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討論區:學校開課了,小孩應該回去上課嗎?5-11歲準備開打Covid-19疫苗,打還是不打

討論區:學校開課了, 小孩應該回去上課嗎?5-11歲準備開打Covid-19疫苗, 打還是不打

小編在面子書有follow這位賴駿漢醫生的專業。 最近他和大家分享了有關學校開課了, 小孩應該回去上課嗎?5-11歲準備開打Covid-19疫苗, 打還是不打的課題。 值得大家一看的文章。

以下是原文:

學校開課了, 小孩應該回去上課嗎?

居家隔離一年多, 爸媽都要瘋了, 可以回去托兒所、幼兒園嗎?

馬來西亞政府宣布5-11歲準備開打Covid-19疫苗, 打還是不打?

千呼萬喚始出來。

對不起久等了。

很多人一直問類似的問題, 今天讓我用科學、數據和邏輯分析一下。

這些都是個人見解而已, 給各位參考。

好多12歲以上的人已經接種疫苗。

那么, 那些少過12歲的怎么辦?

一年多下來, 看到好多媽咪都要瘋了。

沒有“Me-time”, 一天24小時對著孩子、先生, 煮三餐, 沒必要事完全不出門。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半。

長時間相處導致更多摩擦、觀念不合。

已經瀕臨崩潰邊緣。

------

問題一:現在到底要送孩子去上學不?

如果不要送去上學, 原因只有一個, 就是怕寶貝孩子被感染病毒。 那些小過12歲的又還沒開打, 有夠怕的!

想送去上學, 讓孩子們回歸正常校園、社交生活;

讓專業的老師施教,

也趁機讓24小時不停歇照顧小孩的家人透一透氣。

我不是神, 我無法預測各位的小孩送去上學會不會被感染。

正因如此, 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答案。

因為每個人、每個人的家人, 他們的年齡、患有的疾病都不一樣。

大家怕小孩被感染病毒對吧?

說一說數據。

感染率:

0-11歲的小朋友, 在今年的八月份, 在還沒開課的時候, 在本國, 一天內, 可高達3500宗確診案例。 (當時最大的可能性:大人出門, 感染給小孩)

那么, 現在開課了會怎樣?

死亡率:

就算一天高達3500宗0-11歲的確診案例, 有史以來, 馬來西亞0-11歲的每日死亡案例要么是0, 最高是1。

意思是說, 小孩子就算被感染病毒, 死亡率和成人相比, 是極為低的, 要么很不幸, 不然就是自身有慢性疾病, 才會死亡的。

12-17歲的亦是如此, 在本地每日0-1宗死亡案例。

如果你是18-59歲, 那就不一樣了, 每日可高達接近200宗死亡案例。

大家看到的這個Graph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疫苗大幅度開打后,

就算各個領域逐漸開放, 允許堂食和社交活動,

越來越多人在職場工作, 而不是Work from home,

反而各個年齡層的死亡率大大減低。

你看, 疫苗多有效啊!

所以如果你問我, 小孩可不可以回去學校, 我可能會說三種答案。

【可以:】

條件是:

- 學校嚴格執行SOP

- 有發燒、咳嗽、傷風、喉嚨痛、任何癥狀的小朋友不可以來上課!

- 同學之間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

- 不要一起用餐(都還沒打疫苗)

- 大家定期進行自篩, 提早檢測到無癥狀感染, 提早隔離, 讓學校更安全。

【不鼓勵:】

原因是:

如果家里有抵抗力弱的人, 又還沒接種疫苗!(我懂很多人還沒接種)

就如同分享的圖表一般,

年齡越大的人,

如果因為小孩去上課, 感染了病毒, 帶回家里,

傳染給長輩、老人,

像我們這樣年齡層的人,

我們的重癥和死亡風險才是高的。

到時可能會死的是我們, 機率遠遠高過小孩。

家里的長輩, 還未接種疫苗的, 快點接種吧!

【暫時不要:】

采取觀望態度, 1-2個月, 看學校那里地SOP執行得如何?有多少小朋友因為上學而被感染?

------

問題二:5-12歲可否打Pfizer疫苗?

20/09/2021 - Pfizer在官網宣布幾個重點

1. 5-11 歲的孩童在接種的疫苗劑量為10mcg (成人30mcg;換言之, 就是成人三分之一劑量), 21天后接種第二劑, 產生的抗體和16-25歲年齡, 接種兩劑疫苗(30mcg)的人差不多。

2. 該年齡層得到的副作用都是輕微的。

3. 目前該年齡層在接種后, 沒有嚴重的副作用(心肌炎、過敏性休克)

4. 六個月至兩歲, 兩歲至五歲的臨床研究, 結果預計會在年底出爐。

美國的各個報章也在三天前開始大肆報道, 要開始接種5-12歲的年齡層了。

官網也有提到, 一共有2268人(5-12歲孩童)經歷臨床研究。

雖然本國不流行, 但我一路以來都是非常pro-vaccine。

在還沒大流行Covid的時候, 本診所因大肆推廣各種類型的疫苗接種,

甚至得到了幾個廠商賞識, 有的要我們做疫苗大使,

有的要求我們與同行分享我們對疫苗的觀點。

我想說自己的看法:

1. 如果是我的家人,5-12歲,【我不可能遲疑,一定報名接種疫苗。】

2. 小孩接種疫苗的目的是減低病毒交叉感染的機會,

因而減低傳染給大人的風險(像我說的一樣,我們被感染了,死亡率才是高的);

當然也是為了減低孩童受感染后的重癥、后遺癥和死亡風險。

3. 截至今日,全球該年齡層接種過疫苗的人還不多,

因此我會一直更新自己,用數據判斷。

(好比AZ疫苗有機會導致的血栓,一開始震驚好多人。

之后,隨著更多人接種了,我們也知道白人得到血栓的機率是十萬分之一,

然后亞洲開打了,亞洲人得到血栓的機率和白人相比大大減低,差不多十分之一。

數據也告訴我們年輕人血栓的機率高過年長的人,等等。)

退卻機率不高,但我會一邊觀察有沒有什么突發因素讓我臨時退縮。

4. 你、我、老人、有慢性疾病的人才是高風險群。

會染病死掉的其實是我們。

5. 所以,小孩接種疫苗,

對我而言,

疫苗的安全性會是最大考慮,

這也會隨著日子一天一天得到答案和證明。

大人們,還沒接種疫苗的各位,請問你還在猶豫什么呢?

賴駿漢醫生 筆

以下是12歲以下小孩注射疫苗的方式

第一步如果曾經孩子的名字有注冊在MYSEJAHTERA(因為之前出門要掃碼),必須先移除,點擊“MANAGE DEPENDANTS”

第二步點擊 “COVID 19 VACCINATION”

第三步點擊“ADD VACCINE DEPENDANTS”

第四步填寫孩子相關資料

四部驟就簡單完成咯

我想說自己的看法:

1. 如果是我的家人,5-12歲,【我不可能遲疑,一定報名接種疫苗。】

2. 小孩接種疫苗的目的是減低病毒交叉感染的機會,

因而減低傳染給大人的風險(像我說的一樣,我們被感染了,死亡率才是高的);

當然也是為了減低孩童受感染后的重癥、后遺癥和死亡風險。

3. 截至今日,全球該年齡層接種過疫苗的人還不多,

因此我會一直更新自己,用數據判斷。

(好比AZ疫苗有機會導致的血栓,一開始震驚好多人。

之后,隨著更多人接種了,我們也知道白人得到血栓的機率是十萬分之一,

然后亞洲開打了,亞洲人得到血栓的機率和白人相比大大減低,差不多十分之一。

數據也告訴我們年輕人血栓的機率高過年長的人,等等。)

退卻機率不高,但我會一邊觀察有沒有什么突發因素讓我臨時退縮。

4. 你、我、老人、有慢性疾病的人才是高風險群。

會染病死掉的其實是我們。

5. 所以,小孩接種疫苗,

對我而言,

疫苗的安全性會是最大考慮,

這也會隨著日子一天一天得到答案和證明。

大人們,還沒接種疫苗的各位,請問你還在猶豫什么呢?

賴駿漢醫生 筆

以下是12歲以下小孩注射疫苗的方式

第一步如果曾經孩子的名字有注冊在MYSEJAHTERA(因為之前出門要掃碼),必須先移除,點擊“MANAGE DEPENDANTS”

第二步點擊 “COVID 19 VACCINATION”

第三步點擊“ADD VACCINE DEPENDANTS”

第四步填寫孩子相關資料

四部驟就簡單完成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