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穿梭在雪原中的「太陽花」:依靠雙腳和滑板抵達南極!解密蘇聯全女性探險隊——「梅捷利察」

「梅捷利察」(Metelitsa)是蘇聯時期一支由滑雪愛好者和探險家組成的全女性團隊, 她們在過去曾被認為只屬于男性的領域戰勝了後者。

1969 年, 著名的英國極地探險家沃爾特·威廉·赫伯特(Walter William Herbert)成為第一個步行到達北極的人, 這一壯舉激勵了世界各地的很多人, 蘇聯也不例外。

就在赫伯特取得這一成就的幾年前, 一群年輕女性越野滑雪愛好者組建了一支名為「梅捷利察」(Metelitsa, 俄語意為「暴風雪」)的全女性極地探險滑雪隊, 她們的夢想是徒步到達南極。

在新聞中的探險隊

儘管赫伯特標誌性的探險讓「梅捷利察」探險隊成員們產生了徒步前往南極的想法,

但隊伍最初的創建要歸功于另一項鼓舞人心但並非很有意義的紀錄。

「梅捷利察」探險隊成員。 圖片來源:檔案照片

1966 年, 來自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的一隊男同學借助越野滑雪板, 從莫斯科滑行前往列寧格勒(現聖彼德堡),

全程725公里。 他們耗時6天半完成了此次長途滑行, 這意味著他們每天滑雪的距離約為110公里。 29歲的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Valentina Kuznetsova)是莫斯科一所研究中心的無線電工程師, 同時也是一名滑雪愛好者。 她萌生了一個想法, 同樣進行一次男同學的長途滑行, 但只有一點不同, 那就是所有參與者都是女性。

團隊創始人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 圖片來源:V. Volkov / 俄新社

她的教練支持這一想法, 兩人說服地方政府批準了這項提議。 很快, 其他女性志願者也出現了。 不過, 了解這一女性探險計畫的人太多了, 以至于消息最終被洩露給媒體並被當作新聞公佈。 莫斯科當地報紙《體育週刊》刊登了一篇題為《特定挑戰》的文章。 文中寫道, 新成立的女性探險隊的真正目標是打破男隊最近創造的紀錄, 女隊成員現在正在為參加莫斯科-列寧格勒馬拉松積極訓練。 同時, 這些女性挑戰者的完整名單也被刊登在報紙上。

庫茲涅佐娃當時在日記中寫道:「在文章發表之前, 為馬拉松做準備已經很難了,

但之後就幾乎不可能了。 」此前支持女隊參賽的地方政府開始反悔, 因為他們擔心出現不利的消息, 更擔心女隊未能打破男隊創造的記錄, 最終影響自己在國內的形象。

然而, 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並非輕言放棄的人。 她知道如何克服因環境而出現的困難和解決個人的問題, 而不是受外界言論的影響。 當這位「梅捷利察」未來隊長只有5歲的時候, 納粹分子佔領了她的家鄉——庫爾斯克州的村子, 當時她的母親正在幫助遊擊隊奮力抵抗。

「那是非常可怕的一天, 我的母親、姐姐和我就要被帶出去槍殺, 但卻奇跡般地獲救了。 不過, 從那天起我就不能說話了, 」庫茲涅佐娃回憶道。 事件發生後的兩年裡, 這個5歲的孩子一直沒有說過一句話,

並因此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 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很有趣。

「他們一直在強迫我說話。 不知道為什麼, 他們特別喜歡‘小公雞’這個詞, 我試著發音, 直到我筋疲力盡……為了擺脫他們的折磨, 我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學會說這個詞。 所以, 多虧了那些欺負我的孩子, 我才恢復了說話的能力, 」庫茲涅佐娃在多年後的採訪中承認道。

到 1966 年時, 庫茲涅佐娃已經成為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女性。 她是工程師, 也是妻子和一個孩子的母親。 然而, 她無法接受如此輕易地放棄夢想:遠程滑行勢在必行。

從莫斯科到列寧格勒

原定于1966 年12月22日上午10 點開始的挑戰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 「梅捷利察」成員之一瓦蓮京娜·庫列普丁娜(Valentina Kurepkina)的家著火, 並被焚毀。不過,第一次舉行的如此規模的女性滑雪比賽並沒有停止,在開始的當天上午,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與包括瓦蓮京娜·庫列普丁娜在內的團隊其他成員在起跑線上集合。

「與任何探險相關的近99%的工作都在于組織團隊,安排行進路線,解決或預防各種風險、不可預見的複雜情況以及考慮和預測主觀因素。與所有正常邏輯相反的是,隨著探險的開始,各位成員們的生活才趨于平靜,儘管同時也更加困難(身體上而非士氣),」庫茲涅佐娃寫道。

完成莫斯科-聖彼德堡滑行後的「梅捷利察」成員。圖片來源:Viktor Shandrin / 塔斯社

這些年輕女性每天滑行98公里,克服零下34°C的低溫。她們用7天半的時間完成這段旅程,因此取得了與用6天半完成相同行程的男隊員性象徵性的平等。報紙上一篇題為《725公里的勇氣》的文章對于此次女性挑戰提出了一個問題:她們是否還會繼續?

挑戰南極洲

在取得首次成功後,「梅捷利察」探險隊又完成了多次探險。她們去過阿拉斯加的赫爾辛基,也去過一些其他難以進入的地區,如切柳斯金(角)、北地群島和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

探險北極的「梅捷利察」。圖片來源:I. Kuznetsova / 俄新社

「梅捷利察」探險隊已經8次遠征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比任何其他地方都多。「相比莫斯科的街道,我們更了解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中央部分的島嶼和海峽,」庫茲涅佐娃寫道。每一批新參與的年輕女性都更加大膽,也會面臨更多危險。女隊員們不得不抵禦暴風雪、極端溫度以及隨時可能裂開奪走她們性命的薄餅,甚至是野熊。

探險中的一位「梅捷利察」隊員。圖片來源:I. Kuznetsova / 俄新社

為了防止野熊襲擊,隊員們總是隨時準備好手電筒和槍。在其中一次探險過程中,這些隊員還得到了一把AK突擊步槍和兩發完好的子彈。這支隊伍在10年時間裡完成了多次探險,磨煉了技能,提升了耐力和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然而,「梅捷利察」探險隊前往南極洲和南極的終極夢想尚未實現。

然而,蘇聯女性第一次踏上這片杳無人煙的大陸的時間是在1988年12月。在一支偵察隊考察了這塊大陸並計畫好行程後,「梅捷利察」探險隊9名成員抵達蘇聯首座南極科學考察站——「和平」站,並計畫前往另一座蘇聯科考站——「東方」站,其位于南極洲伊莉莎白公主地的內陸,沿途滑雪距離約1420公里。

「梅捷利察」探險隊成員在北極。圖片來源:Irina Kuznetsova / 塔斯社

探險隊由51歲的永久隊長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和其他新老隊員組成,包括娜塔莉亞·巴哈列娃(Natalia Bakhareva)、伊琳娜·古列娃(Irina Gurieva)、斯維特蘭娜·古列娃(Svetlana Gurieva)、斯維特拉娜·祖布科娃(Svetlana Zubkova)、柳德米拉·科薩雷娃(Lyudmila Kosareva)、伊琳娜·羅曼琴科(Irina Romanchenko)、葉蓮娜·霍萬采娃(Elena Khovantseva)以及隊長庫茲涅佐娃27歲的女兒伊琳娜。這些女隊員計畫沿著南極一條漫長且艱難的路線行進,儘管目前南極仍然不在其任務范圍之內。

伊琳娜·庫茲涅佐娃——探險隊攝影師、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的女兒。圖片來源:Metelitsa team (CC BY-SA 3.0)

「當我們抵達‘和平’站時被告知:‘姑娘們,如果你們能在滑雪板上滑行至少3天,你們就會成為超級英雄。’我們滑行了57天。出發的時候,氣溫是-7°C,而結束的時候,氣溫則是-48°C。到了晚上,溫度更是降到-55°C。我們從海岸邊徒步南極洲中心[…]從0海拔到3800米的高度。考慮到缺氧和其他情況,這3800米相當于天山[山脈]海拔5000-6000米,」庫茲涅佐娃寫道。

在探險隊冒險穿越1420公里的南極冰雪之前,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最後12公里行程,女隊員們身著紅色隊服,以紀念蘇倆女性取得最新成就,而這以前被認為是極不可能完成的。

探險隊定期填寫的行程日誌的結語是:「天哪,我們真得做到了嗎?!」她們的確做到了。在7年後的1995年,「梅捷利察」的5名成員在南極升起了俄羅斯國旗,實現了團隊的終極目標,完成了創建者的夢想。

「梅捷利察」探險隊成員在南極。圖片來源:Metelitsa-p (CC BY-SA 3.0)

自從她們完成第一次從莫斯科到聖彼德堡的挑戰後,總是不斷被問起做這件事的原因以及是什麼激勵了她們?「梅捷利察」的創始人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于2010年9月3日在莫斯科安詳離世,享年73歲,她喜歡用一個問題來作為回答:「為什麼人們要攀登高山,沖上高聳的山峰?為什麼要乘船橫渡大洋,飛入未知的太空?一顆不安分的心和一個偉大的使命會成就一個人,並不斷引領人們走向未知領域。」

並被焚毀。不過,第一次舉行的如此規模的女性滑雪比賽並沒有停止,在開始的當天上午,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與包括瓦蓮京娜·庫列普丁娜在內的團隊其他成員在起跑線上集合。

「與任何探險相關的近99%的工作都在于組織團隊,安排行進路線,解決或預防各種風險、不可預見的複雜情況以及考慮和預測主觀因素。與所有正常邏輯相反的是,隨著探險的開始,各位成員們的生活才趨于平靜,儘管同時也更加困難(身體上而非士氣),」庫茲涅佐娃寫道。

完成莫斯科-聖彼德堡滑行後的「梅捷利察」成員。圖片來源:Viktor Shandrin / 塔斯社

這些年輕女性每天滑行98公里,克服零下34°C的低溫。她們用7天半的時間完成這段旅程,因此取得了與用6天半完成相同行程的男隊員性象徵性的平等。報紙上一篇題為《725公里的勇氣》的文章對于此次女性挑戰提出了一個問題:她們是否還會繼續?

挑戰南極洲

在取得首次成功後,「梅捷利察」探險隊又完成了多次探險。她們去過阿拉斯加的赫爾辛基,也去過一些其他難以進入的地區,如切柳斯金(角)、北地群島和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

探險北極的「梅捷利察」。圖片來源:I. Kuznetsova / 俄新社

「梅捷利察」探險隊已經8次遠征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比任何其他地方都多。「相比莫斯科的街道,我們更了解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中央部分的島嶼和海峽,」庫茲涅佐娃寫道。每一批新參與的年輕女性都更加大膽,也會面臨更多危險。女隊員們不得不抵禦暴風雪、極端溫度以及隨時可能裂開奪走她們性命的薄餅,甚至是野熊。

探險中的一位「梅捷利察」隊員。圖片來源:I. Kuznetsova / 俄新社

為了防止野熊襲擊,隊員們總是隨時準備好手電筒和槍。在其中一次探險過程中,這些隊員還得到了一把AK突擊步槍和兩發完好的子彈。這支隊伍在10年時間裡完成了多次探險,磨煉了技能,提升了耐力和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然而,「梅捷利察」探險隊前往南極洲和南極的終極夢想尚未實現。

然而,蘇聯女性第一次踏上這片杳無人煙的大陸的時間是在1988年12月。在一支偵察隊考察了這塊大陸並計畫好行程後,「梅捷利察」探險隊9名成員抵達蘇聯首座南極科學考察站——「和平」站,並計畫前往另一座蘇聯科考站——「東方」站,其位于南極洲伊莉莎白公主地的內陸,沿途滑雪距離約1420公里。

「梅捷利察」探險隊成員在北極。圖片來源:Irina Kuznetsova / 塔斯社

探險隊由51歲的永久隊長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和其他新老隊員組成,包括娜塔莉亞·巴哈列娃(Natalia Bakhareva)、伊琳娜·古列娃(Irina Gurieva)、斯維特蘭娜·古列娃(Svetlana Gurieva)、斯維特拉娜·祖布科娃(Svetlana Zubkova)、柳德米拉·科薩雷娃(Lyudmila Kosareva)、伊琳娜·羅曼琴科(Irina Romanchenko)、葉蓮娜·霍萬采娃(Elena Khovantseva)以及隊長庫茲涅佐娃27歲的女兒伊琳娜。這些女隊員計畫沿著南極一條漫長且艱難的路線行進,儘管目前南極仍然不在其任務范圍之內。

伊琳娜·庫茲涅佐娃——探險隊攝影師、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的女兒。圖片來源:Metelitsa team (CC BY-SA 3.0)

「當我們抵達‘和平’站時被告知:‘姑娘們,如果你們能在滑雪板上滑行至少3天,你們就會成為超級英雄。’我們滑行了57天。出發的時候,氣溫是-7°C,而結束的時候,氣溫則是-48°C。到了晚上,溫度更是降到-55°C。我們從海岸邊徒步南極洲中心[…]從0海拔到3800米的高度。考慮到缺氧和其他情況,這3800米相當于天山[山脈]海拔5000-6000米,」庫茲涅佐娃寫道。

在探險隊冒險穿越1420公里的南極冰雪之前,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最後12公里行程,女隊員們身著紅色隊服,以紀念蘇倆女性取得最新成就,而這以前被認為是極不可能完成的。

探險隊定期填寫的行程日誌的結語是:「天哪,我們真得做到了嗎?!」她們的確做到了。在7年後的1995年,「梅捷利察」的5名成員在南極升起了俄羅斯國旗,實現了團隊的終極目標,完成了創建者的夢想。

「梅捷利察」探險隊成員在南極。圖片來源:Metelitsa-p (CC BY-SA 3.0)

自從她們完成第一次從莫斯科到聖彼德堡的挑戰後,總是不斷被問起做這件事的原因以及是什麼激勵了她們?「梅捷利察」的創始人瓦蓮京娜·庫茲涅佐娃于2010年9月3日在莫斯科安詳離世,享年73歲,她喜歡用一個問題來作為回答:「為什麼人們要攀登高山,沖上高聳的山峰?為什麼要乘船橫渡大洋,飛入未知的太空?一顆不安分的心和一個偉大的使命會成就一個人,並不斷引領人們走向未知領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