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常罵孩子,會影響大腦發育,父母要注意3點

《為何家會傷人》的作者武志紅在書中提出: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 而不會導致傷害, 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而現實中有多少家長正以愛之名, 用語言暴力甚至毒語言帶給孩子巨大的傷害。

《少年說》中的王紫曄, 站在銀幕前, 將對媽媽的不滿說了出來。

她說有次自己數學考了50分, 看著試卷, 腦海裡面閃現出媽媽咆哮的場景, 內心充滿了恐懼和無助。

果然, 沒一會兒, 媽媽的電話來了, 帶著咆哮、諷刺, 像電鑽一樣鑽進王紫曄的耳朵:「你真是個人才, 竟然考成這個鬼樣子。 你這個智商真是一點都不隨我。 」

王紫曄模仿媽媽的樣子,

引起臺下哄笑聲, 和王紫曄的表情及內心的痛苦形成鮮明的對比。

或許就像王紫曄的媽媽說的那樣, 「她只是在描述一件事實」, 可她不知道, 語言暴力不但傷害孩子的心, 還會對孩子的大腦帶來難以想象的傷害, 對孩子未來發展造成終身不可彌補的影響。

一、經常性責駡孩子, 影響孩子腦力發育

哈佛醫學院精神學的馬丁泰徹副教授, 帶領團隊對幾個長期被父母語言暴力的小孩, 進行長達十幾年的跟蹤和研究後發現, 被觀察者們的智力和語言能力, 都沒有辦法達到正常的水準。

當父母經常對孩子責駡的時候, 會提高其體內的應激激素水準, 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然後也會導致海馬體變小, 進而影響記憶, 這些將對孩子的學習和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的影響。

二、為何父母會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

著名的治癒系繪本畫家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 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

那麼, 為何有些父母會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

受自身原生家庭養育方式的影響。

他們小時候也是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成長, 現在也不自覺的將這種方式用在了孩子身上。

對自身情緒的調節能力欠缺。 這類父母習慣于將自己生活、工作中壓力發洩在孩子身上, 讓孩子成為他們的出氣筒。

三、除了責駡, 父母如何陪伴孩子更加健康成長

1. 保持終身學習成長, 做長期養育者

父母保持終身學習, 通過學習對孩子成長發展有更多更全面的瞭解, 對于孩子不同階段的偏差行為更加具有包容性。

做一個立足于長期養育主義者, 不為孩子一點偏差行為芝麻小事而大動肝火。

2.對孩子懷有平常心, 持有合理期待值

在學生階段被父母責駡的孩子, 大多數和學習成績有關。

如果孩子是80分水準,

考80分是常態, 考85分應該為孩子感到高興, 考75分和孩子一起找原因, 分析和改進, 而不是孩子只有80分的水準, 你卻要求他必須考98分, 這就是不合理期待值。

3.給孩子的成長, 提供理解和接納的空間

我們常常對孩子的成長抱有完美主義情懷,

希望孩子每一步路都走的又快又又穩又好, 甚至超越同齡人。

還記得孩子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 經常是走一步摔倒好幾次。 孩子從學會走路到跑得飛快, 這過程不知道摔倒過多少次。 那個時候我們看著孩子摔倒再爬起, 眼中盡是愛意和滿滿的鼓勵。

隨著孩子長大, 我們對孩子的成長要求越來越高, 也壓縮了孩子試錯的成長空間。 忘記了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和體驗過程, 需要不斷地行動, 修正, 再行動的迴圈過程。

孩子的成長是一場慢跑, 而不是短跑, 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方式去陪伴孩子更好成長。

寫在最後

「語言暴力將真正成為一種謀殺武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願我們家長意識到簡單粗暴責駡孩子帶來的危害,使用真正讓孩子感覺到愛的方式,陪伴孩子身心健康,有能力地成長。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擁抱!

在孩子成績差的時候,給孩子一個鼓勵!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愛的陪伴!

我們需要具儲備一千種方法來養育和陪伴一個孩子的成長。

孩子是我們的天使,願每一個父母也是孩子們的天使。

寫在最後

「語言暴力將真正成為一種謀殺武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願我們家長意識到簡單粗暴責駡孩子帶來的危害,使用真正讓孩子感覺到愛的方式,陪伴孩子身心健康,有能力地成長。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擁抱!

在孩子成績差的時候,給孩子一個鼓勵!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愛的陪伴!

我們需要具儲備一千種方法來養育和陪伴一個孩子的成長。

孩子是我們的天使,願每一個父母也是孩子們的天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