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如果李牧不被趙王賜死,他和白起誰會贏?來瞭解一下

白起用兵的第二個點, 白起的大局觀, 他會利用戰場之外的因素服務戰爭, 比如, 在鄢郢之戰中, 兩萬秦軍發動斬首行動, 打掉楚國王庭衛隊, 直接削弱了楚國王室對諸侯大臣的控制力, 楚國空有二十多萬大軍反而選擇觀望, 這是一種政治戰。 相反, 在這一點上面李牧比較專心於戰場, 很少分心於政治。 比如, 李牧不是死於戰場, 他是死於政治場的。 當然, 白起自己也死於政治, 倒也不便評價。

趙國最終敗給秦國, 客觀上確實與廉頗不再受重用, 李牧被殺有非常大的關係。 白起坑殺趙國40萬人, 正是在廉頗被解職,

而李牧又被殺的情況下發生的。 可以說, 如果李牧活著, 或者說廉頗指揮這場戰爭, 戰爭的勝負真的很難說。

不過, 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將領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但也並不一定靠將領厲害就能夠打贏。 廉頗之所以被解職, 根本的原因是他認為, 趙國不適合主動出擊和秦國對壘, 而只能守不能攻。 廉頗在這裡說了一個很明確的事實, 就是趙國的整體力量上是打不贏秦國的。 如果和秦國硬打, 肯定是會失敗的。

兩國交戰, 戰的是國家實力, 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

如果論經濟實力, 秦國勝趙國;如果論軍事實力趙國絕對不輸給秦國, 甚至還要強一點。

在春秋戰國時期, 中國的馬還不能大量用於軍事行動,

當時的馬矮小無力, 不能負重。 騎兵大量用於戰爭是漢武帝開始的事。

但趙國是個例外, 趙國處在防匈奴的第一線, 長期與匈奴交戰, 訓練一支幾萬人的騎兵部隊。

戰國時作戰, 是以步兵為主, 車兵為輔的戰爭。

所以在作戰時, 騎兵的強就勝其它國很多。 而李牧訓練的騎兵連匈奴人都怕, 而秦人對匈奴也只是以防守為主, 進攻為副。

不考慮其它因素, 兩軍正面對決, 秦人必輸。

李牧生不逢時, 遇不到明主, 長平一戰損失趙國六十萬精銳, 造成李牧不能打大規模殲滅戰, 雖百戰百勝, 卻動搖不了秦國根基。

白起運氣好, 碰到了明君, 用人不疑, 把秦國精銳全交于白起, 讓白起能打大規模殲滅戰, 成就了白起人屠威名, 百戰百勝砍殺了六國軍隊近兩百萬人頭,

動搖了六國根基, 粉碎了六國聯合抗秦的決心。

白起勝於李牧在帶兵, 白起帶的秦軍有軍魂, 白起雖死, 可白起訓練秦軍的軍魂還一直在, 才能在秦始皇帶領下統一中國。

李牧只會帶兵打勝仗, 不會培養軍魂, 所以李牧一死, 趙軍就不會打仗了, 最後被秦軍打敗, 丟了趙國。

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李牧者, 趙之北邊良將也。 常居代雁門, 備匈奴。 ”然後李牧“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 滅襜襤, 破東胡, 降林胡, 單于奔走。 其後十餘歲, 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而此條後, 跟著是“趙悼襄王元年(西元前243年), 廉頗既亡入魏, 趙使李牧攻燕, 拔武遂、方城。 ”

從史料的記敘順序, 上從李牧攻燕上溯十餘歲, 可推算李牧約在趙孝成王執政前期(西元前256年)在代郡雁門一帶與匈奴作戰,

並擔任一定的職位。

李牧登場己在秦王贏政全面東向滅趙的戰略步驟進行中了, 秦的國力即使六國聯合也無力抗衡只能苛延殘喘了, 何況秦王聽取了李斯用間的計畫, 收買不成即行剌殺, 遠交近攻, 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元氣大傷, 國內精銳無多, 可說危如壘卵, 北方又遭匈奴騷撓威脅, 好不容易由李牧打敗匈奴安定北方, 西面秦又開始了滅趙行動, 此次秦志在必得, 李牧即便算無遺策, 奈何國力衰微, 能固守保邊不喪師失地己是萬幸, 不要說是白起這殺神(白起是李牧爺爺輩, 不自殺此時也如當年廉頗老焉), 即使來個循吏帶領如狼似虎的秦兵, 李牧再英勇也無力回天(類似三國後期薑維的處境),

更有趙王的猜疑, 相國郭開的陷害, 不死於彼, 也當死於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