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97歲阿公為守護臺灣,做環保10年,手腳摔傷不停歇,拄拐杖也要做「不趕快做,就沒機會了」

為做環保, 97歲的他, 每天3點起床, 到大街小巷撿回收, 10年如一日風雨無阻, 即便摔傷也不甘休, 這麼努力之位讓臺灣的環境更加美好。

他就是被贊為「環保老菩薩」的李登山阿公。

3點頂夜幕出發, 手腳摔傷也堅持

淩晨3、4點的街頭, 夜幕下的李登山蹣跚的走著, 穿越一條條街道, 眼睛不時向左右看, 尋找回收資源, 這就是他一天工作的開始。

聊起自己做環保的經歷, 他說「前後大概有十年了」, 在問道不會擔心黑天出來跌倒嗎?他輕描淡寫的說「跌倒會好啊!好了, 我就可以繼續做……」

他繼續向前, 看到一袋袋堆放的垃圾或者垃圾桶就湊過去, 仔細翻撿, 找到要回收的紙類、寶特瓶及鐵鋁罐。

夜色褪去, 東方微亮時手裏的袋子也快裝滿, 他走路步伐也愈發緩慢, 直到感覺不適蹲下捂住膝蓋, 掀起褲管露出一塊白色貼布……

因為身體虛弱, 深夜又多大風, 他經常因為重心不穩跌倒,

手也因此縫過幾針, 這已經不知是他第多少次受傷。

可提到這些他卻不以為意, 反而開玩笑說「整個人好像搭飛機, 一直飛出去了……」

不為賺錢為慈濟, 兒子勸阻不為所動

在談到為何會想要做回收時, 阿公的答案令人意外「不是為了賺錢, 是為了做慈濟。

阿公的三兒子李昭田是一位志工, 平時會參加守護地球的公益活動, 號召大家一起做資源回收、廢物利用, 阿公閒暇時也會參與, 一來二去也培養起撿回收的習慣。

「開始我和兒子說他還很開心, 但後來就阻止我不要再做了……」

原來一開始李昭田只以為父親會在街道上隨便撿一撿, 沒想到連垃圾桶也會翻, 雖然被父親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 但還是擔心父親身體勸他不要做。

後面幾次跌倒更是讓人後怕, 但阿公卻不為所動, 依舊堅持, 對此他有自己的理由「一方面做環保回收, 一方面也是在健身, 因為有動, 身體就不會萎縮得那麼快。 」

不能久走, 他便調整了時間和目標, 晚出門一個小時, 用拐杖輔助, 拿一個袋子只要裝滿就返回。

我這麼老了不趕快做, 就沒機會了

除了街頭每日做環保, 李阿公還會抓緊閒暇時間閱讀, 一刻也不讓自己停歇。 「這就是我理想中最豐富的人生。 」

很多人都問他, 為何這樣大年紀還要堅持, 即便受傷也要做, 他在桃園靜思堂的座談中給出自己的答案「我這麼老了不趕快做,

就沒機會了。 」

樸實的話語中滿是對臺灣環境保護的關注, 更因自己的年紀而顯得焦急。

李阿公的事蹟不僅感動了同樣在做環保的兒子李昭田, 也感動了其他有志于環境保護的人一同加入。

如今的他依舊每日天未亮出發, 輾轉在沉寂無聲的街道, 在路燈播撒的光影中尋找著那些被人稱之為垃圾的「寶藏」。

靠著熱衷環保的精神和延續物命的雙手, 為守護臺灣貢獻力量。

97歲高齡還在做環保,身體摔傷也不為所動,李阿公的精神著實讓人欽佩。

希望阿公無私付出的精神能感動更多人,帶動大家一起做環保。

實現阿公長久以來的夙願,讓臺灣的環境可以更美好。

原創內容,禁止轉載,違規轉載將追究所有權

97歲高齡還在做環保,身體摔傷也不為所動,李阿公的精神著實讓人欽佩。

希望阿公無私付出的精神能感動更多人,帶動大家一起做環保。

實現阿公長久以來的夙願,讓臺灣的環境可以更美好。

原創內容,禁止轉載,違規轉載將追究所有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