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如何培養寶寶思維能力?這些誤區父母們要知道!

誤區1:過於迷信早教機構

現如今, 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社會上湧現出各種名目繁多的教育培訓機構。 這些培訓機構的宣傳非常誘人, 甚至嚇人, 使“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概念現在深入人心。 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一方面盲目崇拜培訓機構的“專業性”, 另一方面也缺乏培養孩子的信心, 因而毫不憐惜金錢與時間, 每週堅持去上幾次早教課, 把孩子的培養教育重任外包給這些培訓機構。

事實上, 大量心理學、教育學領域的研究表明, 對寶寶早期發展更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是與父母的關係和家庭成長氛圍。

即使不經過這些“專業培訓”, 只要家庭環境正常, 每一對父母都能幫助寶寶獲得相應的能力。 盲目迷信“專業培訓”, 可能會降低父母對家庭教育的信心, 擠佔了更為重要的親子時間。

雖然專業人士可以為父母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但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發展歷程, 父母也都是獨特的, 因此沒有一個具體的教育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和家庭。 教育是心靈之間的相互影響, 最瞭解孩子、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 而不是專家。 更為恰當的教育方法也許是加強父母的學習, 幫助父母掌握兒童發展的知識, 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 進而結合自己和孩子的特點找到適合的家庭教育方法,

陪伴孩子成長。

誤區2:過度渲染珠心算的作用

珠心算是一種快速心算的方法, 通過訓練把雙手撥動算盤的珠算技巧, 轉化為利用大腦內部的形象動作來完成快速心算任務。 這種訓練曾風靡一時, 有些訓練機構大力宣傳, 強調學習珠心算越早越好, 甚至鼓勵四五歲的寶寶就開始學習珠心算。 那麼學習珠心算, 特別是這麼小的孩子就學習, 究竟是否適合呢?

一些研究表明, 珠心算訓練有助於提高寶寶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 經過珠心算訓練的寶寶在感知速度、記憶廣度和圖形再認這三方面的能力略高於未經過珠心算訓練的寶寶。 另一方面, 教育學家認為, 珠心算的計算方法有別於學校教育中的計算方法,

一些學過珠心算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會感到迷惑, 他們很難在短時間中轉換過來, 使得在學校的學習更加吃力。 此外, 珠心算要求孩子外靜內動地進行獨立撥珠訓練以形成珠像, 學習方式相對比較單一、被動, 客觀上減少了寶寶合作和交流的機會, 不利於培養寶寶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合作學習的精神。

誤區3:將識字能力等同于語言、思維能力

有的父母錯誤地把識字能力等同于思維能力, 早早教寶寶識字, 認為有助於提高寶寶的思維能力。 然而思維是建立在多種認知能力基礎上的綜合又複雜的功能, 識字能力只反映出寶寶思維能力或者認知功能已經發展到相應的階段, 或者說寶寶已經準備好開始這方面的學習。

漢字多為形象文字, 寶寶認字是憑藉漢字的圖形來識別記憶的。 嬰幼兒最早的敏感的圖形是人的面孔。 如果寶寶能區分不同的人臉, 他必然需要記住相應的面孔, 這跟認字是一個道理, 並且區分不同人的面貌需要細緻的觀察與較強的分辨能力。 如果寶寶有了辨認人的本領, 那麼, 他認字識字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這其實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寶寶識字能力的發展與語言能力發展密切相關。 寶寶識字主要憑藉自發聯想, 把漢字的字形與相關的事物或情景等資訊聯繫在一起。 隨著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詞彙量和概念的增加, 這些與文字相關的形象也會發生變化。 這個過程是自然發生的, 過早以應試教學的方法教授寶寶識字,

可能會干擾他的自發聯想, 同時接收到不規範的教育內容。 孩子上學後, 正規教育與以前存留的資訊發生混亂, 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

2歲左右的寶寶會出現語言學習的詞彙井噴現象, 進入語言學習的高峰。 然後, 寶寶也會表現出對漢字特別有興趣。 此時, 可以因勢利導地在生活中培養他們識字。 寶寶的認知特點是“整體模式識別”即“囫圖吞棗”。 因此, 指導寶寶識字切忌拆分每個漢字的偏旁部首, 不要講解, 不要規定識字量。 當寶寶左腦功能逐漸發展起來時, 對字形、字義提出問題時再適時引導。 此外, 也要注意學習的形式多樣, 不要枯燥地反復認讀, 機械訓練, 不要考試、比賽, 不要留作業。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 把孩子帶到藍天下、森林裡、河流邊,通過童話、幻想和遊戲引導他們認識世界,每天都發現一點新東西,所走的每一步都成為走向思維和語言的釀泉。

把孩子帶到藍天下、森林裡、河流邊,通過童話、幻想和遊戲引導他們認識世界,每天都發現一點新東西,所走的每一步都成為走向思維和語言的釀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