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部:「雙減」正式入法!請各位家長收好這份「責任清單」,做好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雙減」明確入法了。

10月23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 規定了:

細化監護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職責, 雙減不減父母的責任, 更考驗父母的擔當。

家庭教育缺位監護人將受訓誡, 父母若長期缺位, 將會造成孩子一生的遺憾。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大保障,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請父母做好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收好這份「責任清單」。

01

做孩子的「學習引航者」

「雙減」之後, 課堂外才是孩子真正的分水嶺。

課堂之外, 孩子生活在怎樣的家庭中, 接受父母怎樣的教育與影響, 都會直接在成績上體現出來。

孩子之間的差距, 不在于智商, 不在于名校名師, 而在于父母及其家庭教育的不同。

有一句話說得好:

「雙減」, 一減不優秀的學生, 二減不重視的家長, 本質就是篩選。

不想孩子被篩掉、被淘汰, 家長就要擔當起來。

越是孩子減負放鬆的時候, 家長越不能夠鬆懈。

因為,

「雙減」只減輕了孩子的學習壓力, 沒有減少父母的責任和監督度。

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沒有天生自覺的孩子, 只有長期督促培養孩子自覺的父母。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 會在孩子沒有自製力的時候反復督促, 在孩子失去方向時正確引導, 在孩子想放棄時及時鼓勵。

有時候要狠心推孩子一把!

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 父母就要讓孩子吃學習的「苦」。

孩子是需要父母去推一把的, 父母必須狠得下心嚴格管教, 為孩子鋪成一條更寬廣的路。

02

做孩子的「成長引路人」

《家庭教育促進法》提出:

父母要關注未成年人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 尊重其參與相關家庭事務和發表意見的權利。

一再提醒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掙再多的錢, 也抵不過孩子敗家一年;

父母有再高的地位, 也抵不過孩子作奸犯科;

父母有再大的榮譽, 也抵不過孩子教育的失敗。

教育無法重來, 在孩子的教育上, 你只有一次機會, 一旦荒廢, 影響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教育部曾發文提醒家長:

「雙減更加考驗父母的擔當。

優秀的父母不在于學歷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責任意識。

陪伴是責任,養育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

父母的好情緒能讓孩子自信,父母的全心投入能為孩子解決問題,父母的言傳身教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請一定要走進孩子的世界裡,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03

做孩子的「習慣養成師」

《家庭教育促進法》著重強調了:

父母要更多關注未成子女良好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

「雙減」之後,教育回歸學校,父母也要回歸家長的角色。

從以前拿錢報班拼「硬實力」,到現在培養習慣拼「軟實力」。

父母的負擔輕了,但責任更重了。

1.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正是培養習慣的黃金時期,趁孩子一切尚未定型,越早培養習慣越好。

最基本的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複習、訂正、變式、積累等等,需要父母手把手地教導孩子。

等到孩子上三四年級,父母就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專注學習、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勤于思考大膽質疑等習慣。

培養學習習慣是一項反復且漫長的工作,但父母一定要堅持下去,為孩子的學習打好基礎。

2.培養孩子的基礎習慣。

家庭教育就是要打好孩子的根基,除了學習之外,也要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好習慣。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唐江澎所說:

「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

3.做好孩子的習慣養成師。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做好示范和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教育孩子。

不斷鼓勵孩子,不斷堅持培養,孩子成功的教育,就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04

做孩子的「品格鍛造者」

《家庭教育促進法》也向廣大父母提出:

「父母要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制意識。」

教育好一個孩子,不是交給學校和老師就足夠了,也不是開發智力考高分這麼簡單。

優秀的大腦可以讓孩子上一個好大學、做一份好工作,但如果孩子自私自利,胡作非為,乃至違法犯罪,何談功成名就呢?

蔡元培先生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想要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樹立孩子樂觀向上的心態,讓孩子保持平常心面對生活。

☉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擁有愛心,走上求知求美的道路。

☉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鍛煉其意志力。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冷靜應對傷害,從容面對誘惑,學會為人處世。

☉讓孩子敢于夢想,善待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特長。

☉説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不能流于表面,必須全面鍛造孩子的品德人格。

讓孩子從學習探索中,吸收家庭教育的營養,汲取成長的正能量,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05

做孩子的「人生規劃師」

《人民日報》發文稱:做父母也是一門「必修」課。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只有每一個家庭的育兒理念提升,育兒水準提升,全社會的育人水準才會上一個臺階,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優秀、幸福感更強、人格更堅強的下一代。

「雙減」以後,中國的教育模式變了,孩子踏上了一條全新的賽道。

這條賽道上,孩子之間會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

優秀的孩子,無論外部環境怎樣改變,始終保持著骨子裡的自覺和清醒。

而大多數普通孩子,更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政策一變,就隨波逐流。

父母要儘早給孩子立志,為孩子規劃人生。

不為「不用輔導作業」而竊喜,真正參與到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中來。

不為「半數孩子上不了高中」而憂愁,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明確志向,樹立理想。

不為「教育即將變天」而恐慌,踏踏實實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人生規劃師,孩子人生規劃的起點就在家庭。

父母的覺悟和高度,很大程度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展。

雙減之後更考驗的是做父母的擔當,我們做父母的也要與時俱進,一起努力。

「雙減更加考驗父母的擔當。

優秀的父母不在于學歷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責任意識。

陪伴是責任,養育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

父母的好情緒能讓孩子自信,父母的全心投入能為孩子解決問題,父母的言傳身教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請一定要走進孩子的世界裡,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03

做孩子的「習慣養成師」

《家庭教育促進法》著重強調了:

父母要更多關注未成子女良好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

「雙減」之後,教育回歸學校,父母也要回歸家長的角色。

從以前拿錢報班拼「硬實力」,到現在培養習慣拼「軟實力」。

父母的負擔輕了,但責任更重了。

1.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正是培養習慣的黃金時期,趁孩子一切尚未定型,越早培養習慣越好。

最基本的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複習、訂正、變式、積累等等,需要父母手把手地教導孩子。

等到孩子上三四年級,父母就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專注學習、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勤于思考大膽質疑等習慣。

培養學習習慣是一項反復且漫長的工作,但父母一定要堅持下去,為孩子的學習打好基礎。

2.培養孩子的基礎習慣。

家庭教育就是要打好孩子的根基,除了學習之外,也要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好習慣。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唐江澎所說:

「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

3.做好孩子的習慣養成師。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做好示范和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教育孩子。

不斷鼓勵孩子,不斷堅持培養,孩子成功的教育,就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04

做孩子的「品格鍛造者」

《家庭教育促進法》也向廣大父母提出:

「父母要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制意識。」

教育好一個孩子,不是交給學校和老師就足夠了,也不是開發智力考高分這麼簡單。

優秀的大腦可以讓孩子上一個好大學、做一份好工作,但如果孩子自私自利,胡作非為,乃至違法犯罪,何談功成名就呢?

蔡元培先生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想要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樹立孩子樂觀向上的心態,讓孩子保持平常心面對生活。

☉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擁有愛心,走上求知求美的道路。

☉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鍛煉其意志力。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冷靜應對傷害,從容面對誘惑,學會為人處世。

☉讓孩子敢于夢想,善待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特長。

☉説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不能流于表面,必須全面鍛造孩子的品德人格。

讓孩子從學習探索中,吸收家庭教育的營養,汲取成長的正能量,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05

做孩子的「人生規劃師」

《人民日報》發文稱:做父母也是一門「必修」課。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只有每一個家庭的育兒理念提升,育兒水準提升,全社會的育人水準才會上一個臺階,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優秀、幸福感更強、人格更堅強的下一代。

「雙減」以後,中國的教育模式變了,孩子踏上了一條全新的賽道。

這條賽道上,孩子之間會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

優秀的孩子,無論外部環境怎樣改變,始終保持著骨子裡的自覺和清醒。

而大多數普通孩子,更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政策一變,就隨波逐流。

父母要儘早給孩子立志,為孩子規劃人生。

不為「不用輔導作業」而竊喜,真正參與到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中來。

不為「半數孩子上不了高中」而憂愁,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明確志向,樹立理想。

不為「教育即將變天」而恐慌,踏踏實實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人生規劃師,孩子人生規劃的起點就在家庭。

父母的覺悟和高度,很大程度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展。

雙減之後更考驗的是做父母的擔當,我們做父母的也要與時俱進,一起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