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金庸為何不寫《神雕》續集?

《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以及《倚天屠龍記》被合稱為「射雕三部曲」, 可以說這三部作品就是整個武俠小說界最成功的一個系列作品, 不過其實這個系列作品中還可以多加一部作品, 形成「射雕四部曲」, 筆者所指乃是一部《神雕續集》。

(楊過劇照)

《神雕續集》不就是《倚天屠龍記》?從時代背景來看, 的確如此,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發生在《神雕俠侶》結束數十年之後, 也正因為這中間還有數十年的空白, 完全可以多寫一部承上啟下的作品來讓武林的傳承變得更加直觀, 那麼金庸為何沒有再創作這麼一部作品呢?或許與一位大俠的墮落有關。

一、《神雕》結束之後

金庸直接跳過《神雕俠侶》到《倚天屠龍記》之間的這數十年時間, 難道是因為這個時代沒有值得寫的故事?當然不是, 書中至少有三條故事線可以寫。

其一自然是寫前作主角楊過和小龍女的去向, 楊過退隱江湖之後便沒了音訊,

從後世武林中出現了黃衫女子來看, 楊過夫婦其實並未徹底退隱, 那這期間他們又在何處?做了什麼事?

其二則是寫郭襄遊歷四方的故事, 她在四十歲之前一直都在雲遊四海, 尋找楊過的蹤跡, 以至于襄陽城破之時她仍身處西川, 她在這尋找楊過的過程中又遇上過哪些趣事?

其三則是寫張三豐的故事, 他與郭襄分別之後便在山中修行, 也不知他經歷了何種奇遇, 以至于後來能夠自創武當一脈的神功, 而且書中曾借張三豐提到過百損道人這位高人, 他與百損道人之間又發生過什麼?百損道人作惡多端, 是否是死在張三豐的手中?

(楊過、郭襄劇照)

所以這個時代大有故事可寫, 金庸不寫自然是另有原因。

二、《神雕》時代的大俠

《神雕俠侶》一書的主題有二, 一是一個「情」字, 書中角色多為情所困, 而除了江湖兒女的情愛之外, 還有另一個主題, 那就是中原群雄對抗蒙古。

《射雕英雄傳》時代中的武林高手們還在為江湖瑣事互相紛爭, 老一輩五絕甚至為了一個「天下第一」的虛名便在華山絕頂大戰了七天七夜,

而後來的第三次華山論劍, 群雄就和氣多了, 只是口頭論武, 就因為主要矛盾轉變了。

(郭靖劇照)

《神雕俠侶》中的中原群雄都可以被視為大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郭靖和楊過。

郭靖後來是在襄陽城破之時以身殉城,

《倚天屠龍記》中是提到過這個設定, 所以筆者所指的那位墮落的大俠自然不是郭靖, 那是楊過嗎?

(黃衫女劇照)

楊過在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就攜夫人小龍女退隱江湖了, 之後武林中再無人見過他們的蹤跡, 難道他墮落為邪派了?當然不是, 從他的後人黃衫女子就能看出楊過絕不可能墮落,否則那黃衫女子如何會念及先人與丐幫的交情去幫助丐幫?楊過只是隱匿了自己的行蹤而已,並未墮落。

而筆者所指的那位大俠其實來自全真教,那人便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

三、棄明投暗的大俠

丘處機的武功雖然遠不及郭靖、楊過,但他在「雙雕」之中也是正直的大俠,也是行俠仗義,對惡勢力絕不姑息的人,然而誰能知道就是這麼一位大俠後來會選擇棄明投暗?

你看《倚天屠龍記》中提到丘處機後來做了什麼?在武當山一役,趙敏就提到過這段往事。

原著道:「趙敏說道:‘晚生有一句良言相勸,不知張真人肯俯聽否?’張三豐道:‘請說。’趙敏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蒙古皇帝威加四海。張真人若能效順,皇上立頒殊封,武當派自當大蒙榮寵,就如當年我太祖皇帝榮封全真教長春真人一般,敕管天下道教。而宋大俠等人人無恙,更不在話下。’」

等于說當年那個一身俠氣的丘處機最終是選擇了背棄大宋,轉投了蒙古,當然,你可以用「良禽擇木而棲」或者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來為他辯解,但相比郭靖、楊過等誓死守衛襄陽的大俠而言,丘處機可以說是墮落了,不是嗎?

或許也正因為是丘處機這位大俠後來站在了與楊過、郭靖對立面,這段故事寫出來未免有些殘酷,金庸這才直接跳過這數十年的時間,直接寫了《倚天屠龍記》,而不是《神雕續集》。

從他的後人黃衫女子就能看出楊過絕不可能墮落,否則那黃衫女子如何會念及先人與丐幫的交情去幫助丐幫?楊過只是隱匿了自己的行蹤而已,並未墮落。

而筆者所指的那位大俠其實來自全真教,那人便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

三、棄明投暗的大俠

丘處機的武功雖然遠不及郭靖、楊過,但他在「雙雕」之中也是正直的大俠,也是行俠仗義,對惡勢力絕不姑息的人,然而誰能知道就是這麼一位大俠後來會選擇棄明投暗?

你看《倚天屠龍記》中提到丘處機後來做了什麼?在武當山一役,趙敏就提到過這段往事。

原著道:「趙敏說道:‘晚生有一句良言相勸,不知張真人肯俯聽否?’張三豐道:‘請說。’趙敏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蒙古皇帝威加四海。張真人若能效順,皇上立頒殊封,武當派自當大蒙榮寵,就如當年我太祖皇帝榮封全真教長春真人一般,敕管天下道教。而宋大俠等人人無恙,更不在話下。’」

等于說當年那個一身俠氣的丘處機最終是選擇了背棄大宋,轉投了蒙古,當然,你可以用「良禽擇木而棲」或者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來為他辯解,但相比郭靖、楊過等誓死守衛襄陽的大俠而言,丘處機可以說是墮落了,不是嗎?

或許也正因為是丘處機這位大俠後來站在了與楊過、郭靖對立面,這段故事寫出來未免有些殘酷,金庸這才直接跳過這數十年的時間,直接寫了《倚天屠龍記》,而不是《神雕續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