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門放開,外資銀行全面進入中國,是猛虎入境,還是蜻蜓點水?

文 | 米格 零和

中國的金融史, 實際上就是三股力量的撕扯、博弈。

國企、民企和外資。

而近幾年, 外資的最強大力量——銀行, 在中國金融史中, 參與感並不高。

他們被監管壓制, 在中國水土不服, 幾乎錯失了整個消金浪潮的崛起。

而最近, 國家放開了對外資銀行的諸多限制, 敞開大門歡迎他們。

很多對中國覬覦已久的外資銀行, 已野心勃勃決定殺入中國。

這是猛虎入境嗎?他們將成為撬開大門的“野蠻人”嗎?還是, 最終都是徒勞, 他們面臨的, 是被中國金融市場“收割”?

他們的命運撲朔迷離, 未來的消金大戰, 也勝負難料。

01春天來了?

最近, 銀行領域一則新聞, 激起不小波瀾:監管接連解除了“外資銀行”的鐐銬。

去年12月, 監管層就開始鬆動。

而鬆動的地方, 主要是三個方面:放寬外資銀行存在形式選擇範圍、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經營空間、優化監管規則。

“內外資一視同仁, 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近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出席博鼇亞洲論壇時, 也給外資銀行拋出橄欖枝。

國門大開, 門內的人在招手揮絹, 難道, 被壓制了近40年的外資銀行, 終於要揚眉吐氣了嗎?

一些野心勃勃的外資銀行, 開始蠢蠢欲動。

據知情人透露, 上海地區已有外資銀行, 給當地銀監局遞交了新業務申請。

譬如, 對零售存款的門檻, 從人民幣100萬降到50萬,

增開新的網點等。

某外資銀行亞太區的業務負責人候成銘透露, 他們已經針對這次中國的門檻放低, 密集地開會討論。

“主要討論開什麼業務線, 怎麼開, 有何風險, 有何優勢。 ”侯成銘稱, 他們已規劃出未來一年和三年的戰略。

而他們最想搶奪的, 就是中國消費金融的果實。

接下來, 大舉進入中國, 這已經成為大多外資銀行的共識。

而監管表現得也很積極。

一位外資銀行從業者吳逢達告訴一本財經:“上海銀監局, 正在頻繁接觸各家外資銀行, 調研意向, 徵求對法規的意見。 ”

但還有一部分保守的銀行, 並不接中國監管拋出的橄欖枝。

他們只是在暗中觀察。

“很多外資銀行, 還在觀望。 ”吳逢達稱, 他們有不信任的成分, 同時, 也在等監管更細緻的實施準則。

激進也好, 保守也罷, 大多外資銀行共識是, 這次機遇, 萬不可失。

他們終將啟動中國的征程, 只是時間的先後問題。

02心酸歷史

“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經歷, 真的是略為淒涼。 ”侯成銘回憶起那段歷史, 唏噓不已。

1978年, 改革開放之後, 中國出現了第一家外資銀行的代表處“日本輸出入銀行代表處”。

其後, 外資銀行開始了征戰中國的漫漫長路。

2006年, 中國更放低了門檻, 可以將中國的分行, 轉為在中國註冊的“法人銀行”, 享受“國民待遇”。

“這是一個巨大的利好信號。 ”侯成銘稱, 此後, 外資銀行在華業務, 迎來了難得的一絲曙光。

2007年, 可謂外資銀行的黃金一年。 他們在中國的規模, 做到了萬億級別——1.25萬億。

但是, 曙光只是乍現了一年。

很快, 金融危機爆發, 外資銀行本想試圖在中國市場發力, 挽回一些失利的局面, 沒想到, 面臨的卻是“最嚴監管”。

而其中, 最大的桎梏, 就是“限制支行的數量。 ”

“每年, 只能進入一個省開設分行, 如果在全國開設分行, 就需要30多年。 ”侯成銘明白, 銀行零售業務的核心, 就是鋪設門店。

而限制了門店的開設, 基本就是斬斷了外資銀行伸向中國的觸手。

“我們和中國監管的關係是處得比較好的, 即便如此, 都沒有任何後門。 ”侯成銘稱。

除了監管之外, 外資銀行內部的基因, 也決定了其在中國的生長艱難。

在外資銀行工作過的中國人, 都有一個感覺, 覺得外資銀行“保守”。

首先是用人保守。

很多外資銀行, 不願意聘用中國人作為中高層。

其決策層, 基本是母行所屬國家的人。

“事實上, 他們對中國人有戒備心, 怕操控不了。 ”一位從業者張小菲直言。

這就導致了外資銀行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不懂國情, 不會因地制宜。

其次是決策層面的保守。

“在業務拓展方面, 外資銀行太保守。 ”侯成銘稱, 在西方國家, 相應的金融法規太健全。

所以, 他們習慣了帶著鐐銬跳舞, 在一片野蠻江湖中, 反而束手束腳, 不知所措。

“其實, 在中國很多操作都是灰色的。 但他們不懂這些手法。 他們太規矩, 因為他們國家的法律, 也不允許這麼做。 ”侯成銘一針見血地指出。

“實在是壓抑太久了。 ”侯成銘將外資銀行這些年在中國的狀態, 稱之為“僵屍狀態”, 半死不活。

有些外資銀行對僵屍狀態極為不滿, 而心灰意冷地撤出中國。

比如,蘇格蘭銀行2010年,退出了中國個人零售業務市場;

2013年,德意志銀行關閉了在中國最後一間零售業務支行;

而花旗銀行2015年至今,也相繼關閉了五家網點。

他們眼看著,中國消費金融的崛起,卻半點力都使不出來。

“我們真的,遠遠低估了中國消費金融成長的速度。”侯成銘稱,當年外資銀行也有主動放棄中國市場的成分,他們覺得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偏保守,喜歡存儲,不喜歡提前消費。

於是就流傳了一個經典的,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

但中國90後、00後這群新的消費群體的爆發力,完全超出外資銀行的想像力。

現金貸的崛起,中國新生代消費能力的絕佳證明。

“這樣的市場和時代,我們眼睜睜錯過了。”侯成銘說,外資銀行看著中國消金的爆發,早就覬覦已久,只是不知道從哪裡下口。

而就在這個恰巧的時機,中國放開了外資銀行的門檻,他們終於可以重回榮光,挺進中國了麼?

他們會成為一條鯰魚,攪動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麼?

03命運難料

“外資銀行一旦進入,整個市場的戰局,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消金的從業者,幾乎都意識到這一點。

可是,如今的中國,已不是當日的中國。

在外資銀行躊躇不前的這幾年,中國的本土,卻在上演著瞬息萬變的激烈故事。

國有4大行崛起,都躋身全球銀行的前十名。

“其實,4大行都曾從外資銀行直接外聘風控專家,來搭建內部的零售系統,所以,他們的零售系統,幾乎都是外資銀行的翻版。”侯成銘稱。

他回憶,當時很多外資銀行覺得很難在中國開疆拓土,所以有了一些曲線進入中國的方式。

媒體報導顯示,瑞銀集團、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投資中國銀行達51.75億美元:滙豐也持股交行19.9%的股權。

他們一手將中國的銀行扶持長大,卻沒有想到,未來可能會給自己培養出,一大堆的勁敵。

另一方面,中國新崛起的金融科技大軍,不可小覷。

他們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在中國金融圈掀起了“科技革命”,並引領了中國的消金浪潮。

兩股力量正在博弈和融合,成為了2018年中國金融的主基調。

已瓜分天下的銀行和金融科技,還有多少領土留給外資銀行?

而監管,儘管拋出了橄欖枝,但橄欖枝卻不會那麼快落地。

“國內的監管只想資金流入,對於資金是否流出,把控的很嚴。”張小菲也直言,“錢進來了,出去就很難了。”

侯成銘稱,外資銀行對於監管的揣摩和審慎,從未停止。

而曾經在花旗銀行擔任高層的一位負責人,對此也不太樂觀。

“如果外資銀行的基因不改,太保守的話,依然在中國活不下去。”他表示,每片江湖,都有自己的規矩。

有些悲觀的觀點甚至認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只會面臨“被收割”的命運。

04 戰術奇襲

但外資銀行並不認為,他們毫無機會。

一些聰明的玩家,決定在進入中國後,先找到一個盟友——金融科技。

他們正在嘗試,和金融機構成為同盟軍,殺入中國市場。

譬如,點融網和渣打銀行結盟。

外資銀行和金融科技對比,有一個強大的優勢,就是低成本的資金。

所以,他們達成了一個愉快的合作:外資銀行提供資金,金融科技提供獲客。

至於技術能力,兩者強強聯合。

在戰略上,他們選擇結盟,來對付剛剛覺醒,準備大規模殺入零售業務的傳統金融。

在戰術上,他們也有自己側重點。

“零售業務上,肯定幹不過傳統銀行,但是,有一塊業務是例外的。”外資銀行從業者艾葉透露。

而這塊業務,就是針對高淨值客戶的資產管理服務,他們稱之為“私人銀行”。

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覺醒,他們現在處在焦慮與不安之中,並試圖將資金轉移到國外,或者,移民國外。

這些人群,成了外資銀行主要服務的客戶。

當然,這樣的業務,未來必然面臨監管的重壓,防止資金的外流,是監管嚴防死守的事。

零售突圍難,但對公業務,依然會有機會。

“很多大型企業,是需要和外資銀行合作的,他們有全球業務,只有對接外資銀行,才可讓企業資金流向全球。”侯成銘稱。

一些外資銀行,還會在某個領域去深耕拓展。

譬如,rabo就是農貿類金融服務的銀行。

而矽谷銀行也會將目光放在,高科技初創公司的融資需求,類似天使投資。

可見,機會並不是沒有,只是在戰略和戰術上,都得深刻佈局,差異化競爭。

2018年的金融市場,我們將看到多股力量的撕扯。

傳統銀行覺醒,大舉進入零售,我們稱之為“大象的覺醒”;

外資銀行抬頭,重整旗鼓再戰江湖,可能成為“門口的野蠻人”;

而金融科技,也在逐漸壯大,而其中的“巨頭系”,已帝國初現。

在今年的金融江湖中,必有激烈的交鋒和博弈。

2018年的中國金融史,會更精彩,也更完整,因為,缺失的主角回來了……

(應受訪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版權聲明

本文為【一本財經】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在獲得授權轉載後,須在文章標題後注明“文章來源:一本財經”。

而心灰意冷地撤出中國。

比如,蘇格蘭銀行2010年,退出了中國個人零售業務市場;

2013年,德意志銀行關閉了在中國最後一間零售業務支行;

而花旗銀行2015年至今,也相繼關閉了五家網點。

他們眼看著,中國消費金融的崛起,卻半點力都使不出來。

“我們真的,遠遠低估了中國消費金融成長的速度。”侯成銘稱,當年外資銀行也有主動放棄中國市場的成分,他們覺得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偏保守,喜歡存儲,不喜歡提前消費。

於是就流傳了一個經典的,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

但中國90後、00後這群新的消費群體的爆發力,完全超出外資銀行的想像力。

現金貸的崛起,中國新生代消費能力的絕佳證明。

“這樣的市場和時代,我們眼睜睜錯過了。”侯成銘說,外資銀行看著中國消金的爆發,早就覬覦已久,只是不知道從哪裡下口。

而就在這個恰巧的時機,中國放開了外資銀行的門檻,他們終於可以重回榮光,挺進中國了麼?

他們會成為一條鯰魚,攪動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麼?

03命運難料

“外資銀行一旦進入,整個市場的戰局,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消金的從業者,幾乎都意識到這一點。

可是,如今的中國,已不是當日的中國。

在外資銀行躊躇不前的這幾年,中國的本土,卻在上演著瞬息萬變的激烈故事。

國有4大行崛起,都躋身全球銀行的前十名。

“其實,4大行都曾從外資銀行直接外聘風控專家,來搭建內部的零售系統,所以,他們的零售系統,幾乎都是外資銀行的翻版。”侯成銘稱。

他回憶,當時很多外資銀行覺得很難在中國開疆拓土,所以有了一些曲線進入中國的方式。

媒體報導顯示,瑞銀集團、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投資中國銀行達51.75億美元:滙豐也持股交行19.9%的股權。

他們一手將中國的銀行扶持長大,卻沒有想到,未來可能會給自己培養出,一大堆的勁敵。

另一方面,中國新崛起的金融科技大軍,不可小覷。

他們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在中國金融圈掀起了“科技革命”,並引領了中國的消金浪潮。

兩股力量正在博弈和融合,成為了2018年中國金融的主基調。

已瓜分天下的銀行和金融科技,還有多少領土留給外資銀行?

而監管,儘管拋出了橄欖枝,但橄欖枝卻不會那麼快落地。

“國內的監管只想資金流入,對於資金是否流出,把控的很嚴。”張小菲也直言,“錢進來了,出去就很難了。”

侯成銘稱,外資銀行對於監管的揣摩和審慎,從未停止。

而曾經在花旗銀行擔任高層的一位負責人,對此也不太樂觀。

“如果外資銀行的基因不改,太保守的話,依然在中國活不下去。”他表示,每片江湖,都有自己的規矩。

有些悲觀的觀點甚至認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只會面臨“被收割”的命運。

04 戰術奇襲

但外資銀行並不認為,他們毫無機會。

一些聰明的玩家,決定在進入中國後,先找到一個盟友——金融科技。

他們正在嘗試,和金融機構成為同盟軍,殺入中國市場。

譬如,點融網和渣打銀行結盟。

外資銀行和金融科技對比,有一個強大的優勢,就是低成本的資金。

所以,他們達成了一個愉快的合作:外資銀行提供資金,金融科技提供獲客。

至於技術能力,兩者強強聯合。

在戰略上,他們選擇結盟,來對付剛剛覺醒,準備大規模殺入零售業務的傳統金融。

在戰術上,他們也有自己側重點。

“零售業務上,肯定幹不過傳統銀行,但是,有一塊業務是例外的。”外資銀行從業者艾葉透露。

而這塊業務,就是針對高淨值客戶的資產管理服務,他們稱之為“私人銀行”。

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覺醒,他們現在處在焦慮與不安之中,並試圖將資金轉移到國外,或者,移民國外。

這些人群,成了外資銀行主要服務的客戶。

當然,這樣的業務,未來必然面臨監管的重壓,防止資金的外流,是監管嚴防死守的事。

零售突圍難,但對公業務,依然會有機會。

“很多大型企業,是需要和外資銀行合作的,他們有全球業務,只有對接外資銀行,才可讓企業資金流向全球。”侯成銘稱。

一些外資銀行,還會在某個領域去深耕拓展。

譬如,rabo就是農貿類金融服務的銀行。

而矽谷銀行也會將目光放在,高科技初創公司的融資需求,類似天使投資。

可見,機會並不是沒有,只是在戰略和戰術上,都得深刻佈局,差異化競爭。

2018年的金融市場,我們將看到多股力量的撕扯。

傳統銀行覺醒,大舉進入零售,我們稱之為“大象的覺醒”;

外資銀行抬頭,重整旗鼓再戰江湖,可能成為“門口的野蠻人”;

而金融科技,也在逐漸壯大,而其中的“巨頭系”,已帝國初現。

在今年的金融江湖中,必有激烈的交鋒和博弈。

2018年的中國金融史,會更精彩,也更完整,因為,缺失的主角回來了……

(應受訪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版權聲明

本文為【一本財經】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在獲得授權轉載後,須在文章標題後注明“文章來源:一本財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