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二少女拯救宅男牛郎,這動畫明明這麼尬但為什麼就停不下來啊!

2015年4月, 有這樣一部新番「堂堂播出」。

它構造了一個完全禁止任何H要素傳播的世界, 在這樣一個禁欲的世界裡, 以女主為首的SOX組織以各種方式扛起H的大旗。

在公開場合喊出不知羞恥的口號、身著真空床單服招搖過市……

這部動畫, 就是《沒有黃段子的無聊世界》。

在日本本土, 因為「過于激進」而遭到批評。

而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這部十月新番, 在我看來, 從《黃段子》的手上接過了這面大旗。

而且, 它不像《黃段子》那樣拘泥于H, 而是在為ACGN文化中所有喜聞樂見的要素揮舞這面旗幟。

它, 就是——

《逆轉世界的電池少女》

之前有漫迷吐槽, 這部動畫給人的第一印象, 就是平成日本vs昭和日本。

橫空出世的昭和男兒迅速征服了平成廢物, 自居為「真國日本」,

將對方貶為「幻國」。

他們的Q版機甲伽藍, 以駕駛員的「愛國心」作為能源, 進攻時還會發出很有精神的狼嚎。

當伽藍人偶的鐵蹄即將踏碎幻國最後的保留地時, 擋在他們面前的是形似特攝英雄的神秘機甲「鯊魚1號」。

而這臺機甲的能源, 簡單點說, 就是和能源艙裡的電池少女一起「搞二刺螈」。

以不怕社死的氣概, 高聲喊出英雄們的中二臺詞, 還要自帶音響放bgm, 電池少女越嗨, 電量就充得越滿。

他們以正統自居, 自稱為「真」, 就像海軍學校裡的老大哥一樣喜歡教導別人。

他們將所有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東西都貶為「幻」,

將其稱為墮落的、迂腐的生活方式。

他們踏平幻國保留地的理由, 僅僅是因為他們在這裡找到了一盒全年齡GALGAME的光碟。

真國所象徵的, 其實是日漸嚴苛的審查制度, 是日本主流文化對于ACGN這種亞文化的打壓與排擠。

如果你閱番量比較大, 不僅追新番同時也補老番的話,不難發現一件事情:日本動畫業界的自我規制,正在逐漸加深。

從宮崎勤事件開始,日本對ACGN創作的各種規制就沒有停過。

無數觀眾心中永遠的神作《星際牛仔》在東京電視臺上只能播出打鬥場面較少的12集,後來在民營電視臺WOWOW上才完整放送。

《日在校園》的nice boat梗,我想我就不用再贅述了。

2010年之後,這種規制愈發明顯:直球營業的《緣之空》被事後追責,《黃段子》在日本那邊播出一半後也被刪改。

近年來,借著奧運會的名義,日本保守勢力對ACGN文化的規制愈發收緊。

今年的十月新番《終末的後宮》更是在開播後緊急下架,完全不給機會。

的確,某些過于直接的黃暴元素表達不宜出現在公開放映的TV動畫中。

但是,連《星際牛仔》這種程度的成人元素都無法被容忍,我算是理解為什麼《地獄之歌》一定得做成OVA了。

對于日本動畫業界來說,「異世界穿越」題材這麼火爆的原因,也許就是因為這個題材相對安全,稍微出格一點也可以用「異世界」糊弄過去。

縱觀日本的整個文化審查歷史,從「電影皇帝」黑澤明怒摔審查員的椅子,到1985年日本動畫業界接受警視廳監管,雙方和談。

再到2010年《東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條例修正案》的出臺,奧運前夕借奧運之名再一次上緊緊箍咒。

就像《電池少女》的世界觀裡,真國幾乎佔據了整個日本,而幻國只能蜷縮在一個小小的保留地內,朝不保夕。

真國的機甲,與其說其能量來自于「愛國心」,不如說來源于其成員對主流文化的無條件皈依。

對不符合價值觀的存在一概毫不留情地否定、抹殺,為了一張全年齡遊戲的光碟,就要把幻國最後的保留地都徹底毀滅。

自以為是在替天行道,實際上和狂熱的信徒沒有區別。

《電池少女》,就是日本動畫業界中對現狀不滿的創作者的一次狂歡。

它比《黃段子》更加高明之處在于,它選擇特攝英雄作為ACGN文化的代表,而沒有選擇H要素這種本來就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東西。

對于表番中的H和福利,觀眾的接受度各有不同,不過,應該沒有觀眾會討厭承載了所有人夢想的特攝英雄。

在這部動畫中,也有各種對前輩的致敬。電池少女所在的反抗組織阿拉巴基的領袖長得就很像《天元突破》裡的大哥卡蜜拉。

第三集中,電池少女與男主更是複刻了《Darling in the Franxx》中的經典駕駛姿態。

當然,這部動畫的有趣之處,也遠不止它所擺出的這種叛逆姿態。

這個動畫的男主人設,就非常地大膽,甚至可以說叛逆。他是個牛郎,專門說漂亮話取悅女人,讓她們心甘情願花高價買酒的那種職業。

他已經習慣把自己的笑容當成工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第一集中,他在生死關頭被電池少女的鯊魚1號救下,奇妙的吊橋效應將兩人的距離拉近了一些。

然後,他的手機鈴聲適時響起,兩人又發現,他們其實具有相同的愛好——他們都喜歡名為澤邦的特攝英雄。

在共同愛好與吊橋效應的催化下,兩人一心同體,一起吼出那些熱血中二的臺詞,打出十割的輸出,爆殺真國的機甲。

電池少女第一次找到了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搭檔,如獲知音,相見恨晚。

可男主卻不是特攝片主角,不是no fear no pain的英雄。

方才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不過是他為了活下去而進行的掙扎。

等他脫離生命危險之後,他立刻就露出了本性。

趨利避害、膽小怕事、患得患失,總之,他是再也不願意坐上機甲戰鬥了,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喜歡澤邦。

正如阿拉巴基的領袖所言,他心中的少年覺醒了。

可是,既然心中的少年可以覺醒,那當然也可以躺平躺回去。

即使電池少女一再挽留,男主還是去意已決,決定要離開反抗組織。

不過,事情也並不能如他所願,他的債主是個見錢眼開的主,為了反抗組織開出的高額報酬,強行要求男主留下來。

之前,他為了還債主的錢去當牛郎,現在他要為了還錢坐上機甲。

他強迫自己打起精神去面對電池少女,把她當成自己的顧客去取悅她,充滿她的電量。

他換上了營業聲線,熟練地說著電池少女愛聽的話,撩撥她的少女心。

為了讓自己魅力再加一分,他取下了眼鏡,視野有些模糊,他勉強能看清電池少女在機甲上畫了個塗鴉。

看上去像個特攝英雄,所以他直接就把那塗鴉當成了澤邦,順著這個說下去。

他沒有注意到,在這一瞬間,電池少女的心情低落了。

因為她畫的根本不是塞班,是身披塞班皮套的男主。

對于她來說,第一次和她心意相通、共同戰鬥的男主就是她的超級英雄。

真國的襲擊立刻到來,他也坐進機甲,和電池少女一起出擊。

但這一次,鯊魚1號沒能啟動,電池少女的電量始終是空的。即使他說了那麼多漂亮話,電池少女還是沒辦法感受到他的真心。

她知道他是為了別的理由強行把自己塞進機甲,她無法和這樣的他一起戰鬥。

反抗組織靠奇招暫且退敵,但下一波攻擊很快就來了。這次,電池少女選擇單獨出擊。

雖然出力不足,無法戰勝敵人,但至少可以為戰友撤退爭取時間。

這一次,男主終于真正地硬氣了起來。

要說他完全對電池少女不心動,那是在說謊,只不過,他已經戴了太長時間的面具,想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終于看清了電池少女的塗鴉,也看清了他自己內心的真意。

他穿上了澤邦的cos服,正如電池少女的塗鴉上所畫的那般,然後勇敢地肉身沖上戰場,坐進了鯊魚1號的駕駛艙。

他們一起興奮地給鯊魚1號的武器起名,給他們的必殺技起名,一起不知羞恥地吼著中二的口號。

現在的鯊魚1號,勢不可擋。

男主這個心態的轉變,真的非常有趣,我久違地在一個角色身上看到了「少年的覺醒」。

從一個油嘴滑舌的社會人,重新做回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熱血少年,這個轉變真的讓身為觀眾的我,也不禁心潮澎湃。

在第三集最後的下集預告中,反抗組織要去尋找新的電池少女,而這個少女被稱為「最後的偶像」。

看來,《電池少女》的野心還不止于ACGN,它是在為廣義上的宅文化搖旗吶喊!

不僅追新番同時也補老番的話,不難發現一件事情:日本動畫業界的自我規制,正在逐漸加深。

從宮崎勤事件開始,日本對ACGN創作的各種規制就沒有停過。

無數觀眾心中永遠的神作《星際牛仔》在東京電視臺上只能播出打鬥場面較少的12集,後來在民營電視臺WOWOW上才完整放送。

《日在校園》的nice boat梗,我想我就不用再贅述了。

2010年之後,這種規制愈發明顯:直球營業的《緣之空》被事後追責,《黃段子》在日本那邊播出一半後也被刪改。

近年來,借著奧運會的名義,日本保守勢力對ACGN文化的規制愈發收緊。

今年的十月新番《終末的後宮》更是在開播後緊急下架,完全不給機會。

的確,某些過于直接的黃暴元素表達不宜出現在公開放映的TV動畫中。

但是,連《星際牛仔》這種程度的成人元素都無法被容忍,我算是理解為什麼《地獄之歌》一定得做成OVA了。

對于日本動畫業界來說,「異世界穿越」題材這麼火爆的原因,也許就是因為這個題材相對安全,稍微出格一點也可以用「異世界」糊弄過去。

縱觀日本的整個文化審查歷史,從「電影皇帝」黑澤明怒摔審查員的椅子,到1985年日本動畫業界接受警視廳監管,雙方和談。

再到2010年《東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條例修正案》的出臺,奧運前夕借奧運之名再一次上緊緊箍咒。

就像《電池少女》的世界觀裡,真國幾乎佔據了整個日本,而幻國只能蜷縮在一個小小的保留地內,朝不保夕。

真國的機甲,與其說其能量來自于「愛國心」,不如說來源于其成員對主流文化的無條件皈依。

對不符合價值觀的存在一概毫不留情地否定、抹殺,為了一張全年齡遊戲的光碟,就要把幻國最後的保留地都徹底毀滅。

自以為是在替天行道,實際上和狂熱的信徒沒有區別。

《電池少女》,就是日本動畫業界中對現狀不滿的創作者的一次狂歡。

它比《黃段子》更加高明之處在于,它選擇特攝英雄作為ACGN文化的代表,而沒有選擇H要素這種本來就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東西。

對于表番中的H和福利,觀眾的接受度各有不同,不過,應該沒有觀眾會討厭承載了所有人夢想的特攝英雄。

在這部動畫中,也有各種對前輩的致敬。電池少女所在的反抗組織阿拉巴基的領袖長得就很像《天元突破》裡的大哥卡蜜拉。

第三集中,電池少女與男主更是複刻了《Darling in the Franxx》中的經典駕駛姿態。

當然,這部動畫的有趣之處,也遠不止它所擺出的這種叛逆姿態。

這個動畫的男主人設,就非常地大膽,甚至可以說叛逆。他是個牛郎,專門說漂亮話取悅女人,讓她們心甘情願花高價買酒的那種職業。

他已經習慣把自己的笑容當成工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第一集中,他在生死關頭被電池少女的鯊魚1號救下,奇妙的吊橋效應將兩人的距離拉近了一些。

然後,他的手機鈴聲適時響起,兩人又發現,他們其實具有相同的愛好——他們都喜歡名為澤邦的特攝英雄。

在共同愛好與吊橋效應的催化下,兩人一心同體,一起吼出那些熱血中二的臺詞,打出十割的輸出,爆殺真國的機甲。

電池少女第一次找到了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搭檔,如獲知音,相見恨晚。

可男主卻不是特攝片主角,不是no fear no pain的英雄。

方才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不過是他為了活下去而進行的掙扎。

等他脫離生命危險之後,他立刻就露出了本性。

趨利避害、膽小怕事、患得患失,總之,他是再也不願意坐上機甲戰鬥了,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喜歡澤邦。

正如阿拉巴基的領袖所言,他心中的少年覺醒了。

可是,既然心中的少年可以覺醒,那當然也可以躺平躺回去。

即使電池少女一再挽留,男主還是去意已決,決定要離開反抗組織。

不過,事情也並不能如他所願,他的債主是個見錢眼開的主,為了反抗組織開出的高額報酬,強行要求男主留下來。

之前,他為了還債主的錢去當牛郎,現在他要為了還錢坐上機甲。

他強迫自己打起精神去面對電池少女,把她當成自己的顧客去取悅她,充滿她的電量。

他換上了營業聲線,熟練地說著電池少女愛聽的話,撩撥她的少女心。

為了讓自己魅力再加一分,他取下了眼鏡,視野有些模糊,他勉強能看清電池少女在機甲上畫了個塗鴉。

看上去像個特攝英雄,所以他直接就把那塗鴉當成了澤邦,順著這個說下去。

他沒有注意到,在這一瞬間,電池少女的心情低落了。

因為她畫的根本不是塞班,是身披塞班皮套的男主。

對于她來說,第一次和她心意相通、共同戰鬥的男主就是她的超級英雄。

真國的襲擊立刻到來,他也坐進機甲,和電池少女一起出擊。

但這一次,鯊魚1號沒能啟動,電池少女的電量始終是空的。即使他說了那麼多漂亮話,電池少女還是沒辦法感受到他的真心。

她知道他是為了別的理由強行把自己塞進機甲,她無法和這樣的他一起戰鬥。

反抗組織靠奇招暫且退敵,但下一波攻擊很快就來了。這次,電池少女選擇單獨出擊。

雖然出力不足,無法戰勝敵人,但至少可以為戰友撤退爭取時間。

這一次,男主終于真正地硬氣了起來。

要說他完全對電池少女不心動,那是在說謊,只不過,他已經戴了太長時間的面具,想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終于看清了電池少女的塗鴉,也看清了他自己內心的真意。

他穿上了澤邦的cos服,正如電池少女的塗鴉上所畫的那般,然後勇敢地肉身沖上戰場,坐進了鯊魚1號的駕駛艙。

他們一起興奮地給鯊魚1號的武器起名,給他們的必殺技起名,一起不知羞恥地吼著中二的口號。

現在的鯊魚1號,勢不可擋。

男主這個心態的轉變,真的非常有趣,我久違地在一個角色身上看到了「少年的覺醒」。

從一個油嘴滑舌的社會人,重新做回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熱血少年,這個轉變真的讓身為觀眾的我,也不禁心潮澎湃。

在第三集最後的下集預告中,反抗組織要去尋找新的電池少女,而這個少女被稱為「最後的偶像」。

看來,《電池少女》的野心還不止于ACGN,它是在為廣義上的宅文化搖旗吶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