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步兵在戰場上最大的威脅是火炮?子彈造成的傷亡不足10%

戰場上的士兵們並不愚蠢, 他們很清楚什麼對自己的威脅最大。 二戰後期, 美軍在一次針對步兵的大規模調查中發現, 在最令步兵感到恐懼的敵方武器一欄中,

有近半數的官兵選擇了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 其後依次是轟炸機、迫擊炮和機槍。

步兵對火炮的恐懼由來已久, 這個觀念從進入熱兵器時代就已經開始, 而且隨著炮彈威力的提高, 這種感覺有增無減。 炮擊, 特別是持續很長時間的炮火準備, 是對步兵意志力的最嚴酷考驗。

■被譽為萬能火炮的德軍88毫米高炮, 是二戰當中盟軍士兵最為忌憚的武器之一。 它既可以進行防空, 也可以對付坦克裝甲車輛、艦船和步兵, 是典型的「戰場萬金油」。

關于應對炮擊這一點, 美國第90步兵師的一名士兵這樣寫道:「步兵學會了根據頭頂呼嘯而過的炮彈發出的聲響判斷其落點。 如果炮彈發出的聲音漸漸消失在敵軍所在的方向, 這說明它是友軍發射的炮彈, 或者說是一枚正在遠離自己的炮彈。 如果炮彈的呼嘯聲漸漸消失在我軍後方, 這是一枚敵軍炮彈或者說是一枚飛來的炮彈。 那些從我們頭頂高高掠過, 奔向位于我軍後方地區各級司令部的炮彈並不會讓我們感到威脅,

我們在想到上級司令部因為炮擊而出現的混亂時甚至會感到一絲欣喜……以前沿部隊為目標的敵軍炮火通常都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襲來的。 你通常只能聽到一聲呼嘯然後就傳來猛烈爆炸聲。 此時步兵所能做的最佳選擇就是立即臥倒, 然後將自己的腦袋緊緊縮在鋼盔裡。 鋼盔的尺寸剛好可以容納下一個人的頭顱, 但每個人在炮彈落下時都恨不得將全身縮在鋼盔裡。 我敢肯定地說, 當炮彈落下時我幾乎將自己身體的80%都縮到了鋼盔下面。 」

■二戰北非戰場上躲避炮擊的士兵。 炮彈及其產生的彈片和連帶殺傷是二戰期間造成士兵傷亡的最主要原因, 根據英美軍隊的統計, 超過半數的士兵傷亡來自于炮彈(穿甲彈、高爆彈、火箭彈等), 而發射炮彈的火炮種類繁多, 包括高射炮、榴彈炮、艦炮、坦克炮、反坦克炮、迫擊炮、火箭炮等。

英國陸軍在整個二戰期間傷亡數字的官方統計表明, 超過75%是由火炮炮彈和炸彈造成的, 子彈所造成的傷亡不足10%, 甚至不如地雷和陷阱造成的傷亡(這兩者的資料也達到10%)。 另有約5%的傷亡則是由疾病、交通事故等其他原因造成的。

刺刀雖然被大量裝備給步兵, 但它在現實和威懾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都很小。 以美國第90步兵師的情況作為典型例子, 在全師總計20000人的傷亡數字中, 只有13人的傷亡是由刺刀造成的,占比僅為0.065%。

二戰英軍「烏斯特郡」步兵團的一名列兵在目睹戰友被炮彈直接命中的慘狀後精神受到了極大刺激,他的戰友被炮彈炸成了「無數小碎塊」,全身只剩下「一隻穿著鞋子的腳、一塊頭蓋骨、幾根手指」和「幾片衣服碎片」。

■二戰西歐戰場上,英軍士兵在彈坑裡面進行隱蔽和射擊,這樣一個現成的巨大彈坑是很好的躲避炮擊的容身場所。

一名德國軍官曾有這樣的經典描述:「機槍和步槍都是直射武器,你只要不在它們的直射路線上,或者說它們看不到你,就拿你沒辦法。而且除非是直接命中,子彈才會對你造成傷害。但是火炮完全不一樣,它不僅能夠直射,更多的時候是曲射。更重要的是炮彈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在毫無防備之中,士兵就會成為炮彈的犧牲品。炮擊帶來的衝擊波、彈片、燃燒和建築物的倒塌都會產生致人死命的威力,這也是炮彈能夠造成更大傷亡的原因。」

只有13人的傷亡是由刺刀造成的,占比僅為0.065%。

二戰英軍「烏斯特郡」步兵團的一名列兵在目睹戰友被炮彈直接命中的慘狀後精神受到了極大刺激,他的戰友被炮彈炸成了「無數小碎塊」,全身只剩下「一隻穿著鞋子的腳、一塊頭蓋骨、幾根手指」和「幾片衣服碎片」。

■二戰西歐戰場上,英軍士兵在彈坑裡面進行隱蔽和射擊,這樣一個現成的巨大彈坑是很好的躲避炮擊的容身場所。

一名德國軍官曾有這樣的經典描述:「機槍和步槍都是直射武器,你只要不在它們的直射路線上,或者說它們看不到你,就拿你沒辦法。而且除非是直接命中,子彈才會對你造成傷害。但是火炮完全不一樣,它不僅能夠直射,更多的時候是曲射。更重要的是炮彈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在毫無防備之中,士兵就會成為炮彈的犧牲品。炮擊帶來的衝擊波、彈片、燃燒和建築物的倒塌都會產生致人死命的威力,這也是炮彈能夠造成更大傷亡的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