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香港90後夫妻「閃婚」,婚後住進9㎡劏房,逼仄的蝸居生活轉眼1年

香港的劏房、納米樓, 想必大家也有所耳聞, 不少年輕人無奈下只得住進劏房中;而之前也和大家說過一些,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其中一位名叫「紀子」的姑娘的家呢?

紀子(Kieko)是一位英日混血的姑娘, 90後的她最早是因為工作和學習的關係來到香港, 但最終決定在這裡定居。

在2020年末, 她和認識不到一年的丈夫Kurt(化名)閃婚, 婚後, 兩個90後的年輕人共同住進一間僅有9㎡的劏房中, 說真的, 這樣的超小住宅在香港並不罕見。

劏房和夫妻二人的基本情況

在介紹這個家之前, 我們先來瞭解下這間小房子, 以及這對小夫妻的基本情況吧~

▲劏房一進門的地方

這間劏房位于香港銅鑼灣, 面積可以說只有「巴掌大」, 但它算得上是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首先, 小房子的面積差不多有100平方呎, 換算下來大約是9.2㎡左右, 在這樣的面積中, 塞下了臥室、廚房、「書房」, 甚至還有個幹濕分區的衛浴。 其次, 屋內的空間利用和收納整理做得都非常不錯, 一進門, 雖然依舊狹小逼仄, 但想必很多劏房戶型來說, 都顯得溫馨許多。 當然, 我們也得說一下這樣一間房子的價格, 目前, 夫妻倆處于租住狀態, 你別看這間房子僅有9㎡, 卻足足要7000港幣的租金, 換算下來差不多是5700塊, 可以說是很離譜了!

但這對小夫妻談起自己這1年間的生活, 卻並沒有覺得苦澀, 言語中反而充滿了樂觀和幸福。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對小夫妻的家吧~探訪二人小家的, 依舊是我們熟知的主持阿穀。

劏房的小玄關

別看這間劏房面積如此之小, 仍舊擠出了一個小小的玄關空間。

▲入門處的玄關

進入家中以後, 雖然空間收拾得乾淨俐落, 但奈何面積實在有限, 所以難免帶給人一種擁擠的感覺。

利用走廊左右兩側的區域,夫妻倆在右手邊放置了簡易鞋架,左手邊安裝了通頂的玄關櫃,以滿足進出家門時穿鞋換衣的需求。

▲玄關櫃內的小冰箱

有趣的是,玄關櫃右下角單獨留下了一個櫃格,嵌入了雙層的小冰箱,上面是冷凍、下面是冷藏,收納夫妻倆兩三天的食材還是輕而易舉的。

穿過玄關的區域往裡走去,空間一眼望穿,最裡面是夫妻二人的臥室,也是主要的生活區,而過道左右兩側,則用櫥櫃和收納架打造出一個小巧的開放式廚房。

迷你的開放式廚房

說是開放式廚房,但實際上也只能做成開放式設計。

▲超小的檯面空間

廚房的櫥櫃檯面空間非常之小,但好在有完整的水槽、灶臺和切配區,日常簡單烹飪還是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遺憾的是,切菜區的面積顯得捉襟見肘,且出于安全考慮,灶臺也只能用電磁爐代替,不允許使用明火,個人來說覺得電磁爐做飯還是有些彆扭的,但夫妻倆倒是早已習慣。

▲吊櫃收納區

一些餐具、廚具、調味品的收納,則主要依靠廚房頂部的吊櫃和身後的收納架,就連微波爐也嵌入到了吊櫃中。

紀子平日裡會將這些廚房用品收拾得整整齊齊,儘量避免視覺雜亂,勤加收納整理,對于小戶型來說至關重要。

▲水槽同樣很小

其實,從一些其它的細節也能看出家裡空間的緊張,比如超小的水槽,又比如只能放在房門後的簡易折疊桌。

▲嘗試在這裡做菜

為了證明這間小劏房的實用性,阿穀決定和這對小夫妻在廚房裡做菜試試,看看是否能夠成功烹飪一頓美味佳餚。

事實證明,雖然空間局促,但平日裡做些簡單的菜式、煮面、蒸飯都信手拈來,當然,油煙過重的菜式就不建議輕易嘗試了。

▲門後的折疊餐桌

將屋門後的折疊餐桌搬來,一行人湊在床前吃了頓簡單的飯,你會發現其實這裡坐下四個人也是沒有問題的,對于夫妻二人日常用餐來說,空間雖小卻也足夠。

衛生間竟然還是「幹濕分區」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小家裡的衛生間,竟然還是幹濕分區的。

▲小小的衛生間

可能因為紀子習慣了「三分離」設計,所以衛生間內雖沒有隔斷,卻也大致分成了三個區域。

進門正對洗手池,相當于是家裡的洗漱區,鏡櫃為這處緊湊的空間提供了收納空間。 右手邊是如廁區,雖然狹窄但也坐得下,用磨砂玻璃+鏡子讓視覺更顯開闊。 左手邊則是一個單獨的小浴室,雖然還不到1㎡,但也算完成了濕區的劃分。

這個小衛生間的優點是,它是一個帶窗的「明衛」,採光通風能力要比「暗衛」好很多。

而如廁區域,馬桶後面其實是書桌(後面會說到),用磨砂玻璃做隔斷,既保留了隱私性,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採光性,上面還貼了兩組收納盒增加衛生間的收納能力,非常細節。

就像我上面說的一樣,浴室面積雖小,但卻有完整的幹濕分區,一來方便日常打掃衛生,二來也能當做晾衣區,放置掛衣架和髒衣簍,只不過沐浴時還要將衣物收拾起來,比較麻煩。

劏房內的核心區域——臥室

其實,這樣一個小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休息的空間,所以臥室自然是核心區域。

▲同樣很局促的臥室

臥室的空間同樣比較局促,一張雙人床幾乎占滿了整個空間,但就是在這樣的一間臥室裡,卻有很多讓人感到貼心和舒適的設計,個人感覺算是小房子裡的點睛之筆。

比如床頭的照片牆,貼滿了小夫妻一同旅行、約會時的照片,邊緣搭配彩燈裝飾,既是空間內的氛圍照明,又是一個帶有滿滿回憶的裝飾畫。

▲電視嵌入牆中

電視機則被嵌入了床尾的牆面櫃中,同時和櫃面持平,看上去真的是簡潔俐落,但唯一的不足就是高度還是有些低了,坐在床頭看電視時,脖子也許會有些不適。

哦對,家裡唯一的一部空調是老式的窗機,好在製冷制熱能力都不錯,倒也實用。

▲與廁所一牆之隔

臥室內的「書房」既是紀子的化妝臺,又是Kurt的工作臺,它與衛生間僅有一牆之隔,沒錯,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磨砂玻璃隔斷。

簡易的抽屜櫃和凳子搭配,剛好能塞進桌底,平時不用的時候也不會太占地兒。

▲床上方的掛衣桿

雖然浴室內也能晾曬衣物,但紀子總是覺得那裡太過潮濕,衣物晾乾後會有味道,所以她又在床上方的位置安裝了晾衣架,衣物晾曬效果更好一些~

無論是功能齊全的廚房、幹濕分離的衛浴,還是狹小卻整齊的臥室,都帶給人一種格外溫馨、舒適的感覺,仿佛在告訴人們,即便是這樣的一間劏房,也能生活得有滋有味!

總而言之,目前夫妻倆仍舊生活在這間小劏房中,並為買下自己的小家而努力著,雖然現在的生活空間緊湊,但夫妻齊心、努力奮鬥,又有什麼困難是不可攻破的呢,你說是麼?~

所以難免帶給人一種擁擠的感覺。

利用走廊左右兩側的區域,夫妻倆在右手邊放置了簡易鞋架,左手邊安裝了通頂的玄關櫃,以滿足進出家門時穿鞋換衣的需求。

▲玄關櫃內的小冰箱

有趣的是,玄關櫃右下角單獨留下了一個櫃格,嵌入了雙層的小冰箱,上面是冷凍、下面是冷藏,收納夫妻倆兩三天的食材還是輕而易舉的。

穿過玄關的區域往裡走去,空間一眼望穿,最裡面是夫妻二人的臥室,也是主要的生活區,而過道左右兩側,則用櫥櫃和收納架打造出一個小巧的開放式廚房。

迷你的開放式廚房

說是開放式廚房,但實際上也只能做成開放式設計。

▲超小的檯面空間

廚房的櫥櫃檯面空間非常之小,但好在有完整的水槽、灶臺和切配區,日常簡單烹飪還是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遺憾的是,切菜區的面積顯得捉襟見肘,且出于安全考慮,灶臺也只能用電磁爐代替,不允許使用明火,個人來說覺得電磁爐做飯還是有些彆扭的,但夫妻倆倒是早已習慣。

▲吊櫃收納區

一些餐具、廚具、調味品的收納,則主要依靠廚房頂部的吊櫃和身後的收納架,就連微波爐也嵌入到了吊櫃中。

紀子平日裡會將這些廚房用品收拾得整整齊齊,儘量避免視覺雜亂,勤加收納整理,對于小戶型來說至關重要。

▲水槽同樣很小

其實,從一些其它的細節也能看出家裡空間的緊張,比如超小的水槽,又比如只能放在房門後的簡易折疊桌。

▲嘗試在這裡做菜

為了證明這間小劏房的實用性,阿穀決定和這對小夫妻在廚房裡做菜試試,看看是否能夠成功烹飪一頓美味佳餚。

事實證明,雖然空間局促,但平日裡做些簡單的菜式、煮面、蒸飯都信手拈來,當然,油煙過重的菜式就不建議輕易嘗試了。

▲門後的折疊餐桌

將屋門後的折疊餐桌搬來,一行人湊在床前吃了頓簡單的飯,你會發現其實這裡坐下四個人也是沒有問題的,對于夫妻二人日常用餐來說,空間雖小卻也足夠。

衛生間竟然還是「幹濕分區」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小家裡的衛生間,竟然還是幹濕分區的。

▲小小的衛生間

可能因為紀子習慣了「三分離」設計,所以衛生間內雖沒有隔斷,卻也大致分成了三個區域。

進門正對洗手池,相當于是家裡的洗漱區,鏡櫃為這處緊湊的空間提供了收納空間。 右手邊是如廁區,雖然狹窄但也坐得下,用磨砂玻璃+鏡子讓視覺更顯開闊。 左手邊則是一個單獨的小浴室,雖然還不到1㎡,但也算完成了濕區的劃分。

這個小衛生間的優點是,它是一個帶窗的「明衛」,採光通風能力要比「暗衛」好很多。

而如廁區域,馬桶後面其實是書桌(後面會說到),用磨砂玻璃做隔斷,既保留了隱私性,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採光性,上面還貼了兩組收納盒增加衛生間的收納能力,非常細節。

就像我上面說的一樣,浴室面積雖小,但卻有完整的幹濕分區,一來方便日常打掃衛生,二來也能當做晾衣區,放置掛衣架和髒衣簍,只不過沐浴時還要將衣物收拾起來,比較麻煩。

劏房內的核心區域——臥室

其實,這樣一個小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休息的空間,所以臥室自然是核心區域。

▲同樣很局促的臥室

臥室的空間同樣比較局促,一張雙人床幾乎占滿了整個空間,但就是在這樣的一間臥室裡,卻有很多讓人感到貼心和舒適的設計,個人感覺算是小房子裡的點睛之筆。

比如床頭的照片牆,貼滿了小夫妻一同旅行、約會時的照片,邊緣搭配彩燈裝飾,既是空間內的氛圍照明,又是一個帶有滿滿回憶的裝飾畫。

▲電視嵌入牆中

電視機則被嵌入了床尾的牆面櫃中,同時和櫃面持平,看上去真的是簡潔俐落,但唯一的不足就是高度還是有些低了,坐在床頭看電視時,脖子也許會有些不適。

哦對,家裡唯一的一部空調是老式的窗機,好在製冷制熱能力都不錯,倒也實用。

▲與廁所一牆之隔

臥室內的「書房」既是紀子的化妝臺,又是Kurt的工作臺,它與衛生間僅有一牆之隔,沒錯,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磨砂玻璃隔斷。

簡易的抽屜櫃和凳子搭配,剛好能塞進桌底,平時不用的時候也不會太占地兒。

▲床上方的掛衣桿

雖然浴室內也能晾曬衣物,但紀子總是覺得那裡太過潮濕,衣物晾乾後會有味道,所以她又在床上方的位置安裝了晾衣架,衣物晾曬效果更好一些~

無論是功能齊全的廚房、幹濕分離的衛浴,還是狹小卻整齊的臥室,都帶給人一種格外溫馨、舒適的感覺,仿佛在告訴人們,即便是這樣的一間劏房,也能生活得有滋有味!

總而言之,目前夫妻倆仍舊生活在這間小劏房中,並為買下自己的小家而努力著,雖然現在的生活空間緊湊,但夫妻齊心、努力奮鬥,又有什麼困難是不可攻破的呢,你說是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