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末代皇帝溥儀想盤點一下自己有多少財產,卻引發文物界一場大浩劫

中學時我們從歷史課本中知道, 北京圓明園中藏有中國歷代帝王收藏的無數古玩珍寶, 但先後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洗劫一空。 當時覺得特別惋惜, 心想如果沒有遭到破壞全部保存至今, 該是有多麼的壯觀!然而對於在紫禁城裡的藏寶來說, 圓明園被破壞的珠寶只能算九牛一毛。

圓明園遺址

紫禁城曾經到底有多少珍寶, 這個誰也說不清楚。 畢竟紫禁城存儲珍寶的庫房基本都是禁地, 並且很多庫房都是被歷代皇帝打上了封條, 誰也不能打開或者進去賞析。 一方面是對祖先的尊重, 一方面在清王朝看來,

王朝世代更迭, 根本就沒有盤點這些珍寶的必要, 直到清王朝迎來了它的末代皇帝溥儀。

溥儀

溥儀當上皇帝之後, 此時的清王朝即將拉上序幕。 對於皇帝溥儀來說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保住祖宗這份產業自然是他最想要做到的, 只不過即使他盡了最大的努力也無力回天。 在這樣的局面下, 溥儀想到的就是逃走。 而在逃走之前, 他試圖對自己的財產做一下清點, 也就是打開紫禁城藏寶的倉庫, 看一看究竟有多少貨。

其實早在溥儀做清點之前, 發生在紫禁城裡的盜竊時有發生。 在京城的古玩市場裡, 到處都有號稱是宮裡的珍寶。 一些是被太監偷盜出去, 一些是內務府日常開支做的變賣, 還有一些是王公大臣藉口借出作賞析。

總之紫禁城外充斥著很多宮裡的珍寶, 而這些珍寶究竟是借出去的還是盜出去的, 誰也說不清楚。

故宮神獸

溥儀從他的老師莊士敦口中聽到這些情況後, 便安排人來清點庫房裡的全部珍寶。 其中藏寶最多的是從嘉靖皇帝開始就沒有打開過的建福宮庫房, 溥儀撕開建福宮庫房厚厚的封條, 裡面是滿滿堆滿到天花板的大箱子, 打開其中一個箱子, 都是乾隆皇帝珍藏的寶貝, 各種古書畫, 金、銀、玉、瓷、象牙質地的珍寶各自堆滿了整整庫房!並且在其它宮殿的庫房裡, 這樣規模的庫房珍寶也不盡其數!

故宮養心殿

參觀完全部庫房收藏的珍寶之後, 溥儀頓時心生震撼:我到底有多少財產?被盜走的又有多少呢?如何才能保住這些財寶呢?於是他安排人員加緊做好清點工作,

將宮裡的每一件珍寶都登記在冊, 定期做清點, 這樣應該就不會發生被盜遺失了吧。

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紫禁城裡珍寶被盜, 嫌疑最大的自然是能夠進出宮門的太監了。 然而這個時候的皇帝在太監們眼裡, 形同虛設。 誰都知道這個皇帝是朝不保夕的, 萬一有一天皇帝垮臺, 自己豈不是無路可走了?於是太監監守自盜成了當時公認的事實!

觀眾圍觀千里江山圖

在溥儀開始清點珍寶之後, 紫禁城裡的珍寶被盜事件反而越來越頻繁了。 以前是案例偷盜, 現在成了明裡盜了。 一些庫房的鎖被人撬了、窗戶被人砸了, 包括溥儀新結婚皇后的鳳冠也被人掉了包。

溥儀忍無可忍下令嚴查, 誰知這一查還沒有結果, 夜裡建福宮被人點了一把火, 包括建福宮在內的許多珍寶庫房一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紫禁城著火之後, 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消防隊、京城的百姓等全部過來“説明滅火”。 但是這一把火還是把紫禁城裡這些藏寶最多的宮殿全部燒成灰燼。 據內務府的統計, 燒毀的珍寶如字畫、古玩、金銀器達數萬。 燒剩下的灰燼提煉出來的黃金, 做成了兩座一尺多高的黃金“壇城”。

溥儀

在今天來看, 故宮裡的珍寶依舊很多, 並且許多都是國寶級的文物, 很多人會排上幾個小時的隊伍去看一看珍貴文。 然而在一百年前的那個夜晚, 更多的更加珍貴的文物都被付之一炬。

如果留在今天, 將會是多麼震撼。 而建福宮及周邊被那場大火燒光之後, 溥儀命人將全部太監趕出紫禁城, 並在燒出的空地上修建了網球場, 空閒之餘在這裡打網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