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顏良、文醜的水準如何?為何會被關羽輕鬆擊敗呢?

在《三國演義》裡面名將迭出, 我們很難為每一個名將都排好名, 其中有幾員大將爭議最大, 他們分別是華雄、顏良、文醜等。 其中顏良文醜明明武藝高超、戰績顯赫, 但是因為被關羽碾壓一事而被人質疑為「水貨」。 那麼在《三國演義》裡面,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顏良和文醜被秒掉一事呢?

一、顏良、文醜的水準如何?

我們首先說文醜吧, 文醜的戰績之一是曾經與趙雲交戰。 這場戰鬥發生在袁紹大破公孫瓚的軍隊, 之後文醜追擊公孫瓚, 路上讓趙雲救了公孫瓚一命。 其中描寫趙雲與文醜的交戰場景如下: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 飛馬挺槍, 直取文醜, 公孫瓚扒上坡去, 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 濃眉大眼, 闊面重頤, 威風凜凜, 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 勝負未分。 」

我們綜合前面情節來看, 文醜已經是較量了大半天, 並且還除掉了公孫瓚手下一員健將, 之後追擊公孫瓚, 可以說文醜的體力並不是飽滿。 而相對來說, 趙雲則是以逸待勞, 救了公孫瓚一命。 因此我認為文醜的武藝大致上來說可以與趙雲五五開。

之後就顏良來說, 顏良曾經先後除掉了曹操手下兩員大將, 他們分別是宋憲和魏續。 宋憲、魏續雖然算不得名將,

但是當年也是在呂布手下小有名氣的, 因此這二人水準不會太差。 之後顏良又與曹操手下大將徐晃交戰, 這一次戰績是這樣的:

「徐晃應聲而出, 與顏良戰二十合, 敗歸本陣。 諸將栗然。 曹操收軍, 良亦引軍退去。 」

也就是說徐晃被顏良打敗了, 顏良的武力值是在徐晃之上。 其實顏良連斬兩將, 不論是從心氣還是自信上都遠遠勝過徐晃, 徐晃輸給顏良也不奇怪了。

那麼為什麼關羽可以「秒掉」這二人呢?今天小編也來盲目分析一下。

二、關羽除顏良

關羽除顏良, 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因素:心理上蔑視對手;武藝上超越對手;技巧上占了先手。

我們上面說了, 顏良斬了曹操兩員大將, 之後又打敗了徐晃。 在戰場上單挑, 非常重視個人的心氣, 如果說你心裡已經默認打不過對手, 那麼你就真的打不過對手了。 我想經此一事, 曹操的手下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自己不是顏良的對手, 包括曹操也是這麼認為的, 書中寫道:「操見連斬二將, 心中憂悶。 」

但是關羽的性格不同于別人,

關羽性格之中有一種極其自信。 說好聽一些, 關羽叫做自信;說不好聽了, 關羽叫做自大。 因此面對著人人都害怕的顏良, 關羽的評價就是:「吾觀顏良, 如插標賣首耳!」

如果說你在心裡不懼怕對手甚至是輕視對手, 而且你的實力也還差不多的情況下, 你完全就能發揮出120%的實力,關羽這是如此。在自身的心態加持上,關羽已經勝過了顏良。

其次就武藝方面,我認為關羽其實對顏良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關羽武藝應該是勝過顏良的。兩個人交戰,一點點差距就足以決定最終結果。

最後關羽的技巧,關羽的技巧很簡單,依靠馬快刀沉,打了顏良一個措手不及。其實《三國演義》裡面也是頗為突出了關羽除掉顏良的「取巧」的細節的,其中寫到: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于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說來有趣的是,裡面顏良被關羽一刀「除掉」,按理來說應該是劈下來才對的。這一點應該就是作者直接採用了《三國志》中的說法卻沒有更改好,因此才有了這個問題。

三、關羽斬文醜

關羽斬文醜,其實和除掉顏良的原理差不多,就是裡面一些小細節不太一樣。

首先就心態來說,這一次是文醜的心態先崩了。最開始曹操給文醜設下了埋伏,結果文醜的軍隊大亂:

「曹兵圍裹將來,文醜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文醜止遏不住,只得撥馬回走。」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一般武將的心態都是收攏軍隊然後撤軍,文醜也是一樣。因此當曹操派出手下大將張遼和徐晃圍攻文醜的時候,文醜只是逼退了他們,並沒有痛下狠手。因此就心態來說,文醜這個時候沒有心情去玩什麼單挑,他只想趕緊收攏軍隊然後走人。

我們可見關羽與文醜交戰的時候,文醜的動作是這樣的:「與文醜交馬,戰不三合,文醜心怯,撥馬繞河而走。」

可以說文醜心裡真的不想和關羽打。我們想一下,關羽心裡面是奔著殺文醜去的,文醜心裡面則想著逃跑,此消彼長之下,文醜已經輸了。

之後的結果便是:「關公馬快,趕上文醜,腦後一刀,將文醜斬下馬來。」

關羽依靠著刀沉馬快的優勢,再次除掉文醜。

因此說實話,打仗就是這樣,在兩個人武藝差不多的情況下,誰的心態比較好,誰就贏了一大半了。關羽拼得不是武功,而是心態。

你完全就能發揮出120%的實力,關羽這是如此。在自身的心態加持上,關羽已經勝過了顏良。

其次就武藝方面,我認為關羽其實對顏良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關羽武藝應該是勝過顏良的。兩個人交戰,一點點差距就足以決定最終結果。

最後關羽的技巧,關羽的技巧很簡單,依靠馬快刀沉,打了顏良一個措手不及。其實《三國演義》裡面也是頗為突出了關羽除掉顏良的「取巧」的細節的,其中寫到: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于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說來有趣的是,裡面顏良被關羽一刀「除掉」,按理來說應該是劈下來才對的。這一點應該就是作者直接採用了《三國志》中的說法卻沒有更改好,因此才有了這個問題。

三、關羽斬文醜

關羽斬文醜,其實和除掉顏良的原理差不多,就是裡面一些小細節不太一樣。

首先就心態來說,這一次是文醜的心態先崩了。最開始曹操給文醜設下了埋伏,結果文醜的軍隊大亂:

「曹兵圍裹將來,文醜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文醜止遏不住,只得撥馬回走。」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一般武將的心態都是收攏軍隊然後撤軍,文醜也是一樣。因此當曹操派出手下大將張遼和徐晃圍攻文醜的時候,文醜只是逼退了他們,並沒有痛下狠手。因此就心態來說,文醜這個時候沒有心情去玩什麼單挑,他只想趕緊收攏軍隊然後走人。

我們可見關羽與文醜交戰的時候,文醜的動作是這樣的:「與文醜交馬,戰不三合,文醜心怯,撥馬繞河而走。」

可以說文醜心裡真的不想和關羽打。我們想一下,關羽心裡面是奔著殺文醜去的,文醜心裡面則想著逃跑,此消彼長之下,文醜已經輸了。

之後的結果便是:「關公馬快,趕上文醜,腦後一刀,將文醜斬下馬來。」

關羽依靠著刀沉馬快的優勢,再次除掉文醜。

因此說實話,打仗就是這樣,在兩個人武藝差不多的情況下,誰的心態比較好,誰就贏了一大半了。關羽拼得不是武功,而是心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