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是要付出代價的!


授權育兒團發佈

1

熊孩子的能量, 真的是越來越不可遏制了。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 直接被嚇出一身汗: 江西湖口, 7名學生用3枚石子逼停高鐵41分鐘。

鐵道部門對犯錯孩子和家長, 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 並罰款5萬元給予警示。

許多網友留言:罰!輕!了!

當然, 也還是有人搬出那句蒼白的辯解:孩子還小不懂事。

殊不知, 多少孩子是被這句話毀掉的!

提起熊孩子, 近期最讓人恨到牙癢的, 就是那位推倒孕婦, 只為看她會不會流產的奇葩了。

網友發貼說, 親戚帶孩子來家做客, 她正和懷有身孕的嫂子站在客廳談話。

沒想到親戚家的孩子跑過來, 猛撞了一下嫂子, 幸虧網友眼疾手快, 迅速半跪在地上, 支撐住欲倒地的嫂子, 才化險為夷。

事後, 孩子竟無動於衷在一旁悠閒地吃著零食, 問他為什麼要撞孕婦?他的回答讓人噴血, 想驗證一下撞孕婦會不會真的導致流產?

面對這種無法無天的愚昧, 網友氣憤之至, 狠揍闖禍的小孩, 直至把他踢出家門。

最雷人的是親戚, 看到孩子被打, 不但沒有批評孩子的行為, 還責怪網友下手太重, 並說:“孩子還小不懂事, 大人不應該太計較。 ”

我就呵呵了。

熊孩子不可理喻的壞, 都是這種護短的無知家長縱容出來的。

“孩子還小不懂事”, 不應該成為被寬恕的藉口和措詞。

輕易被原諒的孩子, 不知道犯錯要付出代價,

就會小錯不斷, 大錯更難免, 父母現在不好好教育孩子, 將來社會就會狠狠地教訓他。

2

心理學家戈爾丁說, 人性有三層:第一層, 生物性, 偏向惡;第二層, 社會性, 善惡兼有;第三層, 精神性, 偏向善。

他發現, 一個孩子,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制止, 在沒有制度約束、懲罰機制的情況下, 很容易做出野蠻的舉動, 生物性中的惡便傾瀉而出, 並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前陣子, 各大新聞爭相報導, 一對中國夫妻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前往美國洛杉磯度假……這本身是件高興的事, 沒想到最後假沒度成, 卻被遣返回國。

原來一家三口上飛機之後, 父親帶著孩子和一位日本籍華裔小哥坐在一側, 孩子緊挨著小哥, 母親則單獨坐在另一側……而自從飛機起飛,

孩子對於小哥的騷擾便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不是嘰嘰喳喳, 就是上躥下跳, 更為放肆的是他玩得興起時對旁坐的小哥拳打腳踢……

小哥還算冷靜包容, 只是禮貌的請求孩子父親管教一下孩子 , 不料孩子父親卻熟視無睹!

這位小哥在無奈中做了3個小時的“人肉沙包”後, 終於忍無可忍, 開口怒斥熊孩子的父母……

沒想到, 那位爸爸, 此時的反應卻比小哥更激烈, 在6歲兒子面前, 毫無顧忌伸手掐住小哥的脖子, 扭打在一起……直到乘務員趕到將兩個人分開, 並把這對父子的座位換到了前排。

原本以為事情到此為止。

飛機落地後, 所有乘客被要求不得離開座位。

熊孩子一家和日籍華裔小哥雙方都被員警帶走……

原來早在飛機上發生肢體衝突後,

機組人員就將該情況以“威脅全機乘客生命安全”為由通報給了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工作人員, 隨後機場工作人員立即通知了FBI。

經過調查, 因為熊孩子的父親率先動手打人, 美國海關以故意傷害罪拒絕熊孩子一家的入境, 並于次日淩晨遣返一家三口。

在國內早就屢見不鮮的“熊孩子瑣事”, 出了國門轉眼就成了機場要案。

小孩子調皮淘氣的天性, 在父母的眼中無關緊要, 不傷大雅, 似乎防礙別人也無所謂。 可事實上, 無視後果的嚴重性, 是父母教養的缺失。

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 他所有的造次都只是因為貪玩, 淘氣而己。

“還是個孩子”的說詞, 本質上是種放任, 讓孩子逃避約束和懲罰, 並在心理上暗示,

你可以不用為你的行為負責。

沒有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 久而久之, 人格缺陷越放越大, 從最初的“熊孩子”, 變成最後的“熊大人”。

3

父母的言行舉止, 無時不影響孩子的認知。

教育孩子, 真的是一項技術活。

有這樣一位爸爸上了微博熱搜, 在對待小孩犯錯後的做法, 真心讓人點贊。

小軍放學回家時, 在電梯裡, 把4-30層的按鈕都按了一遍, 同在電梯裡的阿姨看到後, 對小軍進行了批評教育, 並且向保安進行了投訴。

小軍的爸爸得知這件事後, 迅速找小軍核實, 他哭著承認了自己亂按電梯的事, 爸爸沒有打罵他, 只是耐心教育他, 亂按電梯會影響別人出行, 而且還可能會出現故障, 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

小軍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保證不再犯了。

小軍的爸爸並沒有就此了事。

而是當即要求小軍,寫一封道歉信貼到電梯內,但小軍自尊心強,認為承認錯誤就行了,不肯寫。

為了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小軍爸爸還是堅決要求一定要寫,並說自己沒有教育好兒子,也有很大的責任,陪小軍一起寫道歉信。小軍這才欣然同意。

寫好後,父子倆將各自的道歉信張貼到電梯內,被拍照傳到網上後,得到了網友一致好評。

有些事,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可也是教育孩子的大好機會。孩子犯錯並不可怕,怕的是家長對待犯錯孩子的無動於衷和敷衍了事。

利用犯錯去教育孩子怎樣做人,讓孩子學會勇於承擔後果。

4

作家林曦曾講過一個教育孩子的故事:

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大哭。

我問他:“你很委屈,很生氣嗎?”

孩子說:“嗯,我要報仇。”

我問他:“那你打算怎麼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裡一樣,用劍刺他。”

“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你準備一下。”

過了一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

孩子一臉驚訝:“你怎麼拿這麼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會被帶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個月,所以要給你帶換洗衣服;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待很長時間,肯定得準備被子啊!”

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

我一根正經地回答:“嗯,法律規定是這樣。”

“那我們算了吧。”

“可是,你不是很生氣嗎?”

“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

這位父親對兒子傳遞了這樣一種思維理念:“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往最壞的結果去想想,都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如果他對兒子生硬地說教或強加阻攔,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思維方式決定行為後果。

這個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會思前想後,對是非曲直做到心中有數,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後,才會決定要不要去實施。

成人後,他一定是個理智的強者。

5

進行正確教育的主要障礙不在於兒童,在於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的一次次修行。

只有不斷規範父母自身的行為準則,通過在生活中的潛移默化,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中。

錢文忠說:“現在的孩子,犯錯成本太低,他們根本不明白,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我們對孩子沒有控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面對犯錯的孩子,去打罵去懲罰他,都過於簡單粗暴,最恰當的處理方法是,在控制好我們自己的情緒後,耐心地幫助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去承擔後果,讓孩子真正明白犯錯成本的昂貴,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聰明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給他豐衣足食,而是教他勇於承擔。

只有有擔當的孩子才會有大格局,他的胸懷才會越來越寬闊,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穩健踏實。

編輯:王亞

保證不再犯了。

小軍的爸爸並沒有就此了事。

而是當即要求小軍,寫一封道歉信貼到電梯內,但小軍自尊心強,認為承認錯誤就行了,不肯寫。

為了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小軍爸爸還是堅決要求一定要寫,並說自己沒有教育好兒子,也有很大的責任,陪小軍一起寫道歉信。小軍這才欣然同意。

寫好後,父子倆將各自的道歉信張貼到電梯內,被拍照傳到網上後,得到了網友一致好評。

有些事,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可也是教育孩子的大好機會。孩子犯錯並不可怕,怕的是家長對待犯錯孩子的無動於衷和敷衍了事。

利用犯錯去教育孩子怎樣做人,讓孩子學會勇於承擔後果。

4

作家林曦曾講過一個教育孩子的故事:

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大哭。

我問他:“你很委屈,很生氣嗎?”

孩子說:“嗯,我要報仇。”

我問他:“那你打算怎麼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裡一樣,用劍刺他。”

“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你準備一下。”

過了一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

孩子一臉驚訝:“你怎麼拿這麼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會被帶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個月,所以要給你帶換洗衣服;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待很長時間,肯定得準備被子啊!”

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

我一根正經地回答:“嗯,法律規定是這樣。”

“那我們算了吧。”

“可是,你不是很生氣嗎?”

“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

這位父親對兒子傳遞了這樣一種思維理念:“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往最壞的結果去想想,都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如果他對兒子生硬地說教或強加阻攔,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思維方式決定行為後果。

這個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會思前想後,對是非曲直做到心中有數,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後,才會決定要不要去實施。

成人後,他一定是個理智的強者。

5

進行正確教育的主要障礙不在於兒童,在於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的一次次修行。

只有不斷規範父母自身的行為準則,通過在生活中的潛移默化,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中。

錢文忠說:“現在的孩子,犯錯成本太低,他們根本不明白,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我們對孩子沒有控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面對犯錯的孩子,去打罵去懲罰他,都過於簡單粗暴,最恰當的處理方法是,在控制好我們自己的情緒後,耐心地幫助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去承擔後果,讓孩子真正明白犯錯成本的昂貴,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聰明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給他豐衣足食,而是教他勇於承擔。

只有有擔當的孩子才會有大格局,他的胸懷才會越來越寬闊,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穩健踏實。

編輯:王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