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港影:十秒七個表情,喜劇國度的王,與演技的「天下無敵」

周星馳是表演的大家。 這一點毫無疑問。 他與許冠文在香港喜劇類型電影領域前後輝映, 在專業角度而言, 他或還比許冠文走得更遠。

而王晶在一檔節目中說, 「我覺得他演得最好的一個鏡頭, 就是《大話西遊》裡面, 他用過照妖鏡發現莫文蔚是白骨精那個鏡頭, 在那不到10秒鐘裡面, 他換了7個表情, 那個他是故意做給影評人看的, 可是沒有很多人看得出來。 」

這個評價也全無問題, 王晶說周星馳是自己心目中最強的演員, 也沒有問題。

問題在, 有些人在關于演技問題的討論中, 必須要周星馳第一。

並說,

「你以為自己比王晶要厲害?人家導演、監製過200部電影的人能不比你更專業?」

王晶是大導演, 王晶導演和監製了超過200部電影是事實。

但是, 王晶等于不可置疑?王晶這句話的意思是周星馳天下無敵?

明顯不是, 他的表述其實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

都在表達一種欣賞, 就跟我們經常寫的影評, 對于演員精彩的表現不吝筆墨一般。

香港影壇群星璀璨。 好演員層出不窮。

動作演員從李小龍到洪金寶、成龍、李連杰再到甄子丹, 喜劇演員從許冠文、麥嘉到陳百祥、周星馳, 商業演員從鄭則仕、周潤發到梁家輝、梁朝偉, 再到劉青雲、吳鎮宇和郭富城、張家輝、林家棟等人, 更多的黃金配角不提, 這個名單裡也略掉了很多人。

表演也是一個綜合概念, 從技法到個人特性、情感及創意的結合。

所以給演技排序歷來就是一件麻煩事, 甚至不可為。

王晶都加上了「自己心目中」這個定語。

我曾經說過, 周星馳是「宗師巨匠」, 指其在港式喜劇領域的開疆拓土地位。

在個人而言, 覺得這是一種恰當的認可,

綜合能力而言也確實能夠淩駕很多演員之上。

但單論演技, 並不至于「無敵」。

周星馳是極簡派的大師。

尤其後期, 他甚至不需要常規意義上的情緒爆發和張力, 就能夠以其看似樸實的表演配合劇情的走向, 這是一種極強的能力。

這一點從《國產淩淩漆》開始就體現得非常明顯,

其後一路的《大話西遊》、《食神》、《喜劇之王》到《少林足球》、《功夫》和《長江七號》, 其中《功夫》是職業生涯的最巔峰, 且是融合編劇、導演、製片和表演于一體的集大成。

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論, 可以理解為某種程度上的無敵。 甚至可以睥睨整個華語影壇。

但另一個問題, 單就表演而論, 他早已「畫地為牢」。

1990年的《望夫成龍》或者就是他作品中唯一的例外, 雖然也披著喜劇片的皮, 但內裡卻是探討底層尋常生活的一部電影。

而後從早期《賭聖》和《翹課威龍》等誇張的無厘頭風格, 到《唐伯虎點秋香》時的開始內收, 再到《國產淩淩漆》完全進化為冷面笑匠, 其後就是一路精進打磨, 比如《大話西遊》的孫悟空, 是史上獨一無二的演繹, 完全區別于正劇的表演方式。

周星馳只是要一個殼。

在他的手底, 這個角色偏離傳統概念的悟空很遠, 但他卻以一種乾脆俐落的表演方式, 完全無視傳統的做法, 恰到好處地詮釋了電影設定的此版悟空。

角色內心的真實被這個表像掩藏了起來, 卻又以細節表演拋給觀眾以蛛絲馬跡。 戴上金箍的瞬間,那種悲哀與絕望的情緒,撲面而來,金箍象徵著斬斷前緣,與至尊寶有關的人事,一併煙消。夕陽武士與「那個人好像一條狗」的臺詞,只是無厘頭的表像,底下是隔絕情愛、連哭都不能的孫悟空。

而他也曾經說過,「我拍了很多電影都是悲劇,可是你們都說是喜劇。」

這與許冠文的一句話很相似,:「我沒有humor(幽默感),由小至大也是如此,我好嚴肅,不明白其他人為什麼認為我好笑。」

這就是「畫地為牢」的真義。

這兩位宗師級的喜劇演員,都被電影類型、表演和觀影的三重慣性所裹挾而不得脫。

比如《長江七號》,雖然在周星馳身上,你從頭到尾找不到任何一個與「喜劇、幽默」相關的元素和表演,但觀眾本能地認為這是「周氏」喜劇。

而周星馳經過這部電影的探尋,果斷轉身幕後,自此不再出演。

回溯當年的「十秒七個表情」。

那個時候的周星馳,或對于得不到專業獎項和業內影評人的認可,心懷芥蒂。

不就是技巧嗎,誰不會?

所以他奉獻了一個十秒內變換七個表情的演出。

但結果是明珠暗投,或者說根本就無人關注,只有王晶導演敏銳察覺了,其實就這一點而言,王晶對周星馳可稱「真愛」。

一般而言,這種看電影的專注度,只有兩種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第一種是想要寫一篇認真的影評,其次則是對這個演員有極深的喜愛程度,不然電影就只是一種消遣。

而另一個問題,則是與演技的關係。

周星馳唯一一個影帝,是2001年的《少林足球》給他帶來的。

但其實《功夫》中的表演,更加無痕和無可挑剔。

然而他始終只有一座獎盃。

所以綜合言之。

以戲路而論,周星馳已然受困,他已經沒有辦法脫離喜劇類型去證明自己。

上篇文章所談的《色戒》裡的易先生、《寒戰》裡的李文彬及《最愛》裡的趙得意,也包括其他林林總總的各型突出演員們的角色,他無法去駕馭和表達,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故而並不能說,周星馳的演技天下無敵。

但我們或可如是說。

在喜劇的國度內,他就是王。

戴上金箍的瞬間,那種悲哀與絕望的情緒,撲面而來,金箍象徵著斬斷前緣,與至尊寶有關的人事,一併煙消。夕陽武士與「那個人好像一條狗」的臺詞,只是無厘頭的表像,底下是隔絕情愛、連哭都不能的孫悟空。

而他也曾經說過,「我拍了很多電影都是悲劇,可是你們都說是喜劇。」

這與許冠文的一句話很相似,:「我沒有humor(幽默感),由小至大也是如此,我好嚴肅,不明白其他人為什麼認為我好笑。」

這就是「畫地為牢」的真義。

這兩位宗師級的喜劇演員,都被電影類型、表演和觀影的三重慣性所裹挾而不得脫。

比如《長江七號》,雖然在周星馳身上,你從頭到尾找不到任何一個與「喜劇、幽默」相關的元素和表演,但觀眾本能地認為這是「周氏」喜劇。

而周星馳經過這部電影的探尋,果斷轉身幕後,自此不再出演。

回溯當年的「十秒七個表情」。

那個時候的周星馳,或對于得不到專業獎項和業內影評人的認可,心懷芥蒂。

不就是技巧嗎,誰不會?

所以他奉獻了一個十秒內變換七個表情的演出。

但結果是明珠暗投,或者說根本就無人關注,只有王晶導演敏銳察覺了,其實就這一點而言,王晶對周星馳可稱「真愛」。

一般而言,這種看電影的專注度,只有兩種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第一種是想要寫一篇認真的影評,其次則是對這個演員有極深的喜愛程度,不然電影就只是一種消遣。

而另一個問題,則是與演技的關係。

周星馳唯一一個影帝,是2001年的《少林足球》給他帶來的。

但其實《功夫》中的表演,更加無痕和無可挑剔。

然而他始終只有一座獎盃。

所以綜合言之。

以戲路而論,周星馳已然受困,他已經沒有辦法脫離喜劇類型去證明自己。

上篇文章所談的《色戒》裡的易先生、《寒戰》裡的李文彬及《最愛》裡的趙得意,也包括其他林林總總的各型突出演員們的角色,他無法去駕馭和表達,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故而並不能說,周星馳的演技天下無敵。

但我們或可如是說。

在喜劇的國度內,他就是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