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胃是怎麼樣被你「作」壞的?逆轉養胃指南不了解一下?

隨著內鏡技術的進步和廣泛使用, 越來越多的胃炎被發現出來。 很多人都在自己的胃鏡報告上看到這兩個字, 由此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焦慮、恐慌。

但其實「胃炎」是醫生在做胃鏡等內鏡檢查時, 常常使用的一個術語, 用于描述外觀異常的胃黏膜。 它並不是一個診斷, 也並不一定需要治療。

胃炎是否嚴重、是否需要治療, 還是需要專業醫生綜合所有病情後才能做出判斷。

但胃炎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係, 比如:不吃早餐、熬夜加班、暴飲暴食、無辣不歡等等行為, 想要養胃, 首先不能太「作」。

注意!應該杜絕這8條傷胃的壞習慣:

1、飲水不足:可能會導致肚脹、便秘, 接下來出現痔瘡出血, 還有一些人出現長期的腸道反應, 會造成得癌癥風險的增加。

2、長期吃垃圾食品:經常喝可樂、吃漢堡包、不吃蔬菜, 體內缺乏維生素;同時胃腸道長期高熱量攝入, 就會造成炎癥性腸病。

3、暴飲暴食:胃有一定的容受性, 暴飲暴食會出現胃部漲滿不適。 還可能造成胰腺炎等更嚴重的問題。

4、不注意飲食衛生: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桿菌(我國是高感染率國家), 進而引起胃炎、胃潰瘍、胃癌以及淋巴瘤等疾病。

5、工作壓力大, 過度勞累:工作節奏太快,

胃裡面分泌胃酸, 還有分泌胃蛋白酶的功能發生了一些變化, 容易引起慢性胃炎。

6、濫用藥物:很多人濫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 對胃黏膜產生損傷, 也會引起慢性胃炎。

7、飲酒抽煙:酒精的大量攝入, 直接對胃黏膜有損傷;吸煙很容易引起幽門約括肌鬆弛,

膽汁反流。

8、作息不規律:正常人下半夜一兩點鐘, 胃酸分泌最多, 而經常性熬夜會打亂生活節奏, 也會對胃產生損傷。

俗話說, 胃病三分在治, 七分靠養, 日常做好七件事來「養胃」。

飲食規律:

①定時: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7:00~19:00;

②定量:早餐、中餐、晚餐比例為3:4:3。

學會挑食:

①主食:少吃脹氣的豆類, 胃不好的人每週吃粗糧3~4次, 每次攝入30~60克即可。

②蔬菜:每天吃夠蔬菜300~500克, 水果200~350克, 少吃酸味。

③肉類:避開過于油膩, 少吃加工肉。

正確看待養胃食物:

①白粥、米糊、麵條:有助于緩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推薦糖尿病患者經常食用;

②蘇打餅乾:含有的鹼性成分可以中和分泌過多的胃酸, 減緩燒心癥狀。但對胃沒有實際的保護作用。

③南瓜:南瓜等橙紅色蔬果,可以補充身體維生素A,幫助細胞修復。

④優酪乳:含有益生菌的優酪乳對促進腸道功能有好處,但不能養胃。

⑤牛奶:牛奶可以緩解胃部酸脹感,其中的蛋白質能暫時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但胃潰瘍患者治療過程中,喝牛奶可能影響治療。

吃七分飽: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嚥,每餐吃七分飽即可,即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

飯後別躺:飯後立馬坐著或躺下,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最好站立或散步半小時,順時針按摩腹部10~20圈,但不宜做劇烈運動。

用公筷:聚餐時,建議使用公筷,不要互相夾菜。儘量在家中吃飯,少吃不乾淨的路邊攤和外賣。

定期體檢:常規體檢時,可通過碳13尿素呼氣實驗,有效監測幽門螺桿菌,一旦發現感染,建議進行胃鏡檢查。

總之,胃對工作時段、工作量都有自己的要求,吃太多、吃太晚或吃得不對,都會讓胃超負荷工作。一旦它不高興了,就會發出疼痛的抗議,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護我們的「胃」哦~

減緩燒心癥狀。但對胃沒有實際的保護作用。

③南瓜:南瓜等橙紅色蔬果,可以補充身體維生素A,幫助細胞修復。

④優酪乳:含有益生菌的優酪乳對促進腸道功能有好處,但不能養胃。

⑤牛奶:牛奶可以緩解胃部酸脹感,其中的蛋白質能暫時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但胃潰瘍患者治療過程中,喝牛奶可能影響治療。

吃七分飽: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嚥,每餐吃七分飽即可,即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

飯後別躺:飯後立馬坐著或躺下,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最好站立或散步半小時,順時針按摩腹部10~20圈,但不宜做劇烈運動。

用公筷:聚餐時,建議使用公筷,不要互相夾菜。儘量在家中吃飯,少吃不乾淨的路邊攤和外賣。

定期體檢:常規體檢時,可通過碳13尿素呼氣實驗,有效監測幽門螺桿菌,一旦發現感染,建議進行胃鏡檢查。

總之,胃對工作時段、工作量都有自己的要求,吃太多、吃太晚或吃得不對,都會讓胃超負荷工作。一旦它不高興了,就會發出疼痛的抗議,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護我們的「胃」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