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這幾種溺愛孩子的習慣,對孩子有害,家長們中了幾個?

雖然現在大部分家長都知道溺愛孩子不好, 但是還是溺愛孩子, 可能有的家長不知道溺愛是什麼, 我跟大家說一下吧。

一、袒護孩子

很多家庭都有這種現象, 爸爸比較嚴厲, 當孩子犯了錯爸爸管教孩子時, 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就會馬上去阻止, 說孩子還小沒有錯什麼的。 可是如果這樣下去, 孩子肯定是不會懂事的。 因為小時候他們不知道對錯, 如果做錯了事, 可定會有人袒護他們, 所以他們就不長記性。 最後給孩子會特別難管教, 家庭可能也經常有矛盾。

二、孩子優先

如果把把孩子放在家裡, 什麼都說這孩子,

孩子最大, 有什麼好的東西先給孩子;爺爺奶奶的生日可以忘掉, 但是孩子的生日絕對不能忘, 還要買大蛋糕……這樣下去的話, 孩子就會覺得家裡人眼裡只有他, 自己認為自己比別人重要。 最終就會變得自私, 根本不關心別人。

三、處處關照

現象就是家長每時每刻都在孩子周圍, 照顧孩子。 每次有親戚在家裡, 都會讓大人做成一圈, 讓孩子在他們中間表演節目, 每個人都看著孩子, 給他掌聲。 如果這樣下去, 孩子就真的以為他是中心, 他最重要了。 他會認為家裡人從早到晚必須以他為中心。 甚至是客人來了, 孩子也要讓爸爸媽媽和和客人的注意集中到自己身上, 要不就會大吵大鬧。

四、允許偷懶

很多家長因為很照顧孩子,

甚至讓孩子願意怎麼著就怎麼著。 願意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 等孩子起床再給他做飯, 白天睡到中午, 晚上看電視到很晚。 如果這樣下去, 孩子就會缺乏上進心, 沒有動力, 養成偷懶的習慣, 如果讓他努力, 就會變得很困難。

五、什麼都滿足孩子

有的孩子想要什麼, 父母就給他買什麼, 孩子看上的玩具, 馬上買, 不管家裡有沒有, 還有的孩子上小學就有許多零花錢。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 就會讓孩子養成不珍惜東西, 浪費金錢的習慣, 他們太容易得到, 欲望就會越來越大, 不會吃苦, 不能獨立。

六、祈求孩子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 比如不吃飯和不睡覺, 為了讓他吃飯和睡覺, 家長常常會滿足孩子提出來的要求, 比如得哄我,

得給我講故事我才睡等等。 但是這樣做是沒用的, 越說這孩子祈求孩子, 孩子就會變本加厲, 更不聽話, 認為父母實在求自己, 都得滿足自己。 這樣下去, 家長的威信就沒有了。

七、替孩子做事

很多家庭都不讓孩子幹一點活, 能替他做的事都替他做了, 會說:“孩子還小, 不用做這些事情。 ”所以很多孩子都五歲了, 還不會自己吃飯, 需要家長喂, 孩子七歲了, 還沒做過家務, 他們最終都不會為家長分擔事情, 不會幫助家長,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 孩子就沒有上進心, 沒有能力, 將來必然不會發展好了。

八、大驚小怪

剛出生的孩子因為還不懂事, 所以遇到很多事情不會害怕, 他們不會害怕生病, 不會害怕黑天, 也不會害怕摔跤, 如果摔跤, 摔的不疼的話,

他們就會自己爬起來了。 但是有的孩子稍微摔倒, 根本不疼, 也會哭。 這就是家長們造成的, 當孩子摔跤時, 家長們就會很恐慌, 馬上去扶起來問孩子沒事吧, 這樣下去孩子就會認為摔跤很嚴重, 或者是想用哭來引起家長注意。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越來越膽小, 性格就會越來越懦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