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港影:求真之論,論影壇地位,三大天王遇到劉德華只能做配角?

有人說, 「論影壇地位, 三大天王遇到劉德華都只能做配角。 」這種言論屢見不鮮。

而且頗有實據, 比如《旺角卡門》和《江湖》裡張學友給劉德華做配角, 《雷洛傳2父子情仇》、《九一神雕俠侶》和《龍神太子》中郭富城給劉德華做配角, 《無間道3》中黎明給劉德華做配角。

但實際上是不是必然如此?

先看張學友。

大家可能會認為張學友主角星運差, 但這其實是一個認知上的誤區。

如果以1988年的《旺角卡門》為界, 影壇出道第三年, 他在之前一共參演13部電影, 其中八部主角, 還不乏第一主角, 其中包括在《最佳女婿》中番位高過周星馳和莫少聰。

這當然來自他首張唱片銷量沖過四白金的實績, 歌壇大紅, 對影壇必然會有極大助力。

而此時的劉德華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影壇出道第七年, 參演22部電影, 其中15部第一主角。

但兩人參演電影的類型有極大區別, 對比之下, 張學友的電影要麼是鬼怪故事,

要麼是女性視角的愛情, 題材類型來說頗有些非主流的感覺。 而劉德華則在1986年與王晶合作之後, 一路以商業娛樂和黑幫江湖片衝鋒陷陣, 片種差異帶來的結果是票房成績的迥異。

再看2004年的《江湖》。

四大天王的年代已是上個世紀的事情, 十年爭鋒已無須回望和計較。

張學友仍是歌神, 而劉德華已晉身金像、金馬雙料影帝, 更兼手握三個香港年冠票房。

雖然張學友于2001年複出後, 一直謹慎挑選劇本, 但無論是獎項還是票房, 都無力與劉德華爭鋒。

其後這個態勢始終延續, 或只能說張學友在影壇投入的精力確實過少。

再談黎明。

很多人一提起黎明, 就是白馬王子, 好像他就是一個純粹的偶像派。

但如果以影壇情況而論, 這個印象可能又是一個認知誤區。

自1986年影壇出道, 他連續八部電影都是龍套、客串或者配角, 第九部戲算是群戲主角, 直到第11部電影才開始二番主角, 而這時已經是1992年, 也就是他在影壇的主角運其實要弱過張學友, 在《明月照尖東》屬于雙主二番,

直到《妖獸都市》才扳回一局, 做正一番主角。

其後在劉德華與鄧光榮主演的電影《龍騰四海》中客串過一個殺手角色。

于2002年奪得金馬影帝。

次年獲邀參演電影《無間道3》, 飾演三番配角。

當然, 象《無間道》這種雙雄結構電影, 在梁朝偉和劉德華之外, 任何人加盟都只有配角可演, 也極為正常。

仍然應該從影壇成績角度考慮。

黎明在九十年代文藝作品相對出色, 但商業電影乏善可陳, 不論票房還是演技表現都較為普通。

兩人各持一個影帝獎, 而劉德華無論資歷還是票房, 都有絕對優勢。

最後講郭富城。

拍第一部戲的時候, 他還沒有發唱片, 屬于無線電視臺的演員過界拍電影。

第二年憑廣告爆紅, 然後在歌壇出道, 但影壇也沒丟下。

在拍了《飛越危牆》和《西環的故事》之後, 客串了一部《賭後》, 然後應永盛電影之邀參演了《五億探長雷洛傳Ⅱ父子情仇》, 飾演三番角色雷用賢。

同年度, 劉德華的天幕公司籌拍創業作, 也邀請郭富城參演《九一神雕俠侶》, 飾演反派角色銀狐, 緊接著又開拍《龍神太子》, 番位升到第二位,仍然是主角和配角形式合作。

這就是郭富城與劉德華的三次正式合作。

出道三年的郭富城,總計發了四張唱片和一張精選集,屬于當紅密集接拍商業片時期。

而劉德華已在影壇打拼十年,已經有足夠積澱創立電影公司,更以老闆身份邀請郭富城參演了公司前兩部作品,第一部大爆超過兩千萬票房,也是天幕公司唯一一部賺錢的電影。

其後二人在1993年的《超級學校霸王》中有過碰面,再見面已經是19年後的《寒戰》,郭富城一番主角,劉德華客串角色。

郭富城在電影路上的韌性與投入要遠遠超過張學友和黎明兩位天王。

他在九十年代就創造了打破雙週一成年冠壟斷的奇跡,在兩千年代中段開始主攻影壇,以連莊金馬震驚影壇,其後專注打磨演技,迅速蛻變,更于一零年代開始商業和文藝並行,不但作質量量強悍,商業票房亦連創新高,更于2016年登頂香港影史總冠軍(單部電影)。

更先于劉德華在內地衝破十億票房。

目前二人的票房表現和聲勢,可稱旗鼓相當。

此前劉德華在《魯豫有約》中說,希望未來和郭富城合作一部電影。

語氣聽起來,是肺腑之言。

坦白說,郭富城是香港這十年來作質量量最過硬的演員,這句話絕非虛言。

很多年前,一起拍戲時,劉德華幫郭富城吹頭髮。

他也曾對記者說,摩絲這些東西,是郭富城他們這些「小孩子」才會用的。

或許對劉德華而言,郭富城一直都是那個他曾經視作「小孩子」的晚輩。

但如今他的成長極為可怕,即便自恃前輩,也當能感受到某種威脅。

而劉德華自然不是個甘心認輸的人。

從資歷而言。

劉德華當然佔據優勢。

但如果當真合作。

就今日成績而言,大機率是雙雄齊驅的平番設置。

若有好劇本,其實也非壞事。

或謂最強港影陣容。

番位升到第二位,仍然是主角和配角形式合作。

這就是郭富城與劉德華的三次正式合作。

出道三年的郭富城,總計發了四張唱片和一張精選集,屬于當紅密集接拍商業片時期。

而劉德華已在影壇打拼十年,已經有足夠積澱創立電影公司,更以老闆身份邀請郭富城參演了公司前兩部作品,第一部大爆超過兩千萬票房,也是天幕公司唯一一部賺錢的電影。

其後二人在1993年的《超級學校霸王》中有過碰面,再見面已經是19年後的《寒戰》,郭富城一番主角,劉德華客串角色。

郭富城在電影路上的韌性與投入要遠遠超過張學友和黎明兩位天王。

他在九十年代就創造了打破雙週一成年冠壟斷的奇跡,在兩千年代中段開始主攻影壇,以連莊金馬震驚影壇,其後專注打磨演技,迅速蛻變,更于一零年代開始商業和文藝並行,不但作質量量強悍,商業票房亦連創新高,更于2016年登頂香港影史總冠軍(單部電影)。

更先于劉德華在內地衝破十億票房。

目前二人的票房表現和聲勢,可稱旗鼓相當。

此前劉德華在《魯豫有約》中說,希望未來和郭富城合作一部電影。

語氣聽起來,是肺腑之言。

坦白說,郭富城是香港這十年來作質量量最過硬的演員,這句話絕非虛言。

很多年前,一起拍戲時,劉德華幫郭富城吹頭髮。

他也曾對記者說,摩絲這些東西,是郭富城他們這些「小孩子」才會用的。

或許對劉德華而言,郭富城一直都是那個他曾經視作「小孩子」的晚輩。

但如今他的成長極為可怕,即便自恃前輩,也當能感受到某種威脅。

而劉德華自然不是個甘心認輸的人。

從資歷而言。

劉德華當然佔據優勢。

但如果當真合作。

就今日成績而言,大機率是雙雄齊驅的平番設置。

若有好劇本,其實也非壞事。

或謂最強港影陣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