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百歲老人突破3000人,看看這些100歲老人的長壽習慣

2021年10月14日, 上海市民政局發佈2021年上海百歲壽星榜。 截至2021年9月30日, 上海有4對百歲夫妻, 3418位百歲老人, 其中, 男性占25.04%、女性占74.96%。

根據長壽地區的代表性指標, 即每10萬人中有百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7人, 上海在2010年首次達到該指標, 2019年該指標已達18.6人。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等有關資料, 上海百歲老人數量呈上升趨勢:

1953年, 上海僅有1名百歲老人,

2011年, 上海百歲老人突破1000人,

2017年, 這一數字達到2000人,

2020年, 首次突破3000人。

自1953年起, 上海百歲老人數量:

從1人到1000人, 用時58年;

從1000人到2000人, 用時6年;

從2000人到3000人, 用時僅3年。

百歲老人的長壽「秘笈」是什麼?

談起長壽「秘笈」,

不少上海的百歲老人都頗有心得。

114歲的徐素珍:

平時最愛吃牛奶、雞蛋

今年114歲的徐素珍老人已5次被列入壽星榜並4次蟬聯榜首, 從2018年開始, 她連續四年成為上海最高夀的長者。

徐素珍老人性格開朗, 心地善良, 做人低調, 與世無爭。 平時省吃儉用, 但是誰家有困難, 她都會捐錢相助。 她有一個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晚輩們都很孝敬她。 老人平時最愛吃牛奶、雞蛋等。

108歲的餘寶珍:

每天早晨起床先梳頭

在上海十大女壽星榜單中, 有一名叫餘寶珍的老人, 她是奉賢區金匯鎮百曲村人, 出生于 1913年, 今年已108周歲, 在榜單中排名第九。 老人現在生活居住在奉賢區逸仙養老院, 不僅耳聰目明, 而且談吐十分清楚, 還能穿針引線。

據周圍護理員介紹,

老人非常喜歡吃豆製品、自己醃制的鹹菜等, 不太吃雞鴨魚蝦牛肉等, 平時還有愛梳頭的小習慣, 每天清晨都會坐在床邊把頭髮梳得整整齊齊, 一絲不亂。 清晨吃好早飯, 她還會做些簡單的運動。 「老人與世無爭, 性格和藹, 從不生氣, 很樂觀。 」身邊照料者說。

107歲的王汝莊:

喜歡看報寫文章

來自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的王汝莊老人今年107歲, 在上海十大男壽星中排名第八。 他說自己保留有看報寫文章的習慣, 也會收集報紙上覺得不錯的文章素材, 偶爾還會操作一下電腦。

104歲的溫季邨:

每天八點準時起床、生活規律

「父親待人厚道, 總是先考慮別人, 從年輕時一直到老都是如此, 我想良好的心態是他能保持長壽的秘訣。

」家住南碼頭路街道的溫季邨老人出生于1917年, 今年104歲。 談起老父親, 兒子溫偉康特別強調性格的重要性, 現在, 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 72歲的他擔負起父親的照料之責。

「老人家年輕時做會計工作, 性格一直很開朗樂觀, 在單位裡的人緣也很好。 」溫偉康表示, 父親從小尊老愛幼, 隔壁家有小孩, 逢年過節都叮囑自己送蛋糕給鄰居, 「遠親不如近鄰」常常念叨在嘴邊。

年輕時, 溫季邨非常節儉, 每天走路上下班, 打下了很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現在, 老人每天八點準時醒來, 生活規律, 晚上七點必看《新聞聯播》, 還經常和兒子討論國際大事。 「我老說他那麼大年紀了還操心別人的事, 但他一輩子操勞, 改不掉了。 」溫偉康笑著說。

100歲的何家麒:

飲食以粗茶淡飯為主

1921年出生的何家麒1975年入黨, 今年正好100歲, 與黨同齡。 他的房間雖然不大, 卻掛滿了各種書法作品。 「這是老爺子自學書法後寫的作品, 通過興趣愛好陶冶情操是他的習慣。 」照料老人的志願者葉女士說。

何家麒老人有一段時間每天練習書法, 還曾送給自己一首自創的打油詩表達感謝, 還曾出版過一本詩詞集。 曾經有陌生人來求他的字, 他都一概應允, 得知對方拿去賣錢也不在乎, 每天依然看書看報。 據保姆介紹, 老人的飲食以粗茶淡飯為主, 喜歡吃豬肉和鯧魚, 以及紅薯山藥等粗糧。

102歲的周玲娣:

每天都在門口兜一圈

2020年上海百歲壽星榜公佈後, 102歲的周玲娣老人曾說, 自己年輕時在新光內衣廠工作, 現在她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

晚上最晚六點睡覺, 每天都在門口兜一圈。 平時會看報。 早飯是饅頭, 晚上一般吃泡飯和麵條, 仍然能自己燒飯。 「現在我小輩都在外面工作, 兒媳婦早上晚上都來照顧我, 多開心!」

102歲的伊在繼:

每頓飯都要吃點醋

102歲的伊在繼老人在2020年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他每天早上起床喝一杯棗湯, 再做一陣運動。 吃過飯後, 從上午八點半到九點半出門散步, 十點鐘前準時回家。 「我吃飯時很喜歡吃點醋, 感覺對血液流通比較好。 」

101歲的應富林:

再好吃的食物都不會多吃

101歲的應富林老人認為, 在吃飯方面, 哪怕是高蛋白食物, 也不宜多吃, 而是要適度適量, 「最好吃個八成飽」, 另外油炸食物也最好不碰。 「現在有的人日夜顛倒, 晚上三更半夜不睡覺,白天玩電腦玩手機,娛樂也要適當的。」

應富林老人還認為,生了病就要去醫院看病,老人遇到不舒服不能拖延,「不要說‘不要緊,過會兒就好了’,結果到最後已經來不及了,稍微有點不舒服就要注意,要把小毛病看好。」

101歲黃四林和100歲莊仁珠:

每天讓自己樂呵呵

來自奉賢的百歲伉儷黃四林和莊仁珠分別是101周歲和100周歲。現在,黃四林老人身子骨仍然硬朗,走路完全不需要拐杖。而莊仁珠老人因為年事已高,腿腳不是很方便,不能長時間行走,平常只在家走動。

夫婦倆還有一件小趣事:莊仁珠老人常聽到說村裡變化大,于是在今年3月14日「白[色.情]人節」那天,黃四林推著輪椅,帶著妻子把村子看了個遍。村裡的小輩們看到他們夫妻倆,羨慕地問起他們長壽秘訣。「也許就是我們日常生活非常規律,每天早睡早起,飲食清淡,待人和藹,每天樂呵呵的吧!」老人說。

=

104歲徐東林和100歲王者香:

相敬如賓、遇事平常心

在上海百歲夫妻榜中,百歲伉儷104周歲的徐東林和100周歲的王者香排名第三。兩位老人現居住在金匯鎮,平時喜歡吃比較軟糯的紅燒肉,再搭配一些新鮮水果蔬菜,徐東林喜歡種點花草,看看報紙。更可貴的是,老夫妻倆感情非常好,有事相互商量,相敬如賓,遇事都有一顆平常心。

晚上三更半夜不睡覺,白天玩電腦玩手機,娛樂也要適當的。」

應富林老人還認為,生了病就要去醫院看病,老人遇到不舒服不能拖延,「不要說‘不要緊,過會兒就好了’,結果到最後已經來不及了,稍微有點不舒服就要注意,要把小毛病看好。」

101歲黃四林和100歲莊仁珠:

每天讓自己樂呵呵

來自奉賢的百歲伉儷黃四林和莊仁珠分別是101周歲和100周歲。現在,黃四林老人身子骨仍然硬朗,走路完全不需要拐杖。而莊仁珠老人因為年事已高,腿腳不是很方便,不能長時間行走,平常只在家走動。

夫婦倆還有一件小趣事:莊仁珠老人常聽到說村裡變化大,于是在今年3月14日「白[色.情]人節」那天,黃四林推著輪椅,帶著妻子把村子看了個遍。村裡的小輩們看到他們夫妻倆,羨慕地問起他們長壽秘訣。「也許就是我們日常生活非常規律,每天早睡早起,飲食清淡,待人和藹,每天樂呵呵的吧!」老人說。

=

104歲徐東林和100歲王者香:

相敬如賓、遇事平常心

在上海百歲夫妻榜中,百歲伉儷104周歲的徐東林和100周歲的王者香排名第三。兩位老人現居住在金匯鎮,平時喜歡吃比較軟糯的紅燒肉,再搭配一些新鮮水果蔬菜,徐東林喜歡種點花草,看看報紙。更可貴的是,老夫妻倆感情非常好,有事相互商量,相敬如賓,遇事都有一顆平常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