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去菜市場,把焦慮擺在攤兒上

我媽從老家來北京看我了。

第一天她就跟我抱怨, 樓下的那個菜市場怎麼沒有了。

這不是她第一次面對這種事, “咱家樓下那個自由市場上個月也沒了。 ”在她生活的小城市, 菜場也在消失。

我們的好朋友杜晉華喜歡菜市場, 在那個被稱為“北京最適合裝逼”的三源裡菜場, 她待過一個星期, 還寫了如下故事。

她說, 那裡的菜販子, 有的在北京買了房, 有的存款過百萬。

但他們從沒停止焦慮。

因為這個菜市場

我的孩子沒了童年

134號的店主劉凱看了一眼店裡忙活的妻子, 忽然壓低了聲音, “我還好, 他媽媽晚上想起來兒子時,

會哭。 ”我去三源裡菜市場採訪的時候, 劉凱剛把自己14歲的女兒、12歲的兒子送回湖北孝感老家的學校讀初中, 為了順利參加高考。

開學已經十幾天, 還不知道孩子們在新環境的適應情況, 他安慰自己, “還好, 女兒懂事一點, 兒子的成績一直很讓人放心, 在北京的班級年年前三名。 ”妻子想收拾兒子這些年的獎勵證書一起帶上, 被兒子拒絕, “回去誰還看這些?都得重新來過。 ”

劉凱把兩個兒女託付給老家的親姐姐, 每月付給姐姐一定的生活費, 料理孩子們的日用吃住。 至於更多, 劉凱分身乏術, 無暇顧及, 只能希望孩子們和當年來北京打拼的自己一樣, “靠自己。 ”


劉凱

留守兒童, 這個詞是從劉新口中說出來的, “我們姐弟三個都是留守兒童”。

說出這個詞, 劉新就哭了。

25歲的劉新是98號食用野生菌大全店鋪老闆娘申素力的女兒。 兩年前, 她和丈夫從老家河北來北京, 幫父母看店。


申素力和劉新

二十多年沒有朝夕相處, 劉新在嘗試著理解父母, 接受他們的生活方式, 但菜市場朝六晚七, 全年無休又不見天日的生活於這個年紀的她來說, 太不自由。 心情不好時, 她常常問自己的媽媽, “這麼多年, 犧牲尊嚴, 犧牲自由, 你又得到了什麼?除了錢還是錢!”劉新還想變通一下, “就算要做生意, 那去賣別的也好啊, 為什麼非得一天13個小時, 一年365天, 守在這個不見天日的菜市場?”

我想, 媽媽並不會聽懂她的問話, 她也沒有聽懂媽媽的回答, “都是為了你們好。 如果不是我們在這裡賣菜,

你們的生活到不了今天這樣。 ”

劉新知道, 比起村裡的同齡人, 自己姐弟們的生活一直都要優越很多, “但是, 我們幾個, 真的, 一點都不快樂。 ”摩挲了一下手腕的佛珠, 劉新又哭了。

媽媽看了她一眼, 繼續整理貨架上的蘑菇們。 用劉新的話說, “就是這樣, 我們和爸媽的感情都比較疏離。 基本不交流, 因為從小沒機會去學習該怎麼和他們相處。 ”

和劉新相比, 85號店主張小華的女兒, 算是很幸運的留守兒童。 今年暑假, 張小華把店鋪留給小姑子打理, 回到廈門, 和女兒報了同一個訓練班, 陪14歲的女兒打了一個月籃球。 這算是女兒出生四周後就異地分開的母女倆在一起最久的一段時光, 女兒很驕傲, “媽媽你太酷了,

從來沒有別的同學的媽媽可以陪著一起打球。 ”張小華11歲的兒子也在廈門的爺爺家長大。 2004年三源裡菜市場整體裝修, 恰逢張小華快要生產, 等一個月後菜市場裝好時, 她第一時間就復工了。 事後很久, 鄰居們才知道這個沒有怠工一天的店主, 忙裡偷閒的生了個孩子。 這樣做的代價是, 兒子出生兩周就被送回老家。


張小華和小姑子

兒子, 也是34號店老闆娘李宏的命門。 一開口提到兒子, 這個“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兒頂著”的東北女人眼圈就開始泛紅, 儘管她口中說的是, “我太不稱職, 一個人來北京闖蕩, 把兒子留給我的媽媽養。 但我兒子應該算是最幸福的留守兒童, 因為媽媽親口和我說過, 你也挺難的, 這外孫子就當是我自己的老來子來養吧。

”姥姥的偏愛代替不了媽媽的愛。 實際上, 兒子從小到大不止一次的問過媽媽, 從最開始委屈的質問到現在開玩笑的問起, “別人家的媽媽都會把孩子帶大, 你為什麼不帶我?長這麼大, 你給我洗過幾次衣服, 做過幾次飯?”

兒子5歲第一次來北京, 晚上八點收攤後, 李宏帶兒子坐車去天安門一圈。 要強的李宏, 此後極少讓兒子來北京看自己, 僅僅因為“雖說我在北京, 聽著亮堂, 但生活環境、住宿條件還不如老家”, 不願意讓兒子看到自己的處境。


李宏

81-83號攤位的主人是張海標、鐘小琴夫婦。 作為2011年才入駐三源裡菜市場的第二代攤主, “80後大學畢業生”的標籤讓他們成為此地的明星攤主。 然而, 他們與第一代攤主最根本的不同, 不僅於此。


張海標

張海標9歲的兒子一直在自己身邊成長,他享受幼子承歡膝下的家庭快樂,“孩子必須隨著父母長大才可能身心健康。” 如果把下一代獨自留在老家,父母在北京掙錢又有多少意義?——張海標不理解的,其實正是自己的童年。

1992年,張海標的父母下海經商,來京打拼,10歲的張海標成為留守兒童,直到7年後,他從福建老家考來北京的大學,一家才算團聚。

“誰那麼賣命,為了賺錢就捨得和孩子分開?再苦再難,孩子們都從小跟著我們在北京,但上學後就不行了,要參加高考,必須回去讀書。”劉凱把對孩子的安排和自己的命運都歸結為一點,“都是社會的原因!”。這不是他隨口的一句牢騷。在這個46歲的男人口中,我聽到了一系列國家宏觀發展的相關詞彙,恍惚以為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參加新聞發佈會,而他也遺憾我不是來自《人民日報》。

賣菜給我留下了一個疤,像是皮皮蝦

這個上個世紀90年代的商業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的大專生,在老家糧站工作十餘年後被一萬塊錢買斷了鐵飯碗。隨後來京接替了姐姐在三源裡菜市場的攤位,把專業和熱情發揮在這個10平米左右的小店。

劉凱愈發覺得發揮無力。和蔬菜瓜果店的“消耗品”不同,他把自己經營的日用百貨稱作“耐用品”,“人家會天天買菜,誰會天天買鍋?更何況2009年三源裡菜市場火起來之時,也是中國人網路購物習慣興起和大中型連鎖超市遍地發展之時。”劉凱能做的,只能是盡可能豐富店鋪的品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這還不是最讓劉凱憂心的,“首都功能定位的改變,其他大的集貿市場邊緣化遷移,都意味著三源裡菜市場可能有一天就不見了。”

劉凱是有心理準備的,五年內這個市場拆遷的話,就果斷和妻子一起回老家。

在他的感受裡,在北京,外地人的生存越來越難。2009年,他已經在家鄉的縣城裡買了當時第一棟帶電梯的高層,六年過後,盲目開發的房地產使得縣城裡有幾十棟這樣的高層住宅樓空置出售,而當時2000元/平方米的房價,今天漲到3500元/平方米左右。這基本是劉凱預估的房價頂值,“老齡化程度越老越高,房子也越來越過剩;而且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達到巔峰,城裡的人開始往鄉下跑時,也許能消化一部分現在的房產。”因此,他樂得回去青山綠水過自己的逍遙日子。

儘管在老家已經幾乎沒有朋友,親戚也都疏遠了,但劉凱有一個空間上回得去的故鄉。

從故鄉逃出來整整20年的李宏回不去了。

2013年,我初見李宏時,她正在站在檔口低頭看書。菜市場人來人往,暫時沒有顧客的李宏似乎進入了另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對生活有自己要求的女人。2015年再次見她時李宏從頭到腳都寫著四個字“東北女人”,“大氣,愛美。”不僅帶了好幾套衣服搭配,還特意去染了一頭紅發。

20年前的李宏可不是今天這樣。1993年,工廠效益不好,上了五年班的李宏,拿到1000塊錢,算是買斷了自己的青春——那一年她還離了婚,兩歲的兒子歸她。在齊齊哈爾賣了兩年東北餅之後,八成的收入交了兒子的托兒費,李宏不敢在老家待了,速度決定來投奔北京的舅舅。舅舅提前給她租好三源裡菜市場的地攤。來北京的第三天,李宏的饅頭鋪子就開業了。品種不多,李宏邊賣邊學。學習操作壓面機時,兩條齒輪咬住了她的胳膊,血流成河,沒有嚇到李宏, 但永久留下了一個“像是皮皮蝦”的疤痕,每次看到,自己都覺得紮人礙眼。想去紋身,害怕顧客有別的看法,自己再算一筆賬,徹底作罷。直到去年一個紋身的顧客鼓勵了她,李宏的胳膊上於是多了一句常人看不懂的藏語,其實意思簡單直接,“恭喜發財”。

李宏一直沒有發上財。一張油烙北京大餅,9年前是4塊錢,到今天還是這個價格,原材料倒是一直在漲。三源裡菜市場一共四個檔口三家麵食店,本想商量好一起漲價,無奈總有人違約降價,不能達成統一價格。“幸好市場領導體恤大家,今年五月普漲房租唯獨跳過我們這三家。”李宏模仿領導說話,“我知道你們烙餅行業不賺錢。”不賺錢有不賺錢的活法。別人家雇一個小工一個月管吃管住工資5000元,2008年後,李宏一直做的是姐妹店,再沒有了這筆開支。她自我安慰,大概是年紀大了,好勝心小了很多。

妹妹李秋是1998年下崗後來北京幫住姐姐的,一干就是17年。這間17平米的小屋子裡,有吵有鬧更有歡有笑。姐妹二人,一個主盯下午班,一個主盯晚上兩點到六點的夜班蒸第二天的饅頭。上午8點到10點,別人家主做批發時,回家睡了一個小時的妹妹已經到店利索拌涼菜開賣了,這算是麵點店的一點增值服務。

在這個彈丸之地,李宏有自己的盼頭——再有兩年,就可以退休了,每個月1300的退休工資,足以支撐自己去更大的世界雲遊四方。總之,只能往出走,不能再回頭。從2009年開始,每年過年李宏都會回老家看父母。計畫待7天,但每每到第三天,就待不住了,“在中國最北的重工業城市齊齊哈爾,一過晚上七點,街上就沒有人了,大概這就是‘回不去的家鄉’”這讓李宏很不習慣,但總會待夠7天。倒是妹妹李秋比姐姐逃離的還快。

李巨集74歲的媽媽每年都會走一圈:從東北到山東走親戚再回北京看兩個女兒。媽媽的生活就是自己嚮往的,“等我解放了,我可以比媽媽走得更遠,到所有城市東轉轉西玩玩。哪怕沒錢了,還可以停下來洗一個月碗掙夠了錢再出發。”

97號蔬菜大全店鋪的老闆王術生,也回不去了。


王術生和妻子

1985年,三源裡菜市場還在今天的愛琴海購物中心那一帶時,還只是路邊攤早市的形式,當時的20多位攤主,王術生就是其中之一。1992年,菜市場搬到今天的順源街,沿街兩排案子擺開,算是有了固定的攤位;2001年,市場改造成四排案子,管理也正規化了很多,但自由慣了的攤主反倒不習慣,王術生的很多老夥伴、老鄰居都甩手走人不幹了,堅持下來到今天還在這個菜市場的,不過四五個人,王術生是其中之一,一度,他是北京著名洋超市Jenny Lou的供應商之一。

每年春節,王術生都會給自己放假,回老家看望孩子老人,“在老家的炕上,睡一年中僅有的幾天踏實覺”。直到2015年,三源裡菜市場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有了春節假期,6天。這是王術生作為市場的攤主代表之一,給大家爭取的假期,但他卻唯一一次沒有回老家過春節。

王術生接來老父親,和兩個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全家人一起在北京過了春節。

張小華變成了Lisa

水靈的小姐姐發胖了

回不去也沒什麼。怎麼留下來倒是困擾。王術生的大兒子28歲,西餐廚師從業六年。二兒子大學畢業剛一年,工程評估行業。大兒子入伍之前曾在店裡做過半年,還曾幻想著退伍後繼續給父親打下手,早晚各給大客戶送貨一趟,就可維持生計。店裡從早上五點多腳不著地的忙到晚上七點,王術生怎麼會再容許已經成年的兒子如此清閒。後來父子合議,達成一致,兒子去了父親客戶的店裡學廚。二兒子還在大學時,就雄心勃勃的計畫,和女朋友畢業後都不做本行,一起來三源裡和父親開店。

真正畢業時,又來了兩趟三源裡,就打了退堂鼓,一則看到鄰居家當年水靈的小姐姐已然被摧殘成胖了40斤的大媽,二則眼看在10平米攤位朝夕13個小時共事的夫妻檔們耗去情感激情,全無新鮮感,倒是分分鐘在拌嘴,嚇跑了。回去做了工程評估,錢比父親掙得少點,但總算不用24小時柴米油鹽醬醋茶。

李宏倒是自己嚴格不容許兒子接著幹這一行,“我已經搭進去一輩子,不能再把兒子搭進去。”那個在廖尚勇鏡頭裡讀書的女攤主,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集貿市場,終歸來講是最下下層社會,人的生活狀態也是在最下下下層的。沒有生活,只有生存,連品質都沒有。何況在這個彈丸之地,沒有發展空間,接觸不到有能力有文化有遠見的人,也是不可能追求進步和品質的。人要成長,還得靠仰視。”

劉新也不會接手父母的攤位,她給自己在三源裡菜市場的規劃也不過兩三年,“我還是喜歡有生活圈,有朋友圈的小城市居住,尤其是我不想要我的下一代和我有一樣寂寞的童年。人這一輩子,值得珍惜的東西不多,家庭值得。”

倒是張小華和張海標兩個同做食材的福建人,在三源裡幹得風生水起。他們各有精彩,卻也志向各異。

2003年,張小華已經在北京打工四年。從最開始的幫姐姐看攤,到有了自己的小店後又被強拆,她一直有個念想,有一家自己的食材店——這大概源于小時候看做中醫的叔叔天天抓藥留下的印象。張小華自己研究食材,試吃試做,說到興起,她一定要教給記者如何用食材做出真正的酸梅湯,並表示還可分享幾十種經典煲湯。那一年,張小華在三源裡菜市場開了自己的東南亞食材店,一天流水只有二三十塊錢,但喜歡食材的她一樣幹的興致勃勃。一個月後,非典來襲,市場關門。張小華回了福建老家待產。非典解禁後,她用一句“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說服老公再回三源裡。

“很辛苦”,“很辛苦”,“很辛苦”……這是回憶裡提及最多的三個字,朝六晚九,全年無休,“爭分奪秒,像是打仗”。全家人異地監督她,晚上到點就給她打電話,“嫂子你到家了嗎……嫂子,這麼晚,不要再給人送貨了……”張小華拼的是服務。2006年,一個義大利客戶要離開北京,走之前特來和張小華告別,要把自己的名字送給她,”我離開之後,你就是lisa。”從此,張小華變成了Lisa,她還把自己的小店橫幅改成“Lisa’s shop 美食分享店”。

客戶市場越做越大,她用自己的資源幫哥哥、姐姐分別在酒仙橋和小陳各莊開了店。

2010年,在北京一年搬過八次家的張小華終於買了自己的房子。

睡在一米八的大床上,她有點捨不得,悄悄和老公商量,“這生活是不是太奢侈了?要不咱把大房子租出去,再租一個小房子就夠了。”

第二年,她又把在家鄉發展不順的大姑子、小姑子兩家人接來北京,一大家人一起開店,股份均分。姑嫂三家人住在張小華的大三居室了,她總算心裡踏實了。但放不下的還有福建家裡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

說起一年之內先後離去的婆婆和父親,張小華從錢夾拿出一封信,這是父親在她18年前第一次離家打工時寫給她的,她貼身珍藏,倒背如流。

從當時流水只有二三十的夫妻店,到今天的“覆蓋半個朝陽區”,有十幾個核心員工的斌華信和商貿有限公司,張小華覺得自己的食材理想,才剛剛開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瞬間在大二學生張海標的腦中點燃一個火苗:未來幾年,歐美食品食材的需求一定很大。張海標的敏銳一來自於自己所學的國際貿易專業;二是受一直做中式食材批發的父母影響;其三,他堅信,“食為天”在物資越來越豐富的新世紀,一定會有新的意義。

2003年,張海標大學畢業。在他的大部分同學找到一份與專業並不對口的工作時,早已實習幾年的張海標熟練接手了父母的中式食材批發生意,同時建立自己的品牌網站。一年後,他果斷關掉網站並轉行歐美食材批發。這幾乎等於從頭做起——發展自己的第一家客戶;默默觀察別人家哪些品類走量高,自己也學著批發回來,再找目標客戶……到2008年奧運會舉辦之時,三源裡菜市場裡幾個攤位和周邊的若干大使館都已經成為他的固定客戶。

張海標開始有了正式入駐三源裡菜市場的妄想——何其難也,三源裡菜市場,作為北京的又一張名片地標,太多人想進來,但鮮有人會退出。2010年,聽聞在此地的一家客戶因身體狀況計畫回家養老,張海標再一次把握住時機,拿下原來88號攤位不到10平米的店鋪。很快,這個得來不易的空間讓張海標感覺的只有逼仄:好貨太多,奈何無處展示。2013年,三源裡菜市場裝修整合之際,張海標把自己的店鋪擴張為原來的三倍。幾年後的今天,在外的庫房也有180平米之大。

在其他幾家攤位還在暗自學習張海標的裝修風格、碼貨技巧之時,他已經在醞釀更大的發展計畫:成為國外的眾多食品品牌在北京、中國甚至亞洲的獨家代理商。

然而,在找到並培養出一個合適的店長來解放自己之前,張海標不知道還會在這個菜市場被困幾年。

他相信未來會好的,畢竟,大浪淘沙了一輪又一輪,他們都算倖存者。

圖片特別鳴謝 藝術家廖尚勇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互動

菜市場的什麼讓你難忘?

- 往期視頻 -

關於“60萬打一針可以續命”的乾貨硬知識

《外國人圖鑒》第一期:小松洋大

花多少錢才能當上SNH48粉絲Top3?

現實比虛構更精彩

微博:@Aha視頻 | 微信公眾號:ahavideos

不僅於此。


張海標

張海標9歲的兒子一直在自己身邊成長,他享受幼子承歡膝下的家庭快樂,“孩子必須隨著父母長大才可能身心健康。” 如果把下一代獨自留在老家,父母在北京掙錢又有多少意義?——張海標不理解的,其實正是自己的童年。

1992年,張海標的父母下海經商,來京打拼,10歲的張海標成為留守兒童,直到7年後,他從福建老家考來北京的大學,一家才算團聚。

“誰那麼賣命,為了賺錢就捨得和孩子分開?再苦再難,孩子們都從小跟著我們在北京,但上學後就不行了,要參加高考,必須回去讀書。”劉凱把對孩子的安排和自己的命運都歸結為一點,“都是社會的原因!”。這不是他隨口的一句牢騷。在這個46歲的男人口中,我聽到了一系列國家宏觀發展的相關詞彙,恍惚以為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參加新聞發佈會,而他也遺憾我不是來自《人民日報》。

賣菜給我留下了一個疤,像是皮皮蝦

這個上個世紀90年代的商業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的大專生,在老家糧站工作十餘年後被一萬塊錢買斷了鐵飯碗。隨後來京接替了姐姐在三源裡菜市場的攤位,把專業和熱情發揮在這個10平米左右的小店。

劉凱愈發覺得發揮無力。和蔬菜瓜果店的“消耗品”不同,他把自己經營的日用百貨稱作“耐用品”,“人家會天天買菜,誰會天天買鍋?更何況2009年三源裡菜市場火起來之時,也是中國人網路購物習慣興起和大中型連鎖超市遍地發展之時。”劉凱能做的,只能是盡可能豐富店鋪的品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這還不是最讓劉凱憂心的,“首都功能定位的改變,其他大的集貿市場邊緣化遷移,都意味著三源裡菜市場可能有一天就不見了。”

劉凱是有心理準備的,五年內這個市場拆遷的話,就果斷和妻子一起回老家。

在他的感受裡,在北京,外地人的生存越來越難。2009年,他已經在家鄉的縣城裡買了當時第一棟帶電梯的高層,六年過後,盲目開發的房地產使得縣城裡有幾十棟這樣的高層住宅樓空置出售,而當時2000元/平方米的房價,今天漲到3500元/平方米左右。這基本是劉凱預估的房價頂值,“老齡化程度越老越高,房子也越來越過剩;而且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達到巔峰,城裡的人開始往鄉下跑時,也許能消化一部分現在的房產。”因此,他樂得回去青山綠水過自己的逍遙日子。

儘管在老家已經幾乎沒有朋友,親戚也都疏遠了,但劉凱有一個空間上回得去的故鄉。

從故鄉逃出來整整20年的李宏回不去了。

2013年,我初見李宏時,她正在站在檔口低頭看書。菜市場人來人往,暫時沒有顧客的李宏似乎進入了另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對生活有自己要求的女人。2015年再次見她時李宏從頭到腳都寫著四個字“東北女人”,“大氣,愛美。”不僅帶了好幾套衣服搭配,還特意去染了一頭紅發。

20年前的李宏可不是今天這樣。1993年,工廠效益不好,上了五年班的李宏,拿到1000塊錢,算是買斷了自己的青春——那一年她還離了婚,兩歲的兒子歸她。在齊齊哈爾賣了兩年東北餅之後,八成的收入交了兒子的托兒費,李宏不敢在老家待了,速度決定來投奔北京的舅舅。舅舅提前給她租好三源裡菜市場的地攤。來北京的第三天,李宏的饅頭鋪子就開業了。品種不多,李宏邊賣邊學。學習操作壓面機時,兩條齒輪咬住了她的胳膊,血流成河,沒有嚇到李宏, 但永久留下了一個“像是皮皮蝦”的疤痕,每次看到,自己都覺得紮人礙眼。想去紋身,害怕顧客有別的看法,自己再算一筆賬,徹底作罷。直到去年一個紋身的顧客鼓勵了她,李宏的胳膊上於是多了一句常人看不懂的藏語,其實意思簡單直接,“恭喜發財”。

李宏一直沒有發上財。一張油烙北京大餅,9年前是4塊錢,到今天還是這個價格,原材料倒是一直在漲。三源裡菜市場一共四個檔口三家麵食店,本想商量好一起漲價,無奈總有人違約降價,不能達成統一價格。“幸好市場領導體恤大家,今年五月普漲房租唯獨跳過我們這三家。”李宏模仿領導說話,“我知道你們烙餅行業不賺錢。”不賺錢有不賺錢的活法。別人家雇一個小工一個月管吃管住工資5000元,2008年後,李宏一直做的是姐妹店,再沒有了這筆開支。她自我安慰,大概是年紀大了,好勝心小了很多。

妹妹李秋是1998年下崗後來北京幫住姐姐的,一干就是17年。這間17平米的小屋子裡,有吵有鬧更有歡有笑。姐妹二人,一個主盯下午班,一個主盯晚上兩點到六點的夜班蒸第二天的饅頭。上午8點到10點,別人家主做批發時,回家睡了一個小時的妹妹已經到店利索拌涼菜開賣了,這算是麵點店的一點增值服務。

在這個彈丸之地,李宏有自己的盼頭——再有兩年,就可以退休了,每個月1300的退休工資,足以支撐自己去更大的世界雲遊四方。總之,只能往出走,不能再回頭。從2009年開始,每年過年李宏都會回老家看父母。計畫待7天,但每每到第三天,就待不住了,“在中國最北的重工業城市齊齊哈爾,一過晚上七點,街上就沒有人了,大概這就是‘回不去的家鄉’”這讓李宏很不習慣,但總會待夠7天。倒是妹妹李秋比姐姐逃離的還快。

李巨集74歲的媽媽每年都會走一圈:從東北到山東走親戚再回北京看兩個女兒。媽媽的生活就是自己嚮往的,“等我解放了,我可以比媽媽走得更遠,到所有城市東轉轉西玩玩。哪怕沒錢了,還可以停下來洗一個月碗掙夠了錢再出發。”

97號蔬菜大全店鋪的老闆王術生,也回不去了。


王術生和妻子

1985年,三源裡菜市場還在今天的愛琴海購物中心那一帶時,還只是路邊攤早市的形式,當時的20多位攤主,王術生就是其中之一。1992年,菜市場搬到今天的順源街,沿街兩排案子擺開,算是有了固定的攤位;2001年,市場改造成四排案子,管理也正規化了很多,但自由慣了的攤主反倒不習慣,王術生的很多老夥伴、老鄰居都甩手走人不幹了,堅持下來到今天還在這個菜市場的,不過四五個人,王術生是其中之一,一度,他是北京著名洋超市Jenny Lou的供應商之一。

每年春節,王術生都會給自己放假,回老家看望孩子老人,“在老家的炕上,睡一年中僅有的幾天踏實覺”。直到2015年,三源裡菜市場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有了春節假期,6天。這是王術生作為市場的攤主代表之一,給大家爭取的假期,但他卻唯一一次沒有回老家過春節。

王術生接來老父親,和兩個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全家人一起在北京過了春節。

張小華變成了Lisa

水靈的小姐姐發胖了

回不去也沒什麼。怎麼留下來倒是困擾。王術生的大兒子28歲,西餐廚師從業六年。二兒子大學畢業剛一年,工程評估行業。大兒子入伍之前曾在店裡做過半年,還曾幻想著退伍後繼續給父親打下手,早晚各給大客戶送貨一趟,就可維持生計。店裡從早上五點多腳不著地的忙到晚上七點,王術生怎麼會再容許已經成年的兒子如此清閒。後來父子合議,達成一致,兒子去了父親客戶的店裡學廚。二兒子還在大學時,就雄心勃勃的計畫,和女朋友畢業後都不做本行,一起來三源裡和父親開店。

真正畢業時,又來了兩趟三源裡,就打了退堂鼓,一則看到鄰居家當年水靈的小姐姐已然被摧殘成胖了40斤的大媽,二則眼看在10平米攤位朝夕13個小時共事的夫妻檔們耗去情感激情,全無新鮮感,倒是分分鐘在拌嘴,嚇跑了。回去做了工程評估,錢比父親掙得少點,但總算不用24小時柴米油鹽醬醋茶。

李宏倒是自己嚴格不容許兒子接著幹這一行,“我已經搭進去一輩子,不能再把兒子搭進去。”那個在廖尚勇鏡頭裡讀書的女攤主,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集貿市場,終歸來講是最下下層社會,人的生活狀態也是在最下下下層的。沒有生活,只有生存,連品質都沒有。何況在這個彈丸之地,沒有發展空間,接觸不到有能力有文化有遠見的人,也是不可能追求進步和品質的。人要成長,還得靠仰視。”

劉新也不會接手父母的攤位,她給自己在三源裡菜市場的規劃也不過兩三年,“我還是喜歡有生活圈,有朋友圈的小城市居住,尤其是我不想要我的下一代和我有一樣寂寞的童年。人這一輩子,值得珍惜的東西不多,家庭值得。”

倒是張小華和張海標兩個同做食材的福建人,在三源裡幹得風生水起。他們各有精彩,卻也志向各異。

2003年,張小華已經在北京打工四年。從最開始的幫姐姐看攤,到有了自己的小店後又被強拆,她一直有個念想,有一家自己的食材店——這大概源于小時候看做中醫的叔叔天天抓藥留下的印象。張小華自己研究食材,試吃試做,說到興起,她一定要教給記者如何用食材做出真正的酸梅湯,並表示還可分享幾十種經典煲湯。那一年,張小華在三源裡菜市場開了自己的東南亞食材店,一天流水只有二三十塊錢,但喜歡食材的她一樣幹的興致勃勃。一個月後,非典來襲,市場關門。張小華回了福建老家待產。非典解禁後,她用一句“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說服老公再回三源裡。

“很辛苦”,“很辛苦”,“很辛苦”……這是回憶裡提及最多的三個字,朝六晚九,全年無休,“爭分奪秒,像是打仗”。全家人異地監督她,晚上到點就給她打電話,“嫂子你到家了嗎……嫂子,這麼晚,不要再給人送貨了……”張小華拼的是服務。2006年,一個義大利客戶要離開北京,走之前特來和張小華告別,要把自己的名字送給她,”我離開之後,你就是lisa。”從此,張小華變成了Lisa,她還把自己的小店橫幅改成“Lisa’s shop 美食分享店”。

客戶市場越做越大,她用自己的資源幫哥哥、姐姐分別在酒仙橋和小陳各莊開了店。

2010年,在北京一年搬過八次家的張小華終於買了自己的房子。

睡在一米八的大床上,她有點捨不得,悄悄和老公商量,“這生活是不是太奢侈了?要不咱把大房子租出去,再租一個小房子就夠了。”

第二年,她又把在家鄉發展不順的大姑子、小姑子兩家人接來北京,一大家人一起開店,股份均分。姑嫂三家人住在張小華的大三居室了,她總算心裡踏實了。但放不下的還有福建家裡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

說起一年之內先後離去的婆婆和父親,張小華從錢夾拿出一封信,這是父親在她18年前第一次離家打工時寫給她的,她貼身珍藏,倒背如流。

從當時流水只有二三十的夫妻店,到今天的“覆蓋半個朝陽區”,有十幾個核心員工的斌華信和商貿有限公司,張小華覺得自己的食材理想,才剛剛開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瞬間在大二學生張海標的腦中點燃一個火苗:未來幾年,歐美食品食材的需求一定很大。張海標的敏銳一來自於自己所學的國際貿易專業;二是受一直做中式食材批發的父母影響;其三,他堅信,“食為天”在物資越來越豐富的新世紀,一定會有新的意義。

2003年,張海標大學畢業。在他的大部分同學找到一份與專業並不對口的工作時,早已實習幾年的張海標熟練接手了父母的中式食材批發生意,同時建立自己的品牌網站。一年後,他果斷關掉網站並轉行歐美食材批發。這幾乎等於從頭做起——發展自己的第一家客戶;默默觀察別人家哪些品類走量高,自己也學著批發回來,再找目標客戶……到2008年奧運會舉辦之時,三源裡菜市場裡幾個攤位和周邊的若干大使館都已經成為他的固定客戶。

張海標開始有了正式入駐三源裡菜市場的妄想——何其難也,三源裡菜市場,作為北京的又一張名片地標,太多人想進來,但鮮有人會退出。2010年,聽聞在此地的一家客戶因身體狀況計畫回家養老,張海標再一次把握住時機,拿下原來88號攤位不到10平米的店鋪。很快,這個得來不易的空間讓張海標感覺的只有逼仄:好貨太多,奈何無處展示。2013年,三源裡菜市場裝修整合之際,張海標把自己的店鋪擴張為原來的三倍。幾年後的今天,在外的庫房也有180平米之大。

在其他幾家攤位還在暗自學習張海標的裝修風格、碼貨技巧之時,他已經在醞釀更大的發展計畫:成為國外的眾多食品品牌在北京、中國甚至亞洲的獨家代理商。

然而,在找到並培養出一個合適的店長來解放自己之前,張海標不知道還會在這個菜市場被困幾年。

他相信未來會好的,畢竟,大浪淘沙了一輪又一輪,他們都算倖存者。

圖片特別鳴謝 藝術家廖尚勇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互動

菜市場的什麼讓你難忘?

- 往期視頻 -

關於“60萬打一針可以續命”的乾貨硬知識

《外國人圖鑒》第一期:小松洋大

花多少錢才能當上SNH48粉絲Top3?

現實比虛構更精彩

微博:@Aha視頻 | 微信公眾號:ahavideo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