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藏不住了!原來《如懿傳》是穿越劇!

如果說《如懿傳》是穿越劇, 估計沒人會認同。 但如果你用《慶餘年》的穿越邏輯去套《如懿傳》, 你會發現不僅非常匹配, 而且《如懿傳》更有深度。 不信跟著探秘姐一起看看吧!

袁泉、張若昀出演《慶餘年》

《慶餘年》開宗明義:要用現代思想去碰撞古代制度。

其實, 無論你是用現代思想去碰撞古代制度, 還是去碰撞古代的文化或情感, 你都會碰上一堵「牆」。

這堵牆, 就叫做「歷史局限性」。

無論古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局限性, 而且通常很難通過自己的力量走出來, 除非遇到外力的有效撞擊。

所以, 當我們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 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歷史局限性, 否則就是不客觀的。

舉個例子:張若昀飾演的男主角范閑, 在成年以後決定去京都找爸爸。 臨行前, 范閑對看著他長大的五竹叔說,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范閑在片中第一次表達現代思想。

五竹是范閑母親的僕人, 而且是死忠。 他從來沒有過「為自己而活」的念頭, 所以冷不丁聽到范閑的說法, 五竹有點懵。 他說他對范閑的話「不是很明白」。

五竹叔聽不懂范閑在說什麼

這就是五竹的歷史局限性。 范閑的現代思想第一次碰到了那堵「牆」。

類似的例子還有:范閑在爸爸府中住下後,

看到自己的院子裡有好多丫環僕人在那打掃衛生, 他就勸, 說「生而為人, 大家沒有貴賤之分, 你們也要為自己而活」。

你想, 五竹那是能跟四大宗師打平手的人, 他都懵, 這幫沒見過世面的丫環僕人自然就更懵了。

丫環僕人們嚇屁了, 以為自己要被開除了, 紛紛跪倒求饒。 范閑的現代思想第二次砸到了牆上。 大錘八十, 已經一百六了。

《慶餘年》的兩道例題放在這, 下面我們就要進入《如懿傳》的應用題了。

《如懿傳》同樣是在用現代思想去碰撞古代制度, 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碰到那堵「牆」。

周迅飾演的如懿, 在宮廷畫師郎世甯那裡聽說, 西洋不僅男子不納妾, 而且女子還可以主動提出離婚。

如懿覺得挺新鮮, 她覺得這才是「天下女兒的本心」。

周迅主演《如懿傳》

這是如懿第一次受到現代思想的啟蒙。

如懿和范閑, 都是帶著現代思想去碰撞古代制度的人。 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如懿的現代思想是劇中人進行啟蒙的, 而范閑的現代思想是編劇給加上的。

正因為如懿比范閑多了一個受啟蒙的過程, 所以如懿的劇情就很自然, 而范閑嘴裡一冒現代嗑兒大家就容易出戲。

如懿開了竅之後, 就跑去找她的皇帝老公。 她試探地問:「萬一, 一個夫君只有一個妻子, 沒有任何妾室呢?」

皇帝一聽就來氣了, 但如懿的人設畢竟是皇帝的青梅竹馬, 所以皇帝還是相對溫柔地批評了如懿, 「朕看你是傻了」。

霍建華主演《如懿傳》

看到了吧,那堵「牆」出現了。

皇帝不僅是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在「一夫多妻」制度下長大的男子。他沒接受過現代思想啟蒙,所以他想當然地認為如懿的腦子瓦塌了。

如懿說自己只是想想,皇帝則表示「虛空妄想沒有任何意義」。皇帝還說,好在郎世寧年紀大,否則你們兩個人說話本身就不合規矩。

你看,皇帝的歷史局限性,正經是一道很堅固的牆呢。

如懿雖然嘴上說自己只是想想,但面對皇帝老公的抵觸,她卻沒有打住的意思。于是,雙方圍繞「是否支持一夫一妻」這個話題,展開了一場「後宮奇葩說」。

結果還用問嗎?自然是不歡而散嘍。

探秘姐認為這是如懿的現代思想第一次碰撞古代婚姻制度。她遭遇到了皇帝的歷史局限性。

周迅主演《如懿傳》

如懿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和第一任皇后最大的區別是:富察皇后首先把自己看作是皇后,其次才是皇帝的妻子。皇帝說一,富察皇后絕不敢說二。

而如懿,因為是青梅竹馬,所以她更敢嘗試「夫妻平等」——這也是現代思想的一種體現。

有一天,皇帝躲在炩妃衛嬿婉的宮裡喝鹿血酒。太醫說這玩意喝多了傷身體,如懿聞訊後就帶著人去抓皇帝。這種事放在富察皇后身上,是絕對幹不出來的。

如懿先是讓人送皇帝回養心殿,皇帝不走。然後如懿又要皇帝喝醒酒湯,皇帝也不喝,還把杯子給摔了。最後如懿乾脆跪在衛嬿婉的宮門口,皇帝不走她就不起來了。

皇后當眾讓皇帝下不來臺,皇帝也沒想到。他想不通,如懿哪裡來的膽子居然敢跟他不依不饒。

周迅主演《如懿傳》

如懿第三次碰撞古代婚姻制度,就是斷發。「女子也可以求去」,如懿終于實現了當初郎世寧描繪的「西洋景」,單方面宣佈離婚了。

這件事,讓皇帝腦海中的那堵「牆」裂開了一個大縫子。如懿的一大步,推動了封建女性走向男女平等的一小步。

如懿不僅主動離婚,而且拒絕重婚。皇帝想要歸還她的皇后印寶,但如懿拒絕接受。後來,如懿還剪掉了自己和皇帝的合影畫像,把自己那一半扔進火盆裡給燒了。

如懿去世後,皇帝順從了如懿的心願,從史籍上抹去了如懿的一切記載,還把如懿的棺槨放入純皇貴妃的陵寢中,徹底讓如懿的靈魂不再受封建婚姻的束縛。

《如懿傳》大結局最後定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如懿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畫面,曾經在第一集裡出現過。只不過,這個畫面裡沒有了當初陪如懿參加選秀的婢女阿箬,卻多了一道從斜上方打下來的光。這是一道天堂之光,因為此時的乾隆和如懿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如果你玩過《魂鬥羅》,你就會知道,遊戲通關之後是要重新開始的。《如懿傳》的最後定格,也是在故事開始的地方。正如如懿臨終前所說的那樣,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這些人現在都在幹什麼呢?

綜上所述,《如懿傳》符合穿越劇的邏輯,它既是宮鬥劇,也是一部藏得很深的穿越劇。

周迅、霍建華主演《如懿傳》

《如懿傳》固然存在宮鬥劇的通病,但它並不是一部活在《甄嬛傳》影子裡,又被《延禧攻略》碾壓播放量的普通宮鬥劇。

《如懿傳》的準確評價,應該是一部古裝現實主義情感大劇。它借古喻今,運用現代思想,對帝王婚姻進行了一次群像式的完美呈現和深入探討。

在如懿的現代思想與古代婚姻制度的碰撞中,皇帝對現代思想的態度先後經歷了「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這三個階段。

你細品:在你熟悉的領域裡,那些有著新思想、新創意的人,是否也面臨著保守型決策者的「看不起、看不懂和來不及」?那些被稱為保守派的決策者們,是否也因為走不出自己的歷史局限性,而一再錯過發展良機?

霍建華主演《如懿傳》

看到了吧,那堵「牆」出現了。

皇帝不僅是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在「一夫多妻」制度下長大的男子。他沒接受過現代思想啟蒙,所以他想當然地認為如懿的腦子瓦塌了。

如懿說自己只是想想,皇帝則表示「虛空妄想沒有任何意義」。皇帝還說,好在郎世寧年紀大,否則你們兩個人說話本身就不合規矩。

你看,皇帝的歷史局限性,正經是一道很堅固的牆呢。

如懿雖然嘴上說自己只是想想,但面對皇帝老公的抵觸,她卻沒有打住的意思。于是,雙方圍繞「是否支持一夫一妻」這個話題,展開了一場「後宮奇葩說」。

結果還用問嗎?自然是不歡而散嘍。

探秘姐認為這是如懿的現代思想第一次碰撞古代婚姻制度。她遭遇到了皇帝的歷史局限性。

周迅主演《如懿傳》

如懿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和第一任皇后最大的區別是:富察皇后首先把自己看作是皇后,其次才是皇帝的妻子。皇帝說一,富察皇后絕不敢說二。

而如懿,因為是青梅竹馬,所以她更敢嘗試「夫妻平等」——這也是現代思想的一種體現。

有一天,皇帝躲在炩妃衛嬿婉的宮裡喝鹿血酒。太醫說這玩意喝多了傷身體,如懿聞訊後就帶著人去抓皇帝。這種事放在富察皇后身上,是絕對幹不出來的。

如懿先是讓人送皇帝回養心殿,皇帝不走。然後如懿又要皇帝喝醒酒湯,皇帝也不喝,還把杯子給摔了。最後如懿乾脆跪在衛嬿婉的宮門口,皇帝不走她就不起來了。

皇后當眾讓皇帝下不來臺,皇帝也沒想到。他想不通,如懿哪裡來的膽子居然敢跟他不依不饒。

周迅主演《如懿傳》

如懿第三次碰撞古代婚姻制度,就是斷發。「女子也可以求去」,如懿終于實現了當初郎世寧描繪的「西洋景」,單方面宣佈離婚了。

這件事,讓皇帝腦海中的那堵「牆」裂開了一個大縫子。如懿的一大步,推動了封建女性走向男女平等的一小步。

如懿不僅主動離婚,而且拒絕重婚。皇帝想要歸還她的皇后印寶,但如懿拒絕接受。後來,如懿還剪掉了自己和皇帝的合影畫像,把自己那一半扔進火盆裡給燒了。

如懿去世後,皇帝順從了如懿的心願,從史籍上抹去了如懿的一切記載,還把如懿的棺槨放入純皇貴妃的陵寢中,徹底讓如懿的靈魂不再受封建婚姻的束縛。

《如懿傳》大結局最後定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如懿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畫面,曾經在第一集裡出現過。只不過,這個畫面裡沒有了當初陪如懿參加選秀的婢女阿箬,卻多了一道從斜上方打下來的光。這是一道天堂之光,因為此時的乾隆和如懿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如果你玩過《魂鬥羅》,你就會知道,遊戲通關之後是要重新開始的。《如懿傳》的最後定格,也是在故事開始的地方。正如如懿臨終前所說的那樣,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這些人現在都在幹什麼呢?

綜上所述,《如懿傳》符合穿越劇的邏輯,它既是宮鬥劇,也是一部藏得很深的穿越劇。

周迅、霍建華主演《如懿傳》

《如懿傳》固然存在宮鬥劇的通病,但它並不是一部活在《甄嬛傳》影子裡,又被《延禧攻略》碾壓播放量的普通宮鬥劇。

《如懿傳》的準確評價,應該是一部古裝現實主義情感大劇。它借古喻今,運用現代思想,對帝王婚姻進行了一次群像式的完美呈現和深入探討。

在如懿的現代思想與古代婚姻制度的碰撞中,皇帝對現代思想的態度先後經歷了「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這三個階段。

你細品:在你熟悉的領域裡,那些有著新思想、新創意的人,是否也面臨著保守型決策者的「看不起、看不懂和來不及」?那些被稱為保守派的決策者們,是否也因為走不出自己的歷史局限性,而一再錯過發展良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