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20年度最佳華語「同志電影」來了,主演擊敗古天樂、郭富城「奪影帝」

2020年02月20日至03月01日,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德國舉辦, 其中, 專門獎勵LGBTQ題材的子單元泰迪熊獎, 將最佳影片頒給德國90後導演法拉茲·沙裡亞特執導的《第三將來時》, 評審團獎則由中國臺灣導演蔡明亮新作《日子》奪得。

除了這兩部, 還有一部優秀的華語劇情片備受關注, 即泰迪熊獎提名電影——

《叔·叔》

這部電影由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楊曜愷編劇、導演, 於2020年05月2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楊曜愷曾執導《我愛斷袖衫》(洛杉磯同志電影最佳電影)、《紐約斷背衫》(聖地牙哥FilmOut同志影展最佳劇本)、《PaperWrapFire》(新罕布夏州電影節最佳短片)等, 是一位專攻同性題材的青年導演。

時長92分鐘的粵語片《叔·叔》, 在2020年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 獲得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在內的9項提名, 並最終讓影片主演太保擊敗朱柏康(《金都》)、郭富城(《麥路人》)、古天樂(《犯罪現場》)、易烊千璽(《少年的你》), 無懸念奪得最佳男主角獎, 而在片中飾演男主角妻子的女演員區嘉雯, 也憑藉精湛的演技拿走最佳女配角獎。

《叔·叔》在香港上映首周, 共斬獲約120萬港元(約合108萬人民幣)票房, 首周周日單日票房則位居亞軍, 僅次於日本動畫《數碼寶貝大冒險:最後的進化·羈絆》, 在香港被疫情陰影籠罩的情況下, 這對於一部小眾同志文藝片, 已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叔·叔》的口碑同樣強勁, 截至目前, 影片分別在豆瓣、IMDb獲得7.6和7.2的分數。

那麼, 《叔·叔》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這是一部題材特殊的電影。

所謂「題材特殊」, 並非指「《叔·叔》是一部同志電影」, 而是指影片在同性題材上, 進行了兩種不同以往的挖掘。

其一,《叔·叔》中的角色,是老年同志。回顧華語世界以往的經典同志電影,幾乎沒有以「老年同志」為主角的作品,陳凱歌《霸王別姬》、王家衛《春光乍泄》、關錦鵬《藍宇》等影片中的主角,要麼是青年,要麼是中年,且演員顏值都不低,這部別出心裁的《叔·叔》,卻「拋棄」了「青春」和「顏值」,將人物聚焦於更不易被關注卻更需要關注的同性群體。

「叔·叔」,顧名思義,這是關於兩個「叔叔」的故事,在片中,一位是即將退休的計程車司機柏(太保 飾),另一位是已經退休的單親爸爸海(袁富華 飾)。嚴格來講,柏和海可以算「爺爺」輩的人,因為兩人都已兩鬢斑白,並有了孫兒(孫女)。除了這兩位,影片甚至試圖通過「搭建同志老人院」這一支線劇情,在進一步提增影片社會意義的基礎上,向觀眾展現「老年同志群像」,儘管這種展現最終只是隔靴搔癢,並未達到深刻刺入邊緣群體肌理的目的。

其二,一般的同志電影,重點往往呈現同志群體對自我、肉體的渴望,但《叔·叔》在此基礎上,生動而細膩地展現了老年同志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必須面對的生活,但電影因戲劇衝突需要,往往「摒棄」日常生活,《叔·叔》卻「勇敢」地選擇了這一角度。

比如柏在將計程車交給年輕的女婿,並從此正式退休後,回到家,收到兒子包的零用錢,柏打電話給兒子,說自己還有積蓄,不需要這筆錢,兒子卻開始「碎碎念」,說出「你們操勞了一輩子也該出去旅遊了、為自己著想」之類的話,柏靜靜聽著,在餐桌邊漸漸流下眼淚。

這就是一個十分生活化的動人場景。

這也是一部溫柔的電影。

《叔·叔》令人想起香港80後女導演陳小娟2018年的菲傭題材電影《淪落人》,恰好,《淪落人》也將主演黃秋生送上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寶座。

這兩部電影,都非常溫柔。

《叔·叔》講述老年同志在家庭和自我之間的身份、情感掙紮,《淪落人》聚焦香港雇主與菲傭之間沉積的雇傭矛盾,本來,都大有戲劇衝突的文章可做,但兩部影片都沒有真正激發其題材所具備的天然衝突,而是將這些衝突輕輕壓在衣食住行的日常下麵,僅僅通過片中角色的微表情、微動作滲透、流露出來,令觀眾始終處於一種真摯的感動之中。

說到底,這是緣於片中人物的善良,折射出的,也即是導演本人的善良。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叔·叔》是一部以老年為題的電影,所以,無論影片的口碑、市場表現如何,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在如今流行「青春崇拜」的華語電影世界中,「老年主角」和「老年主演」一直都被動缺席,但在韓國,尹汝貞主演的《酒神小姐》、尹靜姬主演的《詩》、藝秀晶主演的《老婦人》,在美國,科林·費爾斯主演的《單身男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騾子》等片,卻在「老年」主題上有不俗表現,這證明華語電影在年齡結構上已嚴重失衡,這既是對老年演員的不公,也是對老年題材的忽視,《叔·叔》的面世,恰好可以一定程度引起華語電影創作者的重視。

其一,《叔·叔》中的角色,是老年同志。回顧華語世界以往的經典同志電影,幾乎沒有以「老年同志」為主角的作品,陳凱歌《霸王別姬》、王家衛《春光乍泄》、關錦鵬《藍宇》等影片中的主角,要麼是青年,要麼是中年,且演員顏值都不低,這部別出心裁的《叔·叔》,卻「拋棄」了「青春」和「顏值」,將人物聚焦於更不易被關注卻更需要關注的同性群體。

「叔·叔」,顧名思義,這是關於兩個「叔叔」的故事,在片中,一位是即將退休的計程車司機柏(太保 飾),另一位是已經退休的單親爸爸海(袁富華 飾)。嚴格來講,柏和海可以算「爺爺」輩的人,因為兩人都已兩鬢斑白,並有了孫兒(孫女)。除了這兩位,影片甚至試圖通過「搭建同志老人院」這一支線劇情,在進一步提增影片社會意義的基礎上,向觀眾展現「老年同志群像」,儘管這種展現最終只是隔靴搔癢,並未達到深刻刺入邊緣群體肌理的目的。

其二,一般的同志電影,重點往往呈現同志群體對自我、肉體的渴望,但《叔·叔》在此基礎上,生動而細膩地展現了老年同志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必須面對的生活,但電影因戲劇衝突需要,往往「摒棄」日常生活,《叔·叔》卻「勇敢」地選擇了這一角度。

比如柏在將計程車交給年輕的女婿,並從此正式退休後,回到家,收到兒子包的零用錢,柏打電話給兒子,說自己還有積蓄,不需要這筆錢,兒子卻開始「碎碎念」,說出「你們操勞了一輩子也該出去旅遊了、為自己著想」之類的話,柏靜靜聽著,在餐桌邊漸漸流下眼淚。

這就是一個十分生活化的動人場景。

這也是一部溫柔的電影。

《叔·叔》令人想起香港80後女導演陳小娟2018年的菲傭題材電影《淪落人》,恰好,《淪落人》也將主演黃秋生送上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寶座。

這兩部電影,都非常溫柔。

《叔·叔》講述老年同志在家庭和自我之間的身份、情感掙紮,《淪落人》聚焦香港雇主與菲傭之間沉積的雇傭矛盾,本來,都大有戲劇衝突的文章可做,但兩部影片都沒有真正激發其題材所具備的天然衝突,而是將這些衝突輕輕壓在衣食住行的日常下麵,僅僅通過片中角色的微表情、微動作滲透、流露出來,令觀眾始終處於一種真摯的感動之中。

說到底,這是緣於片中人物的善良,折射出的,也即是導演本人的善良。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叔·叔》是一部以老年為題的電影,所以,無論影片的口碑、市場表現如何,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在如今流行「青春崇拜」的華語電影世界中,「老年主角」和「老年主演」一直都被動缺席,但在韓國,尹汝貞主演的《酒神小姐》、尹靜姬主演的《詩》、藝秀晶主演的《老婦人》,在美國,科林·費爾斯主演的《單身男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騾子》等片,卻在「老年」主題上有不俗表現,這證明華語電影在年齡結構上已嚴重失衡,這既是對老年演員的不公,也是對老年題材的忽視,《叔·叔》的面世,恰好可以一定程度引起華語電影創作者的重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