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5歲辭職入山,靠染布維持生活!網友:這位姑娘的日子過得也太「仙」了吧?

根據草木枯榮, 浸染布匹, 將四季的色彩封存;雙手幾乎無法洗乾淨, 指甲縫裡都是藍色染料;在山間小路, 呼朋喝友, 踏滑板而行,

爬樹摘果, 上山採花……

在25歲之前, 小焱從未想過, 這種山野中自給自足的生活, 真的會降臨在她的生命裡。

25歲那年, 因為「一部紀錄片, 一個人, 一份熱愛」, 小焱辭掉城裡的穩定工作, 一頭紮進大山, 成了一名染布姑娘, 在大山裡, 她把老房子改造成染坊, 名為「古拙藍染」,

用染布記錄一種典雅質樸的生活方式。

午夜, 大山靜默如謎, 月光透過窗櫺, 灑在書桌上。 在很多個這樣的夜晚, 她堅持為每件手工作品附上親筆祝福。

見字如面, 毛筆的力度, 和染布的色彩, 一定可以將這份來自深山的空靈與熱情傳達給遠方的客人,

而這, 正是她所熱愛的生活給予她的意義。

小焱是甘肅蘭州人, 在開染坊之前, 她在天津做了3年幼稚園老師。

她從小就喜歡傳統文化, 或許, 古人的思想冥冥之中影響了她, 令她的個性變得自由、灑脫。

「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對于如今在山中染布的生活, 小焱將孔子的弟子顏回作為「精神偶像」, 思想深度當然不及古代先賢, 但是身體至少已經在踐行他們的追求。

一次偶然的機會, 我從一部紀錄片中瞭解到植物染, 覺得很神奇, 然後開始查資料, 翻書, 找機會去染坊做義工。

在染坊做義工的一個月, 是我這幾年最開心的日子。 後來, 我就幻想, 以後要是自己能有個小院開染坊, 染各種顏色的布, 做手工, 肯定很幸福吧。

有了這個念頭, 我就開始計畫。 2018年, 在25歲這個奇妙的節點, 我選擇辭掉原來教師工作來到四川。

讓小焱下定決心開染坊的原因不只有熱愛, 還有阿傑。

小焱是在染坊做義工時結識阿傑的。那時,阿傑已經在染坊工作了一段時間,經驗豐富、手藝純熟。

小焱常向阿傑請教有關植物染的問題,阿傑總是非常耐心地解答她的疑問。返回天津後,小焱也常常聯繫阿傑,繼續向他學習植物染相關的技巧。

接觸多了,小焱漸漸感覺,阿傑是一個踏實、上進的小夥子。

在這期間,小焱已經有了辭職開染坊的想法。在阿傑的支持和陪伴下,兩人一起回到了阿傑的老家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籌備開染坊。一年後,二人走在了一起,由朋友變為戀人。

染坊是由阿傑老家的院子改造而成的。青瓦、木頭、竹子搭建的染坊和薄霧籠罩的群山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契合。

他們在屋前小院開闢一片菜地,另一側,用竹籬笆圍起來種花。他們吃的是自己種的蔬菜,桌上、窗前、房梁上擺放著自己種的鮮花。

生活節奏一下慢了下來。在鄉下的生活,讓小焱感受到一種真實。

煮飯是一種樂趣:立春,嗦一碗陽春麵;夏至,采幾棵荷葉,煮一鍋荷葉飯;暮秋,在銀杏樹下撿拾白果煲湯;冬至,喝一口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晴天擼貓是一種樂趣:院子裡,剛染好的布匹,在陽光的撫摸下,緩緩變色。肥貓糖糖慵懶地躺在桌子上,時而吐舌,時而揮動前爪驅趕蚊蟲。

雨天聽雨是一種樂趣:躺在床上,靜靜地聽雨聲,有些雨落在青瓦上,有些雨落在樹葉上,有些雨落在花瓣上,不同的落雨聲,有不同的美妙韻律。

當然,這樣的生活,背後也曾有過許多艱辛的時刻。

剛開始,染坊運營非常困難。于是,我們去擺地攤,參加市集,做體驗活動,早出晚歸。

那時候,我沒覺得苦,只要能染布我就很高興,就算加班到晚上11點也樂此不疲。

總之,開染坊和阿傑的出現,讓我的生活有了另一種可能。

在大山中,四季是分明的,陽光、風、雨、雪,像朋友一樣親切。染坊的工作內容,也與這些「朋友」息息相關,仿佛一種讚美友情的儀式。

春天,花繁葉茂,萬物生機勃勃,正是做 拓葉染 的好時節。

從山中、院子裡採摘新鮮的花草,將其洗淨、擦乾,鋪展開來,置于布匹之上,輕輕敲打;然後,清洗布匹,過媒染劑,晾乾。

如此,春日裡鮮活的花草「住」進了布中,再用這匹布縫製衣裳,也就把春天穿在了身上。

夏日,天朗氣清,陽光明媚,做 柿染 再合適不過。

採摘柿子非常講究: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的柿子最好,彼時,它們還未成熟,果肉生硬,果皮顏色泛青;採摘時間以上午9點前和下午18點後為宜;扁平、落地、落蒂、幹、軟的柿子不能用。

採摘「上好」的柿子之後,將其搗爛,放入大缸裡,加入清水,攪動;然後,放置一段時間,使其自然發酵;發酵後,將渣滓除去,剩下一堆膠狀液體——柿漆,這是柿染的染料。

經過柿染的布匹被太陽曬過之後,顏色會加深,面料更筆挺、防腐,因此也被稱為「太陽之染」。

秋天,氣候轉涼,山中一片金黃,正是做 茶染 的好時節。經過茶染的布匹,顏色醇厚,如一杯濃茶,優雅、芬芳。

冬日,山中清寒,萬物蕭索,做 熱染 再合適不過。

冬夜,在院子裡生起兩堆篝火,一邊烹煮染料,一邊炙烤蜀地特產臘腸。染料的「咕嚕」聲和腸衣的「滋啦」聲此起彼伏,漫漫長夜變得溫暖、清香。

當然,四季更替,‘藍染’必不可少。不同的季節會讓‘藍染’的色彩更豐富。

春天,藍色比較柔和,透著點兒嫩綠色;夏天,天氣炎熱,氧化時間太快,染出的藍偏灰色;秋天的藍,最富有層次和變化,像海、天空、青花瓷;冬天的藍透著淡淡的嫩黃色。

村子裡人不多,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小孩,年輕人幾乎都進城務工了。阿傑家有一些不一樣——他父母在成都上班,他和小焱留守老宅開染坊。

人煙稀少,但是,人情卻濃厚。

鄰居家的阿婆70多了,兒女都在成都上班,常年一個人在家。阿婆很會打理菜園,各種應季的蔬菜,在她的菜園都能找到,每次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她都會分享給小焱一些,做了好吃的也會悄悄留給小焱一份。

小焱和阿傑都是種菜的新手,他們剛開始種菜時,菜幾乎種不活。阿婆便教他們許多種菜小秘方,什麼時間上肥料,什麼時候搭架、埋藤……

阿婆其實很寂寞,所以,小焱經常在閒暇時陪她聊家常。

像阿婆這樣的老人還有許多,小焱知道老人家幹農活沒多少收入,就把縫紉、處理原料的工作分一些給她們。

在當地扶貧車間,小焱不僅帶來了訂單,還帶來了技術,她經常教車間裡的阿姨縫製一些她設計的樣式。小焱的熱情,並非出自于「扶貧」,而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村民幫她,她反哺村民,大家互幫互助。

和客戶之間也有許多微妙的聯繫,小焱認為,他們之間不是「利益」關係,更像是因染布而結緣的朋友。

今年五月,下著雨的某一天,染坊突然來了一位客人。

小焱並不認識她,坐下來聊天,小焱才知道,她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染坊的動態,很喜歡,然後直接開車跟著定位就來了。

那天,他們伴隨著淅瀝的雨聲,開心地聊了整整一下午。過了幾天,客人專門找了一個時間來染坊學染布,回去後,她也做了一個古法染缸,工作之餘染布,做點兒小手工。

當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然而,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遙遠。

草木染是一種傳統的染色技藝,發展至今日,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在山中開染坊,小焱發覺,她的靈魂好像慢下來了——她好像能讀懂天氣,感知人心的溫度。

2020年9月12日,小焱與阿傑終于結成正果,步入人生新階段。與此同時,染坊生意也蒸蒸日上,訂單越來越多,小倆口常常忙得暈頭轉向,當然,無論再忙,他們依然會堅持染布的質量。

談及現在的生活,小焱非常知足,儘管未來仍擁有許多不確定性:

我很珍惜和滿足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健康的身體,愛我的人,我的小染坊和我的貓貓。

當下的生活壓力太大了,很多人很難把自己熱愛的東西,作為自己的職業,所以,我現在能做自己喜歡和熱愛的事情,能掙到錢養活自己,這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不做會後悔,自己熱愛的就一定要付諸實際行動和努力去做。

還有阿傑。

小焱是在染坊做義工時結識阿傑的。那時,阿傑已經在染坊工作了一段時間,經驗豐富、手藝純熟。

小焱常向阿傑請教有關植物染的問題,阿傑總是非常耐心地解答她的疑問。返回天津後,小焱也常常聯繫阿傑,繼續向他學習植物染相關的技巧。

接觸多了,小焱漸漸感覺,阿傑是一個踏實、上進的小夥子。

在這期間,小焱已經有了辭職開染坊的想法。在阿傑的支持和陪伴下,兩人一起回到了阿傑的老家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籌備開染坊。一年後,二人走在了一起,由朋友變為戀人。

染坊是由阿傑老家的院子改造而成的。青瓦、木頭、竹子搭建的染坊和薄霧籠罩的群山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契合。

他們在屋前小院開闢一片菜地,另一側,用竹籬笆圍起來種花。他們吃的是自己種的蔬菜,桌上、窗前、房梁上擺放著自己種的鮮花。

生活節奏一下慢了下來。在鄉下的生活,讓小焱感受到一種真實。

煮飯是一種樂趣:立春,嗦一碗陽春麵;夏至,采幾棵荷葉,煮一鍋荷葉飯;暮秋,在銀杏樹下撿拾白果煲湯;冬至,喝一口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晴天擼貓是一種樂趣:院子裡,剛染好的布匹,在陽光的撫摸下,緩緩變色。肥貓糖糖慵懶地躺在桌子上,時而吐舌,時而揮動前爪驅趕蚊蟲。

雨天聽雨是一種樂趣:躺在床上,靜靜地聽雨聲,有些雨落在青瓦上,有些雨落在樹葉上,有些雨落在花瓣上,不同的落雨聲,有不同的美妙韻律。

當然,這樣的生活,背後也曾有過許多艱辛的時刻。

剛開始,染坊運營非常困難。于是,我們去擺地攤,參加市集,做體驗活動,早出晚歸。

那時候,我沒覺得苦,只要能染布我就很高興,就算加班到晚上11點也樂此不疲。

總之,開染坊和阿傑的出現,讓我的生活有了另一種可能。

在大山中,四季是分明的,陽光、風、雨、雪,像朋友一樣親切。染坊的工作內容,也與這些「朋友」息息相關,仿佛一種讚美友情的儀式。

春天,花繁葉茂,萬物生機勃勃,正是做 拓葉染 的好時節。

從山中、院子裡採摘新鮮的花草,將其洗淨、擦乾,鋪展開來,置于布匹之上,輕輕敲打;然後,清洗布匹,過媒染劑,晾乾。

如此,春日裡鮮活的花草「住」進了布中,再用這匹布縫製衣裳,也就把春天穿在了身上。

夏日,天朗氣清,陽光明媚,做 柿染 再合適不過。

採摘柿子非常講究: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的柿子最好,彼時,它們還未成熟,果肉生硬,果皮顏色泛青;採摘時間以上午9點前和下午18點後為宜;扁平、落地、落蒂、幹、軟的柿子不能用。

採摘「上好」的柿子之後,將其搗爛,放入大缸裡,加入清水,攪動;然後,放置一段時間,使其自然發酵;發酵後,將渣滓除去,剩下一堆膠狀液體——柿漆,這是柿染的染料。

經過柿染的布匹被太陽曬過之後,顏色會加深,面料更筆挺、防腐,因此也被稱為「太陽之染」。

秋天,氣候轉涼,山中一片金黃,正是做 茶染 的好時節。經過茶染的布匹,顏色醇厚,如一杯濃茶,優雅、芬芳。

冬日,山中清寒,萬物蕭索,做 熱染 再合適不過。

冬夜,在院子裡生起兩堆篝火,一邊烹煮染料,一邊炙烤蜀地特產臘腸。染料的「咕嚕」聲和腸衣的「滋啦」聲此起彼伏,漫漫長夜變得溫暖、清香。

當然,四季更替,‘藍染’必不可少。不同的季節會讓‘藍染’的色彩更豐富。

春天,藍色比較柔和,透著點兒嫩綠色;夏天,天氣炎熱,氧化時間太快,染出的藍偏灰色;秋天的藍,最富有層次和變化,像海、天空、青花瓷;冬天的藍透著淡淡的嫩黃色。

村子裡人不多,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小孩,年輕人幾乎都進城務工了。阿傑家有一些不一樣——他父母在成都上班,他和小焱留守老宅開染坊。

人煙稀少,但是,人情卻濃厚。

鄰居家的阿婆70多了,兒女都在成都上班,常年一個人在家。阿婆很會打理菜園,各種應季的蔬菜,在她的菜園都能找到,每次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她都會分享給小焱一些,做了好吃的也會悄悄留給小焱一份。

小焱和阿傑都是種菜的新手,他們剛開始種菜時,菜幾乎種不活。阿婆便教他們許多種菜小秘方,什麼時間上肥料,什麼時候搭架、埋藤……

阿婆其實很寂寞,所以,小焱經常在閒暇時陪她聊家常。

像阿婆這樣的老人還有許多,小焱知道老人家幹農活沒多少收入,就把縫紉、處理原料的工作分一些給她們。

在當地扶貧車間,小焱不僅帶來了訂單,還帶來了技術,她經常教車間裡的阿姨縫製一些她設計的樣式。小焱的熱情,並非出自于「扶貧」,而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村民幫她,她反哺村民,大家互幫互助。

和客戶之間也有許多微妙的聯繫,小焱認為,他們之間不是「利益」關係,更像是因染布而結緣的朋友。

今年五月,下著雨的某一天,染坊突然來了一位客人。

小焱並不認識她,坐下來聊天,小焱才知道,她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染坊的動態,很喜歡,然後直接開車跟著定位就來了。

那天,他們伴隨著淅瀝的雨聲,開心地聊了整整一下午。過了幾天,客人專門找了一個時間來染坊學染布,回去後,她也做了一個古法染缸,工作之餘染布,做點兒小手工。

當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然而,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遙遠。

草木染是一種傳統的染色技藝,發展至今日,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在山中開染坊,小焱發覺,她的靈魂好像慢下來了——她好像能讀懂天氣,感知人心的溫度。

2020年9月12日,小焱與阿傑終于結成正果,步入人生新階段。與此同時,染坊生意也蒸蒸日上,訂單越來越多,小倆口常常忙得暈頭轉向,當然,無論再忙,他們依然會堅持染布的質量。

談及現在的生活,小焱非常知足,儘管未來仍擁有許多不確定性:

我很珍惜和滿足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健康的身體,愛我的人,我的小染坊和我的貓貓。

當下的生活壓力太大了,很多人很難把自己熱愛的東西,作為自己的職業,所以,我現在能做自己喜歡和熱愛的事情,能掙到錢養活自己,這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不做會後悔,自己熱愛的就一定要付諸實際行動和努力去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