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都說孩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你瞭解其中的奧妙嗎?

神經系統的發育

胎兒的神經系統處於領先地位, 出生時腦重370g, 已經達到成人腦重的25%, 神經細胞數目與成人相同, 但樹突跟軸突少而短, 出生後隨著腦細胞體積增大、樹突增多和加長、神經髓鞘的形成, 腦的重量逐漸增加, 七歲時接近成人腦重, 約1500g,神經髓鞘的發育和完成約在四歲完成。 這個也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理論基礎。

感知的發育

視覺發育

新生兒已有視覺感應功能, 可短暫注視物體, 但只能看清15——20釐米以內的物體。 一個月可凝視光源, 並能追隨物體在水準方向上轉動。 3-----4個月時, 看見母親的臉就有喜悅的表現,

並喜歡看自己的手, 頭眼協調活動較好。 6---7個月時目光可隨物體在垂直方向上轉動, 開始分辨顏色, 喜歡紅色, 綠色等鮮豔明亮的顏色。 8---9個月出現視深度感覺, 能看到小物體。 18個月時能區別各種形狀, 三歲時能說出基本顏色, 視力應達0.5,4--5歲時視力能達0.6---0.7.;六歲及六歲後視力達1.0。

聽覺發育

小兒出生時聽力差, 生後3到7天聽覺敏銳性逐漸提升, 高調或強大的聲音可使新生兒轉離生源方向, 以後逐漸喜歡柔和的聲音。 3---4個月能把頭轉向生源方向, 聽到悅耳的聲音會微笑。 6個月時可區別父母的聲音, 喚其名字有反應。 8個月兩眼迅速轉向聲源, 能區別語言的意義, 聽懂自己的名字。 1--2歲能聽懂簡單的吩咐與命令, 四歲聽覺完善。

味覺發育

新生兒味覺相當靈敏, 對不同的味道產生不同的反應, 喜歡甜味, 遇到苦、酸味時會出現痛苦的表情。 4--5個月時食物味道的微小改變即會引起小兒敏銳的反應, 此時期是味覺發育的關鍵時期, 適時添加各類輔食, 可促進味覺的發展。

輔食添加的順序

2周-3個月

食物形狀以水狀為主, 食品以

水果汁、蔬菜汁、魚肝油為主, 可以補充主要營養素為維生素A、D, 進食方式是奶瓶、勺喂。

4-6個月

食物形狀以泥狀為主, 食品以

迷糊、爛粥、蛋黃、菜泥、 水果泥為主, 主要營養素為碳水化合物、維A、維B、鐵等, 進食方式是用勺喂。

7-9個月

食物形狀以末狀為主, 食品以粥、爛麵條、饅頭片、魚、蛋、肝泥、肉末、豆腐、碎菜為主, 主要營養素為碳水化合物、鋅、維A、維B、動植物蛋白、鐵等,

進食方式是學用杯子。

10-12個月

食物形狀以碎食為主, 食品以稠粥、軟飯、麵條、麵包、碎菜、碎肉、豆製品、帶餡食品等, 主要營養素為碳水化合物、VB礦物質、蛋白質、纖維素等, 進食方式是斷奶瓶、手抓食、自用勺、

嗅覺發育

新生兒嗅覺發育比較好, 對強烈氣味有反應, 聞到乳香就會積極尋找乳頭。 三四個月就會區分愉快與不愉快的氣味, 七八個月時嗅覺比較靈敏, 兩歲時能很快鑒別各種氣味。

皮膚感覺的發育

新生熱觸覺已經很靈敏了, 其中最靈敏的部位是口唇, 其次是口周、眼瞼、手掌、腳掌等, 觸之即出現張口、吸允、瞬眼、回縮手足等反應。 溫度感覺出生就很靈敏, 遇冷即啼哭, 放於溫暖環境中則安靜。 新生兒痛覺已存在,

但不靈敏, 第二個月起才逐漸改善。 所以小兒出生後要保暖, 撫觸會使小兒產生愉悅感。

知覺發育

小兒六個月之前主要是通過感覺認識事物, 六個月後隨著動作的發育手眼相互協調, 能對物體的大小、形狀、質地及顏色等產生初步的綜合性知覺。 一歲空間知覺初步發展, 三歲能辨別上下, 四歲能辨別前後, 五歲能辨別左右。 小兒時間知覺發育晚, 四五歲時具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等時間概念, 5--6歲能區別前天、後天、大後天, 6--8歲對與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時間概念能較好的掌握。

運動的發育

妊娠後期的胎動為小兒最初的運動形式, 出生後隨著大腦皮質功能、骨骼和肌肉的發育, 小兒運動功能漸趨完善, 並遵循自上而下、由近及遠、從泛化到集中、由不協調到協調、先正後反的發育規律。

平衡與大運動

新生兒具有先天性反射活動及無意識、不協調的運動。 2個月俯臥位抬頭, 三個月俯臥位能抬胸, 四個月扶髖能坐, 五個月扶前臂可站直, 六個月可以獨立坐, 七個月可以翻身, 八個月可用雙上肢向前爬, 九個月扶站, 一歲左右會走路, 一歲半可跑和倒退走, 兩歲會雙足並跳, 兩歲半會單足跳。 (二抬四翻六會坐, 七滾八爬周會走)

精細運動

小兒3--4個月可胸前玩手, 用雙手抓物, 6-7個月能單手抓物, 並把物體從一手換到另一手。 9-10個月能用手捏拾物體, 能將奶瓶的奶嘴放入口中。 12--15個月學會用匙, 自己用杯子喝水, 能疊起兩塊積木。 18個月會亂畫、扔球等。

語言的發育

小兒語言的正常發育依賴於大腦皮質語言中樞、聽覺和發音器官的正常發育,並與環境和人的接觸及交流密切相關,一般要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階段。

發音階段

新生兒會哭叫,1--2個月嬰兒開始發喉音,三個月能發出啊,咿 ,嗚 等母音,這種偶然發音所產生的聽覺刺激及喉部的本體感覺,促使小兒重複這種發音,6--8個月時最為明顯。六個月開始發輔音,如p b m,而後輔音與母音結合形成拼音。7-8既能發出爸、媽等單音或兩者的重音,但這種發音是無意識的。8--9個月開始模仿成人發音。

理解階段

在發音階段,若小兒無意識的發音能與人、物發生聯繫,並經多次強化,小兒便會逐漸理解這些音的特定意義,進而理解詞,理解句子,理解語言。8--9個月能聽懂人簡單的詞意,並對成人一些要求有反應,按著成人的吩咐做出再見、歡迎、謝謝等動作。

表述階段

一般從9--10個月開始,12個月左右對詞語的理解和表達開始相互聯繫起來。10個月能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10--11個月開始用單詞,一歲能簡單叫出常用物品名稱,一歲半能指認說出家庭成員的主要稱謂,兩歲能說出2--3個字構成句子,3--4歲能說短的歌謠、會唱歌,五歲後說話接近成人,能講完善的故事。

小兒語言的正常發育依賴於大腦皮質語言中樞、聽覺和發音器官的正常發育,並與環境和人的接觸及交流密切相關,一般要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階段。

發音階段

新生兒會哭叫,1--2個月嬰兒開始發喉音,三個月能發出啊,咿 ,嗚 等母音,這種偶然發音所產生的聽覺刺激及喉部的本體感覺,促使小兒重複這種發音,6--8個月時最為明顯。六個月開始發輔音,如p b m,而後輔音與母音結合形成拼音。7-8既能發出爸、媽等單音或兩者的重音,但這種發音是無意識的。8--9個月開始模仿成人發音。

理解階段

在發音階段,若小兒無意識的發音能與人、物發生聯繫,並經多次強化,小兒便會逐漸理解這些音的特定意義,進而理解詞,理解句子,理解語言。8--9個月能聽懂人簡單的詞意,並對成人一些要求有反應,按著成人的吩咐做出再見、歡迎、謝謝等動作。

表述階段

一般從9--10個月開始,12個月左右對詞語的理解和表達開始相互聯繫起來。10個月能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10--11個月開始用單詞,一歲能簡單叫出常用物品名稱,一歲半能指認說出家庭成員的主要稱謂,兩歲能說出2--3個字構成句子,3--4歲能說短的歌謠、會唱歌,五歲後說話接近成人,能講完善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