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毀掉一個孩子,從小讓他考「100分」就夠了。

入睡前, 朋友發過來一張圖, 是一道數學題, 赫然被打上鮮紅的叉叉。

我乍一看, 迷了眼睛, 一時間竟找不出問題。 正當我要問「為什麼」時,

朋友卻苦澀地來了電話, 原來她家女兒因為這道錯題丟了滿分, 哭哭啼啼, 跟自己過不去。

「不僅哭著用修正帶塗改了老師的大紅叉, 連晚飯都沒怎麼吃, 唉, 怎麼辦?」朋友一籌莫展。

「不過是一次單元測驗, 安慰下孩子不就得了?」我試圖安撫朋友, 可她卻在電話那頭苦笑。

原來, 寬慰孩子的話她沒少說, 一到孩子耳中, 卻變成了刺。 女兒甚至搬出以前父母的「教誨」回懟:

「錯了就是不會做, 得不到滿分就不是第一!」

「小測驗錯題不重視, 遇上大考怎麼辦?誰會給我後悔藥?」

……

原來父母「激勵」孩子好好學習的大道理, 如今孩子吸收了變成一種束縛。

朋友聽了很不是滋味, 女兒擁有競爭心雖說是好事, 可望著得失心越來越重的女兒, 她卻無比擔心:未來如果孩子遭遇更大的挫折,

她是不是更輸不起呢?

掛下電話, 我有些沉思, 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 朋友家的女兒一直是她的驕傲, 也是我們眼裡公認的「別人家孩子」:

當我們的孩子還沉浸在玩沙子挖沙坑的時候, 朋友家的女兒卻早早識字、背唐詩;

當我們週末帶著孩子上山下鄉爬樹摸魚時, 朋友家的女兒早已穿梭在各種興趣培訓班;

朋友帶著女兒到處參加比賽, 朋友圈中時不時曬出令人羨慕的, 沉甸甸的獎盃。

父母的苦心一眼盡知, 可在這些榮譽背後, 有多少是孩子心甘情願的?

如今回望, 卻令人感慨:那些早早被父母推入競爭賽道的孩子, 已然站在高處下不來。

很多父母, 早早幫助孩子學會享受競爭的成就感,

卻忘了教導孩子:如果失利, 他們該怎麼辦?

一個孩子, 如果他無法接納自己, 競爭便成為最大的傷害。

1

始于童年的競爭, 鮮少有贏家

也許是社會發展太快, 也許是競爭愈發激烈, 「競爭意識」不知不覺成為父母們從小灌輸給孩子的觀念。

從小培養孩子競爭心,

孩子就能成為人生贏家嗎?

臺灣「教育」影片《貓的孩子》以暗黑童話的方式驚醒無數父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以為的「為孩子好」, 到頭來只會摧毀孩子。

電影中, 男主角阿衍是一個普通不過的男孩, 不幸的是, 他生在一個學霸家族。

每一個家族聚餐日, 都是阿衍最難堪時, 因為餐桌上, 大人們永遠都在說成績。

成績儼然成為家族信仰, 而成績最差的阿衍, 無形中成為父母最掛不住的臉面。

阿衍的爸爸開始不歸家, 即便偶爾回來, 一不順心, 他就操起傢伙打媽媽, 理由是:作為家庭主婦的妻子, 沒有把孩子的成績管好。

與此同時, 阿衍的媽媽則把對追求家庭幸福和完整的希望寄託在兒子的成績提高上。

當阿衍意識到「成績」成為了「父母矛盾」的癥結所在,他感覺壓力巨大,資質平平的他不得不接受平行世界的規則——殺貓換成績。

阿衍用水淹、用花盆砸、用老鼠藥毒……他想盡辦法花式殺貓,因為在第一次成功殺貓換取成績突飛猛進後,他停不下來,他也收不了手。阿衍向現實妥協了。

終于,他拿到了滿級分,以驕傲的姿態出現在爺爺的葬禮上。

然而,讓阿衍想不到的是,隨著成績變好,媽媽對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不得不繼續走在殘酷殺貓換成績的路上。

雙重人格最終將阿衍逼瘋,坐在大學聯考考場上,阿衍滿耳朵都是貓叫幻聽,他崩潰了。

電影中的平行世界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其實它卻隱喻了現實中病態的精神妄想世界。拍的是電影,深刻揭露出的卻是現實家庭裡的種種殘酷。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早早在孩子心中埋下「競爭種子」,催其長大,卻其實只是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期待。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

一個極端的功利主義者和一個妄想中的精神病人,其心理機能是一樣的,他們都無法和世界建立正常連接,以一種病態的方式存在著。由此,競爭的後果往往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擊倒自己。

當然,《貓的孩子》在結局帶來了一絲暖意,媽媽與爸爸離婚,她不再糾結阿衍的成績,母子和解,阿衍成為一名學徒工,媽媽給他送便當,母子相處重回溫暖時刻。

始于童年的競爭,鮮少有贏家。

當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在「比較」上時,競爭帶來的焦慮也會不期而至;孩子陷于競爭囹圄裡患得患失,最終只會讓內心變得越來越羸弱;他人眼裡微不足道的得失,都有可能成為壓向他們心頭的天大事。

生命固然是一場競爭的結果,但孩子需要儲備心理力量,如若沒有準備好,可千萬不要讓孩子提早進場。

2

童年的任務,不是「比較」而是「成長」

給童年還是給未來?

這是一道橫跨在每個父母面前的選擇題。縱然明白孩子的童年不可逆,可面對時間流去不復返的現實,無數父母毅然選擇「搶跑」。

神經學洪蘭教授從腦科學角度分析說: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逼迫難以成就孩子,孩子自己想學的時候,學得最快。

與此同時,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也用42年時間,採訪了6,000人,瞭解他們的童年生活後,得出結論:如果在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孩子長大後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適應新環境。

也會有父母對此表示不解:孩子學繪畫、學樂曲,甚至報班培訓體育項目,不也是一種玩嗎?哪有那麼危言聳聽?孩子既能玩又能學,豈不是兩者兼顧?

對此,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安東尼提出:這些具有完善規則,又有強組織性的遊戲,並不是真正屬于孩子的「自由玩耍」。

也許孩子能夠從中獲得各種經驗,增強孩子集體凝聚力,但這些被事先設定了規則的遊戲,卻無法激發孩子更多的創造性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孩子只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玩耍中,才會利用豐富的想象力,迸發出的創新創意。

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突發情況,才是孩子在應對突發情況時所培養出來的真正應對能力,幫助孩子學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社交、應壓以及解決問題,從長遠來說,讓孩子更具競爭優勢。

「玩耍」就像個萬花筒,而童年就是一段斑斕的時光,孩子透過萬花筒看世界,其實是不斷向內累積生命力。

就像小樹苗變成參天大樹前需要時間和陽光雨露,孩子的成長也需要等待和時間。

作為父母,對孩子最好的呵護是不打擾孩子的成長,讓他們保持好奇心,發展自由意志。孩子內心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才能成為他未來成長路上的最大助力。

3

放下競爭意識,拿起競爭能力

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夠在未來賽出?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打了一個非常形象生動的比喻:

一個人想要在江湖上立足,必須遠離江湖,躲進深山,無打擾地修煉,練好內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錢。

培養競爭力的奧秘正在這裡。

01、放下競爭意識

因為大環境焦慮,導致很多父母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身不由己,但其實,只有先解決小環境問題,才能應對大環境壓力。

父母作為孩子的領路人,首先要幫助孩子把握他們在成長初期會遇到的各種競爭,正確評估競爭的意義,適度把握競爭的尺度,只有大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02、培養良好品格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說:

「雖然中考大學聯考是一種學習結果的競爭,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卻不應該講競爭,這只會讓學生養成扭曲的心理。」

正因此,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開放的心態才是關鍵。當孩子擁有積極的心態,他們在學習中才會學著與人合作,學習別人的優點,從而提高學習效能。

4

人生不是競技場,無需處處爭第一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得知兒子中考成績後大松一口氣:是個高分,好在沒有「考得太好」。

其實在中考前,白巖松還和兒子開過一個玩笑:「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雖說這是一名父親安撫孩子平常心的玩笑話,但事實上,教孩子「不爭第一」卻是白巖松在孩子成長路上給出的最大安全保障。

還記得他在給兒子的那封「人生郵件」中說:

「人生不是競技場,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勝者,每一次第一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父母不是孩子人生拼圖者,那麼且放下競爭意識,讓孩子自己拿起競爭能力,開創屬于他們自己的人生。

當阿衍意識到「成績」成為了「父母矛盾」的癥結所在,他感覺壓力巨大,資質平平的他不得不接受平行世界的規則——殺貓換成績。

阿衍用水淹、用花盆砸、用老鼠藥毒……他想盡辦法花式殺貓,因為在第一次成功殺貓換取成績突飛猛進後,他停不下來,他也收不了手。阿衍向現實妥協了。

終于,他拿到了滿級分,以驕傲的姿態出現在爺爺的葬禮上。

然而,讓阿衍想不到的是,隨著成績變好,媽媽對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不得不繼續走在殘酷殺貓換成績的路上。

雙重人格最終將阿衍逼瘋,坐在大學聯考考場上,阿衍滿耳朵都是貓叫幻聽,他崩潰了。

電影中的平行世界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其實它卻隱喻了現實中病態的精神妄想世界。拍的是電影,深刻揭露出的卻是現實家庭裡的種種殘酷。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早早在孩子心中埋下「競爭種子」,催其長大,卻其實只是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期待。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

一個極端的功利主義者和一個妄想中的精神病人,其心理機能是一樣的,他們都無法和世界建立正常連接,以一種病態的方式存在著。由此,競爭的後果往往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擊倒自己。

當然,《貓的孩子》在結局帶來了一絲暖意,媽媽與爸爸離婚,她不再糾結阿衍的成績,母子和解,阿衍成為一名學徒工,媽媽給他送便當,母子相處重回溫暖時刻。

始于童年的競爭,鮮少有贏家。

當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在「比較」上時,競爭帶來的焦慮也會不期而至;孩子陷于競爭囹圄裡患得患失,最終只會讓內心變得越來越羸弱;他人眼裡微不足道的得失,都有可能成為壓向他們心頭的天大事。

生命固然是一場競爭的結果,但孩子需要儲備心理力量,如若沒有準備好,可千萬不要讓孩子提早進場。

2

童年的任務,不是「比較」而是「成長」

給童年還是給未來?

這是一道橫跨在每個父母面前的選擇題。縱然明白孩子的童年不可逆,可面對時間流去不復返的現實,無數父母毅然選擇「搶跑」。

神經學洪蘭教授從腦科學角度分析說: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逼迫難以成就孩子,孩子自己想學的時候,學得最快。

與此同時,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也用42年時間,採訪了6,000人,瞭解他們的童年生活後,得出結論:如果在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孩子長大後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適應新環境。

也會有父母對此表示不解:孩子學繪畫、學樂曲,甚至報班培訓體育項目,不也是一種玩嗎?哪有那麼危言聳聽?孩子既能玩又能學,豈不是兩者兼顧?

對此,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安東尼提出:這些具有完善規則,又有強組織性的遊戲,並不是真正屬于孩子的「自由玩耍」。

也許孩子能夠從中獲得各種經驗,增強孩子集體凝聚力,但這些被事先設定了規則的遊戲,卻無法激發孩子更多的創造性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孩子只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玩耍中,才會利用豐富的想象力,迸發出的創新創意。

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突發情況,才是孩子在應對突發情況時所培養出來的真正應對能力,幫助孩子學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社交、應壓以及解決問題,從長遠來說,讓孩子更具競爭優勢。

「玩耍」就像個萬花筒,而童年就是一段斑斕的時光,孩子透過萬花筒看世界,其實是不斷向內累積生命力。

就像小樹苗變成參天大樹前需要時間和陽光雨露,孩子的成長也需要等待和時間。

作為父母,對孩子最好的呵護是不打擾孩子的成長,讓他們保持好奇心,發展自由意志。孩子內心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才能成為他未來成長路上的最大助力。

3

放下競爭意識,拿起競爭能力

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夠在未來賽出?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打了一個非常形象生動的比喻:

一個人想要在江湖上立足,必須遠離江湖,躲進深山,無打擾地修煉,練好內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錢。

培養競爭力的奧秘正在這裡。

01、放下競爭意識

因為大環境焦慮,導致很多父母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身不由己,但其實,只有先解決小環境問題,才能應對大環境壓力。

父母作為孩子的領路人,首先要幫助孩子把握他們在成長初期會遇到的各種競爭,正確評估競爭的意義,適度把握競爭的尺度,只有大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02、培養良好品格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說:

「雖然中考大學聯考是一種學習結果的競爭,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卻不應該講競爭,這只會讓學生養成扭曲的心理。」

正因此,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開放的心態才是關鍵。當孩子擁有積極的心態,他們在學習中才會學著與人合作,學習別人的優點,從而提高學習效能。

4

人生不是競技場,無需處處爭第一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得知兒子中考成績後大松一口氣:是個高分,好在沒有「考得太好」。

其實在中考前,白巖松還和兒子開過一個玩笑:「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雖說這是一名父親安撫孩子平常心的玩笑話,但事實上,教孩子「不爭第一」卻是白巖松在孩子成長路上給出的最大安全保障。

還記得他在給兒子的那封「人生郵件」中說:

「人生不是競技場,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勝者,每一次第一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父母不是孩子人生拼圖者,那麼且放下競爭意識,讓孩子自己拿起競爭能力,開創屬于他們自己的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