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養生居家保健方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冬三月, 此謂閉藏。 水冰地坼, 無擾乎陽,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浮若匿, 若有私意, 若有己得, 去寒就溫……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

冬天是一年當中的靜止時期, 萬物收藏, 對人來說, 冬天也是人進入休閒狀態的視窗期, 這時人體內新陳代謝相對緩慢, 消耗相對減少。 冬季養生主要是指通過睡眠、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 以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今天, 為大家分享一下冬季養生之道。

一、冬季養生, 先讓脾胃暖起來

中醫認為寒涼飲食可直接傷及脾胃, 導致脾胃功能受損,

從而出現胃脘部脹滿、納呆、腹瀉等現象。 因此, 進入冬季應該減少吃生冷寒涼的食物, 減少對脾胃的傷害。

二、冬季養生藥膳

1、健脾養胃湯

【材料】山藥20克, 白術5克, 雞內金6克, 芡實15克, 白胡椒5克, 陳皮3克, 豬肚一個。

【做法】

(1)將豬肚清洗乾淨, 焯水備用。

(2)將上述藥材塞入豬肚中,

加入清水沒過豬肚。

(3)大火煲開轉小火1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 消滯開胃, 尤其適用于食欲不振人群, 有增強脾胃功能的功效, 可用于秋冬進補前調理脾胃

2、蘿蔔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 白蘿蔔500克, 馬蹄8個, 白茅根10克, 生薑、蔥、料酒、胡椒粉、鹽、食用油

【做法】

先將羊肉洗淨, 焯水備用。

白蘿蔔也去皮洗淨, 切塊備用。

生薑切片, 蔥切段;鍋裡倒油, 下薑蔥、羊肉、白蘿蔔翻炒, 然後加入料酒、胡椒粉、鹽和適量清水。

大火燒開, 轉小火慢燉, 至肉爛入味即可。

功效:補脾腎, 助消化。 白蘿蔔消食理氣, 配合滋補的羊肉, 適用于兒童、老年人等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 孕婦慎用。

三、調節起居和陰陽

中醫認為:「冬者終也, 萬物皆收藏也」。 自然界的蟄蟲潛伏, 用冬眠的方式來養精蓄銳, 為來年春天的繁衍做準備。 人亦是如此, 陽氣潛藏、陰氣盛極, 人體的抵抗力處于最薄弱狀態。 《黃帝內經》中指出:「無擾乎陽,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也就是說, 在寒冷的冬季, 不要過于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的平衡。 因此, 早睡晚起,

日出而作, 保證充足的睡眠, 有利于陽氣潛藏, 陰精蓄積。

四、 泡腳通絡

睡前可用熱水或中藥(艾葉、生薑、花椒、雞血藤等)泡腳, 同時按摩足底湧泉穴, 有溫腎助陽、溫肺散寒的作用。 水溫以40℃為宜, 泡腳後以額頭微微有點汗為度。

五、適度運動

冬季適當運動促進血氣行暢, 提高自己的抗寒防病能力, 大家可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如打坐、站樁、慢跑、瑜伽、八段錦、太極拳等。 動與靜的合理安排, 每次運動至身上有微汗就可以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