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牙疼真要命!試試中醫這些小妙招

俗話說, 「牙疼不是病, 疼起來要人命」。 相信很多人在牙痛的時候, 都深刻地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地痛啊, 吃也吃不好, 睡也睡不好。

中醫怎樣看待「牙疼」

中醫把牙疼歸屬為「牙宣」、「骨槽風」的范疇。 中醫治療牙疼, 著重于辨證論治。 不局限于疼痛部位, 它更強調局部與整體的聯繫, 如與腑髒、經絡的聯繫等。 中醫學認為, 「齒為骨之餘」, 「腎主骨」, 屬足少陰腎經, 足陽明胃之經脈絡于齦中、上齒, 手陽明大腸經之脈入于下齒, 故本病與腎、胃、大腸等臟腑關係密切。

《靈樞·雜病》篇, 進而加以初步辨治:齒痛, 不惡清飲, 取足陽明;惡清飲, 取手陽明。 《外科正宗》卷四曰:齒病者, 有風, 有火, 亦有陽明濕熱, 俱能致之。 風痛者, 遇風發作浮腫, 隨後生痛。

牙痛的中醫辨證:新病多屬實, 偏屬于經;久病多屬虛, 偏屬于髒。 牙齒與胃、大腸、腎等臟腑關係密切。 如足陽明胃之經脈絡于齦中、上齒, 手陽明大腸經之脈入于下齒, 「腎在體合骨, 榮齒」、「齒為骨之餘」等。

(一)實火牙痛:因胃、腸火上蒸, 風火邪毒侵襲, 齲齒、牙損傷, 邪聚不散, 氣血滯留, 瘀阻脈絡, 傷及牙體及齦肉引起。 實火牙痛者多為陽盛體質, 若治療不徹底, 常易反復發作。 牙疼痛比較激烈,

不敢吃熱東西, 牙齦紅腫, 脈比平時有力而且快(脈洪數)。

(二)虛火牙痛:肝腎陰虧損, 虛火上炎, 牙失榮養所致。 微痛微腫、隱隱作痛, 持續時間長, 脈比平時細而快(脈跳的寬度變窄)。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主治中醫師陳波燕推薦揉按以下穴位, 日常可以嘗試按揉幫助緩解牙痛:

外感風寒牙痛

牙痛多突然發作, 陣發性加重, 並伴有惡寒、無汗、頭疼、鼻塞等癥狀, 可以按揉風池、外關、雲門。

風池穴

定位:屬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陽維之會。 在項部, 當枕骨之下, 與風府相平,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平肝熄風, 祛風解毒, 通利官竅。

外關穴

定位:屬于手少陽三焦經, 位于前臂背側, 在前臂後區, 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 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

功效:疏表解熱, 通經活絡, 清熱解表。

雲門穴

定位:屬于手太陰肺經, 位于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內緣,前正中線旁開6寸。

功效:宣肺止咳,泄熱除煩,化痰散結。

操作:取坐位,左手按揉右側雲門穴(右手按揉左側雲門穴),3-5分鐘,局部酸脹為度。

胃火牙痛

因足陽明胃之經脈絡于齦中、上齒,表現多上牙痛,癥見牙齦腫痛,患側面頰腫脹,甚則不能嚼食,局部灼熱,口苦口臭,便秘、舌紅苔黃等,可以按揉迎香、頰車、手三裡、二間、內庭。

迎香穴

定位:屬于手陽明大腸經,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

功效:疏散風熱,通利鼻竅。

頰車穴

定位:屬足陽明胃經,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左右各一。

功效:祛風清熱,開關通絡。

手三裡穴

定位:屬于手陽明大腸經,前臂背面橈側,在陽溪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

功效:疏經通絡,消腫止痛,清腸利腑。

二間穴

定位:屬手陽明大腸經,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

功效:解表,清熱,利咽。

內庭穴

定位:屬于足陽明胃經,在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功效:清降胃火、通滌腑氣。

腸火牙痛

因手陽明大腸經之脈入于下齒,表現多下牙痛,癥狀類似胃火牙痛,可以按揉合谷、曲池、手三裡。

合穀穴

定位:屬手陽明大腸經。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

曲池穴

定位:屬于手陽明大腸經,屈肘,于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功效: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和氣血,疏經通絡。

虛火牙痛

癥見齒齦微腫、微紅,隱痛綿綿,齒搖不固,或兼有牙血,可伴有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失眠、眩暈等癥狀,多為肝腎兩虧,牙齒得不到足夠滋養導致的,可以按揉合穀、手三裡、太溪、照海、懸鐘。

太溪穴

定位:屬足少陰腎經,在足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

照海穴

定位:屬于足少陰腎經,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功效:養陰、安神、利咽、調經。

懸鐘穴

定位:屬足少陽膽經,在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緣凹陷處。

功效:平肝熄風,舒肝益腎。

如果你辨證不清自己是實火牙痛還是虛火牙痛,還有一個捷徑——「不通則痛」,哪裡痛,按哪裡,牙痛在哪裡,就在附近按揉,毛巾熱敷也可以,以此加快局部血液迴圈,疼痛自然就會減輕了,古人有雲:通則不痛。

牙痛穴

定位:經外奇穴,耳垂前正中處(耳前下頜骨外緣凹陷處)。

功效:通牙關,開竅祛風,止痛,抑菌消炎。

操作:用拇指指尖放在對側牙痛穴,適當用力掐0.5-1分鐘。

愛護牙齒,日常要注意:

1、暢情志,避免脾氣急躁、容易怒火上炎會誘發牙痛,故宜心胸豁達,情緒寧靜。

2、飲食清淡,避免煎炸油膩辛辣,以防胃腸積熱,保持大便通暢,勿使糞毒上攻,平素宜多清胃火、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芹菜、蘿蔔等。

3、睡前不宜吃糖、餅乾等澱粉類食物。

4、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

5、勿吃過硬食物,少吃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過酸、過冷、過熱食物。

6、發現蛀牙,及時治療。

7、堅持扣齒操:早晨醒來後,先不說話,閉目叩齒數次,一般以30次為佳。然後用舌頭貼著上下牙床、牙面來回攪動幾次。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咽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開始用唾液漱口(也叫鼓嗽)30次左右,患牙一側著重多漱幾回。這樣按照叩齒、攪舌、鼓漱的步驟反復3次即可。■

位于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內緣,前正中線旁開6寸。

功效:宣肺止咳,泄熱除煩,化痰散結。

操作:取坐位,左手按揉右側雲門穴(右手按揉左側雲門穴),3-5分鐘,局部酸脹為度。

胃火牙痛

因足陽明胃之經脈絡于齦中、上齒,表現多上牙痛,癥見牙齦腫痛,患側面頰腫脹,甚則不能嚼食,局部灼熱,口苦口臭,便秘、舌紅苔黃等,可以按揉迎香、頰車、手三裡、二間、內庭。

迎香穴

定位:屬于手陽明大腸經,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

功效:疏散風熱,通利鼻竅。

頰車穴

定位:屬足陽明胃經,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左右各一。

功效:祛風清熱,開關通絡。

手三裡穴

定位:屬于手陽明大腸經,前臂背面橈側,在陽溪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

功效:疏經通絡,消腫止痛,清腸利腑。

二間穴

定位:屬手陽明大腸經,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

功效:解表,清熱,利咽。

內庭穴

定位:屬于足陽明胃經,在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功效:清降胃火、通滌腑氣。

腸火牙痛

因手陽明大腸經之脈入于下齒,表現多下牙痛,癥狀類似胃火牙痛,可以按揉合谷、曲池、手三裡。

合穀穴

定位:屬手陽明大腸經。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

曲池穴

定位:屬于手陽明大腸經,屈肘,于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功效: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和氣血,疏經通絡。

虛火牙痛

癥見齒齦微腫、微紅,隱痛綿綿,齒搖不固,或兼有牙血,可伴有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失眠、眩暈等癥狀,多為肝腎兩虧,牙齒得不到足夠滋養導致的,可以按揉合穀、手三裡、太溪、照海、懸鐘。

太溪穴

定位:屬足少陰腎經,在足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

照海穴

定位:屬于足少陰腎經,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功效:養陰、安神、利咽、調經。

懸鐘穴

定位:屬足少陽膽經,在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緣凹陷處。

功效:平肝熄風,舒肝益腎。

如果你辨證不清自己是實火牙痛還是虛火牙痛,還有一個捷徑——「不通則痛」,哪裡痛,按哪裡,牙痛在哪裡,就在附近按揉,毛巾熱敷也可以,以此加快局部血液迴圈,疼痛自然就會減輕了,古人有雲:通則不痛。

牙痛穴

定位:經外奇穴,耳垂前正中處(耳前下頜骨外緣凹陷處)。

功效:通牙關,開竅祛風,止痛,抑菌消炎。

操作:用拇指指尖放在對側牙痛穴,適當用力掐0.5-1分鐘。

愛護牙齒,日常要注意:

1、暢情志,避免脾氣急躁、容易怒火上炎會誘發牙痛,故宜心胸豁達,情緒寧靜。

2、飲食清淡,避免煎炸油膩辛辣,以防胃腸積熱,保持大便通暢,勿使糞毒上攻,平素宜多清胃火、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芹菜、蘿蔔等。

3、睡前不宜吃糖、餅乾等澱粉類食物。

4、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

5、勿吃過硬食物,少吃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過酸、過冷、過熱食物。

6、發現蛀牙,及時治療。

7、堅持扣齒操:早晨醒來後,先不說話,閉目叩齒數次,一般以30次為佳。然後用舌頭貼著上下牙床、牙面來回攪動幾次。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咽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開始用唾液漱口(也叫鼓嗽)30次左右,患牙一側著重多漱幾回。這樣按照叩齒、攪舌、鼓漱的步驟反復3次即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