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一路走好!金馬“終身成就獎”92歲編劇泰斗“張永祥”病逝美國,睡夢中安詳謝幕,兩月前剛送摯友李行,電影界的重大損失

生老病死是無法避免的, 年紀越長越要照顧好自己。 今年的演藝圈似乎損失了好多耀耀生輝之星, 人們的不舍和對工作的熱愛, 似乎都沒能留住他們。 不過離開了病痛的折磨, 也許是在另一個地方閃閃發光了。 10月8日下午, 報導稱編劇界泰斗人物張永祥驚傳病逝於美國家中, 享壽92歲。 他是金馬獎獲獎次數紀錄保持者, 也是史上首位榮獲“終身成就獎”的編劇, 業內地位崇高。 據報導稱, 張永祥晚年疾病纏身, 深受病魔的折磨, 人生最後一程於睡夢中走過, 安詳謝幕!

事後, 張永祥家屬聯合編劇協會共同發佈訃告, 表示特殊時期喪事一切從簡, 至於追悼儀式擇日公佈日期。 張永祥病逝噩耗傳來, 令一眾演員藝人悲痛不已, 紛紛推崇這位大前輩, 贊其為人和藹、平易近人, 堅持劇本創作一生, 兢兢業業。 據悉, 張永祥作品質精量豐, 單是影視劇作品就高達120部,

是臺灣通用電影劇本格式的鼻祖人物!

回首五年前(2016)第53屆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 當組委會全票通過將本年度“終身成就獎”頒發給編劇張永祥先生時, 正是其一生摯友導演李行親自為其頒獎。 舞臺上, 拄著拐杖忍著病痛的李行導演, 顫顫巍巍地將獎盃頒發給同為耄耋之年的五次獲獎編劇泰斗張永祥,

那動人的一幕令臺下無數嘉賓感動不已, 紛紛站立鼓掌!

接過沉甸甸的金馬獎盃之後, 張永祥步伐也有些顫抖, 但仍舊聲音洪亮地發表獲獎感言, 謙遜表示“謝謝執委會的肯定與認可, 謝謝家人一直以來的默默相伴”。

作為金馬獎史上首位榮獲該獎項的編劇家, 其電影精神及藝術品性令人敬佩, 對華人影業貢獻卓越!

唏噓的是, 時隔五年, 卻物是人非!先是今年(2021)8月19日晚9時55分, 素有“臺灣電影教父”稱號的李行導演不幸病逝臺北, 享壽91歲。 老友張永祥親自致電哀悼,

沒曾想, 尚不足兩個月, 又傳來張永祥病逝的噩耗, 實在是唏噓不已, 是電影界的重大損失!

金牌編劇張永祥與“臺灣四大導演”之一李行合作頗多, 二人曾為觀眾奉獻了螢幕作品有《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原鄉人》《秋決》等等, 名導名作均是編導合璧的典範。此外,張永祥還與白景瑞導演合作過《家在臺北》《再見阿郎》等優秀作品!

據資料顯示,1929年生人的張永祥,祖籍山東煙臺。因歷史原因,張永祥於1948年隨家人移居到澎湖島生活,後來在當地某知名大學修讀電影專業,畢業後留校教書至今。他的劇作情節曲折、內涵豐富,是島內“健康寫實主義”電影的創始人,曾五次榮獲金馬獎最佳編劇、四次摘得亞洲影展最佳編劇,輝煌的成績令業內人士讚不絕口!(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繫刪)

沒有人能夠避免生老病死,唯有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但是那些留在銀幕上的精彩瞬間,卻在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裡永不消逝。在那裡,精彩依舊喧囂,影人依舊鮮活。每每回顧,我們依舊心潮澎湃。一路走好,感謝你奉獻了那麼多精彩角色。來日重溫那些美好的記憶。

名導名作均是編導合璧的典範。此外,張永祥還與白景瑞導演合作過《家在臺北》《再見阿郎》等優秀作品!

據資料顯示,1929年生人的張永祥,祖籍山東煙臺。因歷史原因,張永祥於1948年隨家人移居到澎湖島生活,後來在當地某知名大學修讀電影專業,畢業後留校教書至今。他的劇作情節曲折、內涵豐富,是島內“健康寫實主義”電影的創始人,曾五次榮獲金馬獎最佳編劇、四次摘得亞洲影展最佳編劇,輝煌的成績令業內人士讚不絕口!(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繫刪)

沒有人能夠避免生老病死,唯有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但是那些留在銀幕上的精彩瞬間,卻在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裡永不消逝。在那裡,精彩依舊喧囂,影人依舊鮮活。每每回顧,我們依舊心潮澎湃。一路走好,感謝你奉獻了那麼多精彩角色。來日重溫那些美好的記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