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從我「好好說話」之後,孩子變得很聽話

家有男孩, 說起跟兒子之間的溝通。

媽媽們常常是一肚子苦水。

「怎麼說都記不住, 為什麼每次都要我說」這是靈魂拷問。

「我說了, 但是他聽不見, 耳朵閉上了。 」這是無可奈何。

「我不說了, 你去吧, 你試試看!」這是繳械投降。

……

我幾乎每天都忙著一邊跟兒子溝通, 一邊給老婆做工作寬寬心。

比如這幾天, 因為雙減的緣故, 小小魚回家基本不要做作業了。

一有時間就捧著課外書, 在沙發上津津有味的讀著。

如果你不叫他, 會一直在那讀。

「去洗澡了啊!明天還要上學」媽媽第一遍開始提醒了。

沒有動靜。

「還不去啊!為什麼每次都要我這麼喊呢!」這時媽媽已經有點不耐煩了。

開始有挪動的跡象了。

我坐在書房都能感受到老婆的怒氣在上升, 趕緊出去滅滅火。

一般這種情況下, 我會直接走到兒子那, 再跟他說一遍, 然後把書拿了。

因為媽媽已經提醒了你很多遍, 而且時間也不早了。

「你要看著他說, 下一個指令才有用。 」我說

「你沒看見嗎!耳朵閉上了。 」還一邊摸了摸他的耳朵。

的確, 他們在認真做自己喜歡的事時, 耳朵是會閉上。

這也是媽媽們經常喊破嗓子, 可男孩們卻一動不動的緣故。

建議直接走到他面前, 拍拍他的肩膀, 或者摸摸頭, 給他一個提醒, 然後再面對面下這個指令。

這樣溝通會更有效一些, 而不要總是朝著空蕩的客廳喊他們。

因為他們也許會把你的喊叫當做屋外的雜訊或者風聲忽視掉了。

遇到問題, 好好說, 別抱怨!是給男孩們最好的禮物。

當孩子玩著自己心愛的玩具, 或者沉浸在課外故事書中, 可我們卻在喊著他快點快點。

這樣的溝通結果會導致「怒氣」的產生。

大部分的父母會在說完要求之後,

就不由地開始抱怨:

「為什麼你要這樣?」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不要讓父母操心。 」

「我也不管你了, 隨便你。 」 

當氣呼呼地跟孩子說出這些話的時候, 你的情緒肯定很差。

內心又急又氣。

孩子也許會被這怒氣嚇得趕緊動起來。

可這樣的溝通, 真的太費爹媽。

所以當我那天聽到老婆的抱怨後, 我感覺做爹媽的我們, 真的太不容易。

為什麼不能對自己好一點。

我的建議是:聲音低一點, 語氣平和一點, 可以直接提醒他, 說具體的事就行, 後面抱怨的話就省略吧。

沒有哪個孩子喜歡總是抱怨的父母。

因為天天在後面加一句「為什麼這麼大了, 還要我總是催催催」

只會讓自己生氣, 而孩子聽了, 其實並不會有太多的改變。

剛開始也許還有一些情緒對抗, 時間久了, 甚至都不會有反應。

一句話一旦聽多了, 就會形成習慣, 聽的人就會直接忽視。

遇到他們跟你拗的時候, 好好說話永遠比責駡有用。

好好說話, 孩子願意聽的機率要大很多。

雖然有時他們還是會表現出抗拒。

但看到了父母的用心和對自己的尊重。

他們還是會在冷靜的時候反思。

而不會被那種對抗情緒一直控制著, 跟父母根本就沒有溝通的意願。

「那他不聽怎麼辦?」

「讓他接受自然結果, 承擔後果。 」

「比如最近9點半睡覺, 9點才去洗澡, 那故事時間會減少, 甚至聽不了多久。 」

當需要承擔的後果出現時, 幫他分析, 為什麼會這樣。

多了幾次, 就會自覺地去改。

當然, 還有一個大招是「投其所好」。

如果你能敏感地把握住兒子的那些小嗜好, 那溝通起來會更輕鬆。

男孩們大都有這些心理小秘密:

1、好勝心強 

比如你帶兒子去外邊散步, 他走著走著不走了, 想要你背他。

這時只要跟他說:「要不我們來比賽, 看誰先到家裡。 」

說不定他跑起來比你還要快。

2、追求新鮮刺激好玩 

對父母的命令,男孩們的對抗最強。

如果你換一種方式來表達,效果就會不一樣。

比如:「快點,來刷牙了!」這樣的催促,有時難有回應。

不如帶他看看有趣的繪本,比如《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就能跟他說:「小蟲子就要在你的牙齒上開派對了。」

當然,這種方式對5歲以下的男孩更有效果。

當孩子進入了小學後,那就需要更多的商量,多些鼓勵和認可。

3、非常渴望認可 

男孩們其實很在乎父母對自己的看法。

所以在平時的溝通中,不要總是指責或者命令。

而應該多些交心的話,多一些鼓勵。

比如跟孩子說:「去幫我拿快遞!」他也許並不樂意,因為想玩,不想跑腿。

或者就是不想跟大人一起行動。

這時可以跟孩子說:「我其實不是想叫你去跑腿,而是覺得有你的幫忙,我真的輕鬆了很多。」

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得到了肯定。

我們可以經常給孩子一些這樣的鼓勵。

「有你的幫助,媽媽真的很開心!」適當的示弱會讓孩子更願意去分擔。

「你能把這件事做好,真的很不錯!」

跟男孩們溝通,真的,不要太急、太生氣。

請平和一點,冷靜一點,好好說,孩子也許會更願意聽。

對父母的命令,男孩們的對抗最強。

如果你換一種方式來表達,效果就會不一樣。

比如:「快點,來刷牙了!」這樣的催促,有時難有回應。

不如帶他看看有趣的繪本,比如《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就能跟他說:「小蟲子就要在你的牙齒上開派對了。」

當然,這種方式對5歲以下的男孩更有效果。

當孩子進入了小學後,那就需要更多的商量,多些鼓勵和認可。

3、非常渴望認可 

男孩們其實很在乎父母對自己的看法。

所以在平時的溝通中,不要總是指責或者命令。

而應該多些交心的話,多一些鼓勵。

比如跟孩子說:「去幫我拿快遞!」他也許並不樂意,因為想玩,不想跑腿。

或者就是不想跟大人一起行動。

這時可以跟孩子說:「我其實不是想叫你去跑腿,而是覺得有你的幫忙,我真的輕鬆了很多。」

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得到了肯定。

我們可以經常給孩子一些這樣的鼓勵。

「有你的幫助,媽媽真的很開心!」適當的示弱會讓孩子更願意去分擔。

「你能把這件事做好,真的很不錯!」

跟男孩們溝通,真的,不要太急、太生氣。

請平和一點,冷靜一點,好好說,孩子也許會更願意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