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國在逃貴族:棄千萬家產,在日本當農婦25年...她將日子過成詩

京都大元, 山腳下的一個老宅子, 綠植花草環繞。

綠蔭掩映之間, 古稀之年的凡妮莎正在打理花圃, 從容悠閒。

別小看了這位老奶奶,

她可是一位英國貴族。

但她不惜放棄貴族身份、千萬家產, 寧願來到東京的鄉下, 成為一介「農婦」。

數十年時光, 她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庭院中, 看過三月新柳, 坐聽梅雨雪落, 見證無數個四季輪回。

也是在這裡, 她經歷兩段波折的婚姻, 度過了跌宕起伏的半生。

01▼

從城堡到鄉村, 英國貴族女的逃離

「回憶起初次從英國來到日本, 好像還是不久前。 」

1950年, 凡妮莎含著金湯匙出生了。

英國德比郡的德爾斯頓莊園, 是英國貴族豪邸之一, 也是凡妮莎兒時的樂園。

寬闊的城堡裡, 有精緻的浮雕壁畫, 珠光璀璨;城堡外,

是開闊的草地, 和蜿蜒而過的河流, 馬群奔跑而過......

這座建于18世紀60年代建造的莊園, 住著寇松貴族。 連凡妮莎幼時的玩伴, 都是查理斯王子這樣的人物。

童年時無憂無慮的日子, 好像置身天堂。

隨著年歲增長, 凡妮莎逐漸發覺, 華麗的莊園空有精緻的外表,

實則寂靜無趣。

無論做什麼, 都有要遵守的規矩;作為貴族, 不能和非貴族人交談;許多傭人在這裡工作, 卻填不滿寂寞的房間。

她不想象母親一樣, 貼著家族標籤, 來日嫁給名門望族, 循規蹈矩過一生。

她嚮往自由, 嚮往純粹的愛。

于是, 19歲的她不顧母親反對,

毅然離開家族, 逃離這黃金珍珠打造的牢籠。

她與友人一起, 開著車經過比利時、伊斯坦布爾, 沿著絲綢之路來到印度。 還讓一個年僅12歲的孩子當自己老師, 向他學習慢生活。

隨後, 身無分文的她來到日本。 先是鹿兒島, 後來到東京, 凡妮莎輾轉許多地方。

當她踏上京都的土地,緩慢的生活節奏,古樸的生活方式,讓她就瞬間愛上了這裡,並決定定居于此。

02▼

13年婚姻破裂,單親媽媽創辦學校

在京都,她遇見了第一任丈夫,並生下了一兒兩女。

好景不長,第一段婚姻只持續了十三年,他們就決定各奔東西。

離婚後凡妮莎過得很艱難,長期旅居的她,早已習慣這種捉襟見肘的生活。

可沒有經濟來源,怎樣撫養三個孩子?

那就用雙手和大腦去賺!

她四處打聽,尋得一間適合做教室的老房子,籌畫開個英語學院。

每天趁著孩子午睡的一個小時,她挨家挨戶投遞明信片,上面寫著招生資訊。

她招到了180個學生,而這所學校,就叫凡妮莎英語學校。

她每天上九個小時英語課,還要帶孩子,十分辛苦卻從不抱怨,完全不像個嬌生慣養的貴族,身邊人都對她極為佩服。

「雖然在這裡生活有困難,但回首起來,每件事似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人生就像跨過一個個墊腳石,一次只能跨一步。」

生活的困難,教會了凡妮莎如何堅強面對,如何平和接受。

她想,40歲的人生也才開始。

于是她放慢生活的步調,越來越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相遇。

03▼

43歲再婚,相差9歲的姐弟戀

41歲那年,凡妮莎遇見了小九歲的梶山正。

年齡固然有距離,但愛情沒有。

1991年的元旦,凡妮莎突然接到梶山正的電話,問她在幹嘛。

凡妮莎一邊煮粥一邊說,我正一個人在家。

梶山正和她說:我要過來,我要用跑的過來。

那一瞬間,凡妮莎很驚訝,此前兩人並沒有多少交談。不知道為何,凡妮莎忽然覺得他是個值得結婚的人。

那一天,兩人一拍即合,就像認識很久的朋友。

兩年後,凡妮莎與梶山正結婚了。

他們爬上仙嶽山頂,舉行了婚禮。

正值冬日,天地一片白茫,沒有迎來送往的賓客。

只有過往的風見證這場愛情,並將其吹散各處,昭告天下。

與梶山正結婚後,凡妮莎生下了第四個孩子,悠仁。

逐漸龐大的家庭人口,讓兩人不得不思考,要換一間更大的房子。

凡妮莎苦苦尋找理想的住所,總難遂意。幾番周折,她看到了位于大元的居所,當即決定買下它。

起初,這裡除了一個百年農舍,幾顆樹,和一堆亂石,什麼也沒有。就連榻榻米,也是破破爛爛的。

凡妮莎和丈夫開始逐步改建這間古舍,他們灑下種子,修葺木凳,紮下籬笆......

「當時找到這裡時,是冬天,裡頭非常昏暗,漆黑一片。我一走進屋裡,便覺得可以在此度過餘生。」

04▼

日子成詩,與家人看遍庭院四季

「這裡有風,有香氣,胡蝶翻飛。這是最令我心曠神怡的庭院。」

一花一草,逐漸在凡妮莎的庭院內發芽生長。

玫瑰、薰衣草、迷迭香,鼠尾草……至今,院內已有150多種花木與香草。

春天,凡妮莎輕撫山神石像,走入一片綠意盎然的新芽中。

夏天,遠山雲霧繚繞,翠色接壤。她坐在屋簷下,輕搖羅扇,觀花賞葉。

秋天,層林盡染,紅楓圍繞宅院,橘子墜滿枝頭。她摘下瓜果,釀酒烹菜。

冬天,窗外大雪覆蓋,屋內圍爐壁暖,她與家人有一場酣睡美夢。

閒暇時,她教鄰居打理水仙花的方法;與朋友池田太太討論今歲天氣對植物的影響。

鼠尾草、艾草、虎耳草裹上麵粉,炸成天婦羅,與回家的孩子們一同享用;或是采下幾葉迷迭香,撒在烤好的肋排上,香氣迷人。

就連落在泥土裡的玫瑰花瓣,也被她細細挑揀出,再搭配薰衣草,做成英國傳統的鹽漬花瓣。

書架改造的櫥櫃上,豐收的果實填滿瓶瓶罐罐。

整個房屋中也充盈著花香,花籃隨處可見,薰衣草做成的防蟲蜜蠟,塗滿木制桌櫃。

生活的細緻溫暖與詩意,也被她一一記錄下來,寫成了《京都山居生活》。

居住在城市中,匆匆趕路的工作者,得以在她的書中停下腳步,享受片刻的安靜與美好。

05▼

看過花開花謝,方知人生始終

剛搬來大元的那幾年,是凡妮莎最幸福的時光。

孩子們上了大學,一切都很順利;有一間小屋,澆花修葉,靜待時光流轉。

凡妮莎也以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

但她在尋找安寧的路上,被命運迎面捉弄。

女兒朱莉病了。她懷孕後獨自生下孩子,得了思覺失調癥。

朱莉病的兩三年,癥狀很嚴重,凡妮莎用釀好的一罐罐迷迭香酒,讓女兒逐漸恢復。

植物能治癒心情,是凡妮莎學會的道理。

從女兒的生病中緩過來,丈夫的出軌又給了她一擊。

丈夫愛上了一個法國女人。

他離家出走,甚至要拋妻棄子去往法國。

凡妮莎傷心欲絕,茶飯不思,迅速消瘦。

當丈夫機緣巧合,再一次登上他們舉行婚禮的仙嶽山,終于醒悟了。

他後悔自責,立即回歸家庭。

但丈夫回家後的好幾年,因內疚而不安定,生活也不再順暢幸福。

一次攀巖,梶山正從山上摔落,頭蓋骨裂開,徘徊在死亡邊緣。

凡妮莎不離不棄,守在昏迷的丈夫身邊整整三天。

夫妻倆終于解開心結,丈夫放下過去,凡妮莎也原諒釋懷。

「因應不同季節,花草有時很美,有時也會枯萎、消逝。但總會發芽新生,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美麗的庭院,離不開勤勞的雙手;內心的平和,往往在經歷艱難和心酸之後。

06▼

繁雜人世間,找尋靈魂歸處

13年婚姻破裂,女兒重病,丈夫出軌,都曾讓凡妮莎陷入絕望之中。

但若是一味地計較過去,日子只會更添苦澀。

往昔不再來,那不如重新看待、珍惜當下,用花草庭院平復內心的癥結。

或許這就是凡妮莎當年從貴族出走,窮盡半生所追尋的生活真諦。

如今,71歲的凡妮莎患上了白內障,無法再做園藝,無法再閱讀寫字。

但她依舊把日子過成詩,把靈魂種在庭院。

清晨她就坐在簷下聽鳥冥思,午後在庭院裡品味花香、享受日光,貴族優雅的氣質隱隱可見。

穿越幾十載歲月,她始終溫柔美麗,飽含生機;跨過人生的跌宕起伏,她依舊堅韌不拔。

她說:「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只要跟著內心的聲音做選擇,就會變得輕盈無負擔。」

哪怕是與生俱來的財富,哪怕是瀕臨死亡的愛情,取與舍之間,她選擇聽從內心,保持堅定,保持平靜。

于命途坎坷中,銘記愛與美好;于繁雜人世間,找尋靈魂歸處。

她活出了不被外界定義的人生!

當她踏上京都的土地,緩慢的生活節奏,古樸的生活方式,讓她就瞬間愛上了這裡,並決定定居于此。

02▼

13年婚姻破裂,單親媽媽創辦學校

在京都,她遇見了第一任丈夫,並生下了一兒兩女。

好景不長,第一段婚姻只持續了十三年,他們就決定各奔東西。

離婚後凡妮莎過得很艱難,長期旅居的她,早已習慣這種捉襟見肘的生活。

可沒有經濟來源,怎樣撫養三個孩子?

那就用雙手和大腦去賺!

她四處打聽,尋得一間適合做教室的老房子,籌畫開個英語學院。

每天趁著孩子午睡的一個小時,她挨家挨戶投遞明信片,上面寫著招生資訊。

她招到了180個學生,而這所學校,就叫凡妮莎英語學校。

她每天上九個小時英語課,還要帶孩子,十分辛苦卻從不抱怨,完全不像個嬌生慣養的貴族,身邊人都對她極為佩服。

「雖然在這裡生活有困難,但回首起來,每件事似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人生就像跨過一個個墊腳石,一次只能跨一步。」

生活的困難,教會了凡妮莎如何堅強面對,如何平和接受。

她想,40歲的人生也才開始。

于是她放慢生活的步調,越來越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相遇。

03▼

43歲再婚,相差9歲的姐弟戀

41歲那年,凡妮莎遇見了小九歲的梶山正。

年齡固然有距離,但愛情沒有。

1991年的元旦,凡妮莎突然接到梶山正的電話,問她在幹嘛。

凡妮莎一邊煮粥一邊說,我正一個人在家。

梶山正和她說:我要過來,我要用跑的過來。

那一瞬間,凡妮莎很驚訝,此前兩人並沒有多少交談。不知道為何,凡妮莎忽然覺得他是個值得結婚的人。

那一天,兩人一拍即合,就像認識很久的朋友。

兩年後,凡妮莎與梶山正結婚了。

他們爬上仙嶽山頂,舉行了婚禮。

正值冬日,天地一片白茫,沒有迎來送往的賓客。

只有過往的風見證這場愛情,並將其吹散各處,昭告天下。

與梶山正結婚後,凡妮莎生下了第四個孩子,悠仁。

逐漸龐大的家庭人口,讓兩人不得不思考,要換一間更大的房子。

凡妮莎苦苦尋找理想的住所,總難遂意。幾番周折,她看到了位于大元的居所,當即決定買下它。

起初,這裡除了一個百年農舍,幾顆樹,和一堆亂石,什麼也沒有。就連榻榻米,也是破破爛爛的。

凡妮莎和丈夫開始逐步改建這間古舍,他們灑下種子,修葺木凳,紮下籬笆......

「當時找到這裡時,是冬天,裡頭非常昏暗,漆黑一片。我一走進屋裡,便覺得可以在此度過餘生。」

04▼

日子成詩,與家人看遍庭院四季

「這裡有風,有香氣,胡蝶翻飛。這是最令我心曠神怡的庭院。」

一花一草,逐漸在凡妮莎的庭院內發芽生長。

玫瑰、薰衣草、迷迭香,鼠尾草……至今,院內已有150多種花木與香草。

春天,凡妮莎輕撫山神石像,走入一片綠意盎然的新芽中。

夏天,遠山雲霧繚繞,翠色接壤。她坐在屋簷下,輕搖羅扇,觀花賞葉。

秋天,層林盡染,紅楓圍繞宅院,橘子墜滿枝頭。她摘下瓜果,釀酒烹菜。

冬天,窗外大雪覆蓋,屋內圍爐壁暖,她與家人有一場酣睡美夢。

閒暇時,她教鄰居打理水仙花的方法;與朋友池田太太討論今歲天氣對植物的影響。

鼠尾草、艾草、虎耳草裹上麵粉,炸成天婦羅,與回家的孩子們一同享用;或是采下幾葉迷迭香,撒在烤好的肋排上,香氣迷人。

就連落在泥土裡的玫瑰花瓣,也被她細細挑揀出,再搭配薰衣草,做成英國傳統的鹽漬花瓣。

書架改造的櫥櫃上,豐收的果實填滿瓶瓶罐罐。

整個房屋中也充盈著花香,花籃隨處可見,薰衣草做成的防蟲蜜蠟,塗滿木制桌櫃。

生活的細緻溫暖與詩意,也被她一一記錄下來,寫成了《京都山居生活》。

居住在城市中,匆匆趕路的工作者,得以在她的書中停下腳步,享受片刻的安靜與美好。

05▼

看過花開花謝,方知人生始終

剛搬來大元的那幾年,是凡妮莎最幸福的時光。

孩子們上了大學,一切都很順利;有一間小屋,澆花修葉,靜待時光流轉。

凡妮莎也以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

但她在尋找安寧的路上,被命運迎面捉弄。

女兒朱莉病了。她懷孕後獨自生下孩子,得了思覺失調癥。

朱莉病的兩三年,癥狀很嚴重,凡妮莎用釀好的一罐罐迷迭香酒,讓女兒逐漸恢復。

植物能治癒心情,是凡妮莎學會的道理。

從女兒的生病中緩過來,丈夫的出軌又給了她一擊。

丈夫愛上了一個法國女人。

他離家出走,甚至要拋妻棄子去往法國。

凡妮莎傷心欲絕,茶飯不思,迅速消瘦。

當丈夫機緣巧合,再一次登上他們舉行婚禮的仙嶽山,終于醒悟了。

他後悔自責,立即回歸家庭。

但丈夫回家後的好幾年,因內疚而不安定,生活也不再順暢幸福。

一次攀巖,梶山正從山上摔落,頭蓋骨裂開,徘徊在死亡邊緣。

凡妮莎不離不棄,守在昏迷的丈夫身邊整整三天。

夫妻倆終于解開心結,丈夫放下過去,凡妮莎也原諒釋懷。

「因應不同季節,花草有時很美,有時也會枯萎、消逝。但總會發芽新生,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美麗的庭院,離不開勤勞的雙手;內心的平和,往往在經歷艱難和心酸之後。

06▼

繁雜人世間,找尋靈魂歸處

13年婚姻破裂,女兒重病,丈夫出軌,都曾讓凡妮莎陷入絕望之中。

但若是一味地計較過去,日子只會更添苦澀。

往昔不再來,那不如重新看待、珍惜當下,用花草庭院平復內心的癥結。

或許這就是凡妮莎當年從貴族出走,窮盡半生所追尋的生活真諦。

如今,71歲的凡妮莎患上了白內障,無法再做園藝,無法再閱讀寫字。

但她依舊把日子過成詩,把靈魂種在庭院。

清晨她就坐在簷下聽鳥冥思,午後在庭院裡品味花香、享受日光,貴族優雅的氣質隱隱可見。

穿越幾十載歲月,她始終溫柔美麗,飽含生機;跨過人生的跌宕起伏,她依舊堅韌不拔。

她說:「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只要跟著內心的聲音做選擇,就會變得輕盈無負擔。」

哪怕是與生俱來的財富,哪怕是瀕臨死亡的愛情,取與舍之間,她選擇聽從內心,保持堅定,保持平靜。

于命途坎坷中,銘記愛與美好;于繁雜人世間,找尋靈魂歸處。

她活出了不被外界定義的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