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樓最適合中國家庭,沒有之一

我家的廚房、客廳、衣帽間, 最近在公眾號上都出鏡幾次, 但我家最值得驕傲的, 並不是這些花了心思捯飭, 如何摳門又好用的佈局細節, 而是能在寸土寸金的北京, 有一方自己的小院。

我從沒有購房資格就開始看房, 看了兩年多, 直到一眼到這個有院子又在預算內的一樓的房子, 立刻拍板兒, 三天之內約房東交定金。

而且, 這個房子, 是這樣的

又髒又破, 亂七八糟, 可以說是難看的一點樣兒都沒有。

為了得到院子, 違背了很多自己原本在心裡設置的原則, 比如本來要的3居妥協成兩居, 想要可以改造成開放式廚房的佈局等等,

接受了一個想象不到的髒亂差的房子。

今天, 我結合自己和其他幾位一樓小夥伴的經歷, 想和大家聊一聊買一樓、住一樓的那些事。

非要買一樓的人, 是怎麼想的? 

我是看著看著房臨時起義, 除此之外, 很多人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買一樓。

但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 基本可以分成兩類:

• 第一種是小時候在農村、胡同生活, 家裡本來就住平房, 到城市上學、工作之後, 越發懷念從前住一樓、有院子的日子;

• 另一種是從小就生活在城市的樓房裡, 特別嚮往有院子的生活, 覺得山水田園真是浪漫極了!

誰在買一樓? 

我自己是典型的第二種類型代表, 生在一環內、長在一環內, 從小在大院長大, 住的是家長單位分的房子,

鄰居都是我爹的同事。

就算後來經歷拆遷, 又流行起商品房, 對于我家這樣的普通工薪家庭來說, 有院子的生活依然很遙遠。

對我來說, 一層帶院子的房子, 是一種妥協, 是已經習慣了城市的便利, 又對「心遠地自偏」無限嚮往的人來說, 唯一的解決方案。

小院建設中

像我這樣的一樓/準一樓業主, 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那就是把有院子的生活想象的太過美好和浪漫, 忽略了打理的麻煩。

侍弄花園真的是非常非常累的事情, 網上的美圖看著賞心悅目, 但其實卻是如假包換的體力活, 而且沒有務農經驗, 缺乏種花種菜的知識, 植物不停的買、不停的死, 也非常打擊信心。

以至于做出各種妥協, 又花了重金, 好不容易得到的院子荒廢個三五載,

是非常常見的事。

我養死了十幾棵月季, 才種出美貌的花花

我的朋友小臉就不同了, 她從小在農村生活, 對于打理小院的辛苦有著充分的準備, 買了一樓的房子, 搬進沒多久就把小院搗鼓的有模有樣。

小臉在農村出生長大, 又來到城市讀書工作, 住過平房和二十幾層高的大高層之後, 覺得大高層沒有安全感, 還是喜歡一樓帶院子的房子。

充分瞭解其中苦樂, 還依然選擇, 就是真愛了吧!

主動選擇, 因為有院子 

無論是哪一種, 如今買一樓房子的人, 大多從一開始就決定要買一樓, 至少從一開始一樓就是選擇之一, 是一種主動行為。

理由只有一個, 那就是一樓可以帶院子。

小臉家有兩個小朋友,

住進來之後, 體驗到了更多一樓的好處, 孩子在院子裡玩耍方便、蹦跳拍球不怕打擾鄰居……

但最重要的還是有院子, 其他諸如接地氣、老人爬樓不便、讓孩子接觸自然等諸多好處, 都只能算是意外收穫。

只有院子, 才是讓我們堅定不移選擇一樓的原因, 為了院子, 一樓的其他缺點都是浮雲。

所以不帶院子的一樓, 就是雞肋, 千萬不能買!

一樓價格便宜?別開玩笑了! 

有這種想法的人, 思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吧?

我家的房子是二手房, 購買于2016年, 正是房價上漲最快的一年, 一樓的房子比其他樓層貴出約36%, 而且一房難求;

而我家社區在交房之初(大約是2000年), 一樓就比其他樓層貴出好幾百。

好幾百聽起來不多, 但是當年房價才兩三千,

貴出來的部分按比例算, 也有40%以上了。

可以看出早在2000年左右, 開發商已經在想辦法, 改變一樓在人們心中「髒亂差」的印象。

如今, 為了讓一層好出售, 開發商都在動腦筋, 贈送花園、贈送地下室等。

我曾經看過一個華潤的新房樓盤, 一樓的房源非常搶手, 還有很多被內部購買了, 開發商的建築師, 都在排隊買一樓。

即使比其他樓層貴出30%~50%也依然阻擋不了它的搶手。

這些比其他樓層貴的一樓的房子, 共同特點就是帶院子。

只要帶院子, 即使貴, 也值得購買。

沒那麼容易擁有 

很多人喜歡「杞人憂天」, 還沒開始看房, 就擔心一樓的各種問題, 為別人瞎操心。

有人聽說我買了一樓, 投來同情的目光, 根本不需要好嗎?

很多問題沒必要擔心, 因為一樓的房子,真不是想買就買,一棟樓只有一層是一樓,而且就算有房源,也沒那麼容易擁有。

新房一樓 

如果是新房,最需要注意的事情,不是採光、潮濕、下水、高空墜物,而是預算。

因為新房的一樓真的很貴、非常貴。

前面說過,一樓動輒比均價貴出30%~50%,有些還不允許貸款,以我這個十一回老家看房為例,三線城市的郊區和縣城的一樓,要400萬~800萬一套。

這個樓盤既不在新區、也不在老城,但一層還是巨貴無比

這些新樓盤都是4~7層的多層住宅,一樓帶有地下車庫或下躍,不存在潮濕的問題。

一個樓棟就那麼幾戶,大家人大面大,應該也不會從窗戶扔東西,萬一有人扔,也很容易就發現了。

其實所有問題,錢到位都能解決,問題還是集中在預算。

而且買一樓不僅購房花費高,裝修起來也要貴出很多:

• 要留出3~10%的預算來裝修花園,花園裡需要買買買的東西非常多;

• 前幾年可能還要經常更換植物,花費的時間和心力不可計數;

• 新房贈送地下室,地下室高度一般在5米以上,如果好好裝修,錢得花一個double。

市區的新房一樓就不要想了,關係戶都不夠分,根本輪不到你我去買。

而且市區的新房一樓,也不建議大家買,現在很多市區不允許新建多層住宅,總層數太高,高空拋物的風險還是存在的。

二手房一樓 

雖然我買的也是二手房的一樓,但客觀的說,二手房一樓很大機率並不值得購買。

現在的新建住宅,一樓帶院子幾乎成為標配,但老破小帶院子,就非常難得。

如果沒有院子,我們說的先決條件不成立,就完全沒有必要去買一樓,便宜也不要買。

但即使有院子,其他都能忍嗎?也不見得,我家院子很長一段時間沒人收拾,即使入住之後,也一度是破敗不堪的樣子。

老房子的一樓,潮濕、噪音、隱私等問題也非常常見,想買的時候擦亮眼睛。

南方地區,最好挑選有架空層、地下車庫、半地下室等結構的房子,避免潮濕;

帶花園的一樓,窗外一般是自家花園,但要注意再往外,是綠化還是道路、車位,綠化的寬度是不是足以隔絕社區內的人車聲量及視線;

總層數不能太高,過去沒電梯的老房子裡,高空拋物還真不多。

我們前段時間分享了理居設計的案例,帶有漂亮的日式庭院的一樓。

這個案例就是老房改造,沒有高空拋物的問題,只是樓上業主的晾的衣服掉飄下來過,沒有什麼危險,而且總高只有6層,鄰里關係走的比較近,高空拋物的機率,和樓層總數、人口素質都有很大的關係。

總之,理智買一樓的,都是是想要又不能負擔別墅的人,一樓的價格,介于普通住宅和別墅之間,它和便宜、甩賣這些詞,根本就不沾邊。

一樓採光不好?二樓可能更暗! 

有些社區,二樓的採光不如一樓,開始我也不理解,經人點播之後一下子明白了。

社區綠化的高大喬木,可能投影影響到的是二樓、三樓,一樓的採光是不是最差,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除了上面這種比較特殊的情況,一樓確實存在採光差等許多問題,我們在挑選一樓房源的時候,確實需要提起12分的注意。

一樓選購和裝修 

如果你已經排除萬難購買了或者決定要買一樓,裝修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採光 

採光最重要的是看樓間距,按照建設部制定的標準,各樓棟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樓層高度乘以0.7的係數;多層之間不小于6米等。

但這是最低標準,只能保證冬日的最低日照時長不低于1小時。

樓間距越大越好,但不容易實現,大家還可以選擇樓頭位置的房子,可以延長早晨或傍晚的光照時間。

另外,前面說到採光還受樹的影響,別忘了在選房時看一下景觀總平,向開發商瞭解有沒有影響採光的樹木。

潮濕 

潮濕這個問題,有時候還真的不是一樓的鍋。

我家平時沒什麼問題,偶爾在下雨天會潮濕;同事蘆洋家也在老小區的一樓,並且下面沒有地下室,住了三年多,也沒覺得潮。

因為他家是南北通透的,而我家是全南朝向,通風才是潮濕最好的解決辦法。

小臉的新家,已經住了兩個梅雨季了,梅雨季需要開抽濕機,平時不需要,但梅雨季其他樓層也一樣需要開抽濕機啊。

所以潮濕和氣候、通風的關係更大,而不是樓層,如果把窗戶都封起來,或者處于極度潮濕的天氣,那無論哪個樓層,都會潮濕的。

特別潮濕的地方,抽濕機瞭解一下

大家挑選一樓的房子時,注意朝向和通風就好了,多的一點點濕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下面有地下車庫、半地下室,就更加不會有影響。

潮濕體感上沒有不舒適,如果害怕損傷家裡的東西,裝修時,地面注意用瓷磚鋪貼,不要用木地板。

更加潮濕的地下室,可以向小臉家一樣,用水泥自流平地面+灰泥牆面,防止滲水打滑和牆體表面結露返潮。

隱私和噪音 

隱私和噪音這兩件事,基本上是同時存在的。

如果窗外就是道路/停車位/健身器材……那大機率會吵,並且有人看向你家。

在選房時,注意看窗外是否有綠化,綠化的寬度有多少米,綠化中是否有步道,步道距離窗戶、院牆是不是足夠遠。

裝修時,也可以使用用半截磨砂玻璃、low-e玻璃,紗簾、百葉窗等,隔開人群視線。

書房使用百葉窗

小院圍擋用密實一些的柵欄,也能起到保護隱私的作用。

高空拋物 

前面提到過,要看樓棟總高、鄰居素質,最好是7層以下的多層住宅。

網上有人說,最怕的不是拋物,而是跳樓。

但我覺得,做很大的遮擋就失去了帶院子的意義,這個事件機率非常小,屬于天災人禍的范疇,我們沒有必要因噎廢食。

下水堵 

這個擔心也是多慮,現在的規范要求一樓獨立排水,老小區沒有獨立排水的,一般也可以自己改下水。

二手房購買時,注意問一下房東和物業,就可以了。

防盜 

和前面的一些問題一樣,防盜最重要是看物業和治安,不是樓層,可以用金剛紗窗、智慧攝像頭來輔助,智慧攝像頭記得提前走線。

不過也不必過于擔心,真正的入室偷盜以溜門撬鎖為主,住哪層都一樣,以我國現在的治安水準,難道小偷敢砸玻璃嗎?

一樓居住感受 

我家入住5年了,這是我30幾年來第一次長時間(之前從來沒有超過一周)居住在一樓。總的體驗就是瑕不掩瑜,缺點固然有,但優點更明顯。

最大的感受,打理小院真的很累,一點都不風花雪月,就像農民下地幹活,真的不容易,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依然會毫不猶豫地買它!

建議大家遇到帶院子的、7層以下的、在預算之內的一樓,千萬別猶豫,沖就對了!一層帶院子的房源真的很香,也真的稀缺,機會稍縱即逝。

打理院子雖然辛苦,但也能得到其他事情無法比擬的成就感。

8塊錢買的月季,如今長成這樣

而不帶院子的一樓,就沒必要買了,買一樓的原因就是為了院子,客服各種困難的決心還是為了院子。

買不帶院子的一樓,尤其是老破小的一樓,簡直就是買個寂寞,如果單純為了老人上下樓方便,買帶電梯的高層不就行了,採光還更好!

買一樓的核心原則,無他,就是為了院子!

你會買一樓帶院子的房子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理由呀!最後,祝大家都能早日住進真正的大別野!

因為一樓的房子,真不是想買就買,一棟樓只有一層是一樓,而且就算有房源,也沒那麼容易擁有。

新房一樓 

如果是新房,最需要注意的事情,不是採光、潮濕、下水、高空墜物,而是預算。

因為新房的一樓真的很貴、非常貴。

前面說過,一樓動輒比均價貴出30%~50%,有些還不允許貸款,以我這個十一回老家看房為例,三線城市的郊區和縣城的一樓,要400萬~800萬一套。

這個樓盤既不在新區、也不在老城,但一層還是巨貴無比

這些新樓盤都是4~7層的多層住宅,一樓帶有地下車庫或下躍,不存在潮濕的問題。

一個樓棟就那麼幾戶,大家人大面大,應該也不會從窗戶扔東西,萬一有人扔,也很容易就發現了。

其實所有問題,錢到位都能解決,問題還是集中在預算。

而且買一樓不僅購房花費高,裝修起來也要貴出很多:

• 要留出3~10%的預算來裝修花園,花園裡需要買買買的東西非常多;

• 前幾年可能還要經常更換植物,花費的時間和心力不可計數;

• 新房贈送地下室,地下室高度一般在5米以上,如果好好裝修,錢得花一個double。

市區的新房一樓就不要想了,關係戶都不夠分,根本輪不到你我去買。

而且市區的新房一樓,也不建議大家買,現在很多市區不允許新建多層住宅,總層數太高,高空拋物的風險還是存在的。

二手房一樓 

雖然我買的也是二手房的一樓,但客觀的說,二手房一樓很大機率並不值得購買。

現在的新建住宅,一樓帶院子幾乎成為標配,但老破小帶院子,就非常難得。

如果沒有院子,我們說的先決條件不成立,就完全沒有必要去買一樓,便宜也不要買。

但即使有院子,其他都能忍嗎?也不見得,我家院子很長一段時間沒人收拾,即使入住之後,也一度是破敗不堪的樣子。

老房子的一樓,潮濕、噪音、隱私等問題也非常常見,想買的時候擦亮眼睛。

南方地區,最好挑選有架空層、地下車庫、半地下室等結構的房子,避免潮濕;

帶花園的一樓,窗外一般是自家花園,但要注意再往外,是綠化還是道路、車位,綠化的寬度是不是足以隔絕社區內的人車聲量及視線;

總層數不能太高,過去沒電梯的老房子裡,高空拋物還真不多。

我們前段時間分享了理居設計的案例,帶有漂亮的日式庭院的一樓。

這個案例就是老房改造,沒有高空拋物的問題,只是樓上業主的晾的衣服掉飄下來過,沒有什麼危險,而且總高只有6層,鄰里關係走的比較近,高空拋物的機率,和樓層總數、人口素質都有很大的關係。

總之,理智買一樓的,都是是想要又不能負擔別墅的人,一樓的價格,介于普通住宅和別墅之間,它和便宜、甩賣這些詞,根本就不沾邊。

一樓採光不好?二樓可能更暗! 

有些社區,二樓的採光不如一樓,開始我也不理解,經人點播之後一下子明白了。

社區綠化的高大喬木,可能投影影響到的是二樓、三樓,一樓的採光是不是最差,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除了上面這種比較特殊的情況,一樓確實存在採光差等許多問題,我們在挑選一樓房源的時候,確實需要提起12分的注意。

一樓選購和裝修 

如果你已經排除萬難購買了或者決定要買一樓,裝修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採光 

採光最重要的是看樓間距,按照建設部制定的標準,各樓棟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樓層高度乘以0.7的係數;多層之間不小于6米等。

但這是最低標準,只能保證冬日的最低日照時長不低于1小時。

樓間距越大越好,但不容易實現,大家還可以選擇樓頭位置的房子,可以延長早晨或傍晚的光照時間。

另外,前面說到採光還受樹的影響,別忘了在選房時看一下景觀總平,向開發商瞭解有沒有影響採光的樹木。

潮濕 

潮濕這個問題,有時候還真的不是一樓的鍋。

我家平時沒什麼問題,偶爾在下雨天會潮濕;同事蘆洋家也在老小區的一樓,並且下面沒有地下室,住了三年多,也沒覺得潮。

因為他家是南北通透的,而我家是全南朝向,通風才是潮濕最好的解決辦法。

小臉的新家,已經住了兩個梅雨季了,梅雨季需要開抽濕機,平時不需要,但梅雨季其他樓層也一樣需要開抽濕機啊。

所以潮濕和氣候、通風的關係更大,而不是樓層,如果把窗戶都封起來,或者處于極度潮濕的天氣,那無論哪個樓層,都會潮濕的。

特別潮濕的地方,抽濕機瞭解一下

大家挑選一樓的房子時,注意朝向和通風就好了,多的一點點濕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下面有地下車庫、半地下室,就更加不會有影響。

潮濕體感上沒有不舒適,如果害怕損傷家裡的東西,裝修時,地面注意用瓷磚鋪貼,不要用木地板。

更加潮濕的地下室,可以向小臉家一樣,用水泥自流平地面+灰泥牆面,防止滲水打滑和牆體表面結露返潮。

隱私和噪音 

隱私和噪音這兩件事,基本上是同時存在的。

如果窗外就是道路/停車位/健身器材……那大機率會吵,並且有人看向你家。

在選房時,注意看窗外是否有綠化,綠化的寬度有多少米,綠化中是否有步道,步道距離窗戶、院牆是不是足夠遠。

裝修時,也可以使用用半截磨砂玻璃、low-e玻璃,紗簾、百葉窗等,隔開人群視線。

書房使用百葉窗

小院圍擋用密實一些的柵欄,也能起到保護隱私的作用。

高空拋物 

前面提到過,要看樓棟總高、鄰居素質,最好是7層以下的多層住宅。

網上有人說,最怕的不是拋物,而是跳樓。

但我覺得,做很大的遮擋就失去了帶院子的意義,這個事件機率非常小,屬于天災人禍的范疇,我們沒有必要因噎廢食。

下水堵 

這個擔心也是多慮,現在的規范要求一樓獨立排水,老小區沒有獨立排水的,一般也可以自己改下水。

二手房購買時,注意問一下房東和物業,就可以了。

防盜 

和前面的一些問題一樣,防盜最重要是看物業和治安,不是樓層,可以用金剛紗窗、智慧攝像頭來輔助,智慧攝像頭記得提前走線。

不過也不必過于擔心,真正的入室偷盜以溜門撬鎖為主,住哪層都一樣,以我國現在的治安水準,難道小偷敢砸玻璃嗎?

一樓居住感受 

我家入住5年了,這是我30幾年來第一次長時間(之前從來沒有超過一周)居住在一樓。總的體驗就是瑕不掩瑜,缺點固然有,但優點更明顯。

最大的感受,打理小院真的很累,一點都不風花雪月,就像農民下地幹活,真的不容易,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依然會毫不猶豫地買它!

建議大家遇到帶院子的、7層以下的、在預算之內的一樓,千萬別猶豫,沖就對了!一層帶院子的房源真的很香,也真的稀缺,機會稍縱即逝。

打理院子雖然辛苦,但也能得到其他事情無法比擬的成就感。

8塊錢買的月季,如今長成這樣

而不帶院子的一樓,就沒必要買了,買一樓的原因就是為了院子,客服各種困難的決心還是為了院子。

買不帶院子的一樓,尤其是老破小的一樓,簡直就是買個寂寞,如果單純為了老人上下樓方便,買帶電梯的高層不就行了,採光還更好!

買一樓的核心原則,無他,就是為了院子!

你會買一樓帶院子的房子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理由呀!最後,祝大家都能早日住進真正的大別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