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子女越出息,父母晚年越孤獨?看完這3個案例感覺很有道理

前幾天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

孩子越是出息, 父母的晚年越孤獨, 甚至很可能變得淒慘?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小編搜集了身邊三個案例,

看看當事人是怎麼說的。

案例一

單位的同事小吳是家中獨子, 現在杭州工作, 月薪兩萬, 老家在東北。

因為距離遙遠, 一年也就回老家一趟, 有時候趕上在單位值班, 過年也回不去。

小吳找的對象是杭州本地人, 以後就要在杭州定居了。

他父母也曾經來杭州住過一陣,

但是實在是不習慣南方城市的生活, 住了三個月就回老家了。

父母也曾經說服小吳, 要不還是回老家找個工作吧, 一家人還能經常見面, 將來有了孩子還能幫忙帶一下。

小吳卻冷漠地說:

「回老家?老家有月薪兩萬的工作嗎?老家鎮子上最大的商場,

在杭州就是個社區超市的規模。

我已經見識過好的世界, 不可能接受降格的人生。 」

案例二

鄰居王阿姨六十歲, 有三個子女。

兩個孩子現在都在國外, 一個是金融精英, 一個是大學教授。

最小的兒子在本地, 私企打工, 月薪四千, 每到週末就帶著老婆孩子回家蹭飯。

可是王阿姨說:

「還好我這個小兒子沒出息。

如果像他大哥大姐那樣, 他們確實是有本事, 給我長臉, 我也高興。

但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出息, 都不在身邊, 我晚年就太淒涼了。 」

案例三

遠房表妹今年28歲, 是一名年輕的鋼琴家, 據說已經獲了不少獎了, 在圈子裡小有名氣。

前段時間表妹的父母看她年齡不小了, 給她張羅對象, 全都被她拒絕了。

表妹說她現在還不想結婚, 只想搞事業。

父母勸說了好多次未果, 只能隨她去了, 前段時間得到了一個機會, 出國留學, 預計四年。

等她回來都32了, 還不知道啥時候能結婚生娃,就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

整理完上面三個故事,小編想到了作家龍應臺寫過的一句話: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是目送孩子越走越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看來,「孩子越出息,父母晚年越孤獨」這個觀點,多少還是有些道理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主要有2個原因。

第一,兒女太有出息,未來的人生註定不「屬于」父母。

大部分家庭,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屈居于某個寂寂無名的小鎮,甚至農村。

有出息的孩子,他的未來就像一首歌裡唱的那樣:

「他的征途,屬于星辰大海。」

小地方,小鎮,小村子,小家庭……

對于那些有出息的人來說,是那麼的無聊和無趣。

有能力、有志向、有勇氣的年輕人,註定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樣接受一份平庸的工作,圍繞在父母身邊。

但站在父母的立場,又不可能攔著有出息的子女去追尋更好的人生,再不舍也只能放手。

第二,這屆年輕人普遍在親情上有些淡漠,長大後遠離父母變成了常態。

有時候在電視上或者網路上,看到一些「愚孝」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個中年人,六零後或者七零後。

那些「愚孝」的人,通常是家中的大哥或者大姐,總是會給自己周圍的人帶來困擾,因為比自己的小家庭,他們更在意原生家庭的利益。

但從八零後開始,你很少聽說,誰家孩子非常的「愚孝」,心裡只裝著父母和原生家庭。

社會對八零後的評價,往往是「自私」、「只顧自己」、「不聽話不孝順」等等。

到了九零後更是如此,九零後比八零後更加自我,更加注重個性。

再往後,零零後那就更不必說了。

為什麼「孝」的觀念在我們這樣一個注重傳統的社會裡,顏色越來越淡,比重越來越輕了呢?

很大一個原因是,以前的傳統大家庭結構喪失,所以「孝」文化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土壤。

以前,一大家子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生活在一起,老一輩的人掌握著絕對的「權力」,這個權力,既包括物質的,金錢的,也包括精神層面的。

年輕一輩對老一輩必須事事服從,才能穩定住家庭地位。

並且這種風氣會一代代傳下去,每個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以及「潛在的既得利益者」。

每個人都會想:

只要我盡了「孝道」,那麼我的下一代也會有樣學樣,等我老了也會享受相同的待遇。

然而到了近些年,傳統的家族被打散成了一個個小的「三口之家」。

而且八零後、九零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變成了全家人奉獻和付出的物件,成了地位最高的人。

在小家庭長大的獨生子女,享受著來自父母、祖父母全部情感和物質的多重投入,又普遍接受了比較好的教育。

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他們,會更注重自身的想法,而非他人的目光。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懂的東西越多,情感就越淡漠。」

時代改變了人存在的模式,也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子女越出息,父母的晚年可能越孤獨,你覺得這話對嗎?

還不知道啥時候能結婚生娃,就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

整理完上面三個故事,小編想到了作家龍應臺寫過的一句話: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是目送孩子越走越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看來,「孩子越出息,父母晚年越孤獨」這個觀點,多少還是有些道理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主要有2個原因。

第一,兒女太有出息,未來的人生註定不「屬于」父母。

大部分家庭,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屈居于某個寂寂無名的小鎮,甚至農村。

有出息的孩子,他的未來就像一首歌裡唱的那樣:

「他的征途,屬于星辰大海。」

小地方,小鎮,小村子,小家庭……

對于那些有出息的人來說,是那麼的無聊和無趣。

有能力、有志向、有勇氣的年輕人,註定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樣接受一份平庸的工作,圍繞在父母身邊。

但站在父母的立場,又不可能攔著有出息的子女去追尋更好的人生,再不舍也只能放手。

第二,這屆年輕人普遍在親情上有些淡漠,長大後遠離父母變成了常態。

有時候在電視上或者網路上,看到一些「愚孝」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個中年人,六零後或者七零後。

那些「愚孝」的人,通常是家中的大哥或者大姐,總是會給自己周圍的人帶來困擾,因為比自己的小家庭,他們更在意原生家庭的利益。

但從八零後開始,你很少聽說,誰家孩子非常的「愚孝」,心裡只裝著父母和原生家庭。

社會對八零後的評價,往往是「自私」、「只顧自己」、「不聽話不孝順」等等。

到了九零後更是如此,九零後比八零後更加自我,更加注重個性。

再往後,零零後那就更不必說了。

為什麼「孝」的觀念在我們這樣一個注重傳統的社會裡,顏色越來越淡,比重越來越輕了呢?

很大一個原因是,以前的傳統大家庭結構喪失,所以「孝」文化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土壤。

以前,一大家子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生活在一起,老一輩的人掌握著絕對的「權力」,這個權力,既包括物質的,金錢的,也包括精神層面的。

年輕一輩對老一輩必須事事服從,才能穩定住家庭地位。

並且這種風氣會一代代傳下去,每個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以及「潛在的既得利益者」。

每個人都會想:

只要我盡了「孝道」,那麼我的下一代也會有樣學樣,等我老了也會享受相同的待遇。

然而到了近些年,傳統的家族被打散成了一個個小的「三口之家」。

而且八零後、九零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變成了全家人奉獻和付出的物件,成了地位最高的人。

在小家庭長大的獨生子女,享受著來自父母、祖父母全部情感和物質的多重投入,又普遍接受了比較好的教育。

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他們,會更注重自身的想法,而非他人的目光。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懂的東西越多,情感就越淡漠。」

時代改變了人存在的模式,也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子女越出息,父母的晚年可能越孤獨,你覺得這話對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