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競爭激烈,處處遇小人,怎麼辦?記住1句話,不得罪人,對方還尊重你

日防夜防, 小人難防。 職場小人, 更是防不勝防。

有些職場小人, 看到你好欺負, 甚至敢騎在你頭上欺負你。

面對陰險職場小人,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而是要主動迎戰, 各個擊破。

下面這3招, 聰明人一定要學會, 越早掌握越受用!

在馮侖的《扛住就是本事》一書中, 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最佳解答。

馮侖是誰?

他出生于1959年, 先當了7年公務員, 後辭職下海經商, 從政府職員到地產大佬, 經歷不可謂不豐富。

就說從中央黨校畢業後, 根紅苗正地進入體制, 擱別人也就踏踏實實地幹下去了。 可30出頭的馮侖, 竟然主動放棄鐵飯碗, 一度靠打零工借錢度日。

就在大家都覺得「這人沒希望」的時候, 他又奇跡地用3萬元本金, 一轉身賺了300萬。 這可是在人均月薪幾十塊錢的1981年啊。

如今的他, 則是萬通集團創始人, 湖畔大學校董, 柳傳志和王石的終身好友, 潘石屹的大哥……早早就身價過億,

是名副其實的大佬!

處理難題的最好辦法, 就是向成功者學習經驗。

尤其在「對付小人」這件事兒上, 最忌諱蠻幹硬抗, 如果能得到高人指點, 你便能更加智慧地解決難題, 既不傷己, 還能給對方應有的教訓!

01 蛇打七寸

說起職場小人, 我們總能想到「造謠中傷」、「挑撥離間」、「溜鬚拍馬」這樣的字眼。

其實, 這些都是表像, 只是小人們使用的一些手段而已。

要真正解決問題, 就要從根本入手, 蛇打七寸, 直擊命門。

那該怎麼做?

馮侖說:人際社會, 有矛盾在所難免, 這個時候只要記住一句話, 平時比追求, 戰時比底線, 難題就不攻自破了。

也就是說, 我們要根據「時機」的不同, 來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

而不是看對方用什麼手段, 再以牙還牙, 最後不是白白耗費了自己做事的熱情, 就是落得和對方一樣, 成了另一個耍手段的人。

我有位編輯朋友, 在上一份工作裡, 就遇到了小人。

也許是朋友的出現, 讓小人有了危機意識, 怕自己的位置不保, 于是就頻頻誤導朋友, 「出于好意」地告訴她, 公司領導喜歡怎樣風格的稿子, 一般喜歡什麼時候審稿子……導致我這位朋友一連幾個稿子都被斃了, 白忙活不說, 還給領導留下了「能力不行」的印象。

怎麼辦?直接跟領導告狀, 說同事給自己誤導了嗎?

先別急著反擊, 不妨用馮叔的原則分析下。

「平時比追求, 戰時比底線。

這件事, 對于朋友來說, 是「平時」的工作, 但在小人眼中, 卻是關乎自己位置的「戰時」。

你跟她拼追求, 她卻用底線來挑戰, 最後吃虧的必然是你。

所以, 請你務必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戰時」, 然後再審視你與對方的底線。

一般來說, 在規章制度完善的大公司裡, 對于「底線」都有明確的規定。

而在剛剛起步的小公司,一切還在探索完善中,底線的概念就相對比較模糊了。

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你也就不會繼續吃啞巴虧了。

比如說,如果是大公司,你可以把你倆的談話錄音交給領導,從而證明是對方為了競爭不擇手段,自己被陷害了。

而如果是小公司,交錄音這法就不一定好使了,領導恐怕更關心「誰能出活」。

這時,與其和對方拼「無底線的競爭」,不如換個更靠譜的單位來的省心。

這位朋友後來就是辭職了,現在不僅幹得更順心,工資也漲了近一倍。

02 四象限識人

解決了「小人問題」,我從馮叔的這句話中,又找到了平時很頭疼的「識人問題」的解法。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合作夥伴,有競爭對手,有上級,有下級……想瞭解每個人的情況,從而讓自己更好地與他們交往,真心困難。

那如果用「追求」和「底線」作為坐標軸,畫一個四象限圖,再把身邊人逐一往座標裡歸類,是不是就省力很多了呢?

馮侖在《扛住就是本事》中,就是這麼做的。

他把社會上的各種人,大概分成了四類——

第一類人:無追求,無底線。

比如說,大部分的地痞無賴,無視法律底線的犯罪分子。遇到這種人,沒有別的,遠離就對了。

第二類人:有追求,無底線。

比如說,曹操。

他們有遠大的追求,卻為了達到目的,能使用各種手段,毫無顧忌。

這種人如果生在亂世,是梟雄。但也是非常危險的合作夥伴,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阻擋他們的發展,而受到傷害。

不得不防!

第三類人:無追求,有底線。

這些人就是數量最多的普通人。

他們懂得凡事有可為,有不可為。在成事與越界之間,往往會選擇前者,而安于平庸。

第四類人:有追求,有底線。

這類人是真君子。

尤其在社會秩序良好、法制健全的情況下,他們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群。

所以,你身邊的人,在哪個象限比較多呢?

再或者,我們自己,又是哪個象限裡的呢?

03 第二類與第四類人的競爭

看著上面這張圖,我突然發現:很多矛盾,其實都出在「有追求」的第二和第四類人之間。

比如我前面的那位編輯朋友,她是有底線的第四類人,而對方卻是「拉低底線」的第二類人。

無所謂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比如說,有的人在單位幹了一輩子,要功勞有功勞,要苦勞有苦勞,可就是沒有被提升。仔細一問,也不是沒有機會,但他總覺得「君子應該懂得禮讓」,就這麼把到手的機會讓給了別人。

而有些人,上來就使用各種手段,爭名奪利,再加上公司晉升制度也不完善,說不定就這麼輕鬆上位了。

單純拉高底線,有時候反而成不了事。

因為你會瞻前顧後地照顧很多方面,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有限了,很可能剛開始,就卡在一個小問題上,絲毫沒有進展了。

那是不是底線越低的人,就越容易成事呢?

也未必。

這就和大環境有關係了。

如果社會制度對「底線」有明確的限制與規范,第二類人的手段,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這時,第四種人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功成事,就得先明白其中的邏輯。然後根據具體的背景環境,分析你和對方的情況。再決定採取什麼方式去競爭,勝算必定會大了很多!

相信只要你會活學活用,對癥下藥,就能巧妙應對職場小人,迅速贏得職場成功。

對于「底線」都有明確的規定。

而在剛剛起步的小公司,一切還在探索完善中,底線的概念就相對比較模糊了。

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你也就不會繼續吃啞巴虧了。

比如說,如果是大公司,你可以把你倆的談話錄音交給領導,從而證明是對方為了競爭不擇手段,自己被陷害了。

而如果是小公司,交錄音這法就不一定好使了,領導恐怕更關心「誰能出活」。

這時,與其和對方拼「無底線的競爭」,不如換個更靠譜的單位來的省心。

這位朋友後來就是辭職了,現在不僅幹得更順心,工資也漲了近一倍。

02 四象限識人

解決了「小人問題」,我從馮叔的這句話中,又找到了平時很頭疼的「識人問題」的解法。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合作夥伴,有競爭對手,有上級,有下級……想瞭解每個人的情況,從而讓自己更好地與他們交往,真心困難。

那如果用「追求」和「底線」作為坐標軸,畫一個四象限圖,再把身邊人逐一往座標裡歸類,是不是就省力很多了呢?

馮侖在《扛住就是本事》中,就是這麼做的。

他把社會上的各種人,大概分成了四類——

第一類人:無追求,無底線。

比如說,大部分的地痞無賴,無視法律底線的犯罪分子。遇到這種人,沒有別的,遠離就對了。

第二類人:有追求,無底線。

比如說,曹操。

他們有遠大的追求,卻為了達到目的,能使用各種手段,毫無顧忌。

這種人如果生在亂世,是梟雄。但也是非常危險的合作夥伴,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阻擋他們的發展,而受到傷害。

不得不防!

第三類人:無追求,有底線。

這些人就是數量最多的普通人。

他們懂得凡事有可為,有不可為。在成事與越界之間,往往會選擇前者,而安于平庸。

第四類人:有追求,有底線。

這類人是真君子。

尤其在社會秩序良好、法制健全的情況下,他們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群。

所以,你身邊的人,在哪個象限比較多呢?

再或者,我們自己,又是哪個象限裡的呢?

03 第二類與第四類人的競爭

看著上面這張圖,我突然發現:很多矛盾,其實都出在「有追求」的第二和第四類人之間。

比如我前面的那位編輯朋友,她是有底線的第四類人,而對方卻是「拉低底線」的第二類人。

無所謂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比如說,有的人在單位幹了一輩子,要功勞有功勞,要苦勞有苦勞,可就是沒有被提升。仔細一問,也不是沒有機會,但他總覺得「君子應該懂得禮讓」,就這麼把到手的機會讓給了別人。

而有些人,上來就使用各種手段,爭名奪利,再加上公司晉升制度也不完善,說不定就這麼輕鬆上位了。

單純拉高底線,有時候反而成不了事。

因為你會瞻前顧後地照顧很多方面,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有限了,很可能剛開始,就卡在一個小問題上,絲毫沒有進展了。

那是不是底線越低的人,就越容易成事呢?

也未必。

這就和大環境有關係了。

如果社會制度對「底線」有明確的限制與規范,第二類人的手段,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這時,第四種人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功成事,就得先明白其中的邏輯。然後根據具體的背景環境,分析你和對方的情況。再決定採取什麼方式去競爭,勝算必定會大了很多!

相信只要你會活學活用,對癥下藥,就能巧妙應對職場小人,迅速贏得職場成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