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護聽力,練習十式聰耳操!

十式聰耳操中的部分方法源自元代《頤身集》, 它是由我國道教著名人物、世稱「長春真人」的邱處機等編著。 該操最早稱為「聰耳功」, 共三式, 由于簡單有效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 備受諸多醫家重視。 後經明、清兩代不斷演化, 至清末形成多式聰耳操。 如今, 該操經改進整理為十式, 它融合了古今醫家所推崇的十種耳部刺激方法, 經常習練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補腎益氣、提高聽力之功效。 老人每臨睡前按摩1遍, 貴在持之以恆。

第一式辨微音

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 端坐椅子上, 雙手自然放在兩側大腿上。
全身放鬆, 雙眼閉合, 用耳朵去聆聽周圍的細小聲音。 剛開始會覺得四周安靜無聲, 練習日久後感覺能聽到心跳, 甚至血液流動的聲音以及周圍一些細微的聲音。 每次2分鐘, 有利于打通耳脈使得聽力敏銳。

第二式擊高骨

該法最早見于元代《頤身集》, 習練時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孔, 兩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輕輕敲擊腦後高骨(後腦部骨頭突出的地方, 即枕骨最高處)60下, 酉時(每天17點至19點)腎氣充盛之時習練效果最好, 可達到調補腎元、強本固腎、提高聽力之效。

第三式提耳尖

耳尖周圍分佈著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等經脈的支脈支別, 提拉耳尖可刺激這些經脈的經氣, 調節耳部的氣血。
拇指、食指夾捏雙耳尖(耳廓最高點)向上提、揪, 反復15~20次感到耳朵發熱發紅為宜。

第四式摩耳輪

雙手握空拳, 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 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每次約1分鐘。 此法可促進耳部的血液迴圈, 有保護聽力的作用, 並對胸悶、頭痛、頭昏有一定療效。

第五式捏耳垂

耳垂部血管豐富, 揉捏耳垂可促使耳脈通暢。 耳脈通, 則聽力健, 延緩耳部器官功能衰退。 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揉捏雙耳垂2分鐘左右, 力度要稍重, 感覺微痛為宜。

第六式抖耳道

先用右手食指[插·入]右側耳道內, 上下快速抖動30次、然後用左手食指[插·入]左側耳道內, 上下快速抖動30次。 抖動耳道具有通經絡、調氣血、開耳竅、益腎氣等多種養生保健效果, 可增加內耳的血液迴圈, 提高聽カ。 注意剪短食指指甲以防損傷耳道。

第七式擦耳廓

用雙手掌由後向前擦耳廓, 再向後摩擦耳廓如此反復30次。 擦耳廓能啟動免疫系統, 起到扶助正氣、暖腎培元、防止聽力下降的作用。

第八式壓耳屏

坐定, 雙手搓掌心20次, 掌心發熱後,
屏住呼吸用雙手食指向內壓耳屏, 使之閉住耳孔, 如此反復5次。 需要注意, 壓耳屏時不能呼吸, 這樣可改變耳內的壓力, 促進氣血運行、經絡疏通, 有助于改善老人耳鳴、耳背、誤聽等癥狀。

第九式敲耳背

耳背分佈有大約60個穴位, 用食指敲打耳背, 每次24下, 每天2次, 可增強聽力系統功能。

第十式刺翳風

耳後有一個翳風穴的重要穴位(下頜骨後面的凹陷處), 用拇指指尖點刺時, 會有一種酸脹感傳到舌根。 指尖點刺翳風穴, 力度以感覺酸困為宜, 每次1~3分鐘, 每日1次。 可増加內耳血液迴圈, 有保護耳部神經、安神益智的作用, 長期堅持還可減輕聽力衰退、促進睡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