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菊次郎的夏天》:我們終有一天,要和自己達成和解

佛洛德說:「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

童年的色彩, 將會成為人生的底色。 幸福的人, 用童年溫暖一生。 不幸的人, 用一生治癒童年。

由「卓別林一樣的奇才」北野武執導並主演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 可以說是對這個觀點的詮釋。

這部帶著淡淡憂傷, 又極富溫情與喜劇色彩的影片, 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的尋母之旅。 往深層看, 是老男孩找尋自我的心靈之旅。

跳出電影看, 作品的內核, 是一個人與自己的和解之道。 歲月漫漫, 我們這一生, 終要與過去和解, 與親人和解, 與生命中的一切和解。

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固然是幸運。 如果不幸, 至少, 可以在長大後學會自我療愈, 這應該算另一種精彩吧。

小男孩的心結

放暑假了, 小男孩正男背著書包一路奔跑, 跑進電影鏡頭當中。

背景音樂是配樂大師久石讓的作品, 清新明快, 像夏天的氣息。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正男很小的時候, 爸爸交通事故去世, 媽媽據說去了遠方工作掙錢, 他從小跟奶奶相依為命。

這樣的身世, 促使正男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 不愛說話, 長得虎頭虎腦, 看起來又憨又呆。

正男去找同學玩, 人家正準備跟父母去海邊度假。 他便回家換上球服, 拎著一隻足球, 獨自去訓練場。

放假了, 場上空無一人。 空曠的操場, 小小的身影, 寫著大大的孤獨。

正男雖然不愛說話, 但心裡肯定藏有困惑。

關于爸爸媽媽的去向, 他問過奶奶。 得到的是真假難辨的回應, 這成為他的心結。

有一天, 正男無意間從抽屜裡翻到一張照片。 照片上的他還很小, 被奶奶抱在懷裡, 站在身旁的母親年輕又甜美。

與照片放一起的, 還有母親現在的住址。

孩子思考起問題來總是很簡單, 也許不切實際, 其實也算當機立斷, 不像大人那樣, 不瞻前顧後, 優柔寡斷。

看到媽媽的照片和居住地址後, 正男沒有一絲猶豫, 立馬起身出門, 開始奔跑, 因為他要循著那個方向, 去找自己的媽媽。

出門沒多遠, 正男遇上一位住在附近的阿姨,

她告訴他, 路程太遠了, 一個人上路很危險。 正男低頭不語。

這阿姨是個古道熱腸的人, 她看看正男, 派自己丈夫陪正男去找媽媽, 反正他一天到晚無所事事。

就這樣, 一個小男孩, 一個老男孩, 結伴出發了。

這是一條尋親之路, 也是一段品閱人生百態的旅途。

不靠譜的阿貝

這個老男孩就叫菊次郎。

人到中年, 菊次郎一事無成, 整天在街上晃悠。 他總是垂頭喪氣, 有時罵罵咧咧, 吃軟怕硬, 色厲內荏。

如果追溯到童年, 就能理解一個人的德行。

菊次郎小時候, 母親跟別人跑了, 父親對他怎樣, 是故事的留白。 婚後, 他非常依賴正義善良的妻子。

對正男來說, 菊次郎是個不太靠譜的阿貝。

兩人出發後, 菊次郎沉湎于彩票賭博,

很快將妻子給的錢輸得精光。

為此, 他心情鬱悶, 去店喝酒擼串, 把正男丟在門外, 以至于正男被變態狂誘拐去隱秘的角落, 差點被性騷擾。

住在酒店, 菊次郎明明不會游泳, 礙于面子, 他套著救生圈跳下去泳池, 結果栽個四腳朝天。

他領著正男在景觀池內釣魚, 對服務員的勸阻充耳不聞。 總是糗態百出。

退房時, 他又與前臺討價還價, 還強迫對方開車送他倆一程, 然後連路搭順風車。

途中,菊次郎看到正男母親的照片,知道他身世後,發現這個小男孩竟然與自己有著同樣的命運。

在正男身上,菊次郎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激起了他的同情與責任心,看起來總算像個大人。

不同的路段,不同的順風車,遇見不同的人與事。

有冷漠的人,也有熱情的人,有可愛幽默的雜技演員,也有開著房車漫遊全國的詩人——他們用人性的美與善,溫暖著正男,彼此陪伴一程。

這些南來北往的過客,這些東飄西蕩的遊子,這些千姿百態的生存狀態,就像汪曾祺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帶著一生的歷史,半個月的哀樂,在街上走。風中交織著我們每個人奔忙、慌張、孤寂而又庸實的生活。」

終于,他倆找到了目的地。

她有了新生活,看起來是幸福的三口之家。

正男遠遠地望了母親一眼,抹著淚,轉身離開。

菊次郎摟過他的肩膀,一邊往回走,一邊安慰:「走吧,一定是找錯了。」

「我找到你了。」

有些人,看來吊兒郎當,經常冒出歪心眼,其實骨子裡不壞,也有柔軟細膩的一面。

一個孩子,滿懷期許地來找媽媽,結果卻是這樣。要怎樣安慰他呢?菊次郎坐在路邊,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麼。

他看到邊上停了一輛摩托車,車把上掛著一個鈴鐺,叮叮噹當,很可愛。

不擅言辭的他,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向陌生人——長相兇惡實則蠢萌的摩托車主人索取風鈴。

搖著鈴鐺,一個主意在他腦中萌生。

菊次郎來到海邊,告訴等在那裡的正男:

「正如我所說,你媽媽搬走了,不過她想你可能會來找她,就留下這個風鈴給你。

當你不開心,或者遇到麻煩的時候,搖一搖這個天使之鈴,就會有一個天使來幫你。」

如果善意的謊言,可以給無辜的孩子一份寄託,為什麼不呢?

菊次郎給了正男一份希望,把悲傷留給了自己。然後,兩人踏上回家的歸途。

人生是一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過程,正男沒有如願找回親情,但在歸途中收穫了別樣的溫暖。

相逢的人會再次相逢,他倆再次遇到那幾位有趣的好心人。

大家一起野餐、做遊戲、變魔術、講故事,在縱情恣意地玩耍中,治癒了正男,幾個大人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菊次郎想起了什麼,讓摩托客載他去附近鎮上的養老院。

隔著玻璃窗,菊次郎看到了自己的母親。

她一個人坐在窗邊,很孤單的樣子。這個生下他的至親,沒有養育他,也從無溫存和溝通。

他沒有走進去,陪母親說說話,只是遠遠望著,眼神裡寫著諒解。

無言的探望,對菊次郎來說,是對過去的釋然。

人來人往,雲聚雲散,走到最後,只剩下正男和菊次郎,他們玩起捉迷藏的遊戲。

兜兜轉轉,轉轉兜兜,大人哄著孩子,孩子也在配合著大人。

「我找到你了。」正男說。

在捉迷藏的遊戲裡,正男找到了菊次郎。

在人生旅途中,菊次郎,或者說電影外的北野武,找到了童年的自己。

旅途結束了,臨告別,菊次郎擁抱了正男。

跳出電影看,其實是北野武擁抱了童年的自己。

電影在正男的奔跑中結束,和開頭一樣,又並不一樣。

與自己達成和解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最具自傳色彩的一部作品。

他出生在日本一個普通家庭,母親勤勞又現實,白天在建築工地打零工,晚上接零碎活補貼家用。家庭的方方面面,全靠她操持。

父親是個手工匠,性情粗暴,酷愛賭博,每天在工地、酒館、家之間三點一線之間輪轉。從小到大,北野武與父親從來沒有交流。

漫長歲月裡,這對父子的關係疏離而冷硬。

在書裡,北野武有寫下對父親的印象:

「他平時是個膽小如鼠之輩,可每天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家後,都會對老媽揮拳頭。

他每天都認認真真地幹活,但我想他掙的那點錢基本上都被他貢獻給酒館了。」

當歲月流逝,閱歷增長,也隨著人生角色轉換,一個人對生活自會產生新的領悟。

父親去世後,北野武在遺物中看到幾張紙,上面寫滿很多字。

原來,父親偷偷練寫過的自己名字。他雖不成器,可也曾暗自努力!

斯人已逝,面對舊物,北野武淚流不止。

52歲那年,北野武拍了影視生涯中的代表作:《菊次郎的夏天》。

影片中,菊次郎背上青面獠牙的刺青、嗜賭嗜酒、偷偷練習游泳的姿勢、帶正男去海邊……這些細節與靈感,都源于童年的記憶,也投射了父親的影子。

面對記者採訪,北野武承認,「菊次郎」是父親的名字,父親是這個角色的原型。

「生前好像和他沒有說過話的記憶。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有點寂寞。這一次的電影主題有點像掃墓孝親的感覺,這也算是供養。」

這屬于中年北野武的遺憾,也是他遲到的領悟。

童年的缺失,一點點打成命運的結,唯有成年後,等自己有了能力,才能慢慢去解。

關于電影和人生,北野武說:「我是為我自己拍電影的。」

正因如此,他通過電影,對童年的自己進行了治癒,也用藝術的方式,與心中的父親握手言和,也是與過去的自己傾情擁抱。

就像他自己說過的一段話:「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無論它在你看來美麗,或醜陋。」

途中,菊次郎看到正男母親的照片,知道他身世後,發現這個小男孩竟然與自己有著同樣的命運。

在正男身上,菊次郎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激起了他的同情與責任心,看起來總算像個大人。

不同的路段,不同的順風車,遇見不同的人與事。

有冷漠的人,也有熱情的人,有可愛幽默的雜技演員,也有開著房車漫遊全國的詩人——他們用人性的美與善,溫暖著正男,彼此陪伴一程。

這些南來北往的過客,這些東飄西蕩的遊子,這些千姿百態的生存狀態,就像汪曾祺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帶著一生的歷史,半個月的哀樂,在街上走。風中交織著我們每個人奔忙、慌張、孤寂而又庸實的生活。」

終于,他倆找到了目的地。

她有了新生活,看起來是幸福的三口之家。

正男遠遠地望了母親一眼,抹著淚,轉身離開。

菊次郎摟過他的肩膀,一邊往回走,一邊安慰:「走吧,一定是找錯了。」

「我找到你了。」

有些人,看來吊兒郎當,經常冒出歪心眼,其實骨子裡不壞,也有柔軟細膩的一面。

一個孩子,滿懷期許地來找媽媽,結果卻是這樣。要怎樣安慰他呢?菊次郎坐在路邊,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麼。

他看到邊上停了一輛摩托車,車把上掛著一個鈴鐺,叮叮噹當,很可愛。

不擅言辭的他,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向陌生人——長相兇惡實則蠢萌的摩托車主人索取風鈴。

搖著鈴鐺,一個主意在他腦中萌生。

菊次郎來到海邊,告訴等在那裡的正男:

「正如我所說,你媽媽搬走了,不過她想你可能會來找她,就留下這個風鈴給你。

當你不開心,或者遇到麻煩的時候,搖一搖這個天使之鈴,就會有一個天使來幫你。」

如果善意的謊言,可以給無辜的孩子一份寄託,為什麼不呢?

菊次郎給了正男一份希望,把悲傷留給了自己。然後,兩人踏上回家的歸途。

人生是一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過程,正男沒有如願找回親情,但在歸途中收穫了別樣的溫暖。

相逢的人會再次相逢,他倆再次遇到那幾位有趣的好心人。

大家一起野餐、做遊戲、變魔術、講故事,在縱情恣意地玩耍中,治癒了正男,幾個大人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菊次郎想起了什麼,讓摩托客載他去附近鎮上的養老院。

隔著玻璃窗,菊次郎看到了自己的母親。

她一個人坐在窗邊,很孤單的樣子。這個生下他的至親,沒有養育他,也從無溫存和溝通。

他沒有走進去,陪母親說說話,只是遠遠望著,眼神裡寫著諒解。

無言的探望,對菊次郎來說,是對過去的釋然。

人來人往,雲聚雲散,走到最後,只剩下正男和菊次郎,他們玩起捉迷藏的遊戲。

兜兜轉轉,轉轉兜兜,大人哄著孩子,孩子也在配合著大人。

「我找到你了。」正男說。

在捉迷藏的遊戲裡,正男找到了菊次郎。

在人生旅途中,菊次郎,或者說電影外的北野武,找到了童年的自己。

旅途結束了,臨告別,菊次郎擁抱了正男。

跳出電影看,其實是北野武擁抱了童年的自己。

電影在正男的奔跑中結束,和開頭一樣,又並不一樣。

與自己達成和解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最具自傳色彩的一部作品。

他出生在日本一個普通家庭,母親勤勞又現實,白天在建築工地打零工,晚上接零碎活補貼家用。家庭的方方面面,全靠她操持。

父親是個手工匠,性情粗暴,酷愛賭博,每天在工地、酒館、家之間三點一線之間輪轉。從小到大,北野武與父親從來沒有交流。

漫長歲月裡,這對父子的關係疏離而冷硬。

在書裡,北野武有寫下對父親的印象:

「他平時是個膽小如鼠之輩,可每天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家後,都會對老媽揮拳頭。

他每天都認認真真地幹活,但我想他掙的那點錢基本上都被他貢獻給酒館了。」

當歲月流逝,閱歷增長,也隨著人生角色轉換,一個人對生活自會產生新的領悟。

父親去世後,北野武在遺物中看到幾張紙,上面寫滿很多字。

原來,父親偷偷練寫過的自己名字。他雖不成器,可也曾暗自努力!

斯人已逝,面對舊物,北野武淚流不止。

52歲那年,北野武拍了影視生涯中的代表作:《菊次郎的夏天》。

影片中,菊次郎背上青面獠牙的刺青、嗜賭嗜酒、偷偷練習游泳的姿勢、帶正男去海邊……這些細節與靈感,都源于童年的記憶,也投射了父親的影子。

面對記者採訪,北野武承認,「菊次郎」是父親的名字,父親是這個角色的原型。

「生前好像和他沒有說過話的記憶。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有點寂寞。這一次的電影主題有點像掃墓孝親的感覺,這也算是供養。」

這屬于中年北野武的遺憾,也是他遲到的領悟。

童年的缺失,一點點打成命運的結,唯有成年後,等自己有了能力,才能慢慢去解。

關于電影和人生,北野武說:「我是為我自己拍電影的。」

正因如此,他通過電影,對童年的自己進行了治癒,也用藝術的方式,與心中的父親握手言和,也是與過去的自己傾情擁抱。

就像他自己說過的一段話:「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無論它在你看來美麗,或醜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