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4.2坪的小房子擠著一家五口,廚房廁所在一起,改造後成功變身“4室2廳3衛”

安安,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來說說大陸上海的一個百年老宅, 雖然地方不大, 但是卻住著一家五口人。

4.2坪, 過道長17米, 樓梯呈60度, 臥室僅1.48米高, 人都站不直, 甚至廚房和廁所還共處一室?這樣的家該如何居住?

上海4.2坪百年老宅:

今天要介紹的一家人來自上海, 目前居住在城隍廟的一棟百年老宅內, 別看身居上海最繁華熱鬧的老城區, 但是這一家人卻有著說不出的苦衷。

由於老宅屬於商住兩用房, 樓下是商鋪, 樓上才是1家人的住宅, 結構也非常奇怪, 類似於一個長方形的盒子。

從商鋪旁側狹窄的過道走大概17米才能到家門口;

此外還要攀爬約60度傾斜的樓梯, 才能進到室內, 回一趟家也相當不容易, 屋主的爺爺就是因為爬樓梯一腳踩空而意外離世, 相當危險。

除了結構外, 房子真正可使用的面積僅4.2坪, 直接導致一家人居住的尷尬。

廚房、廁所擠在不到1坪的空間內

一層過道處是廚房和廁所,總面積不到1坪,受空間所限,只能共處一室,這也就意味著,炒菜的灶臺旁就是馬桶。

每次若有人想上廁所,只能將浴簾拉下來,即便是這樣,也難免產生難聞的氣味。

二層的不算大的空間內,承載了客廳、臥室、洗衣、休閒娛樂四大功能,電視、洗衣機、冰箱、大衣櫃等物品全都堆放在中間,看上去格外擁擠。

老人每晚睡在局促的角落上,看著很受罪。

順著二層旁邊的樓梯往上走,還有一個小閣樓,層高只有1.48米,成年人基本直不起腰.

常年不見光的閣樓

外加閣樓採光差,室內相當逼仄,而在這個小空間還要擠下二張床,姑姑姑父睡在這裡。實在是不容易。

屋主姑姑坦言,晚上想上廁所,還要爬很長的樓梯到1樓才行,偶爾一個不小心,就會摔下去。

設計師暖心改造,還一家人溫馨舒適的家:

這樣艱辛的居住環境,讓做孫女的心存愧疚,畢竟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很希望給老人們一個更舒適的家,哪怕自己過得節省一些,也要為這個家做個改造。

所以,特意拜託設計師,為老宅做改造。設計大師史南橋在看到這一家老小的生活條件後,頗有感觸,同意給房子做改造,並承諾幫助他們打造心儀的家。

之後便著手改造,為了確保能保留老宅外立面的完整性,還不影響房屋的穩定,設計師煞費苦心,經過多方溝通協調和努力,最終交出滿意答卷,新房讓一家人看後目瞪口呆,感激涕零。

4.2坪局促老宅,變身4室2廳3衛小洋樓:

老房子外觀依舊完好保留,原本狹長的過道被縮減後,只需走5米就能達到一層的客廳;

雖然入戶處就是樓梯,大但由於樓梯的角度設計剛好符合人體需求,行走舒適,不再有危險,牆面一側還設計了小扶手,方便老人和孩子行走使用。

一層:客廳、臥室

改造前 後

原本臥室的床鋪在樓梯口處,現在被挪到了採光更好的窗戶旁側,這讓老人睡覺更舒適。

臥室旁邊還有一個很巧妙的設計,那就是下沉浴室。打開櫃子的蓋子,就是一個小型衛生間和淋浴房,方便老人日常使用,不用再上下樓,很貼心。

樓梯口變成了小型客廳,擁有了沙發、小方幾和電視,木質格柵的設計讓整個空間充滿藝術感,仿佛來到了某間很有情調的茶館。

二層:衛生間、兒童房、臥室

二層中間區域專門設立了馬桶間,便於日常使用,在馬桶間兩側分別是門給小孫女和姑父的臥室.

小外孫的隔間雖然不大,卻溫馨可愛,孩子喜歡得不得了。

姑父的房間是日式榻榻米風,兩人睡在裡面都很寬敞舒適,比以前的閣樓好太多。

再往裡走又是一個臥室,設計簡潔大方,一個成年人住完全足夠。

地下一層:廚房、餐廳、衛生間

設計師巧妙地將二層樓梯方向進行改造,延伸出一個地下空間,這裡變成了一個下沉式廚房和餐廳。

家電廚具齊全,做晚飯就能端上桌子吃,超級方便,不用再爬樓梯,跑上跑下了。

靠近內側是一個洗手間,擁有馬桶和淋浴設備,再也不用靠著廚房灶臺洗澡了。

改造後的老宅壓根不像面積是4.2坪的房子,仿佛是新蓋的小洋樓!關鍵是絲毫沒損害外側的建築,真的要感歎下設計師的改造本事啊!

也希望這一家人可以把設計師的改造成果保持下去,因為有很多這樣的改造,大概也就半年的時間就又亂了……那麼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喜歡這樣的房間嗎?

廚房、廁所擠在不到1坪的空間內

一層過道處是廚房和廁所,總面積不到1坪,受空間所限,只能共處一室,這也就意味著,炒菜的灶臺旁就是馬桶。

每次若有人想上廁所,只能將浴簾拉下來,即便是這樣,也難免產生難聞的氣味。

二層的不算大的空間內,承載了客廳、臥室、洗衣、休閒娛樂四大功能,電視、洗衣機、冰箱、大衣櫃等物品全都堆放在中間,看上去格外擁擠。

老人每晚睡在局促的角落上,看著很受罪。

順著二層旁邊的樓梯往上走,還有一個小閣樓,層高只有1.48米,成年人基本直不起腰.

常年不見光的閣樓

外加閣樓採光差,室內相當逼仄,而在這個小空間還要擠下二張床,姑姑姑父睡在這裡。實在是不容易。

屋主姑姑坦言,晚上想上廁所,還要爬很長的樓梯到1樓才行,偶爾一個不小心,就會摔下去。

設計師暖心改造,還一家人溫馨舒適的家:

這樣艱辛的居住環境,讓做孫女的心存愧疚,畢竟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很希望給老人們一個更舒適的家,哪怕自己過得節省一些,也要為這個家做個改造。

所以,特意拜託設計師,為老宅做改造。設計大師史南橋在看到這一家老小的生活條件後,頗有感觸,同意給房子做改造,並承諾幫助他們打造心儀的家。

之後便著手改造,為了確保能保留老宅外立面的完整性,還不影響房屋的穩定,設計師煞費苦心,經過多方溝通協調和努力,最終交出滿意答卷,新房讓一家人看後目瞪口呆,感激涕零。

4.2坪局促老宅,變身4室2廳3衛小洋樓:

老房子外觀依舊完好保留,原本狹長的過道被縮減後,只需走5米就能達到一層的客廳;

雖然入戶處就是樓梯,大但由於樓梯的角度設計剛好符合人體需求,行走舒適,不再有危險,牆面一側還設計了小扶手,方便老人和孩子行走使用。

一層:客廳、臥室

改造前 後

原本臥室的床鋪在樓梯口處,現在被挪到了採光更好的窗戶旁側,這讓老人睡覺更舒適。

臥室旁邊還有一個很巧妙的設計,那就是下沉浴室。打開櫃子的蓋子,就是一個小型衛生間和淋浴房,方便老人日常使用,不用再上下樓,很貼心。

樓梯口變成了小型客廳,擁有了沙發、小方幾和電視,木質格柵的設計讓整個空間充滿藝術感,仿佛來到了某間很有情調的茶館。

二層:衛生間、兒童房、臥室

二層中間區域專門設立了馬桶間,便於日常使用,在馬桶間兩側分別是門給小孫女和姑父的臥室.

小外孫的隔間雖然不大,卻溫馨可愛,孩子喜歡得不得了。

姑父的房間是日式榻榻米風,兩人睡在裡面都很寬敞舒適,比以前的閣樓好太多。

再往裡走又是一個臥室,設計簡潔大方,一個成年人住完全足夠。

地下一層:廚房、餐廳、衛生間

設計師巧妙地將二層樓梯方向進行改造,延伸出一個地下空間,這裡變成了一個下沉式廚房和餐廳。

家電廚具齊全,做晚飯就能端上桌子吃,超級方便,不用再爬樓梯,跑上跑下了。

靠近內側是一個洗手間,擁有馬桶和淋浴設備,再也不用靠著廚房灶臺洗澡了。

改造後的老宅壓根不像面積是4.2坪的房子,仿佛是新蓋的小洋樓!關鍵是絲毫沒損害外側的建築,真的要感歎下設計師的改造本事啊!

也希望這一家人可以把設計師的改造成果保持下去,因為有很多這樣的改造,大概也就半年的時間就又亂了……那麼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喜歡這樣的房間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