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突發!印軍幻影2000戰機墜毀,40歲的老爺機究竟還能撐多久?

據環球網報導, 多家印媒報導稱, 當地時間10月21日, 印度空軍一架「幻影2000」戰鬥機, 在中央邦不幸墜毀, 飛行員通過彈射系統逃過一劫。 隨後, 印度空軍也發表聲明稱, 該戰機是在中部戰區進行訓練時, 因技術故障而發生墜毀事件, 已經責令相關部門對此展開調查。

在印度民眾拍攝的視訊中, 「幻影2000」戰機的墜毀殘骸分散在一處農田中, 彈射逃生的印軍飛行員看似並無大礙。 據悉, 這是印度自8月25日以來, 發生的第二起戰機墜毀事件, 而如果從今年1月算起截止到目前的話, 此類事件已經發生了5起之多。

1982年~2004年期間, 印度空軍向法國達索公司訂購了總數達59架之多的「幻影-2000H/TH」戰機, 其中, H型為單座型, TH為雙座型, 印度空軍內部將其取名為「雷神」。 由于自行報廢和飛機墜毀等原因, 現階段印度空軍還保有47架「幻影-2000」, 分別由部署在加利-馬哈傑浦爾基地的第1、第7中隊, 以及部署在瓜廖爾基地的第9中隊所裝備。

「幻影-2000」戰機的上一次墜毀事故發生在2019年2月1日, 當時由兩名飛行員駕駛著該戰機, 在位于班加羅爾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跑道上進行試飛。 在此過程中發生墜毀, 兩位飛行員通過彈射系統逃生, 但都不幸身亡。 算上此次事故,

印度空軍的「幻影-2000」戰機將減少至46架, 可謂是摔一架少一架。

據悉, 早在2011年, 印度就與法國達索公司達成升級協定, 由印度政府出資25億美元, 法國達索公司提供技術支援, 將現有的「幻影-2000H/TH」升級至「幻影-2000I/TI」。 升級措施包括購買500枚米卡空對空飛彈、換裝RDY-3脈衝多普勒雷達、以及由以色列提供的LITENING光電瞄準吊艙。 由此使得「幻影-2000」在制空作戰、雷達探測距離、以及低空突防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但令人不解的是, 時至今日, 印度政府為此計畫已經投入近250億美元, 升級工程卻仍然看不到完成的苗頭。

印度空軍目前有米格-21FL/U、米格-21bis/U、米格-23MF/UM、米格-29 UPG/UP、米格-27ML、 「美洲虎」、「幻影」2000H/TH、蘇-30MKI、LCA和未來將交付的「陣風」等10種系列的「萬國牌」戰機。

2021年1月截止到目前, 印度空軍一共發生了5起戰機墜毀事故, 前四起墜毀機型均為蘇制米格-21, 共造成兩名飛行員喪生。 儘管每次事故發生後, 印度軍方都會下令技術部門進行徹查, 但到如今, 前四起戰機墜毀事故都沒有任何說法, 恍如石沉大海一般。 從1996年~2016年這20年間, 印度空軍的戰機墜毀事故總數達191架,

共造成249名飛行員喪生。 而如果將時間線往前推, 印度空軍在最近的40年內, 共墜毀了約千餘架戰機。

最慘重的損失莫過于2010年~2011年, 2010年全年, 印度空軍共發生10起戰機墜毀事故, 包括4架米格-27戰機和2架米格-21戰機。 而以2011年8月為例, 印度空軍在一個月內連續發生了3起戰機墜毀事故, 損失的機型包括米格-21戰機、「美洲虎」戰機、以及HJT-16「基蘭」教練機、可謂是駭人聽聞。由此,印度空軍也坐實了戰機墜毀事故率世界第一的寶座。

而印度戰機頻頻墜毀的背後,也是由多重因素構成的,一是戰機總體老化,是構成印度墜機事故頻發的主要元兇。儘管印度自詡「世界第四大空軍」,擁有各型戰機800餘架,但問題在于這些戰機存在著服役時間較長、機體結構及設備老化、性能下降等問題。僅以米格-21戰機為例,數十年間,印度空軍先後採購了793架米格-21戰機,拋除年限到期報廢和戰損率等因素外,迄今為止已有300多架毀于各種事故。因此,米格-21成為戰機墜毀事故的「常客」也就不難理解。

二是由印度製造的飛機零部件性能較差,極其不穩定。印度空軍早年間的戰機大都採購自蘇聯,但自從蘇聯解體後,國內的軍工企業便不再生產戰機的相關零部件。這就迫使印度開始自行仿製用以替換維修,但由于技術有限、相關製造業落後等因素,使得印度仿製的飛機零部件始終達不到俄制標準,因而也成為了戰機頻頻墜毀的原因之一。

三是技術維修保障不周,導致戰機出現質量問題。而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1992年~2004年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分別組裝了2架米格-21、大修8架、但之後8架戰機便全部墜毀。此後又組裝3架「美洲虎」、大修5架、其中6架墜毀。此外,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又維修了4架「幻影-2000」和3架米格-29戰機,其結局均以全部墜毀告終。

而在2004~2007年間,印度空軍共墜毀29架各型戰機,而這其中,就由26架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之手組裝或維修。為此印度國內媒體譏諷道,「凡是被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碰過的飛機,就像是下了詛咒一樣。」

四是訓練不足,導致飛行員的駕駛技術不過關而造成的人為事故。印度空軍權威人士曾表示稱,缺乏先進的教練機,使得飛行人員得不到應有的培訓,導致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頻頻出現失誤。

據悉,在上世紀90年代,印度空軍41%的戰機墜毀事故均由飛行員訓練不足而造成。而在2003年發生的52起「米格」系列戰機墜毀事故,共造成110名飛行員殞命,事後印度空軍經過調查得出結論稱,這些飛行員大都是新手,大都未駕駛過高級教練機、也沒有接受過完整的相關培訓、更要命的則是飛行訓練時間總體太短。

戰機墜毀對于印度國內及世界各國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司空見慣,儼然成為了印度空軍的傳統特色。而最可悲的莫過于,對于這群翱翔南亞藍天的印度「空中嬌子」們來說,高居不下的戰機墜毀事故率。並沒有引起政府及軍方的相關重視,反而任由其發酵蔓延,逐漸形成了一個揮之不去,如影隨形的「夢魘」。而按照印度空軍的習慣,于去年7月底開始交付的法制「陣風」戰機估計也難逃一劫。

損失的機型包括米格-21戰機、「美洲虎」戰機、以及HJT-16「基蘭」教練機、可謂是駭人聽聞。由此,印度空軍也坐實了戰機墜毀事故率世界第一的寶座。

而印度戰機頻頻墜毀的背後,也是由多重因素構成的,一是戰機總體老化,是構成印度墜機事故頻發的主要元兇。儘管印度自詡「世界第四大空軍」,擁有各型戰機800餘架,但問題在于這些戰機存在著服役時間較長、機體結構及設備老化、性能下降等問題。僅以米格-21戰機為例,數十年間,印度空軍先後採購了793架米格-21戰機,拋除年限到期報廢和戰損率等因素外,迄今為止已有300多架毀于各種事故。因此,米格-21成為戰機墜毀事故的「常客」也就不難理解。

二是由印度製造的飛機零部件性能較差,極其不穩定。印度空軍早年間的戰機大都採購自蘇聯,但自從蘇聯解體後,國內的軍工企業便不再生產戰機的相關零部件。這就迫使印度開始自行仿製用以替換維修,但由于技術有限、相關製造業落後等因素,使得印度仿製的飛機零部件始終達不到俄制標準,因而也成為了戰機頻頻墜毀的原因之一。

三是技術維修保障不周,導致戰機出現質量問題。而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1992年~2004年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分別組裝了2架米格-21、大修8架、但之後8架戰機便全部墜毀。此後又組裝3架「美洲虎」、大修5架、其中6架墜毀。此外,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又維修了4架「幻影-2000」和3架米格-29戰機,其結局均以全部墜毀告終。

而在2004~2007年間,印度空軍共墜毀29架各型戰機,而這其中,就由26架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之手組裝或維修。為此印度國內媒體譏諷道,「凡是被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碰過的飛機,就像是下了詛咒一樣。」

四是訓練不足,導致飛行員的駕駛技術不過關而造成的人為事故。印度空軍權威人士曾表示稱,缺乏先進的教練機,使得飛行人員得不到應有的培訓,導致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頻頻出現失誤。

據悉,在上世紀90年代,印度空軍41%的戰機墜毀事故均由飛行員訓練不足而造成。而在2003年發生的52起「米格」系列戰機墜毀事故,共造成110名飛行員殞命,事後印度空軍經過調查得出結論稱,這些飛行員大都是新手,大都未駕駛過高級教練機、也沒有接受過完整的相關培訓、更要命的則是飛行訓練時間總體太短。

戰機墜毀對于印度國內及世界各國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司空見慣,儼然成為了印度空軍的傳統特色。而最可悲的莫過于,對于這群翱翔南亞藍天的印度「空中嬌子」們來說,高居不下的戰機墜毀事故率。並沒有引起政府及軍方的相關重視,反而任由其發酵蔓延,逐漸形成了一個揮之不去,如影隨形的「夢魘」。而按照印度空軍的習慣,于去年7月底開始交付的法制「陣風」戰機估計也難逃一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