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連喝水這種小事都要管,真的會把孩子管「傻」

1

這麼多年來, 有一個問題一直都沒有斷過, 隔幾天就有人問一次:我的孩子不愛喝水可怎麼辦?天天得逼著他喝才行。

曾經, 我以為這是一個純粹的科普的問題, 認真解釋小孩子不需要喝很多水, 渴到一點也不會傷身體, 喝太多了反而占肚子影響營養吸收。 多喝水也不治病, 皮膚乾燥便秘尿黃有口氣等等問題基本都是另有原因, 甚至有的並不算什麼問題, 給孩子多灌水是毫無意義的……

但我漸漸發現這件事情用科普是沒用的, 就算人人都知道孩子作為一個生命體, 求生是本能, 渴了自然會喝水,

依然有大把的父母焦慮孩子喝水喝太少, 哪怕孩子明確表示他並不渴, 他不想喝, 焦慮的父母們也並不相信孩子的說法, 只是覺得孩子在和自己作對而已。

父母們是非常認真的認為, 你需不需要喝水這件事, 我不要你覺得, 我要我覺得!

當然這個時候會有人反駁啦:我也不想管啊, 可是如果不讓他喝水他是真不知道喝啊, 一天都不喝一口水的啊!這孩子就是讓我操心啊!

嗯, 這也正是我最擔心的事情。 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到了連水都不知道喝的程度, 你最應該操心的並非是孩子喝水夠不夠的問題, 而是他是不是已經喪失了一個作為人類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最基本的技能——主動性。

所謂「主動性」, 說的是一個人想要去解決問題的意願強烈程度。

注意是「意願」, 而並不是「能力」。 一個人再怎麼被培養能力, 如果失去了主動性, 完全不想自己解決問題, 需要別人推一推才願意動一動, 那就和沒能力的笨蛋表現出來的樣子是沒啥區別的。

本來「主動性」是一件不用教的事兒, 因為作為一個人, 必然是有感受的, 有感受就有需求, 有需求就會想辦法, 會去試圖去解決這個需求, 主動性自然就出現了。 正常人誰不知道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困了睡覺, 誰不知道冷了要添衣服, 累了要休息, 無聊了要自己找樂子, 誰又不知道疼了要躲, 難過了要哭, 受委屈了要反抗。

可一個喪失了主動性的孩子, 就很可能就笨到不知道這些事情。

因為他從小到大被父母事無巨細的控制和操縱,

以及不停的洗腦:「你的感受不算數, 你的想法是錯的, 我讓你做的事情才是對的!」他就會傾向于忽略和否認自己的感受, 既然連感受都是不存在的, 那麼主動性就無從談起了。

2

這樣的思維習慣, 就會讓孩子失去了行動的意願, 凡事都被動地等著別人告訴他, 不告訴他就啥都不知道, 啥都不會做, 連水都不知道自己去喝, 要等著別人來提醒——反正我感覺渴不渴這件事並不重要, 喝多少水我自己也說了不算, 那我根本也犯不著閑著沒事去感受一下, 身體難受是不是因為渴, 反正媽媽永遠都會提醒我喝水, 只會多不會少, 這件事交給她就行了。

一個操心太多, 控制欲太強的媽媽, 大都會搭配一個渾渾噩噩,

缺乏主動性的孩子, 因為孩子已經把本該自己擁有的選擇權都交給了媽媽, 包括吃多少吃什麼, 穿多少穿什麼, 玩什麼怎麼玩, 甚至什麼場合要說什麼指定的話, 一切以媽媽提出的要求為準。

當然, 如果媽媽要求太過分了孩子也會不爽反抗, 可但凡媽媽沒提出要求的事情, 哪怕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孩子也是絕對不會去主動做的, 因為他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媽媽」, 而並非為了自己, 所以但凡多做一點都會感覺自己虧了。

這種「要求了才做, 不要求絕對不做」的互動模式久了, 孩子的腦子就木了, 他會懶得去感受, 懶得去思考自己需要什麼, 反正一切都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我還掙扎啥呢?

當父母不收斂自己控制欲,

搞到連喝水這種小事都要管的程度, 真的會把孩子管「傻」。

這裡並不是危言聳聽, 因為我自己小時候就是個缺乏主動性的典型:我媽那時工作不忙, 于是天天用眼睛盯著我, 把我管得舒舒服服, 雖然我5歲的時候已經可以認2000個漢字, 背100首古詩, 500個單詞, 不能說不聰明, 可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卻像個傻子:譬如說熱了冷了不知道自己增減衣物, 被打了不知道要躲開, 餓了也不知道可以翻零食吃, 鞋子小了腳很痛也不知道抱怨, 等等。 總而言之不會主動去做任何一件事情, 什麼事兒都等著我媽告訴我才會去做。

最讓我媽耿耿于懷的一件事, 是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 學校曾經組織附近的大學生給小孩子們當志願者家教, 我也被分配到了一位大哥哥老師,第一次我和他聊得非常開心,很期待他下次來教我。可是當老師第二次來的時候我媽沒在家,我正在看電視,給他開了門就跑進屋看電視去了沒理他,老師等了一會兒發現我沒關電視的意思,覺得很尷尬,于是直接走掉了,以後再也沒來。當時座機還沒普及,根本不存在聯繫方式,也就再也沒見過他。

我媽為這件事把我好一通修理,並對我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你喜歡上課,為什麼老師來了你居然還能心安理得的繼續看電視呢?

當時我還覺得很冤枉呢:老師也沒讓我關電視啊!我怎麼知道他會走?

這就是一個缺乏主動性的孩子幹出來的事兒,可以說我當時的腦子基本是空的,除了能引起自己興趣的事情,什麼都不會去多想,所有的事情都等著別人來告訴自己,推著自己去做。如果出了什麼紕漏,那也全都是別人的錯,別人沒讓我做,別人沒有提醒我啊!那怎麼能怨我呢?

不但傻乎乎的不懂事,而且甩得一手好鍋。

事實上我在十歲以前都非常非常依賴我媽媽,只要媽媽不在身邊我就很心慌,芝麻綠豆大的事都不能自己負責,要問我媽意見,就算是學習不錯,整個人卻特別軟弱窩囊容易挨欺負。

後來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我媽離婚又下崗,要做生意養家,沒有精力管我,于是給了我大量的自由發揮的空間,才讓我漸漸真正的從一個什麼都要等著安排的依賴者,成長為一個能夠主動去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獨立的人。

雖然這讓我在青春期膽大妄為的做了很多錯事,險些變成學渣一蹶不振。我還是非常慶倖我能夠擁有一個沒人管的青春期。擁有了充分的自由自主權,才喚醒我的自我意識,讓我不再被動等著別人安排,而是主動追求想要的東西,大家現在才會看到這個擁有奇遇人生的我。

3

也許我的故事有點特殊,但是我相信,所有讓孩子失去主動性的原因都是具一定有共性的。

很多當父母的面對孩子總是自相矛盾,嚴重的言行不符:一邊是控制欲爆棚,微操作氾濫,事無巨細的幫孩子安排好,不肯冒一點點風險,讓孩子出現任何偏差;一邊卻又抱怨孩子不懂事,缺乏主動性,什麼都不管,讓自己太操心受累。

唉,為人父母要清楚的明白,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你和孩子之間,只能有一個主動者,你如果太強勢太主動,孩子就只能變被動變無能;只有你自己願意將權力交還給孩子,孩子才能發現生活的真正意義所在:不是為了取悅和滿足大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變得更好。

讓孩子在童年時期就擁有主動性吧,讓他願意自己管理自己,為自己負責,而不是像我一樣,把所有成長問題都堆在青春期,那樣真的會讓孩子脫軌的風險變大很多。

那麼考慮一下,為了培養一個主動的孩子,現在你敢不敢把一些本該屬于孩子的權力交給孩子呢?就從喝水這樣的小事兒開始吧,告訴他水放在哪裡,然後把「叫孩子喝水」這件事忘掉。相信孩子吧,他真的不會把自己渴壞了的!

PS.把穿衣大權交給果妞的結果:攝氏8度的陰天露出驕傲的大長腿。

在這出門一個小時裡,她一直保持著驕傲,沒抱怨冷也沒生病。當然後來再也不鬧著不穿長褲出門了。

我也被分配到了一位大哥哥老師,第一次我和他聊得非常開心,很期待他下次來教我。可是當老師第二次來的時候我媽沒在家,我正在看電視,給他開了門就跑進屋看電視去了沒理他,老師等了一會兒發現我沒關電視的意思,覺得很尷尬,于是直接走掉了,以後再也沒來。當時座機還沒普及,根本不存在聯繫方式,也就再也沒見過他。

我媽為這件事把我好一通修理,並對我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你喜歡上課,為什麼老師來了你居然還能心安理得的繼續看電視呢?

當時我還覺得很冤枉呢:老師也沒讓我關電視啊!我怎麼知道他會走?

這就是一個缺乏主動性的孩子幹出來的事兒,可以說我當時的腦子基本是空的,除了能引起自己興趣的事情,什麼都不會去多想,所有的事情都等著別人來告訴自己,推著自己去做。如果出了什麼紕漏,那也全都是別人的錯,別人沒讓我做,別人沒有提醒我啊!那怎麼能怨我呢?

不但傻乎乎的不懂事,而且甩得一手好鍋。

事實上我在十歲以前都非常非常依賴我媽媽,只要媽媽不在身邊我就很心慌,芝麻綠豆大的事都不能自己負責,要問我媽意見,就算是學習不錯,整個人卻特別軟弱窩囊容易挨欺負。

後來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我媽離婚又下崗,要做生意養家,沒有精力管我,于是給了我大量的自由發揮的空間,才讓我漸漸真正的從一個什麼都要等著安排的依賴者,成長為一個能夠主動去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獨立的人。

雖然這讓我在青春期膽大妄為的做了很多錯事,險些變成學渣一蹶不振。我還是非常慶倖我能夠擁有一個沒人管的青春期。擁有了充分的自由自主權,才喚醒我的自我意識,讓我不再被動等著別人安排,而是主動追求想要的東西,大家現在才會看到這個擁有奇遇人生的我。

3

也許我的故事有點特殊,但是我相信,所有讓孩子失去主動性的原因都是具一定有共性的。

很多當父母的面對孩子總是自相矛盾,嚴重的言行不符:一邊是控制欲爆棚,微操作氾濫,事無巨細的幫孩子安排好,不肯冒一點點風險,讓孩子出現任何偏差;一邊卻又抱怨孩子不懂事,缺乏主動性,什麼都不管,讓自己太操心受累。

唉,為人父母要清楚的明白,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你和孩子之間,只能有一個主動者,你如果太強勢太主動,孩子就只能變被動變無能;只有你自己願意將權力交還給孩子,孩子才能發現生活的真正意義所在:不是為了取悅和滿足大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變得更好。

讓孩子在童年時期就擁有主動性吧,讓他願意自己管理自己,為自己負責,而不是像我一樣,把所有成長問題都堆在青春期,那樣真的會讓孩子脫軌的風險變大很多。

那麼考慮一下,為了培養一個主動的孩子,現在你敢不敢把一些本該屬于孩子的權力交給孩子呢?就從喝水這樣的小事兒開始吧,告訴他水放在哪裡,然後把「叫孩子喝水」這件事忘掉。相信孩子吧,他真的不會把自己渴壞了的!

PS.把穿衣大權交給果妞的結果:攝氏8度的陰天露出驕傲的大長腿。

在這出門一個小時裡,她一直保持著驕傲,沒抱怨冷也沒生病。當然後來再也不鬧著不穿長褲出門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