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露丨三宜三忌三秘訣,秋天尾巴不生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 露氣寒冷, 將凝結也。 " 寒露時節, 氣溫比白露更低, 地面的露水開始凝結成霜。 此時天氣變涼, 樹葉轉黃, 秋天已經接近尾聲。 晝夜溫差增大, 天涼乾燥, 最易生病, 一定要注意身體養護。 寒露三宜

1、吃芝麻 民間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在美白的同時還能防止各種炎癥, 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 中醫認為, 芝麻可以強身健體, 滋陰潤肺, 對於秋冬進補, 防幹防燥, 都有著很好的效果。 吃點芝麻糕、芝麻糊、芝麻燒餅, 都是很好的選擇。 2、吃芹菜 秋冬進補, 人體代謝廢物也隨之增加, 所以要注意排毒清毒。 芹菜富含纖維素, 可以幫助身體清理腸道廢物, 刺激身體排毒。 同時芹菜含有芹菜素, 可以擴張血管, 平穩降壓, 可以輔助早期的高血壓高血脂治療, 但是芹菜性涼, 中老年人要適量食用, 一次不能吃太多。
3、吃冬棗 俗話說, 一日吃三棗, 一生不顯老。 寒露時節, 冬棗上市, 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 有活維生素丸之稱。 秋季易感冒, 多吃冬棗可以調節免疫, 增強免疫力, 預防感冒。 秋燥皮膚易幹, 多吃冬棗還能抗氧化, 提高皮膚彈性, 讓人年輕有活力。 同時還能維持血管彈性, 保護心腦血管, 促進人體肝臟解毒。 寒露三忌 1、不要憋尿 秋季乾燥, 很多人起床容易口幹, 所以晚上喝水會比較多, 加上出汗較少, 所以夜尿頻率增加。 由於起床嫌冷, 很多人往往有憋尿的習慣。 但是長期憋尿會升高血壓, 提高心臟負荷, 有引發腦出血的風險。 長期憋尿還容易誘發膀胱炎, 如果不習慣半夜上廁所,
可以在臥室準備一個便盆, 儘量不要憋尿。 2、不要光腳 傳統中醫學認為:“病從寒起, 寒從腳生。 ” 寒露之後, 天氣就涼了, 這時候要是再赤足涼鞋, 寒氣就會入侵, 給身體造成傷害。 一旦足部受冷, 人很容易感冒噴嚏。 所以秋季必須注意腳步保暖, 不要穿涼鞋, 也不要濕鞋濕襪, 經常進行肢體活動, 保證足部溫暖。 3、不要劇烈運動 秋季人體需要鍛煉, 但是切忌劇烈運動, 大量出汗容易損失津液, 損傷身體。 以慢跑、慢走、八卦拳、太極拳等運動為主, 適度運動, 稍微出汗即可。 注意水, 如果只是一味喝白開水, 反而容易造成人體水鹽失衡, 加重缺水, 所以秋季補水, 要以淡鹽水為宜。 寒露三秘訣 1、早睡早起 寒露時節, 氣候變冷, 光照時間變短。
人體陽氣收斂, 陰精潛藏體內, 要以“養收”為主, 所以晚上要早睡, 順應陰精的收藏。  而早上, 要舒達陽氣, 所以早上要早起。 醒了之後, 可以在床上多躺幾分鐘, 活動一下, 還可以保護心腦血管。 所以要保證睡眠充足, 注意勞逸結合。 2、倒走健身 寒露時節,
陰陽交匯, 此時運動的重點是保持身體機能的平衡。 此時節, 倒走健身比跑步更合適。 倒走健身, 可以活動到平時無法活動的關節、肌肉, 這樣可以讓人體的血液迴圈更通暢, 機體平衡能力更強, 對關節炎和腰酸腿疼也有防治作用。 倒走次數以一天一到兩次為宜, 根據個人體質, 調整運動時間。

3、注意泡腳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 寒露一到,就不能穿涼鞋了,病從腳來,天氣轉涼,要注意足部保暖。 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熱水泡腳,既可以改善失眠,還能溫補腎陽,

3、注意泡腳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 寒露一到,就不能穿涼鞋了,病從腳來,天氣轉涼,要注意足部保暖。 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熱水泡腳,既可以改善失眠,還能溫補腎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