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不需要,但我偏要」,孩子永遠不該為我們的遺憾買單

 知乎網友@晏晏老師講述了一個她與板栗的故事。

童年時, 家境不富裕, 吃穿用度上面都是能省則省, 懂事的她也從來不提什麼過分的要求, 但唯一樣食物炒板栗成了她最渴望的。

外面炒好的板栗很貴, 于是媽媽就買了生的回來拿到灶膛裡燒熟了吃。

半夜, 家裡沒有電, 她點著一根蠟燭吃著燒熟的板栗, 散發著香氣的栗子讓她吃得津津有味, 以至于忽略了口感的奇怪。

第二天, 她才發現奇怪的口味是因為每個板栗都有蟲子:「那個場景, 我至今都記得。 」

長大之後, 每逢秋天, 她每天都會給自己買一份板栗。

但其實, 她根本不喜歡吃。 一份金黃的板栗擺在面前, 只是看看就有滿足感, 覺得心底的某個窟窿被填滿了。

童年缺失的那些東西, 慢慢變成了心底的一束白月光。

等到長大了有條件的時候開始瘋狂地去彌補自己缺失的遺憾。

就像這袋板栗, 哪怕不喜歡, 也要不停地去買才能安心。

這也就是所謂的「童年報復性補償「心理。

1

童年的缺失,

要用一生來治癒

心理學家佛洛德說:

「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

霍建華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講述了自己對籃球鞋的執著。

小時候, 喜歡打籃球的他特別渴望有一雙籃球鞋。

但家裡不富裕, 根本買不起什麼好的球鞋, 後面他攢了很久的錢才買了一雙喬丹球鞋。

長大做了演員之後,

有了經濟能力的他把喬丹全系列的球鞋都買了回來, 堆滿了一間屋子。

他看著這些球鞋, 覺得也就那樣, 沒有想象中的激動與快樂。

這些籃球鞋, 不是買給已經成年的自己, 而是買給那個因為渴望一雙籃球鞋而反復駐足在鞋店門口的少年。

然而,

這麼多球鞋他真的還需要嗎?

小時候沒有得到的, 有能力了要加倍補償給自己, 這種心理慢慢發酵成了過度補償。

明明不需要, 卻瘋狂地買買買, 結果又陷入了另一種誤區。

大學時一個室友, 對于買新衣服有一種近乎癡迷的喜愛。

用她的話講, 就是「我永遠不要穿舊衣服」。

舊衣服成了她的心結。

因為小時候, 她永遠要撿兄姐的舊衣服穿, 那些舊衣服帶著怎麼也洗不掉的汗漬和泛黃的污漬, 她曾試圖要一件新衣服, 卻被媽媽的一句呵斥從此打消了念頭。

瘦瘦小小的她套在那些不合身的衣服裡面, 自卑地度過了整個童年與少年時代。

上了大學之後, 每個月的生活費只夠吃飯, 于是她不停打工, 甚至曠課去接一些小時工的工作。

什麼京東白條, 花唄永遠都是在欠款狀態。

在臨近畢業時, 她帶著一身欠債走入了社會。

其實, 她需要的不是那些新衣服, 而是填補內心那份因為貧窮留下的自卑。 當她懷抱著滿櫃子的新衣服時, 其實內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補償。

過度補償, 只能讓貪婪滿滿蠶食你的心理, 控制你的行為, 補得越多, 反而缺失越大。

幸運的人, 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 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2

當沒有被滿足的「內在小孩」,

成了父母之後

童年時缺乏的東西, 會在長大之後成為誇張的執念, 從而衍生出了「童年報復性補償」這種心理。

正如心理學家伊賀列卡拉·修·藍博士說:

所謂的 「問題」 , 不過是 「內在小孩」 重播出來的記憶而已。

特別是在做了父母之後,

他們瘋狂地用溺愛方式去對待孩子。

孩子只是他們的傀儡, 替代他們過沒有過上的童年。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丈夫向妻子提出離婚, 因為他再也無法忍受妻子為女兒的揮霍無度。

原本, 夫妻倆人都在各自的行業頗有成就, 但自從有了女兒之後, 丈夫發現妻子開始不停地買玩具, 買各式各樣的衣服, 堆滿女兒的房間。

一開始, 他覺得這是母愛的一種方式, 但隨著事態的發展, 他發現妻子為女兒花錢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儘管他們的經濟能力可以支撐, 但這種花錢的無節制還是讓他受不了。

在無數次溝通無果之後, 他們的婚姻也陷入了危機。

其實, 妻子之所以有這種表現, 是因為她有一個充滿遺憾的童年。

儘管家境並不貧困,但父母永遠在她面前是一副「我們不配」「我們很窮」的模樣。

于是,那個小女孩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靠自己的能力過上想要的生活。她也的確成長為了一個優秀的事業女性。但女兒出生後,那些被塵封在記憶中的童年經歷瞬間解封了。

那些新衣服,那些華而不實的玩具,每一次的遠行,都讓她想到如果自己小時候也能這樣就好了。

她希望讓女兒擁有最好的東西,其實是在安慰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沒關係的,現在你想要什麼都可以。

心理學家曾說: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的需求,無論是物質還是情感方面的,都會使他的心理停留在某個時間段。一旦遇到觸發回憶的事物時,這種情感就會爆發,操控他們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比如這位母親,孩子的出生觸發了她受傷的童年記憶。她所有的行為,其實都是因為內在受傷的小孩在作祟。

表面上看她非常地愛孩子,但其實這些東西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她並不關心。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要過的是自己的童年,而不是替代父母去過他們想要的童年。

被「溺愛」的孩子,他們的幸福也許只限于童年。

3

如何避免孩子再陷入「童年報復性」補償的輪回?

7-12歲是人格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有缺失,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方面,都會對他成年後的行為產生影響。

想要孩子長大不再受到「童年報復性補償」的困擾,一方面我們要先與自己和解,另一方面給孩子鑄造一個堅實的內心世界。

1)孩子並不是童年的替身, 與自己的 「內在小孩」 和解

大多數人的童年其實都是充滿某些遺憾的。

然而,我們無法讓時光倒流,更不能用過度補償的方式去填補那些遺憾。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與「內在的小孩」和解。

在《內在小孩》這本書中,提到了與「內在小孩」對話這種和解方式:

「你不與內在小孩對話,就無法與內在小孩結合,不論多麼努力進行清理,都無法消除過去的記憶 。」

比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一些不合理行為時,可以問問內在的小孩:是你覺得你需要?還是長大後的我真的需要這些?

養育孩子,其實就是治癒自己的一個過程。但正如那句話所說:被滿足的父母,才更懂得滿足孩子的需求。

2)正視孩子的需求,儘量滿足合理的需求

奧地利心理學家在《理解人性》中寫道:

「如果一個兒童有某種生理缺陷或者主觀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風格將傾向于補償或過度補償那種缺陷或自卑感。」

所以我們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能過分地去壓抑。

比如說孩子想吃個冰淇淋,玩會兒遊戲,買個自己想要的玩具,這些要求在合理范圍內,就可以去滿足孩子。一周吃一次冰淇淋,每天玩半小時遊戲,這些小小的心願真的無傷大雅。

內心沒有匱乏感的孩子,自然不會去產生補償想法。

如果某些 「過分」 要求確實無法滿足時,一定坦誠說明無法滿足的原因,而不是用「我們窮」這種帶有明顯自卑意味的話去粗暴地打壓孩子,以至于他們產生「我不配」這種自卑心理。

4

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到:真愛是看到孩子的真實存在,發現孩子的真實需求,並幫孩子實現他的需要。

在與孩子相遇的這場旅程中,我們唯有先治癒自己,直面並接納自己的傷痛,才能帶給孩子一個完整而豐沛的童年。

過去無法重來,孩子永遠不該為我們的童年遺憾買單。

儘管家境並不貧困,但父母永遠在她面前是一副「我們不配」「我們很窮」的模樣。

于是,那個小女孩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靠自己的能力過上想要的生活。她也的確成長為了一個優秀的事業女性。但女兒出生後,那些被塵封在記憶中的童年經歷瞬間解封了。

那些新衣服,那些華而不實的玩具,每一次的遠行,都讓她想到如果自己小時候也能這樣就好了。

她希望讓女兒擁有最好的東西,其實是在安慰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沒關係的,現在你想要什麼都可以。

心理學家曾說: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的需求,無論是物質還是情感方面的,都會使他的心理停留在某個時間段。一旦遇到觸發回憶的事物時,這種情感就會爆發,操控他們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比如這位母親,孩子的出生觸發了她受傷的童年記憶。她所有的行為,其實都是因為內在受傷的小孩在作祟。

表面上看她非常地愛孩子,但其實這些東西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她並不關心。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要過的是自己的童年,而不是替代父母去過他們想要的童年。

被「溺愛」的孩子,他們的幸福也許只限于童年。

3

如何避免孩子再陷入「童年報復性」補償的輪回?

7-12歲是人格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有缺失,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方面,都會對他成年後的行為產生影響。

想要孩子長大不再受到「童年報復性補償」的困擾,一方面我們要先與自己和解,另一方面給孩子鑄造一個堅實的內心世界。

1)孩子並不是童年的替身, 與自己的 「內在小孩」 和解

大多數人的童年其實都是充滿某些遺憾的。

然而,我們無法讓時光倒流,更不能用過度補償的方式去填補那些遺憾。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與「內在的小孩」和解。

在《內在小孩》這本書中,提到了與「內在小孩」對話這種和解方式:

「你不與內在小孩對話,就無法與內在小孩結合,不論多麼努力進行清理,都無法消除過去的記憶 。」

比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一些不合理行為時,可以問問內在的小孩:是你覺得你需要?還是長大後的我真的需要這些?

養育孩子,其實就是治癒自己的一個過程。但正如那句話所說:被滿足的父母,才更懂得滿足孩子的需求。

2)正視孩子的需求,儘量滿足合理的需求

奧地利心理學家在《理解人性》中寫道:

「如果一個兒童有某種生理缺陷或者主觀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風格將傾向于補償或過度補償那種缺陷或自卑感。」

所以我們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能過分地去壓抑。

比如說孩子想吃個冰淇淋,玩會兒遊戲,買個自己想要的玩具,這些要求在合理范圍內,就可以去滿足孩子。一周吃一次冰淇淋,每天玩半小時遊戲,這些小小的心願真的無傷大雅。

內心沒有匱乏感的孩子,自然不會去產生補償想法。

如果某些 「過分」 要求確實無法滿足時,一定坦誠說明無法滿足的原因,而不是用「我們窮」這種帶有明顯自卑意味的話去粗暴地打壓孩子,以至于他們產生「我不配」這種自卑心理。

4

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到:真愛是看到孩子的真實存在,發現孩子的真實需求,並幫孩子實現他的需要。

在與孩子相遇的這場旅程中,我們唯有先治癒自己,直面並接納自己的傷痛,才能帶給孩子一個完整而豐沛的童年。

過去無法重來,孩子永遠不該為我們的童年遺憾買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