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古代賺錢最暴利的行業,因為賺的的太多,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我們都知道, 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每天都能用到鹽。 在古代, 鹽有著極高的地位, 和金、銀、銅鐵等一樣是重要資源, 是古代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 是中國歷史上最暴利的行業。 《魏書食貨》中記載:鹽者, 國之大寶。 《新唐書》:天下之賦, 鹽利居半。 《史記平淮書》:凡私自制鹽者, 斬左腳趾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實行鹽鐵專賣, 使得齊國迅速崛起, 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 後來的秦國商鞅變法也學習了他的政策。 漢武帝時期, 漢朝連年對匈奴作戰, 致使國庫空虛。 漢武帝見民間富商“冶鑄煮鹽”, 家纏萬貫, 受到啟發,

所以將鹽的經營權收歸朝廷所有, 實行專賣, 從而開始了中國歷史上2000多年的“鹽鐵官營”政策。

可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人口日漸增多, 官鹽的買賣量已經嚴重供不應求。 朝廷只好把鹽的買賣權利賣給一些鹽商。 但是, 這些鹽商都是朝廷任命的, 不得隨意抬高鹽價。 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 這些鹽商就大量收購低價私鹽, 然後再冒充官鹽賣出, 從中獲取高額差價。

這些鹽商都與朝廷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仗著朝中有人庇護, 不但大肆販賣私鹽, 還在鹽中加入雜質, 可以說個個都富得流油, 富可敵國, 尤其以兩淮的鹽商為甚。

康乾時期, 清政府只要發生征討、賑災、慶典或者大工程時, 江淮鹽商都積極捐款, 動輒數十萬,

甚至上百萬。 乾隆下江南的所有排場費, 也都有江淮兩地的鹽商承辦。 嘉慶年間, 為了鎮壓白蓮教叛亂, 鹽商共出資550萬餘兩白銀, 可以看出, 當時的鹽商有多麼富有!

可是, 到了乾嘉之後, 皇家的用度越來越大, 再加上官員的層層盤剝和自身的奢靡生活, 鹽商們逐漸入不敷出。 所以, 鹽商們只能不斷抬高鹽價, 盤剝民脂民膏, 致使老百姓怨聲載道。

清朝末年,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 太平軍佔領江淮地區後, 將這些鹽商巨賈的家產洗劫一空, 鹽商也多被殺害, 最終落了一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