支金簪, 賜予張虎, 勸勉道:“如果兩王能和好, 會記你大功, 給你封公爵。 金簪給你作信物, 孫可望見了金簪必定會相信你所說的。 ”


永曆帝劇照

張虎臨行前, 私下裡對王尚禮、王自奇說:“我這次不出半年, 必與秦王整頓兵馬來攻取雲南。

到那時你二人會如何接應?” 王自奇回復到:“王尚禮會親率兵丁在昆明城作內應, 我率軍駐紮在楚雄、姚安一帶。 如果秦王從貴州來, 我就從楚雄聯合夾擊, 王尚禮為內應。 現在李定國、劉文秀人馬不足三萬又都疲弱, 而我們有精兵二十萬, 定能勝之。 ”

而張虎到貴州見到秦王孫可望說:“永曆帝在雲南, 不過是擺設而已。 文武大臣懦弱可欺, 內外大權都交給李定國一人。 李定國所信任的只有中書令金維新、龔銘、靳統武、高文貴等人。 他們兵馬不足三萬人, 還沒鬥志, 我們襲擊, 必定唾手可得。 ”孫可望聽後十分開心, 張虎又將永曆封賞的伯爵官印上繳說:“我在永曆那如不接受, 必會被猜疑, 只好假意接受。 我現在深受秦王殿下您的厚恩,

不敢背叛。 不過白文選已接受永曆的封賞, 投靠了李定國。 ”孫可望聽聞後, 摒退左右部下。 張虎便將金簪拿出來, 說:“臨走時, 永曆帝讓我刺殺您來領功, 並許諾封王, 我不敢不向您坦白這事。 ”孫可望信以為真, 十分憤怒, 便下定決心犯上作亂。

雖然一個小人物不足以改變孫可望的最終確定, 但是他的所言必定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最終孫可望、李定國二人同室操戈, 孫可望兵敗降清, 並做了清軍的馬前卒, 引導清軍擊敗了李定國, 至此, 南明永歷朝再也沒有翻身的希望了。

參考文獻:《明季南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