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家當成公司來經營,各司其職,各歸其位。

家庭是個「有限責任公司」, 父母的很多苦惱是將無限的責任裹挾在自己身上。

家庭裡有限的幾個人, 交織著細密的關係網。 剪不斷, 理還亂的時候, 我們就需要梳理一下彼此的「專業」和「擔當」。

如果你想簡單, 一切就會很簡單。 如果你想複雜, 再簡單的也會很複雜。

1

各歸其位

「媽媽」這個稱謂背後, 代表著什麼?——包容的愛, 柔和而堅定的支持, 像水般無形的環繞, 輕柔、舒緩。

「爸爸」呢?——力量、堅定、責任、擔當的勇氣。

當我們為人父母的最初, 我們就是這樣想的, 計畫這樣做的。

後來, 慢慢地, 我們給自己附加了更多的身份:(各科)老師、指揮家、教導員、訓誡師……

這些身份多到搶了「爸爸」、「媽媽」的戲, 掩蓋了原本最質樸、純真的光芒, 以至于我們不知不覺間已經找不到自己了。

孩子就站在對面, 看著我們, 但他伸手摸不著, 也感受不到我們的愛。

他嘴裡叫著爸爸、媽媽, 腦袋裡又無比錯亂:

「你到底是媽媽, 還是教導員?

你明明是爸爸, 為什麼成了那麼嚴厲沒有耐心的數學老師?」

我們走了很遠的路, 卻走進了焦慮和喧囂的迷霧, 走進孩子的憤恨與疏離。

發生了什麼?怎麼會這樣?值得嗎?又何必?

回到最初的簡單, 「各歸其位」——也許是最好的自我「救贖」。

讓媽媽回到「媽媽」原本的位置。

讓爸爸成為「爸爸」。

2

各司其職

論起學習, 家庭裡誰更專業?

誰做飯最好, 最能照顧好家人的生活?

誰最擅長組織, 溝通?

誰最會運動?

誰最幽默, 善于調動家庭的氣氛, 尤其是低氣壓的時候?

……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外行指揮內行, 什麼都要管, 又管不好, 自尋煩惱, 矛盾就產生了。

家庭裡, 把自己最擅長的「專業」做好, 就是對彼此最大的貢獻, 而不是羈絆。

明確了各自的「專業」范圍, 更容易對自己負責。 遇到問題, 知道主體是誰, 就會少些遷怒, 也避免交叉的問題發生。

即使你是(N)雙一流畢業, 你家的初三孩子依然是這個家庭裡的初三學習專業戶。 他需要知道這一點, 以便于他可以對自己負責。

你也需要知道這一點,

所以別越俎代庖, 別急在他前面——你太著急, 孩子就不急了。 他不急, 你就更著急了。 惡性循環。

3

來, 這項交給你負責

別說你哪項都不擅長, 你又不是白素貞, 可以「白撿」個優秀孩子。

不擅長就去學, 你總得認領幾項哎。

家庭裡那個「全能」的, 別抱怨自己太苦太累、哭天搶地命運悲慘。 那是你「自找」的。

你傻啊。 指望對方積極主動前來認領的功夫, 你也不是不可以「攤派」。 別緊握著權利, 連帶著義務把自己裹成繭, 你得學著「放權」——

「來, 這項交給你負責。 」

你看, 是不是立刻輕鬆了很多。 讓自己輕鬆一點不是罪惡。

但「罪惡」的是, 交出去的依然指手畫腳, 這樣讓N方都放不開手腳。

你行你上, 別抱怨。

你行你不想上, 別指手畫腳。

你不行, 就去學行了, 隨時準備上。

你要相信TA。

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