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好地跳著舞, 怎麼就癱瘓了呢?

 「謀女郎」劉浩存, 大家都認識嗎?

因為她的父母, 這個名字前段時間常掛在熱搜上。 之所以引起高度關注, 起因是她的媽媽開了個舞蹈培訓機構, 幾年前機構裡一位7歲的小學員因為下腰不當, 導致終身癱瘓。

劉浩存母親的舞蹈學校和受害者家長反復扯皮、不斷上訴, 直到2018年, 即劉浩存正式出道那年, 這筆被法院強制執行的賠款才終于交給了受害家庭。

事情被大規模曝光後, 輿論紛紛譴責劉浩存父母消極敷衍的處理方式。

但是, 最驚訝的, 是很多人對兒童學舞蹈這件事存在的知識盲區:

在很多成年人的認知裡,

孩子的「腰軟」、「身段軟」, 隨便壓一壓沒什麼大礙, 孩子哭著喊著叫疼不過是「矯情」, 練舞嘛, 哪有不受罪的呢, 把韌帶拉開了就好了。

而很多所謂「專業」的舞蹈機構, 正是因為存在這一知識盲區, 導致了很多兒童練舞致殘的悲劇, 隨手一搜, 就出來很多:

這些年, 身邊親戚朋友家孩子學舞蹈的比比皆是, 各種舞蹈培訓機構遍地開花, 但因為練舞導致的損傷事件更是時有發生。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 近10年來國內創傷性兒童脊髓損傷的致傷原因中, 各種運動性損傷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比如常見的舞蹈下腰動作。

所以, 借著這個機會, 想鄭重地提醒各位家長:孩子的脊椎腰椎其實非常脆弱!下腰劈叉這些練舞基本功, 不是靠「硬壓」練出來的, 這樣做會有極大的癱瘓風險!

傷到脊髓怎麼就能導致癱瘓?練功的正確動作規范是怎樣?有什麼注意事項?跳舞的常見傷有哪些?怎樣保護孩子跳舞的安全?怎麼選擇培訓機構?……

為此, 查找了國內外相關資料做了進一步瞭解, 並邀請了幾位業界專家, 來和大家聊聊孩子跳舞時的安全問題。

1

好好地跳著舞,

怎麼就癱瘓了呢?

在人和脊椎動物的脊柱內部,

有一條縱行的椎管, 脊髓就存在于椎管之中。 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分, 上端連接延腦, 全體呈長柱狀, 兩旁發出叫做脊神經的成對神經, 分佈到皮膚、肌肉、四肢和內臟。 因此, 脊髓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連接通路, 也是許多反射活動的中心。

舞蹈中練習下腰動作, 需要牽拉到脊髓。而人體脊髓的牽拉超過限度,或下腰時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險動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損傷。脊髓損傷輕則影響運動感覺功能部分障礙,重則半癱瘓或完全截癱。

一般的嚴重脊髓損傷,都伴隨骨折、脫位。但孩子練舞時的脊髓損傷,許多不伴有骨折和脫位,被稱為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SCIWORA):即脊髓損傷了,而X線及CT等放射學檢查沒有可見的脊椎體間柱骨折、脫位等異常發現。易于發生SCIWORA的平均年齡是7.4歲(0~18歲),以8歲以下比較多見。

SCIWORA的發生和孩子的發育特點、脊柱結構有關:由于孩子的脊柱含水量高,骨化不完全,椎體程楔形,關節面淺,關節囊、韌帶的彈性較大,延展性較大,加之孩子脊髓可牽拉長度較小(僅僅0.6cm),脊柱易于牽拉,而脊髓不易于牽拉,所以,兩者牽拉長度的差異,導致易于形成這種損傷。特別是當脊柱發生過度變形,諸如彎曲時,椎體瞬間變化的力量可導致脊髓神經、營養血管及細胞的直接損傷。

孩子的SCIWORA多在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嚴重事故中出現,但在練習舞蹈或玩耍時也有發生。一般是即刻發生,也有少量的在10-20分鐘後出現,而且這種病有數小時到數天的進展高峰期,其中大部分是輕中度的損傷,發現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這種沒有第一時間引起重視的情況在新聞案例中,也有報導:

所以,孩子在練習舞蹈時,特別是沒有舞蹈基礎的孩子,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去做一些高強度和高難的的動作,一定要在老師看護下循序漸進練習。大人萬一保護不及時,發生了有可能傷及脊髓的動作,如果傷到腰部,一定要對孩子細心觀察詢問,一定要引起重視,密切觀察,切不可掉以輕心。

對懷疑有脊髓損傷的孩子,要及時送醫,如果搬運或處理不當,後果會更加嚴重。途中用擔架、木板等硬物運送,也可兩三個人用平托或滾動法。千萬不能採用一人抬頭、一人抬腳或摟抱的搬運方法,這樣會增加脊柱的彎曲,加重脊髓的損傷。

2

如何保護跳舞的孩子?

想要安全,重點關注的應該是「如何預防」,做好這項工作其實並不簡單,不知看了文章最開始的例子,大家以後是不是都不敢讓孩子「下腰」了,其實下腰本身並沒有錯,而且在舞蹈中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只是一定要做好防護。

下腰動作,需要從哪些方面做好保護?

跳舞不是為了下腰而下腰,而是為了做更多的優美的後彎動作,下腰時老師要用手臂在孩子腰後拖著,從孩子後面保護。

如果是停留式後彎,就是像橋一樣,手撐住地面,一般是很安全的,除非孩子正好有其他不適,或者外界撞擊等,影響了四肢的支撐力。

如果連續性動作,如從後彎再做到後翻或前翻,除了老師要嚴格保護,還要有泡沫磚等保護措施,以防頭部著地受到傷害。

「如何正確下腰」劃重點:

1、孩子的手一定要伸直撐住地面,不要彎曲;

2、孩子的重心要保持在胯的前方;

3、初期學習下腰的孩子,可以先嘗試「落地下」,練習中要注意頭的方向。

出現問題後,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孩子學習舞蹈太早了,身體難以承受?孩子什麼時候學舞蹈合適呢?

6歲以後,在大人的保護下,可以練習更高難度一點的動作。6-12歲,是孩子身體柔軟度、韌度訓練的最佳年齡,柔軟度很容易被打開,而且孩子對舞蹈的理解力也提升了。

但是6歲以前接觸舞蹈也沒有錯,前提是要按照孩子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科學設置課程;舉個例子,3-5歲的小孩練習「弓步」就比較困難,因為她的協調能力和肌肉發育不到位,6歲以後的孩子,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弓步」。

有沒有可能是動作超負荷導致受傷?

做下腰這種動作之前是要熱身的,而且專業的老師都知道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會一下讓孩子達到某個超過能力范圍的高難度動作。所以,老師的專業性一定要夠、保護意識一定要強。

查到一些外國孩子練舞的受傷高發部位,國內學舞環境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貼出來僅供參考。

這是美國Nationwide Childrens網站曾發佈過的一個3-19歲孩子跳舞受傷的調查,調查顯示以下結果:

受傷部位:

最易受傷的是下肢(58%)、其次是上肢(20%)、最後是軀幹(9%);

受傷方式:

最常見的是扭傷、拉傷(52%),其次是骨折(14%),以及撞傷、擦傷(14%);

高發年齡:

受傷最高發的年齡是15-19歲(41%)。

那麼在國內老師的眼裡,情況是怎樣的呢?

孩子跳舞時哪些部位容易受傷?

多年跳舞的人,大多都是受過傷的,腿、膝蓋、腳踝、腰部在跳舞中都是有可能傷到的地方。關鍵是怎麼界定這個「傷」。

「日常傷」和「有危害的傷害」是區別的。有危害的傷害,正常規范的舞蹈訓練不會導致,老師會把控動作幅度;一般常見的原因都是練習中受到了重創、摔倒等外界傷害,輕則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損傷、骨折,甚至有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關于受傷的原因,林靜老師也從另一個角度做瞭解讀,她把孩子基本功的訓練做了如下劃分,一種是以孩子動作為主,老師加以保護的訓練,如下腰;一種是以老師的引導動作為主,孩子加以配合的訓練,如腰部軟度練習。

如果是後者,在練習中一定要和孩子做好溝通,讓他「順從老師的力量,放鬆身體,不要逆向用力」,否則,也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關于這部分,剛才的視訊裡也有講解,大家可以點開觀看。

在什麼樣的練習中孩子容易遇到外界傷害,危害比較大呢?

人的身體有自然弧度,如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這個弧度就是「正常人體弧度」。

而正常人體弧度又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很大提升的,有很大的訓練潛力,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通過做一些伸展、拉伸等動作改變這個正常弧度的時候,就會出現「非正常人體弧度」,在「非正常人體弧度」進行時,受到摔倒、扭傷等外界傷害,危害就相對比較大了。

看來意外的發生,主要還是看教學規范不規范。關于選擇舞蹈培訓班,您有什麼建議?

主要還是看老師資質。社會舞蹈教育專業畢業的,就是被認可的舞蹈老師,還有就是非科班出身,但舞蹈方面的成就已經得到業界認可的。有些培訓機構,請的老師是舞蹈院校還沒有畢業的學生,其實是很不規范的。

其次要和老師聊,看他對舞蹈教學的專業度,有沒有獨到的見解,懂不懂孩子的興趣和心理。

3

總結一下:

瞭解一圈之後,心裡放鬆了不少。建議大家也不要因為舞蹈傷殘事件,就杯弓蛇影,避之不及,畢竟像出現開頭事故的機率是極低的。當然也不能心存僥倖,一定要在某些環節多加注意,比如下面這些:

1、舞蹈班的選擇:

目前舞蹈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選擇舞蹈教學機構、老師,家長一定要擦亮眼;尤其不能把孩子交到專業素質不夠、安全意識不強的老師手中。

2、對孩子的監管力度:

孩子和老師學跳舞,並不等于孩子就脫離了家長的監管,家長要經常和培訓老師溝通,瞭解學習情況,比如「目前學到什麼階段啦?練習哪些動作啦?要注意什麼啦?」,家長多瞭解些有益無害,發現不對勁時可以和老師及時溝通,孩子在家練習,自己也知道如何保護。

3、跳舞時的細節處理:

孩子練舞時,一定要有專人陪在身邊,並且不要說些無關的話讓孩子分神;說到這要提醒大家,孩子跳舞之前是否得到了足夠的休息?孩子跳舞時穿的衣服、鞋子合適嗎?地面附近是否有危險物品?別小看了這些細節,處理得好,關鍵時候能救命。

需要牽拉到脊髓。而人體脊髓的牽拉超過限度,或下腰時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險動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損傷。脊髓損傷輕則影響運動感覺功能部分障礙,重則半癱瘓或完全截癱。

一般的嚴重脊髓損傷,都伴隨骨折、脫位。但孩子練舞時的脊髓損傷,許多不伴有骨折和脫位,被稱為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SCIWORA):即脊髓損傷了,而X線及CT等放射學檢查沒有可見的脊椎體間柱骨折、脫位等異常發現。易于發生SCIWORA的平均年齡是7.4歲(0~18歲),以8歲以下比較多見。

SCIWORA的發生和孩子的發育特點、脊柱結構有關:由于孩子的脊柱含水量高,骨化不完全,椎體程楔形,關節面淺,關節囊、韌帶的彈性較大,延展性較大,加之孩子脊髓可牽拉長度較小(僅僅0.6cm),脊柱易于牽拉,而脊髓不易于牽拉,所以,兩者牽拉長度的差異,導致易于形成這種損傷。特別是當脊柱發生過度變形,諸如彎曲時,椎體瞬間變化的力量可導致脊髓神經、營養血管及細胞的直接損傷。

孩子的SCIWORA多在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嚴重事故中出現,但在練習舞蹈或玩耍時也有發生。一般是即刻發生,也有少量的在10-20分鐘後出現,而且這種病有數小時到數天的進展高峰期,其中大部分是輕中度的損傷,發現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這種沒有第一時間引起重視的情況在新聞案例中,也有報導:

所以,孩子在練習舞蹈時,特別是沒有舞蹈基礎的孩子,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去做一些高強度和高難的的動作,一定要在老師看護下循序漸進練習。大人萬一保護不及時,發生了有可能傷及脊髓的動作,如果傷到腰部,一定要對孩子細心觀察詢問,一定要引起重視,密切觀察,切不可掉以輕心。

對懷疑有脊髓損傷的孩子,要及時送醫,如果搬運或處理不當,後果會更加嚴重。途中用擔架、木板等硬物運送,也可兩三個人用平托或滾動法。千萬不能採用一人抬頭、一人抬腳或摟抱的搬運方法,這樣會增加脊柱的彎曲,加重脊髓的損傷。

2

如何保護跳舞的孩子?

想要安全,重點關注的應該是「如何預防」,做好這項工作其實並不簡單,不知看了文章最開始的例子,大家以後是不是都不敢讓孩子「下腰」了,其實下腰本身並沒有錯,而且在舞蹈中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只是一定要做好防護。

下腰動作,需要從哪些方面做好保護?

跳舞不是為了下腰而下腰,而是為了做更多的優美的後彎動作,下腰時老師要用手臂在孩子腰後拖著,從孩子後面保護。

如果是停留式後彎,就是像橋一樣,手撐住地面,一般是很安全的,除非孩子正好有其他不適,或者外界撞擊等,影響了四肢的支撐力。

如果連續性動作,如從後彎再做到後翻或前翻,除了老師要嚴格保護,還要有泡沫磚等保護措施,以防頭部著地受到傷害。

「如何正確下腰」劃重點:

1、孩子的手一定要伸直撐住地面,不要彎曲;

2、孩子的重心要保持在胯的前方;

3、初期學習下腰的孩子,可以先嘗試「落地下」,練習中要注意頭的方向。

出現問題後,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孩子學習舞蹈太早了,身體難以承受?孩子什麼時候學舞蹈合適呢?

6歲以後,在大人的保護下,可以練習更高難度一點的動作。6-12歲,是孩子身體柔軟度、韌度訓練的最佳年齡,柔軟度很容易被打開,而且孩子對舞蹈的理解力也提升了。

但是6歲以前接觸舞蹈也沒有錯,前提是要按照孩子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科學設置課程;舉個例子,3-5歲的小孩練習「弓步」就比較困難,因為她的協調能力和肌肉發育不到位,6歲以後的孩子,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弓步」。

有沒有可能是動作超負荷導致受傷?

做下腰這種動作之前是要熱身的,而且專業的老師都知道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會一下讓孩子達到某個超過能力范圍的高難度動作。所以,老師的專業性一定要夠、保護意識一定要強。

查到一些外國孩子練舞的受傷高發部位,國內學舞環境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貼出來僅供參考。

這是美國Nationwide Childrens網站曾發佈過的一個3-19歲孩子跳舞受傷的調查,調查顯示以下結果:

受傷部位:

最易受傷的是下肢(58%)、其次是上肢(20%)、最後是軀幹(9%);

受傷方式:

最常見的是扭傷、拉傷(52%),其次是骨折(14%),以及撞傷、擦傷(14%);

高發年齡:

受傷最高發的年齡是15-19歲(41%)。

那麼在國內老師的眼裡,情況是怎樣的呢?

孩子跳舞時哪些部位容易受傷?

多年跳舞的人,大多都是受過傷的,腿、膝蓋、腳踝、腰部在跳舞中都是有可能傷到的地方。關鍵是怎麼界定這個「傷」。

「日常傷」和「有危害的傷害」是區別的。有危害的傷害,正常規范的舞蹈訓練不會導致,老師會把控動作幅度;一般常見的原因都是練習中受到了重創、摔倒等外界傷害,輕則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損傷、骨折,甚至有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關于受傷的原因,林靜老師也從另一個角度做瞭解讀,她把孩子基本功的訓練做了如下劃分,一種是以孩子動作為主,老師加以保護的訓練,如下腰;一種是以老師的引導動作為主,孩子加以配合的訓練,如腰部軟度練習。

如果是後者,在練習中一定要和孩子做好溝通,讓他「順從老師的力量,放鬆身體,不要逆向用力」,否則,也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關于這部分,剛才的視訊裡也有講解,大家可以點開觀看。

在什麼樣的練習中孩子容易遇到外界傷害,危害比較大呢?

人的身體有自然弧度,如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這個弧度就是「正常人體弧度」。

而正常人體弧度又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很大提升的,有很大的訓練潛力,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通過做一些伸展、拉伸等動作改變這個正常弧度的時候,就會出現「非正常人體弧度」,在「非正常人體弧度」進行時,受到摔倒、扭傷等外界傷害,危害就相對比較大了。

看來意外的發生,主要還是看教學規范不規范。關于選擇舞蹈培訓班,您有什麼建議?

主要還是看老師資質。社會舞蹈教育專業畢業的,就是被認可的舞蹈老師,還有就是非科班出身,但舞蹈方面的成就已經得到業界認可的。有些培訓機構,請的老師是舞蹈院校還沒有畢業的學生,其實是很不規范的。

其次要和老師聊,看他對舞蹈教學的專業度,有沒有獨到的見解,懂不懂孩子的興趣和心理。

3

總結一下:

瞭解一圈之後,心裡放鬆了不少。建議大家也不要因為舞蹈傷殘事件,就杯弓蛇影,避之不及,畢竟像出現開頭事故的機率是極低的。當然也不能心存僥倖,一定要在某些環節多加注意,比如下面這些:

1、舞蹈班的選擇:

目前舞蹈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選擇舞蹈教學機構、老師,家長一定要擦亮眼;尤其不能把孩子交到專業素質不夠、安全意識不強的老師手中。

2、對孩子的監管力度:

孩子和老師學跳舞,並不等于孩子就脫離了家長的監管,家長要經常和培訓老師溝通,瞭解學習情況,比如「目前學到什麼階段啦?練習哪些動作啦?要注意什麼啦?」,家長多瞭解些有益無害,發現不對勁時可以和老師及時溝通,孩子在家練習,自己也知道如何保護。

3、跳舞時的細節處理:

孩子練舞時,一定要有專人陪在身邊,並且不要說些無關的話讓孩子分神;說到這要提醒大家,孩子跳舞之前是否得到了足夠的休息?孩子跳舞時穿的衣服、鞋子合適嗎?地面附近是否有危險物品?別小看了這些細節,處理得好,關鍵時候能救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