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格局,決定了你能走多遠,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有這4種特質

01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 首重格局。 」

一個人的心有多大, 舞臺就有多大。

人生如棋, 如果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一開始就輸了。

你的格局, 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能否贏到最後。

格局就是結局, 你順著思路去思考。

02

《莊子秋水》裡有一個哲理故事。

東海的鱉, 走到一口小井旁, 遇到井裡的青蛙。

青蛙說:「我好快樂啊。 獨自佔有一口井, 自由自在地游泳, 隨時可以進出。 那些蝌蚪、螃蟹, 怎麼能和我比呢?我也算是活到極致了。 」

隔一會, 青蛙問鱉:「你為什麼不能經常到這裡來看我呢?」

鱉說:「我生長在大海裡。 大海不止千里之遙, 千丈之深。 古時候, 十年九澇的水, 也不能填滿它, 十年九旱的災禍, 也不見海水減少。 因此, 我在海裡很快樂。 」

青蛙不知所措, 鱉安靜地回到了大海裡。

正所謂, 井蛙不可語海。

格局不同, 人生的高度寬度都不同, 不可同日而語。

有大格局的人, 就像大海一樣, 寬廣無垠,

深不見底, 包容萬物;就像鱉一樣, 不困于情, 不困于「彈丸之地」。

03

什麼是大格局?從青蛙和鱉的對比之中, 我們能領悟到——有以下四種特質的人, 多半就是了。

第一, 自由自在地活著。

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 如果說, 魚有大的格局, 那麼它離開了大海, 生命就岌岌可危了;如果說鳥有大的格局,

那麼它離開了天空, 就像被關進了籠子裡一樣。

因此, 真正的格局, 是「魚在大海的自由生活、鳥在天空的自由飛翔」。 格局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 並不是真的不受任何限制。

我們常說, 穿過一滴水, 也能看到一個世界。

一條魚, 一隻鳥, 都很渺小, 但是他們融入到了大海和天空, 就變得偉大了。 這是相得益彰的效果。

鱉無法知道大海到底有多大, 但是它能夠感受到「無邊的自由」, 這就是格局。

第二, 不辭辛勞地跋涉。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一個人只要想去遠方, 不一定能抵達。 能夠抵達遠方的人, 總是「說走就走」。

蜀國有一個窮和尚, 連去南海的路費都沒有, 卻憑藉「一瓶一缽」, 抵達了南海。

再苦的生活, 他也不怕。 靠討來的一碗飯一瓶水, 走了千里路。

而蜀國的富和尚, 因為沒有行動, 一輩子都沒有抵達南海。

你會明白, 格局和財富有關, 但是財富不能決定格局。

窮人可以擁有大的格局, 關鍵在「行動上」。

大海裡的鱉, 不遠千里, 到井邊來看望青蛙, 這是一份情誼, 但水井不是它要常住的地方。

故事裡, 還有這樣的一幕——鱉把前腳伸進井裡, 立馬就退回來了。 因為井再大, 也容不下鱉。

有大格局的人, 往往一輩子都在路上——活到老, 學到老;一息尚存, 奮鬥不止。

第三, 天寬地闊一般的心胸。

有一個禪師, 非常喜歡蘭花。 他的臥室裡, 有好幾盆昂貴的蘭花。

有一天, 禪師出遊, 把打理蘭花的事情, 交給了最小的弟子。

禪師回來時, 弟子哭訴:「師傅,

我不小心, 打碎了一盆蘭花, 你責罰我吧。 」

禪師說:「我為什麼要責罰你?」

弟子說:「你真的不生氣嗎?」

禪師說:「我種養蘭花, 是為了舒心, 不是為了生氣。 要是我責罰你, 我生氣了, 豈不是違背了種花的初衷?」

原來, 很多事情, 願望是美好的, 不管一路上遭遇了什麼, 都不要去打破這樣的美好。

執著追逐理想, 包容人生路上的一切醜陋, 不責怪任何人, 這就是格局。

第四, 發自內心地接受和尊重。

村上春樹說過:「不是所有的魚, 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 」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 要走的路也不一樣。 因此, 有沒有人同路, 都隨緣, 不必強求。

有一個老者, 帶著孫子去做生意。 他們從城裡買了很多瓦罐, 挑到下村去賣。

孫子一不留神, 摔了一跤, 五個瓦罐, 哐當一聲,都碎了。

路人見狀,圍過來,等著看好戲——爺爺教訓孫子。

誰知,爺爺拍了拍孫子的肩膀,然後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路人問:「瓦罐打碎了,不可惜嗎?」

爺爺說:「不是已經爛了嗎,可惜有什麼用?還是趕緊去村裡,把剩下的瓦罐賣了吧。」

人生路上,遇到的爛人爛事,不就是那些碎掉的「瓦罐」嗎?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從不糾纏爛人爛事,不管是多麼糟糕的結果,也能欣然接受,這就是格局。

不要指望,這個社會處處都美好,總有一些爛人爛事,會讓人煩惱不休。你要是去理會他們,你也會變成爛人。

就像之前講到的那只鱉,怎麼能夠和青蛙一般見識呢?再說了,要是青蛙和它一起去大海裡,青蛙是活不成的。各自安好,互相尊重——這是鱉最好的選擇。

04

結束語。

《菜根譚》裡寫道:「花居盆內終乏生機,鳥落籠中便減天趣;不若山間花鳥錯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會心。」

花盆裡的花再美,也沒有大自然裡的花那麼有生機;鳥兒在籠子裡唱歌,就缺少了自然的情趣。

花盆限制了花的格局,籠子限定了鳥的格局。

因此說,想要擁有大格局,就要打破「籠子和花盆」,回到大自然中去。

人在社會上混,做到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就再也沒有煩惱了,也不會被當前的困難所打倒,不會被限制在某個小地方。

哐當一聲,都碎了。

路人見狀,圍過來,等著看好戲——爺爺教訓孫子。

誰知,爺爺拍了拍孫子的肩膀,然後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路人問:「瓦罐打碎了,不可惜嗎?」

爺爺說:「不是已經爛了嗎,可惜有什麼用?還是趕緊去村裡,把剩下的瓦罐賣了吧。」

人生路上,遇到的爛人爛事,不就是那些碎掉的「瓦罐」嗎?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從不糾纏爛人爛事,不管是多麼糟糕的結果,也能欣然接受,這就是格局。

不要指望,這個社會處處都美好,總有一些爛人爛事,會讓人煩惱不休。你要是去理會他們,你也會變成爛人。

就像之前講到的那只鱉,怎麼能夠和青蛙一般見識呢?再說了,要是青蛙和它一起去大海裡,青蛙是活不成的。各自安好,互相尊重——這是鱉最好的選擇。

04

結束語。

《菜根譚》裡寫道:「花居盆內終乏生機,鳥落籠中便減天趣;不若山間花鳥錯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會心。」

花盆裡的花再美,也沒有大自然裡的花那麼有生機;鳥兒在籠子裡唱歌,就缺少了自然的情趣。

花盆限制了花的格局,籠子限定了鳥的格局。

因此說,想要擁有大格局,就要打破「籠子和花盆」,回到大自然中去。

人在社會上混,做到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就再也沒有煩惱了,也不會被當前的困難所打倒,不會被限制在某個小地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