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董百勤:網課的心酸

董百勤:網課的心酸

“老師, 為什么我進不到的?”

“網站界面是空白的。 ”

每當我嘗試讓學生登入新的教學互動網站進行學習時, 總會有學生告訴我,

無法登入或者接口空白。 我請孩子截圖給我看, 詢問了他們的設備種類, 我看見了問題。 很多軟件和網站, 需要能夠支持軟件運作的手機才能運行。 其實最理想的網課設備是電腦, 但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這種經濟能力的。

遇到這狀況, 我心糾結。 孩子們非常期待學用新軟件, 但他們的設備不支援。 這種技術偏差, 導致了教育現場不平等。 我當下只能安撫孩子并再三強調, 孩子們至少有手機, 這手機是家長辛苦工作賺錢買的。 以上問題在網課時代, 不僅僅發生在我的周圍, 這是全球性問題。 對我而言, 我喜歡網課, 但現在并不是網課最成熟的階段;不管是實行上, 或外在條件, 如果我們僅僅依賴網課, 以為有上網課、老師有教就等于學生有學,

那是錯誤的想法。

之前聽過一句話, 以前的逃課是翻墻逃回家, 現在的逃課是關麥克風、攝像鏡頭。 此話是有道理的。 我每次都告訴學生, 學習是對自己交代, 不應該是為了應付考試。 如果關麥克風和攝像頭能幫助你們學習, 讓你們很自在去學習, 那很好, 我在意的是你們的學習。

近期聽到一件讓我痛心的消息, 某學生的視力損壞。 小小的電話熒幕, 要小朋友長時間看著, 是非常辛苦的事。 大家都希望網課能減低孩子失學的傷害, 但最重要的是, 在孩子心中種下愛學習的種子。 當一個孩子自發學習, 我們真的不需要擔心。

為了讓孩子在學習上不落后, 學校、老師, 家長和學生都盡力配合了,

然而有個很關鍵的部分卻消失了。 這關鍵的部分的消失, 讓我們大家要更拼命補救。 我認為, 對教育的在意和醒覺, 這些要由內至外, 由上至下去貫穿整合的。 我慶幸, 我的小學時代沒有疫情, 沒有經歷過網課。 不然以我那時候家里的經濟條件, 肯定不允許我買手機, 我分分鐘也因此被落下。

當我班的孩子長大以后, 看回小時候上網課的這段經歷, 他們是遺憾還是感恩?這是我最在意的。 我們只能前進!教育, 我們輸不起。 學校重開, 又是另一場戰役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