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關注中國隱身戰機的老外都傻了:「我必須承認,我又無語了」

引起中國軍迷長期爭執的新一代航母艦載機選型, 似乎已經有了結果。

在9月的珠海航展上, 殲-15和FC-31「鶻鷹」戰鬥機的總設計師孫聰曾表示:「大家不用著急, 可以再等等, 應該在今年, 大家就能看到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的好消息了。 」

于是, 境外媒體10月29日開始瘋傳中國隱形航母艦載機原型機成功首飛的消息——「這是美國以外全球第一款具有隱形能力的艦載戰鬥機」。

別怪老司機連續兩天在稿子裡用了同樣的開頭模版, 因為中國隱形戰機的接連突破實在令人震撼, 就連老外也在對此驚歎:

「我必須承認; 我又無語了!短短幾天內, 不僅全球第一架雙座隱形戰鬥機殲-20B亮相, 而且殲-35 (?) 也公開了。

所以, 再次打聲招呼, 這次是給中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這不是假的!」

還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 老司機不多說, 看看外電是如何報導「中國隱形艦載機首飛」的消息吧。

美國「動力」網站29日稱, 一架漆著藍綠色底漆的中國隱形戰鬥機原型機當天被拍到在空中飛行。 報導稱, 該機外形與之前公開的FC-31隱形戰鬥機非常類似, 但細節處有多處改進, 包括機翼採用了可折疊設計、前起落架具備彈射器牽引桿、機首下方配備類似美國F-35隱形戰鬥機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

以及重新設計的座艙罩等。

這些設計使外界確認該機服役後將搭配使用彈射器的大型航母, 因此並不適合當前使用滑躍甲板的解放軍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 很可能會裝備在使用電磁彈射裝置的003型航母上。

報導稱, 這種中國新型航母艦載戰鬥機的具體名稱仍然未知, 過去外界猜測它可能被命名為 「殲-21」或「殲-35」。 五角大樓于2020年向國會提交的「中國軍力發展年度報告」曾提到, 「FC-31/殲-31的開發仍在繼續, 可能用于出口或作為未來海軍航母的下一代艦載機」。

2012年最早出現的FC-31原型機

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9日稱, 社交媒體上的這些照片, 標誌著中國隱形戰鬥機在本周內實現了的第二次重大發展。 10月27日出現的兩座版殲-20隱形戰鬥機的照片和視訊, 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兩座隱形戰鬥機的國家。

在武漢航母測試平臺上出現的FC-31隱形戰鬥機

報導稱, 中國一直傳聞正在FC-31隱形戰鬥機的基礎上開發用于新型航母的艦載機, 它的模型不久前還出現在中國武漢航母測試平臺的「甲板」上。 FC-31隱形戰鬥機的原型機于2012年首飛, 並多次向國際市場推銷, 但沒有獲得訂單。 第二架FC-31于2016年首飛, 它可能由國產WS-13E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 取代了早先使用的俄制RD-93發動機。 這次出現的艦載型號在FC-31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空氣動力學方面改進, 包括重新設計的垂直尾翼、更少棱角的整體外觀和更光潔的表面。

外媒也提到,將一款陸基戰鬥機改裝為航母艦載機並不容易,「它可能涉及空氣動力學的調整,針對起飛和著陸時的不同迎角,需要對飛機的氣動外形進行修改,包括增大機翼面積、改進飛行控制系統等。美國空軍的F-35A與美國海軍的F-35C,在氣動外形上就有很多不同。此外,由于艦載機需要適應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時對機身的衝擊。還需要對起落架等結構進行加強,並增加著陸鉤等裝置。為應對海洋高溫多鹽潮濕環境的影響,還需要更廣泛地使用複合材料來防止腐蝕。最後,為了盡可能使用航母上的有限空間,艦載機的機翼還需要採用折疊結構。」

中國軍迷早就在暢想國產隱形戰鬥機與航母編隊的聯合作戰

「動力」網站稱,解放軍可能一直在基于FC-31隱形戰鬥機研製航母艦載戰鬥機,如今後者的成功首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過去近十年的測試和發展。「雖然新的航母艦載機還處于開發的早期階段,但其隱形特性和總體的現代特徵將為中國海軍提供重要的新能力,以匹配其力量投射的雄心。」

老司機最後想說的是,近年來美國、日本不斷在中國周邊加速部署可攜帶隱形艦載機的航母——日本改裝兩艘可攜帶F-35B隱形戰鬥機的「出雲」級航母,美國除了派出裝備F-35C隱形艦載機的「卡爾·文森」號航母在中國周邊頻繁挑事外,還部署了多艘可以起降F-35B的「閃電航母」,其隱形艦載機對中國航母搭載的殲-15戰鬥機形成的性能代差,應該說,中國海軍的確受到相當壓力。

如今,終于「撥雲見日」了!

包括重新設計的垂直尾翼、更少棱角的整體外觀和更光潔的表面。

外媒也提到,將一款陸基戰鬥機改裝為航母艦載機並不容易,「它可能涉及空氣動力學的調整,針對起飛和著陸時的不同迎角,需要對飛機的氣動外形進行修改,包括增大機翼面積、改進飛行控制系統等。美國空軍的F-35A與美國海軍的F-35C,在氣動外形上就有很多不同。此外,由于艦載機需要適應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時對機身的衝擊。還需要對起落架等結構進行加強,並增加著陸鉤等裝置。為應對海洋高溫多鹽潮濕環境的影響,還需要更廣泛地使用複合材料來防止腐蝕。最後,為了盡可能使用航母上的有限空間,艦載機的機翼還需要採用折疊結構。」

中國軍迷早就在暢想國產隱形戰鬥機與航母編隊的聯合作戰

「動力」網站稱,解放軍可能一直在基于FC-31隱形戰鬥機研製航母艦載戰鬥機,如今後者的成功首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過去近十年的測試和發展。「雖然新的航母艦載機還處于開發的早期階段,但其隱形特性和總體的現代特徵將為中國海軍提供重要的新能力,以匹配其力量投射的雄心。」

老司機最後想說的是,近年來美國、日本不斷在中國周邊加速部署可攜帶隱形艦載機的航母——日本改裝兩艘可攜帶F-35B隱形戰鬥機的「出雲」級航母,美國除了派出裝備F-35C隱形艦載機的「卡爾·文森」號航母在中國周邊頻繁挑事外,還部署了多艘可以起降F-35B的「閃電航母」,其隱形艦載機對中國航母搭載的殲-15戰鬥機形成的性能代差,應該說,中國海軍的確受到相當壓力。

如今,終于「撥雲見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