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字,後人也跟著叫錯300年,今叫法仍然不對

康熙大帝, 本名愛新覺羅·玄燁, 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後的第二位皇帝。 他八歲登基, 十四歲親政, 年少時挫敗權臣鼇拜, 肅正朝綱;隨後又平定三潘, 統一臺灣, 擊敗沙俄......

可以說, 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 清王朝傲視天下, 為綿延百年的康乾盛世開創了良好局面, 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

值得一提的是, 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卻和哈密瓜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淵源。 根據史料的記載啊, 哈密瓜在東漢永平年間就成為進貢的瓜種了。

不過, 因為新疆和中原王朝分分合合的關係, 哈密瓜的進貢也出現了許多的波折。 那麼, 康熙皇帝又是如何與哈密瓜扯上關係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出使新疆初見甜瓜話說, 康熙三十六年, 哈密地區的首領額貝都拉, 為了得到清王朝的保護, 主動要求上貢清朝。 于是, 康熙便授予額貝都拉為哈密地區的「劄薩克一等達爾汗」,

後世稱他為第一代哈密王。

一年後, 清廷派遣欽差大臣布林賽到哈密清查人戶, 編旗入籍。 在哈密, 布林賽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工作, 終于完成了康熙帝交給的任務。

隨即, 他來到哈密王額貝都拉王宮中, 和額貝都拉開始商議第一年的進貢事宜。

額貝都拉信心滿滿地帶著布林賽來到自己的寶庫裡, 讓布林賽挑選貢品。

在清廷, 見多了黃金珠寶的布林賽掃了一眼寶庫。 在他看來, 那些金銀珠寶若是給他還可以, 但是進貢給康熙皇帝, 根本就不值一提。

在此情況下, 布林賽便對額貝都拉說, 「除了這些金銀珠寶外, 有沒有一些特產?」額貝都拉先是眉頭一皺, 心想他估計是看不上這些。

于是, 額貝都拉便帶著布林賽來到了自己的另一間庫房。 在這個寶庫裡, 布林賽挑了不少在中原大地沒見過的東西, 比如哈密特製的小刀、大布、特產鹿角、梧桐堿、以及羊羔皮等。

無意間, 他又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了幾籮筐的瓜果, 瓜果呈淡青色紡錘形, 表面有很多突出的條紋, 非常好奇, 于是問道「這是何物?」

「這是鄯善的甜瓜, 每年瓜熟之時, 鄯善王都會送一些給我, 很好吃」, 額貝都拉邊說邊讓人切開給了一塊給布林賽。

布林賽嘗了以後連連稱讚, 他對著額貝都拉說道:「這個一定要帶上, 越多越好」, 布林賽說完, 沒一會就把整個瓜都吃完了。

布林賽料定了康熙會喜歡, 對于身在一個封建王朝的大臣來說, 沒有比借別人的手給皇帝上貢而取得寵倖來得既輕鬆又愉快的事了。

木桶養瓜護送進京額貝都拉採納了布林賽的建議, 馬上命人去鄯善採摘了數十個上等的鄯善甜瓜。 只是, 鄯善的甜瓜摘下來之後不到7天便會變質損壞,而哈密到京城幾千里之遙,得走幾個月的時間,這可如何是好?

百思不解之余,額貝都拉便召集群臣以及當地養瓜的能手一起想辦法,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捉摸,他們終于想出了一個「保鮮」的方式。

他們算好哈密瓜的成熟期以及回京的路程。在新疆由于日照充足,鄯善瓜長得快,3-4個月就能成熟。可是,在其它地方因為光照沒那麼充足,熟得會比較慢,大概得5-6個月的時間。

在此資料的基礎上,額貝都拉讓人找來了一些木桶,又把優質的土壤在這幾個木桶裡,緊接著再把半成熟的鄯善瓜栽種進幾個特製的大木桶中,第一步算是完了。

隨後,額貝都拉又徵召了多個種瓜能手,和布林賽一起上路,路上對木桶裡的鄯善瓜悉心養護,以保證這些瓜能安全到康熙的手中。

就這樣,一行人帶著特製的小刀、大布、特產鹿角、梧桐堿、和羊羔皮等特產,還有少不了金銀珠寶、特產蜜瓜,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龍顏大悅欽賜瓜名經過了一路的顛簸和一路的跋山涉水,終于將蜜瓜送到了京城。話說,康熙帝見到了這瓜,額覺得很新奇。

乍一看,它長得沒西瓜圓,也沒南瓜大,但拿在手裡卻很重,而且瓜的表面條紋很多,摸起來也很有質感。

于是,康熙趕忙命人切開,一時間色澤金黃、肥厚多汁的瓜肉呈現在眼前。康熙吩咐讓一眾妃子和大臣們都嘗了嘗,眾人的評價都非常高,清脆爽口,味甘如蜜,餘香繞口,經久不散。

康熙吃完後也是龍顏大悅,隨口說道:「這哈密瓜果然不錯,乃是瓜中上品,以後每年都要進貢......」

布林賽剛要解釋這瓜來自鄯善,叫鄯善瓜,但哈密王額貝都拉卻搶先一步,他也根本顧不得去糾正瓜名是什麼,或許他也不想去解釋,只是連連對康熙允諾說:

「只要陛下喜歡,我今後年年上貢」,而後康熙再次問道:「那這瓜是否可以在我大清栽種,那樣就無須勞師動眾了」。

「陛下有所不知,這鄯善……哈密瓜生長的土壤特別,而且需要的光照不一,唯有我哈密才能結得如此香甜」,額貝都拉答道,聽到這樣的解釋康熙也只好作罷。

據清《回疆志》記載:「自康熙初,哈密投誠,此瓜始于貢,謂之哈密瓜」。此後,「貢瓜年年渡盧溝」成為定例,而哈密瓜遂名聞遐邇。

後來的光緒年間進士、翰林院編修宋伯魯在《食哈密瓜》詩中,對此也有記載:「龍磧漠漠風轉沙,胡駝萬里朝京華。金箱絲繩慎包匭,使臣入貢伊州瓜......金盤進禦天顏喜,龍章風藻為褒嘉。」

由此也可說明,哈密瓜名稱的由來,以及在康熙之後年年上貢是比較可信的事實。鬥轉星移,現在的交通較三百多年前,已經進步了很多。

遠在新疆的瓜果、葡萄乾等特產當天就能運到各地。同時,培育技術也比以前大大提高,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哈密瓜的栽培,而且口感也不比它的原產地鄯善差。

只是,它原本來自哪裡,它的本名叫什麼,是叫鄯善瓜,還是叫哈密瓜,幾乎沒人去在意。康熙帝欽賜的名字,多少給它添上了一份傳奇的色彩,我們也錯叫了300年之久,至今沒有改過來。

鄯善的甜瓜摘下來之後不到7天便會變質損壞,而哈密到京城幾千里之遙,得走幾個月的時間,這可如何是好?

百思不解之余,額貝都拉便召集群臣以及當地養瓜的能手一起想辦法,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捉摸,他們終于想出了一個「保鮮」的方式。

他們算好哈密瓜的成熟期以及回京的路程。在新疆由于日照充足,鄯善瓜長得快,3-4個月就能成熟。可是,在其它地方因為光照沒那麼充足,熟得會比較慢,大概得5-6個月的時間。

在此資料的基礎上,額貝都拉讓人找來了一些木桶,又把優質的土壤在這幾個木桶裡,緊接著再把半成熟的鄯善瓜栽種進幾個特製的大木桶中,第一步算是完了。

隨後,額貝都拉又徵召了多個種瓜能手,和布林賽一起上路,路上對木桶裡的鄯善瓜悉心養護,以保證這些瓜能安全到康熙的手中。

就這樣,一行人帶著特製的小刀、大布、特產鹿角、梧桐堿、和羊羔皮等特產,還有少不了金銀珠寶、特產蜜瓜,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龍顏大悅欽賜瓜名經過了一路的顛簸和一路的跋山涉水,終于將蜜瓜送到了京城。話說,康熙帝見到了這瓜,額覺得很新奇。

乍一看,它長得沒西瓜圓,也沒南瓜大,但拿在手裡卻很重,而且瓜的表面條紋很多,摸起來也很有質感。

于是,康熙趕忙命人切開,一時間色澤金黃、肥厚多汁的瓜肉呈現在眼前。康熙吩咐讓一眾妃子和大臣們都嘗了嘗,眾人的評價都非常高,清脆爽口,味甘如蜜,餘香繞口,經久不散。

康熙吃完後也是龍顏大悅,隨口說道:「這哈密瓜果然不錯,乃是瓜中上品,以後每年都要進貢......」

布林賽剛要解釋這瓜來自鄯善,叫鄯善瓜,但哈密王額貝都拉卻搶先一步,他也根本顧不得去糾正瓜名是什麼,或許他也不想去解釋,只是連連對康熙允諾說:

「只要陛下喜歡,我今後年年上貢」,而後康熙再次問道:「那這瓜是否可以在我大清栽種,那樣就無須勞師動眾了」。

「陛下有所不知,這鄯善……哈密瓜生長的土壤特別,而且需要的光照不一,唯有我哈密才能結得如此香甜」,額貝都拉答道,聽到這樣的解釋康熙也只好作罷。

據清《回疆志》記載:「自康熙初,哈密投誠,此瓜始于貢,謂之哈密瓜」。此後,「貢瓜年年渡盧溝」成為定例,而哈密瓜遂名聞遐邇。

後來的光緒年間進士、翰林院編修宋伯魯在《食哈密瓜》詩中,對此也有記載:「龍磧漠漠風轉沙,胡駝萬里朝京華。金箱絲繩慎包匭,使臣入貢伊州瓜......金盤進禦天顏喜,龍章風藻為褒嘉。」

由此也可說明,哈密瓜名稱的由來,以及在康熙之後年年上貢是比較可信的事實。鬥轉星移,現在的交通較三百多年前,已經進步了很多。

遠在新疆的瓜果、葡萄乾等特產當天就能運到各地。同時,培育技術也比以前大大提高,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哈密瓜的栽培,而且口感也不比它的原產地鄯善差。

只是,它原本來自哪裡,它的本名叫什麼,是叫鄯善瓜,還是叫哈密瓜,幾乎沒人去在意。康熙帝欽賜的名字,多少給它添上了一份傳奇的色彩,我們也錯叫了300年之久,至今沒有改過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