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裝傻37年,被當成傀儡推上皇位,登基後第一道聖旨卻讓百官膽寒

唐朝乃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唐初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被後世傳誦千年。 太宗被稱為「天可汗」, 唐朝也被其他國家尊為「天朝上國」。

然而任何朝代都有它的興衰, 在歷經百年的強盛之後, 唐朝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唐玄宗統治時期沉湎美色、荒廢朝政, 最終導致了數年之久的安史之亂。

自唐玄宗之後的數位皇帝也都大抵如此, 但在這日漸衰敗的王朝中, 還是出現了一位明君——唐宣宗。 他在唐朝日漸衰落之時為唐朝再現了短暫的輝煌, 史稱「大中之治」。

一、忍辱偷生的李怡

李忱原名李怡, 他出生于那座盛唐的長安城最中央的大明宮, 乃唐憲宗的第十三位皇子。 他的母親原本是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 然而在李錡謀反失敗後, 他的母親被迫進宮成了郭太后的侍女。 後來在偶然的一天被唐憲宗臨幸後, 生下了李怡。

李怡的生母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宮女, 卻深知生活在深宮內院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作為皇十三子的生母, 她並未利用李怡謀取一些利益, 而是僅僅希望李怡能夠平安的生存在這個暗藏危機的皇宮。

她深知以自己的地位給予不了兒子任何幫助, 反而可能稍有不慎就會被打入無間地獄。

在母親的影響下, 天資聰慧的李怡在很小的時候就認清了自己所處的是何種的境地, 也洞悉了藏在自己身邊的諸多危險。

身為孩童的李怡沒有辦法自保, 于是在一次意外事件中順理成章地「裝瘋賣傻」。 有一次年幼的李怡目睹了行刺事件,

從那以後他就變得愈加沉默寡言, 並且常常傻笑。 于是大家都認為他被嚇傻了, 成為宮裡所有人的笑柄。

外人看來, 生了個傻子的宮女是享受不了榮華富貴了。 但在李怡母親的眼中這卻是件好事, 畢竟在其他皇子剷除異己時, 誰也不會對一個傻子出手。 他的「癡傻」, 便是他在深宮中生活最好的保護傘。

一直假裝成一個「傻子」雖然可以保住性命, 但若不思進取可能會真的傻到處在危險中而不自知。 于是, 在不為人所關注的時間裡, 李怡努力的學習詩詞文學和唐太宗的治國方針。 雖然他已經飽讀詩書, 卻仍然選擇「裝傻」, 用明哲保身來守護自己。

當時的唐朝政權更迭速度十分快, 在唐憲宗之後, 他的哥哥篡奪皇位成為唐穆宗, 之後又經歷了文宗和武宗的時代。 但無論李怡是皇叔還是什麼, 都是大家的笑柄。

但武宗即位後,總覺得李怡在裝傻,想要出手了結他。于是令護衛殺掉他,但護衛不忍心殺了這個「傻」皇叔,將他偷偷送到了寺廟,成了和尚。

二、宣宗的雷霆手段

年幼之時,李忱曾做過一個夢。他夢到自己變成了一條龍,飛上了青天。但他母親為了保住他的性命,讓他不要告訴任何人這個夢,直到唐武宗病逝後,他這個夢成了現實。

玄宗之後,宦官掌握朝堂大權。武宗在位時,宦官馬元蟄的勢力膨脹到了極點,然而,他就算掌握「廢立」的權力,身為宦官也無法坐擁皇位。此時便只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傻子」光王便成了最好的人選。

但宦官們卻聰明反被聰明誤,本以為可以控制「弱智」皇帝,再也不用擔心皇帝脫離控制。卻沒想到在江河日下的李氏江山中,又出現了一位「中興之主」。

宦官們還沉迷在掌握權政的幻想中時,唐宣宗便以雷厲風行的手段把他們統統打入地牢。為了震懾宦官,他為所有甘露事變中被宦官所殺的大臣平反。在他繼位的第一個月,便罷免了位高權重的宰相李德裕。

李德裕已經身處高位多年,他手下的黨羽可謂是眾多,且有諸多門生。可沒想到唐宣宗不僅罷免了他的官職,連帶李德裕一黨全部被清除出朝廷。唐宣宗的霹靂手段連李德裕的政敵牛僧孺都震驚不已。

罷免李德裕之後,李忱還出手解決了唐朝晚期當時存在已久的黨爭問題。在他被所有人都認為是傻子時,便暗地將朝廷的官員都梳理了一遍,心中早已有了定論。

他始終認為白居易有治國之才,十分希望能讓白居易成為宰相。但時代總是不完美的,白居易過早的去世讓宣宗的願望落空。這不僅是唐宣宗和白居易的遺憾,更是歷史的遺憾。

唐宣宗極為重視科舉,他大力啟用科舉出身的官員們,讓他們身處朝廷中重要的位置,頗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風范。而且唐宣宗將偶像唐太宗的《貞觀政要》寫在屏風上,日日觀摩。

唐宣宗還啟用魏征的後人魏謨,讓魏謨成為了宰相,這已超過他的先祖魏征的官位。而魏謨也未讓宣宗失望,他的剛正不輸魏征。宣宗的威嚴與裝傻時完全不同,完全是不怒自威,大臣們往往不敢直接進諫。但魏謨卻敢開門見山、直言進諫。

三、宣宗的大中之治

宣宗在位期間十分為百姓著想,或許是多年的僧侶體驗讓他更加的體察民情,也對百姓有著深深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他減少了許多稅收好讓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

同時,在戰爭方面,宣宗對外也絲毫不示弱。他從吐蕃手中接連收復了絲綢之路上黃河之地的秦、原、安樂三州和石門、驛藏、木峽、制勝、六盤、石峽、蕭等關,被稱為「三州七關」。取得安史之亂後唐朝對吐蕃的唯一一次軍事勝利!

無論是百姓安居樂業、軍事無往不利,還是法制建設完全、朝堂政黨不爭,這都是李忱的憂勤無怠所成就的。因此,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大唐初期「貞觀之治」唐太宗一樣的明君。當時在他治下的唐代被稱作「大中之治」,他本人也被尊稱為「小太宗」。

總結

唐宣宗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戲劇色彩的一生。出生在帝王之家的他不得不如履薄冰的生活在深宮內院,靠著「裝瘋賣傻」忍辱偷生。但多年的忍耐終成就了一位賢明的君王。

唐朝晚期的落寞年代中,若不是大智若愚的唐宣宗所帶來的「大中之治」,若不是他遏制了宦官的專權,唐朝晚期便將一直處于日日破敗的光景。

但武宗即位後,總覺得李怡在裝傻,想要出手了結他。于是令護衛殺掉他,但護衛不忍心殺了這個「傻」皇叔,將他偷偷送到了寺廟,成了和尚。

二、宣宗的雷霆手段

年幼之時,李忱曾做過一個夢。他夢到自己變成了一條龍,飛上了青天。但他母親為了保住他的性命,讓他不要告訴任何人這個夢,直到唐武宗病逝後,他這個夢成了現實。

玄宗之後,宦官掌握朝堂大權。武宗在位時,宦官馬元蟄的勢力膨脹到了極點,然而,他就算掌握「廢立」的權力,身為宦官也無法坐擁皇位。此時便只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傻子」光王便成了最好的人選。

但宦官們卻聰明反被聰明誤,本以為可以控制「弱智」皇帝,再也不用擔心皇帝脫離控制。卻沒想到在江河日下的李氏江山中,又出現了一位「中興之主」。

宦官們還沉迷在掌握權政的幻想中時,唐宣宗便以雷厲風行的手段把他們統統打入地牢。為了震懾宦官,他為所有甘露事變中被宦官所殺的大臣平反。在他繼位的第一個月,便罷免了位高權重的宰相李德裕。

李德裕已經身處高位多年,他手下的黨羽可謂是眾多,且有諸多門生。可沒想到唐宣宗不僅罷免了他的官職,連帶李德裕一黨全部被清除出朝廷。唐宣宗的霹靂手段連李德裕的政敵牛僧孺都震驚不已。

罷免李德裕之後,李忱還出手解決了唐朝晚期當時存在已久的黨爭問題。在他被所有人都認為是傻子時,便暗地將朝廷的官員都梳理了一遍,心中早已有了定論。

他始終認為白居易有治國之才,十分希望能讓白居易成為宰相。但時代總是不完美的,白居易過早的去世讓宣宗的願望落空。這不僅是唐宣宗和白居易的遺憾,更是歷史的遺憾。

唐宣宗極為重視科舉,他大力啟用科舉出身的官員們,讓他們身處朝廷中重要的位置,頗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風范。而且唐宣宗將偶像唐太宗的《貞觀政要》寫在屏風上,日日觀摩。

唐宣宗還啟用魏征的後人魏謨,讓魏謨成為了宰相,這已超過他的先祖魏征的官位。而魏謨也未讓宣宗失望,他的剛正不輸魏征。宣宗的威嚴與裝傻時完全不同,完全是不怒自威,大臣們往往不敢直接進諫。但魏謨卻敢開門見山、直言進諫。

三、宣宗的大中之治

宣宗在位期間十分為百姓著想,或許是多年的僧侶體驗讓他更加的體察民情,也對百姓有著深深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他減少了許多稅收好讓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

同時,在戰爭方面,宣宗對外也絲毫不示弱。他從吐蕃手中接連收復了絲綢之路上黃河之地的秦、原、安樂三州和石門、驛藏、木峽、制勝、六盤、石峽、蕭等關,被稱為「三州七關」。取得安史之亂後唐朝對吐蕃的唯一一次軍事勝利!

無論是百姓安居樂業、軍事無往不利,還是法制建設完全、朝堂政黨不爭,這都是李忱的憂勤無怠所成就的。因此,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大唐初期「貞觀之治」唐太宗一樣的明君。當時在他治下的唐代被稱作「大中之治」,他本人也被尊稱為「小太宗」。

總結

唐宣宗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戲劇色彩的一生。出生在帝王之家的他不得不如履薄冰的生活在深宮內院,靠著「裝瘋賣傻」忍辱偷生。但多年的忍耐終成就了一位賢明的君王。

唐朝晚期的落寞年代中,若不是大智若愚的唐宣宗所帶來的「大中之治」,若不是他遏制了宦官的專權,唐朝晚期便將一直處于日日破敗的光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